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所应当

图:这个狗狗激发了我的好奇心

他到底在看什么?

听微信群里的朋友吐槽,现在的人啊,太没礼貌,宁愿动嘴巴,也不愿意动手指头,多去百度,多去做信息的整合,而且一旦加了你微信,就开门见山,把他的问题(可以说是疑惑,还没有梳理成问题)就一股脑抛给她,很多时候,问的是如下画风:“我的性格比较内心,有时候觉得自己不太适合做业务,你觉得呢?”

手机那头的我朋友,已经在骂娘了,内心OS:“这种问题你还要问劳资。。劳资怎么答。”

图:理所应当

这是其中一个现象——没礼貌。

还有一点是,不问青红皂白,拿来主义。其实学科和学科间,工种间差异还是蛮大的。我这位学会计的朋友就苦逼了,她要回答方方面面的问题,覆盖了投资领域、审计领域,有时候还要做考研指导,就业指导。这传达出什么?就是“拿来主义”。究竟是什么样的文化误导了大家?一个学校都是校友,互相照应,但是下一届的基本都是恶狠狠的榨干上一届,倒不是不帮助你们,1,是你们的问题很主观,不再回答范畴,2,是很多问题明明可以自己解决的,实在需要经验性的答案支撑,如果学姐恰好有经历,可以咨询;3,就是没礼貌,问完连个谢谢都不说。

现在,人与人的纽带又脆弱又广泛,怎么个脆弱法,就是微信加了,问完你之后,从此会话窗口关闭,老死不相往来,除非下次还有求于你;怎么个广泛法?借助于社交网络的共通共享,两个人相识无需见面无需吃顿饭,只要推一个微信,就可以当自己人使唤,不用管,想问啥问啥,她必须得回答。既然面都见不上,两个人的沟通纯粹的文字互动,这个时候,越发要注意措辞,让回答的人不感觉到突兀,一定要客气礼貌。要让你的问题,有温度,别人才想搭理你。

抱着这样的想法,并不好。这些很不值当的问题,不值得你浪费这个口舌,比如那些网上就可以百度+多方参考;照这样下去,连独立思考的能力都没了,啥都得现成的。而,年纪轻轻不要理所应当,帮你是情分,不帮你也没得说,光拿学姐关系、校友关系来束缚一个人,这并不是义务。想要得到深层次的答案,就得有深层次的关系做前提。

不过从另一个方面想,现在人,都精得很呢。谁都不做第一个吃螃蟹的,遇事都要问问“过来人”,是好也是坏,小马过河,别人的经验代替不了你的。

最后,希望大家珍惜提问的机会,要提好问题,一定要讲礼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