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场悟道”究竟悟出什么?是“心想事成”

15.8米铜像,阳明先生1508年来到修文龙场

龙场悟道,是了解、学习王阳明及其心学绕不过的坎。

龙场悟道的情景是这样的:

先是龙场悟道之前,阳明先生经历了吏目命运这段事。

这件事被记载在《瘗旅文》中。《瘗旅文》全文如下:

维正德四年秋月三日,有吏目(明代知州的属官,从九品。主要掌管文书、刑狱及官署内卫等事务)云自京来者,不知其名氏,携一子一仆,将之任,过龙场,投宿土苗家。予从篱落间望见之,阴雨昏黑,欲就问讯北来事,不果。明早,遣人觇之,已行矣。

正德4年九月初三,有个吏目自称是从京城来的,不知道他姓什么叫什么名字,他带着一个儿子和一个仆人,就要去上任,经过贵州龙场,投宿在当地的苗族人家,我从篱墙的间隙中看见了他们,由于天黑又下着雨,想问问他到这里来是干什么的,却没有问成。

明早遣人觇(chan):探视,察看。带有隐秘之意)之,已行矣.薄午,有人自蜈蚣坡来,云:“一老人死坡下,傍两人哭之哀。”予曰:“此必吏目死矣。伤哉!”薄暮,复有人来,云:“坡下死者二人,傍一人坐哭。”询其状,则其子又死矣。明日,复有人来,云:“见坡下积尸三焉。”则其仆又死矣。呜呼伤哉!

第二天一早我就派人去看他们,不想他已经走了。接近中午的时候,有人从蜈蚣坡来到这里说,有一位老人死在蜈蚣附近,有两个人在那里哭泣,非常悲伤,我说一定是那个吏目死了,太令人痛心了。天快黑的时候,又有人来说,蜈蚣坡下死了两个人,旁边有一个坐着叹息,问他发生了什么事,原来吏目的儿子又死了。第二天又有人来说,我看见蜈蚣坡下有三具尸体,看来那位仆人也死了。

鸣呼伤哉!念其暴骨无主,将二童子持畚锸畚【(ben)锸(cha):簸箕和铁锹】往瘗【(yi):掩埋,埋葬 】之,二童子有难色然。予日:“嘻!吾与尔犹彼也。”二童悯然涕下,请往。就其傍山麓为三坎埋之,又以只鸡饭三孟,嗟吁涕洩【涕(ti)咦(ti):眼泪和鼻涕,亦作哭泣】而告之。日:

呜呼伤哉!繄何人?繄何人?吾龙场驿丞余姚王守仁也。吾与尔皆中土之产,吾不知尔郡邑,尔乌为乎来为兹山之鬼乎?古者重去其乡,游宦不逾千里。吾以窜逐而来此,宜也。尔亦何辜乎?闻尔官吏目耳,俸不能五斗,尔率妻子躬耕可有也。乌为乎以五斗而易尔七尺之躯?又不足,而益以尔子与仆乎?呜呼伤哉!尔诚恋兹五斗而来,则宜欣然就道,胡为乎吾昨望见尔容蹙然,盖不任其忧者?

太令人痛心了。想到他们死在外面,无人收尸,我便吩咐两个书童,拿着畚和铲子前去掩埋,两位书童露出为难的神色。我便对他们说,我和你们与他们的命运是一样的。两位书童都很怜悯,那三个死去的人,悲伤的流下了眼泪。他们请我前去,就在那三人死去的山麓,挖了三个坑,把他们全埋了,又拿了一只鸡和三碗饭,祭祀他们。我流着眼泪,嗟叹不已,对着他们的坟墓诉说道,呜呼,真令人痛心啊,你们是哪里人?叫什么名字?我是在龙场驿丞的余姚人王守仁。我和你们一样都是中原人士,我不知道你们是什么地方的。你们为什么要到这偏僻的山区做鬼呢?古人总是不大愿意远离家乡,出外做官的也不会超过千里。我是因为被放逐才来这里,这是没有办法的事,你们又是因为什么罪呢?从你这个吏目的外观上看,拿的官俸不会达到五斗米,你带领妻子儿女耕田种地也可以获得这么多,为什么偏偏要用这五斗米,换自己一条7尺之躯呢?你为什么还嫌不够。竟然还要搭上儿子和仆人的性命呢?呜呼,实在是让人痛心啊!你如果确实是为了这五斗米而来,就应该欣然上路,为什么我昨天看见你时,你的表情却很忧愁呢,这大概是你有很多忧心的事吧。

夫冲冒雾露,扳援崖壁,行万峰之顶,饥渴劳顿,筋骨疲惫,而又瘴疬侵其外,忧郁攻其中,其能以无死乎?吾固知尔之必死,然不谓若是其速,又不谓尔子尔仆亦遽然奄忽也!皆尔自取,谓之何哉!吾念尔三骨之无依而来瘗耳,乃使吾有无穷之怆也。

沿途奔波,风餐露宿,行走在万峰之顶,饥渴劳顿,筋骨疲惫,加上瘴疠之气的侵袭和内心的忧郁,能不死吗?我本来就知道你一定会死,却没想到会这么快,也没有想到你的儿子和你的仆人也这么快就随你去了。都是你自取的,还能说什么呢?我念你们三人的尸骨无依无靠,便来掩埋你们,这使我有了无穷的悲怆。

呜呼伤哉!纵不尔瘗,幽崖之狐成群,阴壑之虺如车轮,亦必能葬尔于腹,不致久暴露尔。尔既已无知,然吾何能违心乎?自吾去父母乡国而来此,三年矣,历瘴毒而苟能自全,以吾未尝一日之戚戚也。今悲伤若此,是吾为尔者重,而自为者轻也。吾不宜复为尔悲矣。

令人心痛了,即使我不来掩埋你们,幽深的山涯虎狼成群,深幽的沟壑里毒蛇大如车轮,他们也一定能把你们吃掉,不会让你们长期抛尸于野外的。你们既已无知,可我又怎么能忍心不管呢?我自从离开父母家乡,来到这里已经两年多了,我之所以多次遇到瘴疠的毒气还能保全性命,是因为我一天也不曾悲泣过。我之所以这样悲伤,主要是为你们,而为我自己则是非常次要的,我认为不应该在为你们悲伤了,我要为你们而歌唱,你们听着。

吾为尔歌,尔听之。歌曰:连峰际天兮,飞鸟不通。游子怀乡兮,莫知西东。莫知西东兮,维天则同。异域殊方兮,环海之中。达观随寓兮,奚必予宫。魂兮魂兮,无悲以恫。

又歌以慰之曰:与尔皆乡土之离兮,蛮之人言语不相知兮。性命不可期,吾苟死于兹兮,率尔子仆,来从予兮。吾与尔遨以嬉兮,骖紫彪而乘文螭兮,登望故乡而嘘唏兮。吾苟获生归兮,尔子尔仆,尚尔随兮,无以无侣为悲兮!道旁之冢累累兮,多中土之流离兮,相与呼啸而徘徊兮。餐风饮露,无尔饥兮。朝友麋鹿,暮猿与栖兮。尔安尔居兮,无为厉于兹墟兮!

我还要用歌曲来安慰你们,歌词是这样的:我和你都是背井离乡的人,听不懂蛮人的言语,性命也不知道能保多久,我如果死在这里,你就带着你的儿子和仆人,来跟随我吧,我跟你一起。嬉戏遨游,乘龙骑马,登山远望故乡而深深叹息。我如果能活着回去,希望你的儿子和仆人也跟我一起回去,不要以没有伴侣而悲伤。道路边的坟冢到处都是,死者多半是从中原流离至此,他们彼此呼唤,久久的徘徊,餐风饮露,而你就不会感到饥饿了。早上可以与麋鹿为友,晚上可以和猿猴一起栖息。这样你就可以在这里安居下来了,不要为这里的一片荒凉而忧心。

我这里全文摘抄《瘗旅文》,一则这是千古名篇。要知道清人吴楚材、吴调侯编著的《古文观止》总共收了不过222篇古文,都是公认的古代文言文最高水平的代表。明朝276年历史,共有12人入选,所谓文坛领袖、文坛奇才如宋濂、刘伯温、方孝孺、归有光等最多不过只有两篇入选,而王阳明独一无二,三篇入选,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这篇《瘗旅文》。

更为重要的,这件事表明,王阳明在龙场已经了悟了生死。“为尔者重,自为者轻”,有一种天下万物一体为仁的“仁”,“悲伤若此”的“仁”。差的就是那捅破最后一层玻璃纸的悟天机。

再者, 是王阳明经过吏目这件事情之后,在贵州龙场给自己做了一个石头棺材,每天晚上就睡在里面,思考生与死的问题。

突然有一天一个仲夏的夜晚,一道巨大的闪电划过天际,惊天动地的雷鸣声轰然响起,瓢泼大雨哗一下就下起来了。电闪雷鸣撕破了静谧的长夜,就在这电闪雷鸣之中,躺在石棺里的王阳明突然大叫一声,醒了过来。只见他一身大汗淋漓,神情是大彻大悟,明亮的眼睛里充满了彻悟之后的惊喜。在这种天地应和中,他忍不住纵声长啸。长啸之后,男子自言自语道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接着又说:“至此心外无物,心即理也。”

这就是龙场悟道,那么到底龙场悟道王阳明悟出了什么?

首先是,“吾性自足”,也就是天人合一。

人和大自然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当他进入一种深邃、无人无我的状态中时,觉得自我已经消失,整个宇宙好似和自己融为了一体,达到了前贤古圣所说的“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的人天合一境界。

在这种境界里,经常有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发生,如他有时在心中有意无意地念着一件事时,不知是巧合还是其他什么原因,过不多久这件事就会真的出现在现实生活中,如民间老百姓常说的“说曹操,曹操就到”。

第二,就是“不假外求”,也就是心想事成。

心即理

吾性自足,天人合一,我就是宇宙,宇宙就是我,我什么都有,我什么都不缺乏,那解决事情办起事来,就不假外求,无所不能啦!

从俗上说,一个人发心,一个人所生发的念头,以强大的思想能量,有意无意地辐射到周围的人和事,影响着他们对于某些问题的好恶和取舍。这就是一个人的气质和信念对他人和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影响。这是百姓民间所说的”心想事成“。

, 从心学上说,身之主宰是心,关键是“灵明”——

“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与人原只一体。”人为万物之灵,就是通过“心”这无形无相的本体意识与天地万物相通,万物与人原为一体,此心灵明至神,是一种极大的存在力量,如善用之,则奇妙无穷。”

吾性自足,就是有了这个灵明。王阳明说的“灵明”,我不知如何阐述它,如果免强说的知,可以说就是对思想状态和其运化规律的正确掌握吧。

如果你想的符合自然运行的规律,就是灵明,做事自然能成功;假如不符合规律,连你自己都不相信,言行不一致的话,自然就导致失败。

也就是说,起初做一件事时,如果你只是漫不经心地想想,一边想还一边犯疑:“我恐怕不能做成这件事吧?”这样的话,只是在脑中随便想想而已,所想的念头就毫无力量可言,是不会起任何作用的。

龙场悟道,在生死中悟出“吾性自足”,生起坚定的信念,相信“不假外求”,凭自己灵明就可以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终将能获得成功,并念兹在兹,将生发的信念与所作的事物结合起来,达到忘我的“无意”境界,不断激发自己的本体意识,就会产生无限的智慧和能力,那就无事不成,所谓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会达成!

(0)

相关推荐

  • 提升能量的最强大方法!

    你.我.宇宙万物 原来是一体? 你.我.宇宙万物 原来是一体? 展开

  • 禅语悟道语录

    忍人之所不能忍,方能为人之所不能为.今天,YJBYS小编特意为大家搜集整理了禅语悟道语录,希望大家喜欢! 1) 不懂装懂是聪明,懂装不懂是智慧. 2) 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 ...

  • 儒家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我们所生存的世界是什么样的?真实的?虚幻的?物质的?表象的?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经历.经验都可以有自己的想法,目前有很多说法.理论,但没有科学的证明. 你怎么 ...

  • 风狂的奋斗

    ​我乃东方巨人也,追求目标而奋斗. 三山五岭寻仙去,眺望城池尽高楼. 苍穹北斗在俯视,收录宇宙就是牛. 天地宇宙生万物,奇特物件点缀有. 善事游走在人间,世间万事一体留. 人心所向气势好,万事归东是洪 ...

  • 《宇宙生命的觉者》

    万物一体,一切都是我 万物一体,一切都是我 展开

  • “龙场悟道”,王阳明到底悟出了什么?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王阳明 王守仁,生于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明世宗嘉靖七年(1529)去世. 年少时随父从浙江余姚迁至越城,后在距离越城不远的阳明洞天结庐,自号阳明 ...

  • UC头条:“龙场悟道”, 王阳明到底悟出了什么?

    --王阳明 点击加载图片 王守仁,生于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明世宗嘉靖七年(1529),53岁去世. 年少时随父从浙江余姚迁至越城,后在距离越城不远的阳明洞天结庐,自号阳明子,于是便被尊称为&q ...

  • 王阳明“龙场悟道”,到底悟出了什么?

    王阳明像 王阳明的"龙场悟道",是中国儒学史和中国思想史上的大事,但是关于"龙场悟道"的实质,一向很少有人能讲清楚. 我今天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要彻底讲明白,王 ...

  • 王阳明的“龙场悟道”,到底悟出了什么?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在弘治十八年五月的时候,明孝宗驾崩,朱厚照登基为帝,而朱厚照在位时任用宦官作为自己的左膀右臂,而当时最宠幸的宦官有刘瑾,马永成等人. 在那个时期,文官和宦官是冤家,而王 ...

  • “龙场悟道”后,王阳明彻底解脱,悟出了4个字,从此不再怕小人

    关于王阳明,那就不得不说一说最著名的龙场悟道的故事了. 弘治十二年,28岁的他参加礼部会试,因考试出色,举南宫第二人,赐二甲进士第七人,观政工部.出治葬前威宁伯王越,回朝上疏论西北边疆防备等八事,随后 ...

  • 心学大师王阳明,在那场决定人生的龙场顿悟中,究竟悟出了什么

    王阳明,本名王守仁,字伯安,明朝时期的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当时有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军事家.思想家.因其自号阳明子,所有人称阳明先生,王阳明的名字也便来源于此. 王阳明本是明朝弘治十二年的进士,曾担任 ...

  • 王阳明龙场悟道总结出了,人生无非就是十个字

    人活一世,最终的归宿很简单,一方土壤一木盒,简约到了极处. 生活也从来都是越朴素越高贵,越简单越幸福.牵挂太多费心劳神. 在社会的快节奏中,最好的修行就是断舍离. 纵观王阳明的一生,历经坎坷,遭遇的磨 ...

  • 王阳明龙场悟道,到底悟到了什么

    龙场悟道是中国哲学史上的标志性事件. 王阳明,这位饱经磨难的狂者,靠一己之力将自己带出了思想的重围,使中国哲学迎来了又一座灿烂的高峰. 龙场悟道,它宣示了心的力量.一个人,只要真诚地面对自己的内心,向 ...

  • 王阳明的龙场悟道顿悟出了哪些道理?

    这是他构建出自己独特的心学体系的一个重要场合,让王阳明感悟了自身的良知,也是他看透花花世界,找寻内心强大源泉的重要之悟.听说他的老师朱熹的理论王阳明已经学透了,他急于寻找下一个突破.于是就自己打造了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