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也会冬眠吗?(选自《大自然》1987年第二期)
(作者: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 高育仁)
陆生脊椎动物的两栖类、爬行类和一部分哺乳动物中存在着冬眠现象,这是动物机体对寒冷等不利环境条件的一种适应。
鸟类是陆生脊椎动物中种数最多的类群,鸟类是否也会冬眠?这一直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问题。古代曾有燕子、鸫鸟、椋鸟和其他鸟类冬天不迁徙而躲在山洞及树洞中,等到春暖花开再出来的说法。直到18世纪末,人们才确定了燕子、杜鹃、白鹭等鸟类在冬季来临前迁飞到气候较暖的地方,而不会像两栖类、爬行类和一部分哺乳动物那样冬眠。随着利用环志手段对鸟类的季节性迁徙进行研究,鸟类冬眠的说法终于销声匿迹了,没有人还认为鸟类也会冬眠。
然而,1946年12月,Edmond C·Jaeger博士和他的两个伙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的一个深山峡谷里发现了“奇迹”:一只小型弱夜鹰,僵硬地蜷缩在岩石裂缝中,他们以为这是一只死鸟,但它的一只眼睛竟然眨了一下,这让他们大吃一惊。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一连串的试验,发现弱夜鹰的体温下降到18.1°C(正常情况下是41.1°C),眼睛对亮光也毫无反应,把镜子放在它鼻孔前,没有一点点湿气凝结,甚至用听诊器也听不到它的心跳。它睡得昏昏沉沉,纹丝不动,就像死了一样。等到春天来临,体温升高时,它却醒来并飞走了。他们对小型弱夜鹰进行了连续四个冬天的观察,这一惊人的发现,使得“鸟类冬眠”的说法又复活了。
除了上述事例以外,人们还发现欧洲雨燕、黑雨燕、山燕、白腹雨燕,以及北美洲的白喉雨燕、少数的旋木雀、另一种小型夜鹰、蜂鸟以及其他一些鸟,如果遇到长时间的不良气候,或是在寒冬时节,或是在某些夜间,也会进入一种反应迟钝的昏睡状态。某些候鸟在遇到长时间的不良天气时,它们会停止迁徙,聚集在干燥温暖的地方,进入嗜睡状态。这就是所谓的“饥饿睡眠”或“迁徙睡眠”现象。我们在对白腰雨燕生态的研究中也发现,天气恶劣,气温降低,环境不利时,它们就蛰伏在巢穴中,整日不外出觅食。在以上这些临时性的“嗜睡状态”中,鸟的体温和新陈代谢都急剧下降,生命活动减弱到最低限度,几乎完全不进食,从而度过困难时期。
鸟类临时性的“睡眠”现象并不罕见,但像弱夜鹰这种完全冬眠,还是极少的。真正具有冬眠现象的恒温动物,如冬眠的哺乳动物,必须具备生理上的一些适应机能,如心跳次数几乎减少98%,体温下降到只比外界环境高出1°C,机体停止产生热量。但神经系统却仍能引起神经冲动,以对外界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它能周期性苏醒,以排泄体内新陈代谢产生的废料,重建细胞内外部的离子梯度;还必须具有在没有肌肉运动的情况下使其体温骤然回升的无活动发热能力。另外,它的体内必须有一个准确无误的生物钟,以引导它年复一年地入眠和苏醒,等等。一般来说,鸟类是不具备这些能力的,对于极少数目前所知具有类似冬眠现象的鸟,是否具备上述能力也还是存疑的,而且鸟类冬眠的事例极其稀少。鸟类是否真正进行冬眠,这还是一个谜,有待研究证实。
以往我们曾听到过,国内有些地方冬天从土穴中挖出冬眠的燕子的传闻,可惜未经证实。今后若有类似的发现,希望鸟类爱好者及时通知有关科研单位,以求有助于揭开谜底。
(作者授权代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