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人结识的朋友越来越多,而我一直不敢踏出自己的小圈子,到底应该怎样做?

建立联系

1.如何破冰

如果你在某个重要场合认识了一位行业高手,想加对方的微信。
一般为了表示尊重,我们都会说“我扫您”。
但脱不花说,其实应该请对方扫你。
因为你扫对方的话,相当于你向对方发出了邀请,
但对方如果同时收到很多这样的邀请,他会不会通过你,
或者他会不会忘记了,以至于邀请过期,
这些都是未知数。
请对方扫你,就能保证顺利加到微信,而且,还给对方节省了一步同意通过的操作。
这还不算完。
加了之后,你还要在对方还没有忘记你之前,把自己设计过的自我介绍立即发出去。
同时把电话号码发给对方,加上这么一句话:“今天与您的交流非常有收获。这是我的电话号码,有事您随时招呼。
”你把电话号码发给对方,是重申了一次你想要跟对方保持联系的意愿。
而且注意了,为什么要写“我的电话号码”这六个字呢?
因为对方不见得马上就存你的电话,但有了这几个字,未来他就可以搜索。
以上这波操作,底层的心理学机制就是换位思考和共情力。
这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础——互相宽容、理解,多去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
产生影响
2.如何“破局”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宁向东在他的《管理学课》中讲到一个李天田的例子。
20年前李天田在一家广告公司打工,任务就是拉广告。可是那些跟自己没有关系,也不信任自己的“客户”,怎么才能破局,拉到客户呢。
有一天,李天田在一家酒店的走廊路过,听到了会议室里在讲《战略管理》这门课,李天田在门口听了几句,觉得讲得不错,就溜进去坐在最后一排听课。
可当课程结束的时候,她并没有离开。
她想:“说一定自己听的这些东西,那些广告客户、企业家们也有兴趣”。
于是,他就跟老师攀谈起来,并邀请老师在广告公司做内训课程。
回到公司,李天田找了一堆名片,都是大公司高管的名片,邀约他们参加这场培训课程。
事情到这里并没有结束。
在培训过程中,李天田把服务工作做的细致到位,大家都很满意。
很多企业家对李天田产生了信任,也成了熟人,广告就来了,李天田破局而出。
这个李天田不是别人,正是逻辑思维的CEO“脱不花”。
心理学里有个理论叫“乔哈里视窗”,中国管理学实务中,通常称之为“沟通视窗”。
视窗理论将人际沟通的信息比作一个窗子,它被分为4个区域:开放区、隐秘区、盲目区、未知区。
开放区: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的信息。
隐秘区:自己知道、别人却可能不知道的秘密。
盲目区:自己不知道、别人却可能知道的盲点。
未知区:自己和别人都不知道的信息。
现在,请大家按照信任程度,写下四个你信任的人。
你有没有发现,你最信任的那个人,往往是对你最了解的人,也就是开放区最大的人。
所以,与陌生人破局的最好办法就是,尽量扩大我们的开放区,进而建立信任感。
品爷有话说:
我们大部分人,或多或少的存在社交焦虑。
我曾经就是典型的社交焦虑。
我不仅在现实情境中会出现焦虑情绪,害怕尴尬或者丢脸,
而且在离开焦虑的情境后,还在头脑中不断分析和“回放”焦虑情境,
以至于社交焦虑情绪再一次得到强化。
有时候还伴随有生理上的症状,如出汗、脸红、心慌等。
直到后来,有了女儿,在跟她共同成长的过程中,
被她的自信和社交能力影响,才慢慢克服了社交焦虑。
其实,社交焦虑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它的形成过程比较复杂。
成长过程中经常受挫折、缺少社会支持、自我意识感强、自卑、模仿与暗示都可能强化社交焦虑。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正视它,然后学会解离。摆脱无用思想的纠缠,并且停止与无用思想融合的过程。
同时提醒自己,不要揣测他人的心思,因为很多恐惧都是我们瞎猜出来的。
本期话题相关推荐书目:
《应对焦虑》机械工业出版社 埃德蒙·伯恩 著
阅读摘录:克服恐惧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正视恐惧,继续回避恐惧情境只会让心心念念想要消除的恐惧进一步加深。
希望大家都能读到这本书,使用书中九种应对焦虑的方法战胜我们内心的恐惧。勇敢地迈出去,自信地说:很高兴认识您,听了您今天的讲话,我感到受益匪浅,不知是否有幸加一下您的微信,这是我的微信二维码,期待与您的进一步沟通。
不要怕被拒绝,我们不会损失什么,反而收获了满满的成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