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凡入圣:读懂王阳明的创新人生(4)

这是一个解读王阳明心学思想与创新人生的连载系列,你将读到:

1、为什么你值得一读

2、王阳明的传奇一生

3、王阳明的心学思想

4、心学对儒学的继承与超越

5、心学对儒释道的融合与创新

6、王阳明与西方哲学

7、王阳明的世界影响

8、王阳明的创新启示

4

心学对儒学的继承与超越

为什么说心学是对儒学的继承和超越,我们首先要从儒学究竟是什么谈起。

01

溯源:儒学是什么

如果我们把儒学换个名字可以叫什么?圣学!为什么呢?因为一个儒生修炼的最高目标是成为圣人。

还有一个说法叫“内圣外王”,它有点类似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所讲的“哲学王”:哲学家和国王的合一。柏拉图认为一个理想的国家,应由哲学家来当国王,或者让国王成为哲学家,这就是“内圣外王”的另一种表达。

内圣如此重要,那么,内圣的关键在哪里?

不管是《论语》的“仁”、《孟子》的“性善”、还是 《大学》的“明德”、《中庸》的“诚”,其实都是指向一个核心:修心。

修心一直是儒家精神的核心,也就是所谓的道统,为什么这么说?

被誉为“民国四大史学家”之一的钱穆有一个观点:“我们可以说西方的宗教为上帝教,中国的宗教则为'人心教’或'良心教’。西方人做事每依靠上帝,中国人则凭诸良心。”

在中国,最能体现这一精神的主流学派正是儒家。

而王明阳为儒学做出的最大贡献,就是把“心”这一核心进一步放大成为心学的立论之本。而心学因此也成为了儒学的集大成者。

从这个角度讲,如果给儒学再换一个名字,可以叫什么?心学!心学就是新儒学的代表。

王阳明的心学究竟做了什么?我总结了两点:为天地立心,为儒学封顶。

02

继承:为天地立心

大家非常熟悉的“横渠四句”,也就是横渠先生——北宋大儒张载的四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后面3句比较直白,第一句其实很费解,什么叫立心?还要为天地立心?天地有心吗?天地的心在哪里?怎么立?

要讲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来梳理一下儒学思想发展的脉络。

孔子的核心主张是“仁”,什么是“仁”?孔子自己的说法是“仁者,爱人也”,而孟子指出:“仁,人心也”。

孔子强调“仁”,但他并没有充分解释人为什么应该这样做。而孟子试图回答这个问题,发展出“人性本善说”。

同时提出了“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心中的美好品质“仁义礼智”都发端于人心中“善”的本性。

关于对于自己的人心的修炼,孟子进一步提出了“浩然之气”的概念。“浩然之气”是什么?一种人心与宇宙融为一体的超然气概,已经有了一点天地之心的意味。

可以说,儒家是讲心的,儒家的心法始于孔子,孟子自悟但无人承接,自此失传了一千多年。而儒家最沉寂的一千年,也是佛教在中国最兴盛的一千年。

直到北宋时期,儒家思想终于迎来了翻身的机会。宋太祖死前留下祖训:不许杀文人,尤其后来的重科举、兴文治,这让儒家再次回归主流。

这个时候要登场就是“宋明理学”,或者叫“程朱理学”,它经过周敦颐、张载、邵雍、程颐、程颢、朱熹等一众大儒的传承发展,从宋至明成为儒家思想的显学。

在此之前,儒家作一门哲学思想其实是不完整的,为什么这么说?

儒家是入世的,也是务实的,它关注的是社会问题,也就是政治和伦理问题。它有社会观和人生观,但是没有世界观和宇宙观。

相比其他的宗教,比如佛教、基督教等等,都是先有世界观宇宙观的论述,再有社会观人生观的论述。相较之下,儒家不但不像宗教,甚至连哲学都算不上。

它主张“仁义礼智”,但是却没有真正讲清楚为什么应该如此。从这个角度看,它的说服力有限的,也是勉强的。因为它讲的是人理,而不是天理。也就是说它不一定符合自然规律,并不是天经地义。

孔子的《论语》传入欧洲时,德国大哲黑格尔难掩失望,因为他发现这个来自东方的第一圣人,在哲学逻辑上如此粗陋,他非常委婉但也非常明显地表达了自己对孔子的评价:小儿科。

而理学的兴起,可以弥补了儒家学说在世界观宇宙观上的缺失,为儒家学说找到天地之“理”。

我们来理一理这个“理”

儒家的“理”核心是从孔子的“仁”出发,也就是仁者爱人,那这个“爱”从哪里开始?

首先从“血缘”开始,人的天性是爱自己的血缘亲属,爱自己的父母兄弟。

然后到“泛血缘”,推己及人,爱国中的父老乡亲,也就是所谓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

真正的跨越在于“拟血缘”,也就是虚拟的血缘。如果我们可以爱家中的父母兄弟、爱国中的父老乡亲,那么更进一步,我们也应该爱天地万物,因为天地与我同在,万物与我共生。

对此,孟子有一个说法“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而张载发展为“民胞物与”(与民同胞,与物同类),到了程颢则更进一步:“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天地万物不但是我的同胞,也是我自己的一部分啊。

儒家终于把自己的社会观和人生观推演到了世界观和宇宙观。儒学作为一套系统完整的哲学理论,到此才算真正建立。理学对于儒家学说的贡献在哪里?就是为儒家的核心主张找到了“天地之理”,从而完成了儒家哲学的逻辑化、体系化、理论化。

朱熹认为这个“理”是宇宙万物的起源,万物“之所以然”,必有一个“理”,而通过观察和研究万事万物的理,也就是格物,可以达到认识真理的目的,也就是致知。所以他认为理在外物之中,穷究外物之理,自然可以认识人心之理。

但是,王阳明对于朱熹的这个说法是公然反对的,他说:理不在心外,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因为“心即理”,天理自在人心,人心之中自有天理,这个人心之中的天理最后被他定义为“良知”。

我们来看一看王阳明的表述:“夫仁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所以,仁就是天地之心。至此,天地与人心合为一体,天地因此就有了“心”,这个叫“为天地立心”。

回顾一下儒家四圣的核心主张,孔子讲“仁”、孟子讲“义”、朱熹讲“理”、王阳明讲“心”。不得不说,王阳明点出了儒学的核心,也就是“心”。

在此基础上,王阳明进一步发展出了心学的“三法印”: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

如果说理学为儒学找到了天地之“理”,心学就为儒学找到了天地之“心”。王阳明,就是儒家“为天地立心”的最后一个圣人。

03

超越:为儒学封顶

王阳明的心学不只是对传统儒学的继承,更是对儒学的超越。这个超越体现在它弥补齐了儒学最后的缺口,从而完成的儒学大厦的最后封顶。

那么,心学究竟为儒学补了什么缺?答案是独立精神!儒家最大的问题是容易让人失去独立精神,为什么?

儒家追求对社会的“有用”,但却因此牺牲了个人的“自由”,就是为了对社会有用,用各种道德枷锁去绑架个人的精神自由。

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通病就是服从权威。“天地君亲师”一个个排下来,每一个都是要服从的,这其中唯独没有的是自己。这种服从最直接的表现在两个点上,一唯师,最高的老师是孔子,二唯上,最高的领导是皇帝。

但是,王阳明信这个吗?他不信。光这一点他就违背了孔子的思想。这是不唯师,而更进一步,他同样敢于违逆皇帝的圣旨。

宁王叛乱的时候,王阳明正在被圣旨调往福建剿匪的途中,王阳明有两个选择,一是听从圣旨去福建剿匪,二是调转队伍平宁王叛乱。后者是违抗圣旨,即使成功,也可能因为抗旨而被落罪,那么,到底抗旨还是不抗旨。所有都劝他去福建,不要去平宁王叛乱,吃力不讨好。但是,王阳明就是王明阳,一等一的圣人,他选择抗旨,调转队伍去平宁王叛乱。

这叫什么?独立精神。儒家的缺口被补齐了,有没有?

他违背了孔子的思想,才创造了独立的思想,他违逆皇帝的圣旨,才建立了不朽的功业,因为他抛开了表象,抓住了根本。根本是什么呢?根本就是“良知”。

我特别佩服王阳明的一点,就是他主张致良知,但这个良知并不等于道德,至少不等于社会上迂腐的道德教条。

有人不喜欢王阳明,其中有一个理由就是,他看起来不像一个纯粹的圣人,至少不像一个纯粹的“好人”。但这正是王阳明厉害的地方,在该讲道德的地方讲道德,不用讲道德的地方,从来不会被所谓的道德教条束缚。

他在剿匪的时候,主张能少杀就少杀的原则,但是对于匪首几乎从来不手软。所谓“兵不厌诈”,如果你去看王阳明带兵打仗的故事,其中的“阴谋诡计”多的是,这个“阴谋诡计”要加引号,因为这是相对于迂腐的道德教条而言,并不是真正的“阴谋诡计”。

王阳明为儒家树立了一种全新的人格,这就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它不从师、不从上、不从众,那从什么?从心!他其实达到了孔子所说的最高境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一个人要从心有多难?

第一个难点是你会被肉体本能所牵绊

但是你自己不会察觉,你以为这是你自己的意志,但其实只是基因的意志,你甚至以为跟从它就是做自己。

关于做自己,王阳明还被问学生问到过一个问题:就是做人到底是要“为己”还是要要“克己”?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就是说古圣先贤学习是为了教育自己,而今天的人学习是为了教育他人。所以孔子主张学习要“为己”。但是孔子还说了“克己复礼”,克制自己的欲望,遵循礼义的教导,所以要“克己”。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要为己,还是克己?

王阳明怎么回答呢?你要搞清楚是哪个己?自己不是一个自己,至少有两个自己,一个是私欲的自己,一个是良知的自己,一个是假我,一个是真我,你要分清到底是哪个己?那个我?然后再来谈要不要做自己。

从心的第一个难点是你分不出真心假心,真我假我,所以不知道要从哪个心,做哪个我。导致最后并没有跟从良知真我,而是跟从了肉体本能的私欲习气。

第二个难点是你会被社会评价所束缚

为了融入集体,为了获得他人好感,不惜降低自己的智商,用人云亦云的方式获得归属感安全感。

比如王阳明,他的内心就是要向孔子看齐,要做孔子一样的圣人,这当然是好事。但是,社会主流的道德教条是谦卑,这种谦卑已经到了自卑的程度。

王阳明在龙场悟道之后开始讲学,他用“何陋轩”来作为自己书房的名字,这个时候,其实招来了很多人的质疑。为什么呢?因为你不谦卑啊。这个名字取太大了,孔子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你的意思你自己就是君子了,就是孔子了?

这个时候,王阳明要怎么做?改变志向屈从大众?当然不是。和大众据理力争?大可不必。他解释说:我这个“何陋轩”,不是说我就是君子,我是为了以待君子。

一个“何陋轩”就能引发这么大的质疑,可见社会评价对于一个人的束缚有多大。

大家都知道一个“群蟹效应”,就是一个竹篓中如果放一只螃蟹,它可以很轻松地爬出来,但是多放几只,就不用担心有螃蟹能爬出来,因为只要有一只螃蟹往外爬,就一定会被其他螃蟹拉下来。这个竹篓连盖子都不用盖。

如果你非常依赖群体归属感,你非常在乎社会评价,你可能就屈从了,就像民国影星阮玲玉自杀之前留下的那一句“人言可畏”。而王阳明显然是不畏人言的,他凭什么?凭良知。

王阳明心学的可贵之处在于,它不是拘于外在形式,而是直指内在本质,这是致良知的意义。

杜维明说:“近五百年来,儒家的源头活水,就在王阳明。”

而张岱年评价:“致良知学说,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倡独立思考具有深刻的意义。”

国学大师章太炎则认为王阳明的心学“非贵其能从政也,贵乎敢直其身,敢行其意也。”

两个“敢”字点出王阳明的最大的人格魅力。罗翔老师有一个观点:“勇敢”是人格中最高贵的品质。对此,我深表认同。

为什么?有人说不是善良吗?不是真诚吗?其实只要问一句:你是很善良,也很真诚,但是你敢吗?

但问敢勇,无问西东,这就是王阳明留给后人一颗独立、强大、自由、勇敢的心。

好,讲完了心学与儒学的关系,那么更精彩的内容就要来了!

没错,那就是心学和儒释道三者的关系,为什么说心学是对儒释道的融合,更是对儒释道的创新?

(未完待续,不见不散)

(0)

相关推荐

  • 阳明已千古,何人再执灯

    阳明心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大结晶. 儒学在历史长河中浮沉两千年,与释.道相杀相成,结成心学.向来百炼今绕指,一寸丹心白日明. 01 儒家失败感初体验 春秋无王道. 孔子孜孜不倦地讲儒学,不辞劳苦地推 ...

  • 【学点哲学】浅读《传习录》

    文/李  俊 王阳明,这三个字,在当今社会,恐怕但凡是读过几年书的人,就没有不知道的,一直以来,王阳明都是一个偶像般的存在,很多著名的大人物,如张居正.曾国藩.梁启超.孙中山.蒋介石,甚至日本的东乡平 ...

  • 刘立夫 | 王阳明:心学的三个层次

    王阳明:心学的三个层次 王阳明的心学到底属于儒学还是禅学?肯定不是纯粹的儒学,否则他与别的儒者便无区别:也肯定不是禅学,否则他岂不做了和尚?实际上,王阳明晚年曾提到过"圣学之全", ...

  • 儒家及儒教之精典概念

    最高神:天,也称天尊.昊天上帝.苍天. 郊祀:儒教祭祀上天的活动仪式,由君王带领王公大臣依据礼法于国都郊外 祭祀上天,感恩上苍,为百姓和国家祈福.昊天上帝只有皇帝与大臣可以祭奠,且只能由皇帝主持祭祀. ...

  • 王阳明:中西哲学坐标的交汇点

    超凡入圣:读懂王阳明的创新人生 这是一个解读王阳明心学思想与创新人生的连载系列,你将读到: 1.为什么你值得一读 2.王阳明的传奇一生 3.王阳明的心学思想 4.心学对儒学的继承与超越 5.心学对儒释 ...

  • 儒家思想绵延千年,在明朝出现新的变化

    倡导"心外无物"与"致良知",令儒家纲常伦理思想强化早在孔子时代,儒学草创之初,便已经展现出了非常浓厚的等级尊卑秩序,这也是在封建王朝时期统治者,大力提倡和宣扬 ...

  • 只有阳明心学,才能解决当前人的精神危机

    思考的太多就会失去做人的乐趣,不经常思考就会失去做人的尊严.当前盲目赶路的人多,抬头仰望星空的人少,当出现了很多问题后,只是脚痛医脚,头痛医头:岂知,我们最大的问题却源于我们精神上的危机. 中国封建社 ...

  • 历史维度看阳明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道远."什么是"士"?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里,士,分为"文士"和"武士",文士是儒,圣贤," ...

  • 超凡入圣:读懂王阳明的创新人生(5)

    超凡入圣:读懂王阳明的创新人生 这是一个解读王阳明心学思想与创新人生的连载系列,你将读到: 1.为什么你值得一读 2.王阳明的传奇一生 3.王阳明的心学思想 4.心学对儒学的继承与超越 5.心学对儒释 ...

  • 超凡入圣:读懂王阳明的创新人生(3)

    这是一个解读王阳明心学思想与创新人生的连载系列,你将读到: 1.为什么你值得一读 2.王阳明的传奇一生 3.王阳明的心学思想 4.心学对儒学的继承与超越 5.心学对儒释道的融合与创新 6.王阳明与西方 ...

  • 超凡入圣:读懂王阳明的创新人生(2)

    这是一个解读王阳明心学思想与创新人生的连载系列,你将读到: 1.为什么你值得一读 2.王阳明的传奇一生 3.王阳明的心学思想 4.心学对儒学的继承与超越 5.心学对儒释道的融合与创新 6.王阳明与西方 ...

  • 超凡入圣:读懂王阳明的创新人生(1)

    导读: 这是一个解读王阳明心学思想与创新人生的连载系列,你将读到: 1.为什么你值得一读 2.王阳明的传奇一生 3.王阳明的心学思想 4.心学对儒学的继承与超越 5.心学对儒释道的融合与创新 6.王阳 ...

  • 读懂王阳明,看懂嵇康,理解司马迁和李白,人生从此大不同

    在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每个人都像一艘船被抛入了大海,如果船没有了方向,那这一生,也见不到岸的模样:如果船有了方向,无法应对航行中的大风大浪,还有意想不到的灾难,那注定会一生漂泊,活不成自己想要的 ...

  • 全能大儒王阳明二十条名句,读懂足以参透人生

    王守仁(1472年-1528年),字伯安,号阳明,谥文成,浙江余姚人.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和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 ...

  • 《红楼梦》中最经典的诗词,读懂了才是人生!

    一部<红楼梦>,半部沧桑史. 手执墨笔,曹公十年如一日,写尽缱绻情思,字字泣血,句句珠玑. 今天,有书君就带大家一览<红楼梦>中最经典的9首诗词,读懂了它们,也就读懂了人生. ...

  • 四句话读懂王阳明心学

    心学创始以来,影响至巨, 古今中外都有精辟见解. 然而,对心学最精辟的论述, 莫过于王阳明自己的"四句教". --国馆君按 近代日本的强盛,始自明治维新.维新派中众多重要人物,无不 ...

  • 《红楼梦》最经典的9首诗词,读懂了才是人生!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一曲红楼多少梦,情天情海幻情身. --清·得舆<京都竹枝词> 一部<红楼梦>,半部沧桑史.手执墨笔,曹公十年如一日,写尽缱绻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