中医诊疗 皮质醇增多症(柯兴氏综合征)

信息来源:岭南中药网收集 发布时间:2016-6-23

【概述】

皮质醇增多症又称柯兴氏综合征,属于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的一种。其病因虽未阐明,但目前认为其发病机理是由于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皮质醇类激素分泌过多所致。

皮质醇增多症多见于女性,男女之比约为1:5左右,病者大多为30~40岁以下的女子。

本病可出现以下三组证候群。

(1) 患者呈向心性肥胖,以脸、颈及躯干更为明显,四肢相对瘦小,脸圆如满月,红润多脂,常有粉刺(痤疮),腹大呈球形,皮肤菲薄,呈大理石样花纹,易发生青紫等出血倾向。典型病例下腹部,大腿内外侧,肩,膝等处有粗大紫红色花纹。本病晚期易发生骨质疏松及骨折,背痛,胸痛,佝偻,身长因此减短。严重者可发生精神分裂症。男性多出现阳痿。

(2) 患者常有头晕头痛等症状,高血压,心脏肥大,甚至发生心力衰竭,心电图检查提示心肌损害。

(3)女子月经减少,晚期阴蒂可肥大,不少病例有多毛症,女子更明显,嘴边可长出胡须、眉毛。头发及阴毛增多,背及前胸亦多毛。早期头发上多油脂,晚期多脱发,有时女性出现男性化。

实验室检查,血细胞总数及中性多核球增高。嗜酸性细胞,绝对值减少。尿中激素排量明显超过正常值,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有助于诊断。血中皮质醇,定量多数增高,X线检查可见骨质疏松或有病理性骨折对诊断有意义。

【病因病机】

皮质醇增多症属中医的“眩晕”、“肌肤盛”、“里热实症’’等范畴。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与素体有痼疾,情志失调,湿浊内蕴和药毒等有关。素有痼疾,伤及脏腑,致阴阳失调,阴虚阳亢而致本病;若因情志失调或暴怒伤肝,使肝失条达,疏泄不利,肝郁化火,久必灼伤肝肾阴液,而见阴虚阳亢的表现。湿浊内蕴,脾失运化,湿凝聚为痰浊湿阻滞,气机失畅致血行郁滞,痰淤交阻加上阳热亢盛,则形成痰湿淤热,互结之症,若因治疗失当,过用温燥性质药物,则致阴液被耗,阳热偏亢,阳亢又可灼津化痰成淤而为本病。总之,本病以阳热亢盛,痰淤内阻为基本病理变化,临床以实热症候为主,可兼有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可见有痰湿淤热,肝郁化火和阴虚阳亢等基本证型。

【辨证论治】

1.痰湿淤热型

症状:可见颜面胖圆如满月,形体肥胖,皮肤菲薄,紫纹显露,或有淤点淤斑,胸脘痞闷,乏力,心烦失眠,多食多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化痰热,祛湿化瘀。

方药:蒿芩清胆汤加减。

处方:黄芩10克,青蒿10克,半夏15克,竹菇15克,茯苓15克,花粉12克,大贝母10克,泽泻30克,桃仁10克,红花6克,丹参15克。

2.肝郁化火型

症状:可见头痛头晕,易怒心烦,面色红润,痤疮量多,失眠多梦,口苦而干,毛发增多,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平肝潜阳泻火。

方药:方取龙胆泻肝汤加减。

处方:龙胆草10克,山栀子10克,黄芩10克,柴胡10克,生地15克,车前子15克,泽泻15克,生牡蛎30克(先煎),菊花10克,川牛膝12克。

若伴大便秘结,苔黄燥,可加生大黄10克,以泄肝火。

3.阴虚阳亢型

症状:可见头目眩晕,烦躁易怒,腰背酸痛,口干,面红目赤,耳鸣,失眠多梦,皮肤淤斑,月经失调,经闭不育,舌红苔少,脉弦细而数。

治法:滋阴潜阳。

方药:方取知柏地黄丸加减。

处方:知母12克,黄柏10克,生地15克,玄参15克,山药15克,丹皮10克,赤白芍各10克,天花粉15克,山栀10克,丹参15克,枣仁15克。

其他疗法:

(1) 龙胆泻肝丸或加味逍遥丸或牛黄解毒片及连翘败毒丸,每服6克,每日2次。适用于肝脏脾湿者。

(2) 六味地黄丸或左归丸,每服1丸,每日2次。适用于肝肾阴亏者。

(3) 八味地黄丸或右归丸,每服1丸,每日2次。适用于肾阳不足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