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姑娘谈季鹰思归及其他|父女谈
(消失的江南——武进港桥镇旧貌)
5月25日,父女俩出门。电梯里我跟姑娘通报了近期我南下的安排,其中提到要去苏州打秋风。
姑娘一听苏州两字,接过话头说:“爸,要是回老家,我想去吃一种鱼,我们语文老师跟我们说的,有个人很有名,叫什么鹰来着,就喜欢这种鱼?我们老师一直在找这种做法。”
“张季鹰,鲈鱼,鲈鱼莼菜羹。”我迅即反应过来。
“对,对,张季鹰,老师说他官都不当,要回去吃鲈鱼羹。”
我哈哈大笑,告诉姑娘,张季鹰可不是单纯的吃货,遂将张季鹰故事给姑娘讲了一遍。
我告诉姑娘,张季鹰大名叫张翰,季鹰是他的字。张季鹰是楚汉相争时刘邦最有名的谋士张良的后代,父亲曾是三国时吴国的大官,后来吴国被灭了,他也就成了亡国之人,但亡国之人,也是江南望族啊,再说,他也很有才华。
当时西晋气数将尽,司马昭的孙子齐王冏掌权,欲用季鹰,辟季鹰为大司马东曹掾——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的首席文职助理。季鹰人极聪明,他觉得乱世将至,跟江东士族领袖人物名士顾荣说,天下纷乱,祸难难已,像我本山林中人,不能在这种地方。说得顾荣也表示要离开官场。于是,有了天下传颂的《世说新语·识鉴》一段,我拿出手机,搜到原文,给姑娘读了遍:
“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 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为见机。”
这菰就是茭白。张季鹰这一走,文学史便有了“莼鲈之思”之典,大家都喜欢用,后世写思乡之词,没有超得过“莼鲈之思”这四个字的。张季鹰提到的茭白、莼菜、鲈鱼,都是水中之物,也是江南故乡旧物的代表。
后世用季鹰典故,最为有名的,莫过于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我又搜了这首名阕,读给姑娘听,姑娘会背这首词: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我告诉姑娘,写故乡旧物,诉思乡之情的,除了张季鹰,还有个爸爸的常州老乡黄仲则。与张季鹰出生江南豪门不同,黄仲则出生贫寒之家,性格孤傲,一辈子穷困潦倒,才活了不到35岁,但他是清朝最有名的诗人,他那句“百无一用是书生”,大家都知道。爸爸每天抄他一首诗,好几个熟悉他诗的朋友劝爸爸不要抄,因为太过悲苦,怕爸爸受影响。其实他不仅写悲苦的诗,也写豪情万丈的诗,他的好朋友洪亮吉说他的诗直追李白杜甫,还真不是过誉,郁达夫很喜欢黄仲则。豪情万丈的诗,比如爸爸喜欢的那句“请将诗卷掷江水,定不与江东向流!”听听,这自信,这气魄,哪像末世衰朽之作!
(燕笋刀鱼)
黄仲则当年在北京,农历二月,北京还有雪,贫病交加的他住在法源寺,有朋友去看他一起留宿法源寺,烛光下聊到江南春二月,“江乡风味,渐燕笋登盘,刀鱼上筯,忆著已心醉。”寥寥数语,真是堪比季鹰思归。
黄仲则写江南故乡旧物,都是春季之物,与季鹰的秋季之物不同,所以,爸爸说黄仲则的是春思,张季鹰的是秋思,都是思乡的经典。
我把自己写黄仲则的《燕笋之思》翻出来,发给姑娘,让她一读,其实以前她读过了。
那张季鹰为什么要思归呢?
其实真不是什么被菜虫勾引,而是要避开乱世的借口啊。但这借口借得好,一借唱千古啊。
张季鹰这个人很有文才,性格放荡不羁,当时人们把他和阮籍并提,称他为“江东步兵”。因为阮籍当过步兵校尉,别人叫他阮步兵,阮籍知道吧?竹林七贤之一。而张季鹰是江东人士,所以别人叫他江东步兵。
阮籍最有名的,除了好酒狂放,还有“穷途之哭”,和“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这两句话,在后来也常被人引用,就像季鹰的“莼鲈之思”。比如王勃的名篇《滕王阁序》就有:“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不过,阮籍好酒狂放,是那个时代逼的,逼得他要装疯卖傻,才能自保,这和张季鹰思鲈鱼莼菜菰菜,其实是殊途同归,异曲同工。都是为了乱世自保。
(茭白青豆)
其实爸爸如今这样天天买醉潦倒,也有自保之意。爸爸专门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世道不济,狂歌即远谋》,就是这个意思,回头爸爸找出来给你读读。说到狂歌远谋,爸爸那个穷困潦倒的前辈老乡黄仲则写过一首诗,其中就有这个词:“卧龙跃马终黄土,谁道狂歌非远谋”。第一句直接用的是杜甫的,用的是诸葛亮公孙述的典故,第二句,也用了好多个典故,楚狂接舆五柳先生陶渊明嵇康阮籍李白等等,哪个不都是狂歌远谋之徒?哎,一说开,多了去了。
“菰黍正肥鱼正美,五侯门下负平生”,秋天回江南,吃鲈鱼茭白青豆去!
关于老朱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