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懂得运用催眠术,就能更轻松地达成所愿 ——《图解催眠心理学》│ 书海遨游 No.19067
书海遨游No.19067
当你懂得运用催眠术,
就能更轻松地达成所愿
——《图解催眠心理学》
推荐程度:****
(蛮不错的催眠入门书)
原书阅读:152分钟
本文字数:1,671
本文阅读:5分钟
像这本书一样相对系统的介绍催眠的书已经看过好几本了,相对而言这本书属于中上品,当然这是从我自己的角度出发,或者说是因为很多催眠的理念很对我胃口。
加上这本书的难易程度适中,既有言简意赅的理论描述,也有实用的工具和脚本,其中有不少有深度的概念,非常值得初学者去思考和体会。我会很推荐初学者去拿来一看,当然要强调下是徐润根先生的版本,重名的书还是有几本的。
回到具体内容上,图解部分暂且不多说,我感觉插画的主要功能还是缓和一些因学习新知带来的紧张和疲惫。
就文字部分,几乎每本介绍催眠的书都会提及催眠的概念,而且都略有不同。作者对于催眠的理解是,“催眠是一种变动心理状态,是情境的结果。”
这可以看成是基于艾瑞克森的理念,或者说基本假设一旦确定后续的上层建筑就八九不离十了。所以也不难理解“催眠是一种连续的状态,不能划分为全有或全无。”。再进一步拓展到“催眠逻辑是允许’既是/又是’关系的”。这恰恰是催眠的一个非常核心的理念。
最近我也有些新的看法,也许可以理解成从一个客观经验为主的世界转向以主观经验为主的世界。
其实如果学习催眠一段时间以后,不难发现从技术层面其实并不难,或者说“一些自认为难以进入催眠的读者,究其原因,往往是为了更好地进入催眠而'提前做了充分的准备’,或试图'努力进入睡眠’,结果却阻碍了自己进入催眠。”
而真正难的地方是这些核心理念的掌握和活学活用。按照作者的说法是,“学习催眠术,难的不是你要掌握多少知识点,而是能否控制好引导过程,识别信号,解读信号,并依需要及时做出灵活调整。”
这里有一点我非常赞同,而且作者也在书中特别指出来,也是我会反复强调的,“信号解读并没有’周公解梦’式的对照范本”。“读心术”是有,但绝对不是那种对照范本。我会说真正的读心术其实是在读自己的内心。
同时作为基础框架,作者也区分及划定了传统催眠和现代催眠的范畴:
传统催眠的一般流程:
1、询问解释
2、敏感度测试
3、催眠诱导
4、催眠深化
现代催眠的一般流程:
1、发展契合关系
2、确定和集中受术者的注意力
3、弱化受术者的意识心理
4、进入无意识心理
我们也能看到作者对于传统催眠部分,特别是传统催眠治疗部分的一些意见。“只是单纯地依靠深度催眠下暗示性好的规律,试图通过直接改变旧信念或植入新信念来强制转变行为,而忽略了信念的系统性和关联性,其结果常常就是’头痛治头,脚痛治脚’。”“仅靠暗示产生的转变,大多只是空中楼阁。”
我非常认同作者的一个观点,“别再迷恋深度催眠,催眠宽度才是决定心理治疗质量的关键。”其实从作者对于传统催眠的解读也能看出来,传统催眠只是在做催眠,并没有特别的“催眠治疗”部分。
而催眠中所有的暗示都会有正反向两种作用,而且所有的暗示其实都有治疗师主观性的部分。所以做催眠治疗,“你仍然需要尊重对方,接纳对方’荒唐’的表达方式,并以中立的态度开展你的工作,这是治疗的前提。”这里作者也特别强调了“接纳不等于接受,也并不是必须同意,更多的是尊重。”
我会引用以及支持作者说的,一些催眠治疗师需要做到的守则:
1、充分支持求助者想获得治疗性改变的要求
2、放下个人偏见和需要,完全接纳求助者的题样
3、克制自己,不把自己的信念和解决方法强加给求助者
4、自察并处理不可接受的体验
5、尊重个体独特性,而非一般性标准
6、让求助者自己改变
对于这部分我只想补充的是,如果参照作者的说法,现在应该还有“后现代催眠”,更多的是引发一个意识和无意识并存的状态,并在此状态下工作。也就是更加的允许显意识,或者把显意识和潜意识看成一个整体,因为本来就是这么活着的。
其实作者也说到了,把催眠拓展出去其实到处都是,“有人际沟通的地方,就有催眠术的用武之地,当你懂得运用催眠术,就能更轻松地达成所愿。”甚至可以说,“我们需要周期性进入自然催眠,来保持情绪通道的畅通。”
其实人类离不开催眠,也可以用催眠帮助人类过的更好。
2019-11-20
“每日糊图”:
每天发一张自己拍的照片和一段原创的文字,和你分享着生活和心情。
“书海遨游”:
每看一本书都会感慨几句,以此分享给大家,和大家一起讨论,引发更多的共鸣。
“每月一片”:
每月挑选一部当月最喜欢电影,做些感想和评价,推荐给大家。
大家可以在公众号的菜单中找到更多更详细的信息,如有任何问题,也欢迎大家随时留言反馈。
伴你一起
浸在消逝的时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