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锅盔
20200801 星期六 晴 周子古镇
魏锅盔
文、图/橙子
午后漫步周子古镇,古老的石阶青苔密布,石阶中间被人踩踏出凹槽来了。新修的财神楼雕梁画栋,气势恢宏,镇住了兴风作浪的河妖。周子古镇越来越兴盛,附近商户也财源广进,游人如织,周子古镇近年来已经今非昔比,已然名声在外了。
太阳晒着这条老街,沿街小店铺里有年轻的店员在守着,看到有人路过就吆喝两声,午时古镇寂静,显得懒洋洋的,很多人在后院午休了,也没有什么游客。
晒鱼干的张家老爷子拿把扇子扇走鱼干附近的蚊蝇,鱼干一排排摆放在太阳下,挂在屋檐下,挂在堂屋里,都是整整齐齐的,收拾得干干净净的,闪耀鱼鳞的银光,非常有画面感。不知道他们家是谁还在江里打渔?老爷子看起来头发都白了,背还是挺得笔直。张氏干鱼这块牌子在下河街还是挺响亮的。人来人往,没有人可以对他家的招牌忽略不计。
姚麻花、曹氏豆干等古镇特色小吃,也早已经家喻户晓,游客至此谁不买点带走,感觉就没有来过周子古镇一样,他们不断创新的口味,也是吸引游客的地方,本地人都爱隔三差五跑过去吃一个,何况外地人,去了谁不买一个尝尝,自然不在话下。
走着走着,廉溪祠的小巷子到了,武圣宫对面,万寿宫下面,魏锅盔的招牌赫然在目。刚好看到门店里一个中年大哥在当街做锅盔。这应该是第三个寻访对象:魏锅盔。
这个魏锅盔师傅身材高大,是个壮汉,揉面有一把好力气,人也长得比较帅气。话不多,说话面部随时带点微笑。一边跟我们攀谈一边手上并不停歇地做锅盔。
我们都围着他的碳火炉子,看他做锅盔。冬天围炉谈话肯定更好,又暖和又有饼子的麦香诱惑。夏天就不是那么愿意挨近火炉子了,毕竟温度高。虽然是午后两点左右,但是房子进深比较深,只一把电扇就足够解暑。
魏锅盔的案板上很简单的几样必须物品:酥油大半盆,椒盐一小碗,黑芝麻半碗,一根擀面杖,这是右边的。左边是一个食用色素印泥盒,自己雕刻的一个大红公鸡印章,还有一个盖住的油钟。
当街的炉子上有一个油光发亮的平底铁锅,他把八个大小一样的面饼放在平底锅上,双手不停地按压、转动,那一面就起花了,麦饼的焦香味飘了出来。魏锅盔说,他现在做的叫做白糖光板儿,简称光板儿。就是白色的这一面不会变色,一直保持白色。他把平底锅从炉子上端下来,放在案板上的一个空的搪瓷盆上,继续利用余温熨烫,锅有些冷了,又放到炉子上继续烙白色的一面。
我一直好奇为什么白色的一面不起花?同样在炭炉上烙,为什么一面起花,一面雪白?我很好奇,可是魏锅盔什么也不说,面对我的提问,他只是微笑不语。 他说现在主打光板儿,也是锅盔的一种。网上很多人预定,他拿出一沓网络订单,深圳、广东、成都、重庆……各地都有,销售得远啊!应该是开网店的在他这里预定,然后卖出去其他地方的。魏锅盔说,冬天要预定才有,排队买都不得行,别人定了,观看的只能看买不了,一天也只能做两百多个,一个只卖三元钱。我们认为卖得太便宜了,因为这个全都是手工制作,太费时费力了。可是,这么红火,魏锅盔还是不涨价,的确是实诚古镇人。
要盖章了,把烙好的饼取出来放在案板上,白色的一面的朝上,他在白色的一面饼上盖章,这是他的商标。印章是自己雕刻的,是一只大红公鸡,寓意大吉大利。心想他为什么不刻个魏字?我想起我在西华师大国培学习书法的那次雕刻练习,把我憋得,生平第一次啊,从来没有接触过雕刻,就要自己上手出一件作品,想想有多难!按照老师提供的步骤和材料、工具,还是手忙脚乱地雕刻了一枚属于自己的印章,太不容易了。
盖好章的光板儿放在炭炉里边缘去烤制,一次只做八个,因为平底锅只能同时放八个饼,按压,滚边,手上才忙得过来否则有的生有的熟,做出来就难保个个都是一样的。平底锅盖上去保温,让时间去等候,等候光板儿的慢慢熟透。
魏锅盔也不休息,坐在墙壁边的案板上继续抟剂子。发好的面团揉成一个长条,裁一截下来,又分割为1.8两一个的剂子。然后反复揉搓,先做成一个像窝窝头那样的形状,接着又揉成一个个同样大的面饼,看得出来他的动作非常娴熟,一招一式,有板有眼,看起来举重若轻,其实叫我们这些外行去做,恐怕早就满头大汗了。
我们看了那么久,买走了他的八个锅盔,耽误了别人的时间,也算是报酬,报酬的确微乎其微,我们起码也在那里看了接近一个小时吧,买八个光板儿才二十四块钱。虽然他这是小本买卖,原材料也不贵,但是费时费力,看到魏锅盔停下来喝了几次水。就是保持这个手工制作的传统,旅游局应该给他发工资。他相当于一个行为艺人,为游客表演。
魏锅盔还是传统手艺人的心态,不轻易泄露行业机密,你看得懂你就看。你问多了也没答案,不给你说。
告别魏锅盔,下一个走访的是伍姓的一位老大妈,关于吴家大院的故事,关于下河街沈二老爷的故事。沈二老爷,沈三老爷的老宅子,传说地下有金银珠宝,掌管一个行业的财团。
我们走进万寿宫,在卢静工作室就坐。汉服茶师泡来了茉莉花茶和竹叶青,可是二楼热得人受不了,只有一个噪音巨大的吹风机,根本凉快不下来。我在里面坐立不安,跑出去上厕所,跑到走廊上吹风,就是没法在二楼的茶室安坐。伍大妈却说不出什么,说让她弟弟来说,可能知道得多些。
原来她弟弟就是作协以前开会看到过几次的伍pc老作家。渡口的退休工人,退休后自驾老年车全国各地到处旅游,也爱好写作,写了不少小说。等伍pc老师到来,把茶座搬到了舞台旁边,外面空气流通,我的感觉凉快了许多。
一番唠嗑,伍作家却说这么热的天,他不能来参与采风写作。一个是年纪大了,主要在忙于制作玉石雕刻,在古镇做工艺品加工大概比写作赚钱多了。伍作家说曾写过吴家院子,把那个文章拿来如何?可那是小说,是他自己杜撰的,文联曹师兄说不能用。而且何部强调,政协编撰史料文献,是讲究尊重事实,尊重历史,必须走访相关见证人,听他口述,亲历亲闻亲见,完成周子古镇的大事件寻访。
伍作家大概也不太清楚沈二老爷的旧事,只好作罢。明天再寻访其他见证人。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