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前辈名家那些惊人的绝活

文/翁舜和

戏者,“戏”也。从字面看,“戏”有游戏、戏耍、戏弄之况味。古时即有优孟衣冠,乔装孙叔敖而使楚王大受感动的故事。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戏曲风行于舞台。作为从艺者,在舞台上叱咤风云,要想征服观众,需要反复磨练。梨园行有句话: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修行”二字真是大有讲究,怎么才能修成“正果”,其间大有意趣。只靠种种技艺不足以使人成名,必须做到“艺”不惊人死不休,玩点“绝”的,才能使观众感到惊喜。

袁金凯是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的高材生,出科后久占山东,享誉菊坛。他演的《金钱豹》,不仅跟头冲,而且脚下有功夫,“耍叉”玩得尤为娴熟,一出场就能先声夺人。金钱豹站在三张桌子的高台上喝令小妖下山,别的演员“下山”时多利用桌子、椅子拾级而“下”,袁金凯却在众小妖摆开阵势后,自己从三张桌子上直飞而下。这一飞还有个特别的难度,桌下跪着两个祈求神灵保护的“百姓”,他必须越过这两个演员,蹦出个斜度,直落舞台中心亮相。这一飞跃的姿态大不同寻常,确实让观众捏一把汗,却又能有惊无险,霎时赢得满堂彩声。这使得《金钱豹》成了袁金凯的“打炮戏”,征服了许多观众。

江苏省京剧院著名短打武生周云亮幼功基础好,不论是把子功、毯子功,还是手上的技巧、脚底下的功力,辗转腾挪,翻起来特冲,有些技巧甚至可以左右开弓。他的独门绝技是一组“走蛟”动作,开打时,打到一个见火候的肯节上,“下把”做好了“捧提”的姿势,这时周云亮一脚蹬上去,借势上肩,这就是“坐肩”。一个漂亮的“跨腿”,紧跟着是“坐包”,刹那间,“哧溜”一下,竟然翻落而下,动作干净爽利,速度之快,令人咋舌,必获满堂彩!戏不离技,周云亮的这个绝技,在《卧虎沟》中的艾虎、《闹天宫》中的孙悟空、《四杰村》中的余千、《虹桥赠珠》中的哪吒身上,都有精彩的展示,内行赞曰:稳拿死彩!

周云亮对艺术有执着的追求,凡是武生行该有的技巧,他无不刻苦练,退休后还能拿起一把“旱水”。省京剧院出访北欧时,周云亮长靠能演《挑华车》,短打拿得起《卧虎沟》,猴戏亦有极出色的表演,给许多外宾留下良好的印象,晚年还被澳大利亚请去教授京剧的种种技艺,受到许多外国粉丝的拥戴。

有“南麒北马关外唐”美称的唐韵笙,享誉关外。他养了一条狗,喝茶、遛弯都带着它,下后台扮戏也带着它,日久天长,这只狗便渐渐熟悉了台前幕后的喧嚣,听惯了舞台嘈杂而有节奏的锣鼓声。有一阵子,《赵氏孤儿》故事时常上演,唐韵笙就动开了心思,要搞点新花头。他不演全出,而摘取前半部:晋君桃园打鸟,甚至把百姓作为靶子,伤害百姓。赵盾进谏劝阻,晋君不纳,屠岸贾趁机与晋君合谋,意欲翦除赵盾,这出戏就叫《闹朝扑犬》。过去演《八义图》,重点都在《搜孤救孤》。而唐韵笙独具慧眼,偏偏把心思放在《闹朝扑犬》上。他想,若把身边的狗放在戏里造势,定能取得别样效果,于是在平常喂食、遛狗时就有意识地训练它,并教它一些扑打的各种细节。赵盾平素上朝身穿白袍,于是唐韵笙在白袍中藏食,训练犬獒扑之。还有意识地让狗熟悉锣鼓,熟悉舞台套路。在晋君朝堂上,犬獒纵身扑向赵盾咬之。锣鼓停住时,那狗竟还能在间隙吠叫几声,观众席当然会有强烈的反应。在锣鼓声中,只见唐韵笙帽子脱落,甩发下来,接连完成跪蹉、水袖、避让、对打等种种动作。这一段成了戏中最精彩处,这个戏也成了唐韵笙拿手的新剧目,从关外、关里一直唱到上海滩。

一个演员要深谙戏情戏理才能接招还招,用在新戏里令人耳目一新。试想,《宝莲灯》中的刘彦昌被哮天犬惊吓,用真犬表现未必合适。《闹天宫》也不太合适,这两个戏都有神话色彩。而《闹朝扑犬》是生活中的情景,含有忠与奸的斗争,观众情感必然倾向赵盾,用真犬舞台效果一定特别好。我曾经听苗胜春先生讲过:“唐韵笙这出戏叫好叫座,别人玩不下来!”

(作者单位:江苏省演艺集团京剧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