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人生的十字路口遇见生信技能树

上一期是: 我与生信技能不得不说的二三事

下面是 Famouse小人物 的分享

在这个转弯,遇见生信技能树

2020年9月,我开始了平凡且充实的研究生生活。但20年12月28号,一场意外导致我股骨颈骨折,硬生生将我的研究生生活摁下暂停键。手术后是21年1月1日,这天的太阳很美好,一度让我以为最艰难的时间已经过去。殊不知后期长达半年多的休养康复才是最折磨的。

这种折磨是卧病在床的无力,是必须借助拐杖才能走路的尴尬,是每次上下楼梯都落后于常人的气愤,是对漫长恢复期的恐惧,是对未来大概率后遗症的惊慌,其中最在意的莫过于落后其他同学科研进度的焦灼。

我知道像我们这样善良本分,只渴求健康平安的人。都逃不过命运的诘难,但还是期盼冥冥之中的什么东西可以让苦难来的短暂一些,假如还能拿什么交换,我可以把眼泪和快乐一次性用完。

第一次接触生信

离群大雁的焦虑很难排解,因为它很难在翅膀受伤的情况下再次追上雁群,除非有一股风的力量。在我看来,生信就这样悄然无息的进入了我的世界,抚平了我心头的焦躁不安。就在下一个转弯,好事往往就会出现,课题组王老师给我了一个硬盘,里边是三只老鼠的单细胞转录组数据,我第一次见到1个T的硬盘被装满。一时之间竟也不知该做什么,可能是冥冥之中的安排,就接触到了生信菜鸟团、生信技能树、单细胞天地,也知道了原来有健明老师带起来的这个庞大的生信学习群体。(这是我一直很佩服健明老师的原因,因为在我印象里,生物学科分支就是广且杂,不同课题组之间的研究很难兼容,一旦脱离课题组,就会很难补上)我没有敢想过会在这种艰难时刻,碰到这样一支庞大的队伍,用另一种方式让我与我的课题组保持兼容,督促我进步,帮助我缓解我的焦虑。

学习经历

我的学习经历有点特殊,我没能先去看B站上技能树的R语言教程,是看了些关于R语言的基础文章,就直接碰到了GEO数据挖掘的课程,就从Github上下载了健明老师代码,一点一点的run。GEO系列课程看完,转录组和甲基化课程就感觉很简单的就看完了。ATAC、chip相关课程就没看,因为我毕竟第一套数据是单细胞转录组,就直接看了技能树单细胞转录组分析的课程,学了基本的流程、分化轨迹、细胞通讯等等。刚开始总是很痛苦的,技能树承载了我的痛苦:我第一次进Github,第一次知道linux,第一次用R语言,第一次知道组学数据挖掘。希望所有开始感觉困难的朋友,坚持一下,任何新的尝试都会有暂时的痛苦,但是当你经历了就会有收获。

两个生信学习问题的思考

现在我也没有成为大神,也还是停留在跑代码,调代码,偶尔写代码的初学者时期。健明老师说过学会跑代码仅仅是知道了生信的十分之一。我也困惑那什么是真正的生信,我怎样才能学会另外十分之九?现在我也没有这个问题的答案,但是我现在已经不单是盲目追求生信的另外十分之九,我追求的是生信能很好的辅佐我的课题。我现在越发觉得,我需要做的更多在于对生物知识和问题的深度理解。需要做的是培养提出并解决生物问题的能力。

调代码这种事谁都能做,算法和程序开发我都做不了,那么我现在做的是否都是无用功?我有时候也会想,自己学这些简直就是一个机器人,就会调代码,改代码,算法都是人家定好的,自己做的事情就毫无意义。但是我现在反倒更豁达了一点。懂算法和程序开发的数学和计算机大佬固然很强。但是我觉得生物专业的定位和这些还是有本质不同的。当然如果你喜欢计算机和数学完全可以转行,我同学也有转行很成功的。我们生物专业可能更厉害的点在于,我们能让工具不仅仅是工具,可以用这些工具解决生物问题。我们固然没有办法造出来一把菜刀,但是我们可以用菜刀去做一道美味可口的菜。这完全取决于你要当一个厨师还是铁匠。

最后关于未来的展望

前段时间生信技能树推荐了一个MIT的课程《生命科学中的深度学习》,现在计划补自己的数学统计学知识,一方面是尝试去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也想再追一下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在这也强烈推荐吴恩达的机器学习课程,如果要用python学些关于机器学习的操作,可以从黄海广教授的github上下载代码和教程。最后希望我早日脱拐,祝愿大家身体健康,永远开心快乐,保持热爱,奔赴山海。

不能颓废啊!

要冲破这些困障!

快马加鞭,未下鞍,再回首,离天三尺三!

 

2021年1月1日的阳光

文末友情推荐

做教学我们是认真的,如果你对我们的马拉松授课(直播一个月互动教学)有疑问,可以看完我们从2000多个提问互动交流里面精选的200个问答! 2021第二期_生信入门班_微信群答疑整理,以及 2021第二期_数据挖掘班_微信群答疑笔记

与十万人一起学生信,你值得拥有下面的学习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