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国勇丨白马寺参禅(散文)

春天的白马寺叶绿花红,不知名的飞虫儿翩翩起舞,还有那姹紫嫣红的牡丹园更是热闹非凡,红男绿女你来我往,穿梭于喧嚣的红尘和肃穆的木鱼声中,在名为“释源”、“祖庭”的白马寺前熙熙攘攘。

在白马寺的大雄宝殿前,我停下了脚步,虔诚地拈上一炷香,点燃,袅袅升起的香烟中,我的灵魂随着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的脚步走进了白马寺。

距今近2000年的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受汉明帝所遣,大臣蔡音、秦景等十余人告别帝都,踏上了“西天取经”的万里征途。当他们来到今天阿富汗一带的大月氏国时,遇到了来自印度的两位高僧摄摩腾、竺法兰,见到了两位高僧携带的佛经和释迦牟尼佛白毡像,就诚恳地邀请二位高僧到中国弘扬佛法。永平十年,两位高僧和东汉王朝的使臣一齐回到了东汉的都城洛阳,同时带来了白马驮载的佛经和佛像。第二年,汉明帝敕令建设白马寺,来纪念白马驮来的佛法落土中原。

掀开历史,我们发现汉明帝刘庄时期正延续着“光武中兴”的恩泽,王莽的虐政已除,吏治清明,境内安定,“民安其业,户口滋殖”。朝廷多次招抚流民,赐田于穷苦的百姓,让他们自种自给,并大修水利,以利民生。从汉明帝至汉章帝时期,中国出现了繁荣的盛世,被史学家称之为“明章之治”。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汉明帝开始倡盛佛教,用以教化民众,才有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承之旅。

可以想象,为了在中原传承佛法,摄摩腾、竺法兰是怎样忍饥挨饿地穿过茫茫的大漠,是怎样艰难困苦地越过森森的秦岭山脉,又是怎样地历练磨难才一步步走到了东汉的都城洛阳……如果没有坚定的弘扬佛法的信念,千里迢迢,怎么才能做到佛书历经雨水不湿?又是怎样才能做到驮经的白马不疲?

年轻的时候,因为恋爱失败,我从老家淮阳出发来到白马寺,在破败的寺门前摆地摊算卦看相,用以糊口谋生,发誓再也不回红尘之中,从此做一个江湖浪客。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在白马寺村那个名叫“幸福旅社”内,我因缘殊胜结识僧宝,并得以聆听佛法的奥秘。

尽管日月轮转,三十年过去,那情景却记得清清楚楚。我和那个银须飘飘的老者同住在“幸福旅社”的一间客房内,白天,早早地我会去寺前的“占位”,开始一天的江湖生涯;而老者也日复一日地从我卦摊前走过,走进白马寺那扇破败的大门;当我晚上收拾卜卦工具从外面回到“幸福旅社”的客房时,银须老者已经开始了晚课的打座。时间久了,我了解到银须老者原是白马寺内修行的僧人,是世道的变幻和逼迫才无奈地离开了寺院。当国家兴盛佛法的政策如甘雨一样普降中原的时候,银须老者再次来到白马寺,等待着禅门大开,迎接佛门游子的回归。

那一夜,风雨交加,雨水浇灌下来时发出了轰轰隆隆的响声,听声音可以感觉到雨水正顺着房檐如瀑布般流下来,整个“幸福旅社”院子里汪洋一片。老板娘趿着拖鞋走到院子里往院子外排水,边排水边咒骂着的叫苦着,满嘴的埋怨。由于雷电,“幸福旅社”里断了电,我和银须老者摸黑儿坐在客房中,倾听着彼此的呼吸喘喘,互相讲述着自己的故事。也就是在这一天,我听到了银须老者的故事,知道他马上就要走进白马寺了,就把自己的故事告诉了银须老者,说我已经厌倦了这红尘俗世,希望银须老者能带我进白马寺,做一个伴守清灯修身养性的僧人。

听了我的述说,银须老者哈哈笑了起来,说非常难得,我是个有佛缘的人。但是,缘分不到,还是无缘入白马寺。他告诉我说,如今修行讲入世法,修行的最高境界是守孝,而父母,则是一个人人生中的大菩萨。孝敬父母,则是成佛的第一步。不然,任是你敲破木鱼,坐烂蒲团,也是与佛无缘。

那个以写《枫桥夜泊》而出名的张继,在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进士及第。在去长安参加朝廷举办的会考之前,张继来到了洛阳白马寺参禅拜佛,没想到眼前的一切却让他非常失望,就写下了《宿白马寺》一诗:

白马驮经事已空,

断碑残刹见遗踪。

萧萧茅屋秋风起,

一夜雨声羁思浓。

那天晚上,我坐在客舍之中,翻阅老者从白马寺带回来的一个小册子,从上面读到了张继的这首诗。许多年过去了,当时的场景我记得还非常清楚:客舍非常的狭窄,仅仅能铺下两张床,很难再找到可以转身的地方。老者已经睡去,发出了沉沉的鼾声,我却因为老者的故事久久不能入睡。有雨水在轻轻地敲打着窗棂,发出了“沙沙沙”的声响,偶尔的有老板娘趿鞋淌水去开店门的声音传来,却是那样的混浊和零乱。当时我想,那个时候的张继或许如我一样正处在沉沦之中不能自拔,本想着到白马寺一番参禅拜佛能有所解脱,没想到眼前的寺院却是残垣断壁,不仅是佛像蒙尘,连一个敲钟的和尚也没有见到。

不知道张继当时住在什么地方?是不是和我比邻而居?那个夜晚,他一定是非常的痛苦,“茅屋”、“秋风”,还“思浓”,在这首《宿白马寺》诗中,张继用这三个词写出了诗人的忧愁,以及对前途的担忧,无论是哪一样,都是俗人解不开的烦恼;而我呢,身居白马寺时却非常幸运,在这秋雨之夜,有一个同居室的老者为我加持智慧,为我讲解佛家的道理,解脱了让我为之烦恼的困惑。

也就是那个风雨之夜,银须老者的话让我如酩醐灌顶般醒悟过来,知道如此的逃避现实是一种消极的表现,作为人子,应该承担起责任来。第二天,我就收拾行囊离开了洛阳,回到了家乡淮阳。因为,我已经明白,因为一场失败的恋爱就走入江湖,远离亲人,不愿再承担为人儿女的责任,是一种懦弱的表现。

今天,我再一次来到白马寺的山门前,往昔破败的山门已经修缮一新,被装点得金碧辉煌;门前的那两匹白马依旧默然耸立,岁月之刀并没有在她们身上留下丁点儿的痕迹,曾经斑驳的皮肤被游人们触摸得更加光滑。三十年后,我携带妻子儿女来到了白马寺,站在这山门前,想起当年和银须老者的约定,才明白,三十年后的我们都是失约人,怎么可能再相见?

就这样,情着郁郁寡欢的心情,在白马寺的大门前礼佛再三。恍惚之间,我看到了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走进了白马寺,还看到了那个银须老者在向我召唤。

我走进了白马寺,走进了喧嚣的红尘俗世。放眼望去,已经物是人非,境界幻化。如果说昔日的白马寺“长林古木,肃然幽静”,今日的白马寺则是香火旺盛游人如织;如果说昔日的白马寺“宝塔高耸,殿阁峥嵘”,今日的白马寺则是金碧辉煌、巍峨俨然了。我想,那一年,破败的山门或许能成就僧宝的定慧,今日的繁荣则会让白马寺声名远扬。

在一处茂密的柏树林中,我看到了著名的“二僧墓”。两座墓的主人就是东汉使臣从西域请来的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多少年过去了,当初的他们绝对不会想到,就是因为他们的一念弘法,才有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承和发展,让我们这些芸芸红尘中俗子的灵魂有了栖息地,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使这个外来的宗教在中国生生不息,教化万民。

站在二僧墓前,回到头来看自己人生的历程时,却发现无时无刻不在追求着、奋斗着,身心交瘁却一无所成,在漫漫的红尘中虚度着光阴;眼前的这摄摩腾、竺法兰或许并没有我等的“志向”,只是一味孜孜不倦地弘扬着佛法,没有更多的诉求。当他们带着佛教来到东土这块插根筷子也能发芽的宝地后,则成就了一个伟大的使命。

这个时候,脚步声在我的身后响起,是那样的慈祥,那样的稳重。

不用转身我已经感觉到,是那位银须老者……

作者简介:


贾国勇,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行为证据》杂志社主编,新媒体《行参菩提》创始人。著有长篇小说《测出的不仅是心跳》、《谜底就在现场》、《致命谈判》、《命案现场》、《神探》、《大测谎师》、《市长命案》、《市长夫人》等,以及散文集《立地成佛》、《心止即岸》、《行参菩提》等。创作、投拍了《命案现场》(20集)、《捕狼人》(20集)、《完美指控》(30集)、《博弈》(30集)、《糊涂县令郑板桥》(36集)等电视连续剧、系列剧多部!


(0)

相关推荐

  • 2021年7月河南游记之——游“中华第一古刹白马寺”了解佛教传入中国的历史

    我不是佛教徒,对佛教的了解也不是很多,以前一直以为"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就是佛教最早传入中国的时期,其实大错特错.到了洛阳的"白马寺"才知道佛教传入中国早在东汉 ...

  • 史马话西游(61):佛教东进初告捷——白马寺的建立

    前文书说到,东汉皇帝刘庄派遣蔡愔等人横渡大漠,远赴天竺国访僧取经,在天竺的邻国月氏国"巧遇"两位高僧正在开坛讲法,以为是机缘奇遇,便有心请二僧东归.他却哪里知道,这二位高僧正是摩柯 ...

  • 汉明帝梦见一个发光的金人从天而降,从此佛家思想正式进入中国

    东汉永平七年,汉明帝夜晚在南宫休息,不知不觉就睡着了.忽然梦见有个身高六丈,脑后发出强光的金人从天上飞到他的面前,汉明帝被吓得猛然惊醒.第二天一大早便召集群臣询问此梦的吉凶,博士傅毅上奏道:" ...

  • 河南名寺(2)——白马寺

    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城东12公里处,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 东汉永平七年,汉明帝刘庄因夜梦金人,遣使西域拜求佛法.永平十年,汉使及印度二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以白马驮载佛经.佛像抵洛.永平十一 ...

  • 洛阳-古城及白马寺

    下午三点乘中巴从云台山出发,晚上七点半到达洛阳. 洛阳称"九朝古都",是乾隆帝御封的."九朝"之说,因乾隆帝御封嵩阳书院大门对联中的"九朝都会&quo ...

  • 白马寺赋

    白马寺赋           {以"明帝言梦,禅寺辉日"为韵}             李平子撰    昔者汉明帝{1}之早朝,说南宫之奇梦.高六丈之金人,飞庙堂之梁栋.头发金光, ...

  • 荒唐命案:老和尚与情人禅房幽会,女护法搅局闹出人命!

    毛主席最后一次见刘少奇,劝他读这部书.细思大有深意! 文/好果出品 大家好!我是好果儿,今天给大家聊聊一位高僧的风流命案. 76岁的高僧王某是浙江宁波某寺庙住持,在当地小有名气,所在寺庙也香火鼎盛,信 ...

  • 半夏:《四十二章经》是部什么书

    文/半夏 原刊于<书城>2021年2月号 金庸<鹿鼎记>里,不识得几个字的韦小宝,却心心念念地要搜齐分藏在八旗旗主王爷手中的一部书.如你所知,这部关系重大,引来许多人纷争乃至杀 ...

  • 贾国勇丨猪肝菠菜汤(散文)

    推开用藤条编织的大门,我就走进了"紫水晶"酒店--这是一位来自韩国的老板开的酒店,到处洋溢着浓浓的朝鲜风情,穿着朝鲜民族服装的小姑娘把我迎进了大厅之中,抬眼望去,在日光灯的映照下, ...

  • 贾国勇丨鼓手(散文)

    或许是因了靠近黄河滩的缘故,初秋季节凉风乍起时,满天里除了飞扬着的纸片和枯叶,便是蒙蒙的细沙,如果一天不清扫,临窗的桌案上便会落上薄薄的一层.这些讨人嫌的沙土还贼般地滑头,一不留神,它就会溜进厨房在锅 ...

  • 贾国勇丨彼采艾兮(散文)

    什么时候姑娘最漂亮?正是艾草青青时.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这是<诗经·采葛>里的一句诗,意思是:那个采艾的姑娘啊,一日不见她,好像三年长啊!可以想象到,原 ...

  • 贾国勇丨母亲慈祥的面容(散文)

    我在梦中看到了母亲慈祥的面容,如一尊大慈大悲的菩萨--如果说一个人生下来要受尽九九八十一难才能成正果的话,我的母亲已经受尽了八十二难,应该成正果了!据我的大姐讲,母亲从小就受尽了苦难,出生在富贵之家, ...

  • 贾国勇丨相逢未嫁时(散文)

    出香山公园不到500米,我和枫就到了"雕刻时光". 院子不大,几棵枣树刚刚萌发出嫩芽来,两只慵懒的波斯猫卧在枣树下晒太阳,看到我们从外面走过来,漠然地看了我们一眼,依然低下头去晒太 ...

  • 贾国勇丨嫁给等你先挂电话的男人(散文)

    诺冰,是我在报社工作时遇到的一个女孩子. 大学毕业后,诺冰就来到了我们报社做编辑,整整三个年头过去了,诺冰还是茕茕孑立,孤单一人.出于关心,公司的大姐们给诺冰创造了很多的恋爱机会,可是,每一次相亲回来 ...

  • 贾国勇丨一杯苦丁茶(散文)

    这次到深圳,除了正常的和文学笔友见面会谈,还有一个任务就是见晶.七年前,我在深圳一家外资公司做行政副总,晶是公司的商务专员,也算是有缘了.多少年过去,尽管大家天各一方,也从没有断过联系,来来往往的言语 ...

  • 贾国勇丨栽下一棵树,等她开花结果(散文)

    京都置业的老板廖若辉是一位皈依三宝的弟子,修禅悟道,得大自在人生,生意也做得风生水起,红红火火.前一段,廖若辉到香港引资,得知香港佛学界盛行佛学精舍,颇有兴趣,回到京城后也置办了一所,叫做" ...

  • 贾国勇丨自信,是成功的动力(散文)

    从密西西比州的奥克斯福来到波启蒲夕市时,已经是黄昏时分了.在夕阳的映照下,我们在约翰逊小姐的陪同下走进了哈得逊河谷附近的海德公园(Hyde Park). 美国第三十二任总统罗斯福的故居就坐落在美丽的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