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刚刚崛起,就遇到一位军神,结果,君王羞愧难当,被活活气死
《大秦往事》第36期
常言道:一人可以兴邦,一人可以误国。对秦魏两国而言,这也算是一条真理了。
秦国自秦简公时期开始改革,秦惠公继位后,又利用国际矛盾营造了对自己有利的环境,于是呢,打了几场胜仗,刚刚崛起,眼看着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的时候,秦惠公就急性子发作,有点坐不住了,怎么个坐不住法?
秦惠公十一年,即公元前389年,秦惠公出兵五十万,攻打阴晋(陕西华阴东),意图打通东出要道,一举收复河西。
整整五十万军马,这已经是倾国之兵,相当于秦惠公孤注一掷,要跟魏国殊死一战了。
可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完全是因为刚刚崛起,做人有点膨胀,所以才很鲁莽的做出的决定吗?
客观的说,秦惠公虽然被后世称之为昏君,但他这人,还是很有点政治手腕的,他之所以这么决定,最起码从表面上看,局势是对秦国有利的,原因有三:
一:魏国多线作战。
秦楚结盟以后,魏国即陷入多线作战的境地,南线与楚国争夺中原,相持不下,东南方向,齐国又乘隙而起,夺走魏国的襄陵。
魏国国力虽强,但同时跟两个大国作战,本身就已经有些吃力,这时候秦国再插一杠子,魏国还有能力应对吗。
二:秦国新胜之后士气高涨。
魏国组成三晋联军,与楚国作战,两国相争之前,楚国就请求秦国侧后袭扰,分散三晋兵力,秦国乘隙出兵,夺取韩国宜阳五城,又与前来增援的魏军在武城大战,双方打了个难分难解。
秦国客地作战,还能一出手就收拾了韩国,并跟魏国打个难分难解,这可是近五十年没有出现过的大胜,至此,秦国士气高涨,国内普遍认为,有了战胜魏国的本钱。
三:河西地区兵力空虚
也许这才是秦惠公决定攻打阴晋,夺回河西的主要原因。
魏国举倾国之兵与楚国中原争雄之后,后方兵力空虚已成定局,尤其是河西地区,也就是魏国的西河郡,如此重要的地方只留下五万军马,而且还是刚刚训练起来,一仗都没打过的新兵。
新兵的战斗力能有多少?
更何况 ,秦惠公还出动五十万人马,已经是牛刀宰鸡了,那么,这一仗还有悬念吗。
正是出于上述考虑, 秦惠公也是信心满满,所以才敢把大秦命运押在这一仗上,河西一战,秦惠公也志在必得的,可他万万没想到的是。
事情偏偏就不按剧本发展,一般情况遇上了二班的人物。
就在秦国刚刚崛起,有了点信心的时候,偏偏就遇到一位军神,而这位军神,可把秦国给打惨了。
这位军神是谁?
不是别人,至今还如雷贯耳,与孙子齐名的魏国西河郡守吴起。
吴起有什么了不起?
驻守河西的五万人马的确是刚刚训练起来,一仗都没打过的新兵,可这五万新兵,有个响亮的名字,叫做:魏武卒。
魏武卒又怎么了?
抛除装备,阵法等方面的因素,单从兵员素质上讲,魏武卒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支专门负责战争的常备军,军队里上上下下,都是整天琢磨、训练如何打仗、杀人、攻城掠地的职业军人。
而秦国呢,还是沿用春秋旧制,部队军民一体,什么意思?
非职业军人,平常耕地务农,只有打仗的时候才临时拼凑起来,与魏武卒相比,说他是乌合之众毫不为过。
以非职业对抗职业,就如一群小混混攻击几名训练有素,配合得当的野战军团士兵,事情就能这么尴尬。
所以,当魏武侯也为这一仗担心,特地把吴起叫来询问能不能打赢这一仗时,吴起就这样形容秦国五十万军马与魏国五万魏武卒之间的差距,吴起说:
今使一死贼伏于旷野,千人追之,莫不枭视狼顾,何者?恐其暴起而害己也。是以一人投命,足惧千夫。今臣以五万之众而为一死贼,率以讨之,固难敌矣。
什么意思?
一个犯了死罪的盗贼,隐伏在荒郊旷野,派一千人去追捕他,一千人没有一个不瞻前顾后的。为什么?都怕盗贼突然跳出来伤害了自己。
所以一个人拼命,足使千人畏惧。现在我这五万人都象那个盗贼一样,率领他们去征讨敌人,敌人就很难抵挡了。
魏武侯一听,大为满意,又增派五百乘兵车,三千名骑兵,统统交给吴起,让他对付秦国去了。
吴起果然不负众望,针对秦军:
秦陈散而自斗
即自主性太强,纪律性太差的特点,组织魏武卒几个冲锋,就打的秦军应接不暇,大溃而逃。
所谓的阴晋之战就这样结束了。
秦国的五十万军马,至此便完全成了个笑话。
战后,吴起以及他的魏武卒当然声名鹊起,成了天下兵家模仿学习的榜样,而秦国呢,耻辱,前所未有的耻辱。
秦国国力大丧,沦落到几乎就要亡国的境地,国内怨声载道,大臣们也纷纷跳出来,指责秦惠公的不是。
结果,秦惠公因此羞愧难当,于一年之后的秦惠公十三年,也就是公元前387年,被活活气死了。
他去世的时候,世子出子才两岁。
《周礼》上说:
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
根据这个理论,秦惠公活活气死的时候最多三十来岁。
三十来岁,就非常善于利用国际局势打造对自己有利的环境,并从中获利,这份手段还是很高明的。
也由此可以得知。
如果秦惠公性子不要那么急,不要过早的孤注一掷,发动阴晋之战,而是与楚国联合,实施疲魏之计,他还是有机会成为一代英主的。
可话说回来,这事儿能完全怪他吗?起初明明是形势对秦国有利的,如果非要找出的原因的话,那也只能说,秦惠公运气不好,偏偏遇上了吴起吧。
像吴起这样的军神,古今中外,又有几个人能是他的对手呢。
秦惠公死后,年仅两岁的世子出子继位,两岁的孩子懂个什么,秦国好像又要陷入混乱之中 ,希望的曙光什么时候才能出现呢?
参考资料:史记、吴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