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是一个什么样的朝代,他为什么最终能一统天下?

秦国是一个什么样的朝代?

从前900年左右秦非子立国到前221年秦始皇一统天下,前后近七百年的时间,主流上应该可以用四个词概括,团结、铁血、进取、开明。

先说团结,起初呢,秦僻处西北,与西戎杂居,生活条件与周边环境都很恶劣,于是为了生存下去,从秦国第一位真正的君主秦襄公起,就有了“立贤不立长”以及“兄终弟及”的规矩。

秦襄公的爵位就是哥哥世父让给他的,为什么,就因为世父觉得,秦襄公比他更有才能,更能带领秦走向强大。

当然,秦襄公也没让他失望,继位不久,即与西戎和亲,稳定后方环境,然后大举东迁,从甘肃清水迁至陕西汧邑,以观天下之变。

导致周平王东迁时,他就能很恰当的出一把力,此后,不但得到岐山以西的土地,成为名义上的大国,还得到伯的封爵,一下子从附庸提升到伯国,政治地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其后呢,这规矩就传下来,尤其到了秦武公,秦武公去世之后,没有传位给儿子嬴白,而是传给亲弟弟秦德公,秦德公在位两年,传给自己的长子秦宣公。

秦宣公在位十二年,他有九个儿子,去世后,却传位给自己的亲弟弟,家里的老二秦成公;秦成公在位四年,有七个儿子,他去世之后,却传位给自己的亲弟弟,家里的老三,而这个老三很了不起,他的名字叫嬴任好,即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秦穆公。

秦国就这么强大起来,而且,“立贤不立长”乃至于“兄终弟及”的时候,秦国居然没发生半点内乱,这对山东诸国而言是不可想象的事,老秦人的团结便由此可知。

那么,铁血呢,老秦人自立国开始就 战争不断,与西戎斗,与周边诸国斗,为了生存,为了强大,他们从不畏惧战争,秦宣公时,秦国的发展势头引起晋献公的觊觎,觊觎之下悍然兴兵来犯,其时,晋国国力在秦国数倍以上,原本 ,秦宣公不想打这场仗,可晋献公却得寸进尺,得寸进尺怎么办?

秦宣公火了,咱不过日子了,我跟你拼了,这一拼不要紧,断断续续十二年,打得晋献公都招架不住,有了跟秦国和谈的想法。

再如秦穆公,手下孟明视等 吃了亏,吃了亏怎么办,忍了,不可能,崤山之战后有彭衙之战,彭衙之战后有王官之战,愣是打得晋国晋襄公君臣闭门不出,让秦国兵马在晋国土地上来往驰骋,很是嚣张了一回。

再如秦穆公之后的秦康公,向来以文弱著称,可就这么个秦国最文弱的君主,令狐之役被晋国欺骗之后,回家没几年就发起个黄河之役打得晋国赵盾等只能考虑闭关锁国,彻底断绝跟秦国的往来。

人不犯我,我未必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秦国的铁血,于此可见一斑。

至于进取,不用多说,从甘肃到陕西,再到山西、河北、四川等,从生存发展到融入天下,到争霸天下、蚕食天下、席卷天下,没有点进取心,这简直是不可能的事,当然,其时列国都有 进取心,但秦国与他们不同的是,秦国不是一两代人的进取,而是,近七百年三十余位君王不间断的进取,七百余年,秦国就干了一件事,他们不成功,才没有天理呢。

最后一点开明,就很简单了,当然,秦国的开明不是一下子开明起来的,而是自秦穆公始,秦穆公争霸 ,是占了百里奚、由余等外来人才的光,其时中原诸国呢,也就是晋献公那儿,才刚刚开始用人制度的改革,将“公族大夫”变成“士族大夫”,进步了一点点。

可秦穆公呢,胆子比晋献公大了许多,直接开创“客卿制”,允许外来人才,无论什么出身,都可以到秦国当官。

这项政策很了不起,秦穆公就占了大便宜,所以之后延续下来,致使秦国历代君主,都以开明的态度吸纳天下人才。

于是呢, 商鞅、张仪、范雎、李斯等辈纷纷而至,秦国最终就越来越强大了。

这就是真实的秦,有这四个有点,他一统天下,自然是理所当然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