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博物馆19-瓷器5-宋瓷-花釉
广东省博物馆系列-第19期
广东省博物馆藏瓷器系列第5篇,我们继续欣赏宋代瓷器。
前两期介绍了宋“五大名窑”和宋代最受欢迎的青釉瓷器。这期则介绍几件其它品类的宋代瓷器。
宋代瓷器总体水平极高,笔者个人非常喜欢,此前“喜欢博物馆”有过多期介绍,你可点击下方链接回顾,瓷器学习的要诀是反复观看和比对标准品,让我们一起日益精进。
河南修武窑绞胎小碗(俯视)
宋
广东省博物馆藏
这是件宋代的绞胎瓷器,绞胎是一种非常漂亮的装饰方法,变化多端的纹饰展示出灵动的美感。之前我们介绍过唐代的绞胎瓷器,你可点击下方链接回顾。
河南修武窑绞胎小碗(侧面)
宋
广东省博物馆藏
绞胎瓷器是唐代首创,工艺大约有三种,一是用两种不同颜色的瓷土,全器绞胎而成,再施以透明釉;二是绞胎贴片,全器素胎,用绞胎贴片满贴后再修胎,最后施透明釉;三是绞胎拼花,强调图案化。
绞胎到了宋代发生了变化,由唐代的抽象向宋代的具象转变,这大概和宋人循规蹈矩的人生观有关。宋代的绞胎往往呈现出有规律的花纹,排列整齐。但上图这件绞胎小碗的花纹还是比较随性的,以后我们再有机会请你欣赏其它的宋代绞胎,你可以留意观察。
吉州窑黑釉剔花“天庆观”胆瓶
宋
广东省博物馆藏
吉州窑位于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是宋代江南地区的著名民窑,特点是地方特色浓郁,更迎合民间的审美情趣。
吉州窑创始于五代,入宋后开始发展。北宋时烧制了不少和景德镇窑青白釉类似的产品。
进入南宋后达到了大发展时期,其最有特色的产品是黑釉瓷器。黑釉瓷器是宋代瓷器的一个特色品种,黑瓷在历代其实都不太受欢迎,因而产量小,而宋代兴起了“斗茶”之风,当时区分茶质高低的重要一点是看茶沫的形态以及在茶盏上保持的时间,茶沫是白色的,需要黑来衬托才更能看清,因此黑瓷得以出道。
吉州窑的发展也离不开和宋代其它瓷窑的交流,受宋室南迁影响,很多北方的瓷器工匠来到江南,因此在吉州窑瓷器上能轻易看出磁州窑、定窑的元素。比如上边这件胆瓶,就有磁州窑瓷器的痕迹,只不过磁州窑多数是白地黑花,而这件是黑地白花,但绘画的风格非常类似,粗犷而率性。
吉州窑黑釉剔花“天庆观”胆瓶(另一面)
宋
广东省博物馆藏
今天为你呈现了广东省博物馆藏的几件相对小众的宋代瓷器,从名满天下的官家瓷器,到受广泛欢迎的青釉瓷器,再到百花齐放的其它品种,我们对宋瓷的认识在逐渐完整,但这不是终点,宋瓷还有不少品类等待我们未来慢慢介绍,请持续关注。
先欣赏到这,周末愉快!
我们之前有过多期介绍国家博物馆和日本国立东京博物馆藏的瓷器,里边的介绍比较系统,你可点击下方链接回顾。
喜博随意门-国立东京博物馆-中国古代书画 | 雕刻 | 瓷器 | 合集
广东省博物馆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