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弱者有罪推论,由方孝孺、史可法、钱谦益、张巡联想到的社会问题

  我们经常能在网络上看到下面三个论断:

  1.方孝孺不向朱棣低头导致被诛十族,不仅害了全家人的性命,还害了一众学生,这种行为太迂腐,很自私。

  2.史可法拒不降清,顽强抵抗,但导致“扬州十日”,害了一城百姓;而钱谦益虽然怕死降清,却保全了南京一城百姓,很明显后者的做法更值得推崇。

  3.张巡死守睢阳也是不明智的行为,应该学钱谦益投降或者撤走城中军民才对。

  一、弱者有罪推论

  暂且不论这三个论断对错问题,不知道提出这三个观点的人有没有想过在这些事件中要负最大责任的人是谁?

  是施暴者呀!

  取方孝孺全家以及学生性命的施暴者是谁?朱棣呀;扬州十日屠杀百姓的人是谁?是清军啊;要破坏平安盛世去反叛大唐祸害中原百姓的人是谁啊?安禄山、史思明的叛军啊。说这些话的人为什么不先谴责他们,反而将最大的责任全推给受害者呢?

  我想了很久都没想明白,最后才勉强得出一个可能的答案——受害者有罪论。大概这就是人类的本性吧,从来不敢找施暴者麻烦,就爱欺负受害者,一旦出现问题,首先想到的是从受害者身上找原因,进行有罪推论。

  每当有女孩被侵犯了,总会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说是她们穿着的问题,这些指点的人就是出于这种本能做出的反应。因为在他们的潜意识里,侵犯者是强者,被侵犯者是弱者,本能地不敢面对强者,所以转身去欺负弱者去了。

  也许这就是动物的本能,弱肉强食的规则之下,动物总是向强者卑躬屈膝,而面对弱者则是一副居高临下的霸凌姿态。这种规则深深影响着人类,甚至形成了一种社会潜规则,影响着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方面面。

  二、相互转换关系

  当然了,我说它是动物的本能绝对不是骂人的意思,因为这是所有人类都会有的本能反应,这是自然界的淘汰法则影响我们基因的一个表现。请注意,上面说的强者有好人也有坏人,弱者当中也有好坏之分,甚至他们在某些语境下可以相互转换。

  比如通常情况下我们会认为大人是强者,小孩是弱者,大人打小孩的时候大部分人会本能地先考虑是不是小孩犯错了,然后才是家长打得对不对;但如果大人下手重了点,人们的同情心首先占据主导,小孩就变成了道德上的强者,大人变成道德上的弱者,我们会首先考虑这个大人是不是在实施家庭暴力,甚至可能会有一闪而过的念头认为大人是无缘无故打小孩的,然后再考虑小孩是不是因为太皮才被打的。

  这里提到了道德这个词,就顺便说一说方孝孺及其被诛的家人与学生。他们都是受害者,但对方孝孺而言,只有一个直接的施暴者朱棣;而对他的家人与学生而言,直接的施暴者也是朱棣,但方孝孺却是他们被杀的间接原因,所以导致一部分人认为方孝孺属于间接的施暴者。

  三、道德认同论

  方孝孺不低头的行为,在那个年代乃至今天肯定是占据道德制高点没错的,这个是气节问题不容置疑。所以很多人如果认同了方孝孺是道德上的强者,将朱棣看到道德上的弱者,就会本能地从道德弱者朱棣身上找原因,会发现他的残暴才是这个事件的根源。反之如果人们不认同方孝孺的道德强者身份,认为方孝孺的学生与家人的性命比方孝孺的名节重要,因同情心导致认为受害者家人与学生才是道德上的强者,就会本能地从方孝孺身上找问题,将迂腐与自私的评价给方孝孺,而真正的施暴者朱棣因为在道德层面被这类人认为是处于第二层,甚至没关系,从而选择性忽视。

  所以持有开头论断中的人对方孝孺、史可法、张巡的否定,对钱谦益的肯定,终究还是道德认同的问题。方孝孺忠于的是旧主建文帝,史可法忠于的是大明,张巡忠于的是职守,这些如果是放在没有被诛十族(实际没有十族)、“扬州十日”、全城军民阵亡的语境中,可都是值得提倡的行为,这些都是立国之本,估计他们也不敢否定。但他们将这些道德的认同放在了性命这个关键词之下的时候,也就扭转了各方强弱属性,从而对本来是受害者进行弱者有罪推论。

  四、对待态度

  至于这些立国之本的道德重要,还是性命重要,你们可以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不过我想说的是,立国之本的道德更重要一点,因为如果这种道德不复存在了,会有更多的人遭殃。比如不忠诚的行为被过度提倡,会出现很多背叛者,对伦理秩序破坏更大,社会会更容易陷入混乱之中,给国家与民族带来潜在的威胁。很多时候,往往是从我们内部走出去的敌人对我们伤害最大。要预防这些人出现,就需要这种道德观使人们信服。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其实他们也是出于本能的反应。所以我更多的是提倡想办法改造他们,将焦点转移到真正的问题者(施暴者)身上,并且尽可能地想出两全其美的办法,比如解决施暴者。

  面对这类问题,我希望大家是多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当然了,能客观理性一点最好,这样能更好地发现问题关键所在,避免犯错。

(0)

相关推荐

  • 强者,在规则之上建立自己的规则

    随便说一个生活中的小事,等红绿灯. 强者,等红绿灯有几种情况,跟熟悉的人在一起,例如带着小孩子,为了作出表率,耐心等待红灯,让弱者接受规则也是对他们的保护. 而如果只有自己,也不需要给熟悉的人作出表率 ...

  • 弱者与强者

    容易被激怒的人,大多是弱者,因为弱者才会逞强,强者往往懂得示弱.同理, 刻薄是因为底子薄,尖酸是因为心里酸.一起努力,愿你不再脆弱到不堪一击, 愿你能强大到无懈可击,愿你眼中总有光芒,愿你活成你想要的 ...

  • 弱者易怒,强者易恕!(此文无价)【早课】第829期

    点上方绿标收听[早课]主讲:云谷禅师 作者:一苇渡航  来源:日行一善共修平台 日行一善,一年行三百善,积善成德,改变命运.各位善友同修:大家早上好!这里是日行一善共修平台,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开始今天 ...

  • 这章写礼

    礼之一字,贯穿华夏文明今古.既有体用之分,先贤不能道尽.我仅做自身所得,难登大雅. 我从总管的剑来扯起.小夫子丈量天地,以规矩画方圆,山上山下按部就班,以有序.这里的规矩以礼为基,划定了什么人什么可以 ...

  • 强者恒强,弱者恒弱

              pingpu

  • 强者互持则更强,弱者互撕则更弱

    强者互持则更强,弱者互撕则更弱

  • 《天道》思维,如何由弱者变为强者

    每个人都想变为强者,但是变强的过程是反人性的,不想当弱者,就必须经历以下两点. 1.不要害怕被人利用 能被人利用,说明你还有价值.<天道>中肖亚文是如何赢得机会的?就是因为她甘愿被丁元英这 ...

  • 《道德经》:强者处下,以德服人

    第五十三课 大国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人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 ...

  •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罪臣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罪臣 1.庆父,春秋时期鲁国上卿. 2.赵高,秦始皇时期太监. 3.梁冀,东汉大将军. 4.董卓,东汉末期凉州军阀. 5.来俊臣,武则天时著名酷吏. 6.李林甫,唐玄宗时宰相. 7. ...

  • 中国历史上的画家元代画家(二十二)张中,...

    中国历史上的画家 元代画家(二十二) 张中,生卒年不详.一名守中,字子正.至元.至正(1335-1368)间松江(今属上海市)人.画山水师黄公望,善花鸟,多以水墨点簇晕染,生动而富韵味:偶尔设色,清隽 ...

  • 人类历史上最著名的二十张照片,最后一张最震撼人心!

    Deborah's Theme Ennio Morricone - Late Night Tales - At The Movies-The 2010 Redux CD Version 这20张照片在 ...

  • 游山西读历史|仇犹国: 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第一实例——走笔山西之五(张石山)

    图片提供:赵培青 导读 华夏文明演进史上,文明互动.族群融汇过程中发生的重大历史标志性事件,可谓"史不绝书".明文载于诸多典籍,春秋末期发生在晋国北部边境的一个小事件"智 ...

  • 历史上的鳌拜是怎样一个人?身犯30条大罪为什么还能免死?

    近日,张一山.唐艺昕主演的电视剧<鹿鼎记>热播让大家对清朝的历史人物产生了浓厚兴趣.在该剧第三集中,康熙皇帝联合韦小宝等人拿下了权臣鳌拜,少年天子初露锋芒.那么历史上的鳌拜是否也像电视剧中 ...

  • 历史上有89位皇帝下过“罪己诏”,为何最后一位最不得人心

    在古代,皇上乃是真龙天子,凌驾于万民之上.弄臣们总爱说:「您是皇上,当然做什么都是对的.」皇帝自己也说:「我是皇帝,我有什么不能干的.」即使心里知道错了,也要咬着牙不承认.可历史上也真有那么些位,敢大 ...

  • 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一纸罪己诏让无数王者羞愧

    在中国历史上,有作为的皇帝屈指可数,汉武帝就是其中之一.他的一生可谓波澜壮阔,让后人钦佩不已.但是更厉害的是,它能够及时认错,晚年的一纸罪己诏让无数王者羞愧不已. 公元前141年,刘彻继承了皇位,后来 ...

  • 历史上多尔衮和孝庄在后宫过夜,皇太极知道后去质问第二天就死了

    顺治六年,是多尔衮成为"摄政王"第一年.不幸的是他妻子在一个月后去世了,之后多尔衮便纳娶了当时已经去世两年的豪格的遗孀.在多尔衮在世的时候没有因此事掀起什么风波,但是多尔衮死后,在 ...

  • 历史上十位被自己发明杀死的科学家

    在追求科学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风险.本文中记录了10位发明者与科学家,他们都是在追求真理与知识的道路上被自己的发明杀死. 10.亨利·温斯坦利 亨利·温斯坦利(Henry Winstanley)是著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