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了玄医道传承:噎膈】

噎膈

噎膈多以情志不遂、酒食所伤、年老体弱、脏腑失调为病因,痰气交阻、痰瘀互结、津亏血燥,致胃失和降为病机,临床以吞咽困难,饮食哽噎难下,或食入即吐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现代医学中食管炎、食管良性狭窄、食管贲门弛缓症、贲门痉挛、食管憩室、食管癌、贲门癌以及食管的其他疾病出现本病主要表现者,均可参照本病辨证施治。诊断依据

1、主症吞咽食物时,自觉胸骨后有哽噎难下之感。久则饮食难下,甚则食入即吐,夹有痰涎,形体逐渐消瘦。

2、起病形式因于情志不畅、正气亏损者,起病较缓;因于饮食所伤、痰瘀交结于食管、贲门者,发病迅速。

3、诱发因素外邪入侵,七情内伤,饮食不节,劳欲过度等,均可诱发或加重本病。

4、理化检查上消化道钡餐X线检查显示食管或贲门部有痉挛、狭窄、肿瘤等病变。食管镜检查及作组织病理活检,或食管细胞学检查,可确定病变部位及性质。凡具备主症,结合发病、诱因及理化检查,可以确诊。

鉴别要点

1、反胃表现食入于胃,停滞不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呕吐酸腐,进食时并无吞咽困难,哽噎难下之感。

2、呕吐以呕吐宿食、痰涎、水液或干呕为主症,病位在胃,预后较好。

3、梅核气以自觉咽中如有物哽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但并不妨碍进食,吞咽食物时也无哽噎难下之感。

4、关格关格与气虚阳微型噎膈均有呕吐不止,二便不通,汤水不下,形瘦神衰等危候,然而,关格初起即以呕吐不止,小便不通为主症,并无咽食哽噎难下感。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1)辨病位:本病病位在食管,主要与脾、胃、肝、肾等脏腑有关。具备本病主症,伴胸膈痞闷,与情志密切相关者,主要关系肝、胃;伴形体消瘦,口燥咽干,舌红少津者,主要关系肝、肾;病变日久,呕吐清水,面浮肢肿者,主要关系脾、肾。

(2)辨虚实:一般初起多为实证,继则虚实夹杂,最终导致阳气衰微,正气大伤。若吞咽哽噎不顺,胸膈痞闷,与情志关系密切,食少痰多,苔腻脉滑者,属痰气阻膈;饮食难下,食入即吐,吐物如赤豆汁,胸膈疼痛,舌紫有瘀点、瘀斑,脉涩者,属瘀血阻膈;食入不下,口燥咽干,形体消瘦,大便秘结,舌红少津,脉细数者,为津亏热结;水饮不下,呕吐黏液,肢冷畏寒,面浮肢肿,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弱者,为气虚阳微。

(3)辨轻重:吞咽受阻,但食物尚可咽下者,属噎,一般病情较轻;进食格拒,固体及流质食物均不能咽下,伴胸骨后疼痛,大便不通,形瘦神衰者,属膈,病情较重。

2、治疗原则噎膈的治疗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为总原则。初期,应针对气结、痰阻、血瘀、化热、生毒等情况,分别施以行气、祛痰、散瘀、清热、解毒、散结等治标之法,并根据病情辅以滋阴润燥等治本之法;晚期正气大伤,则应以补虚扶弱为治疗大法,气虚阳微者,温补脾肾,津血亏耗者,滋阴养血,并适当辅以攻邪之法。

3、分证论治

(1)痰气阻膈

【证候】吞咽梗阻,胸膈痞闷,每因情志刺激而加重,口燥咽干,泛吐痰涎,舌红苔腻,脉弦滑。

【治法】行气开郁,润燥化痰。

【方药】以启膈散为主方。郁金10g,砂仁壳6g(后下),丹参12g,北沙参12g,川贝母9g,茯苓15g,瓜蒌12g,陈皮12g,荷叶蒂9g,杵头糠6g。

(2)瘀血阻膈

【证候】饮食难下,食入即吐,呕吐赤豆汁样黏液,形体消瘦,肌肤枯燥,舌质紫,有瘀点或瘀斑,脉细涩。

【治法】破结行瘀,滋阴养血。

【方药】通幽汤为主方。当归15g,生地黄15g,桃仁、红花、赤芍、五灵脂、熟地黄、海藻各9g,升麻4.5g,瓜蒌12g。

(3)津亏热结

【证候】饮食格拒不下,入而复出,梗塞而痛,但汤水可下,形瘦,咽干,便结,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而干,脉细数。

【治法】滋养津液,泄热散结。

【方药】五汁安中饮为主方。韭汁、梨汁、藕汁、生姜汁、牛乳、北沙参各15g,生地黄、熟地黄、白芍、石斛各12g,当归9g。

(4)气虚阳微

【证候】水饮不下,泛吐黏液涎沫,形瘦神衰,形寒肢冷,面浮足肿,舌质淡胖,舌边有齿痕,苔白滑,脉弱无力。

【治法】温补脾肾,益气回阳。

【方药】补气运脾汤加减。黄芪20g,白术12g,党参15g,茯苓15g,陈皮9g,制半夏9g,当归12g,枸杞子12g,熟地黄12g,菟丝子12g,山茱萸12g,附子9g(先煎),肉桂9g,甘草6g,生姜6g,大枣4枚。

4、针灸疗法

痰气阻膈者,以毫针刺中脘、期门、太冲、足三里、阳陵泉等穴,每日1次;脾胃阳虚者,取胃俞、脾俞、中脘、足三里等穴,补法,可针、灸并用,每日1次;吞咽梗阻,进食困难者,可酌取膈俞、启膈、内关、中脘、足三里等穴,平补平泻,留针15到20分钟;噎膈中晚期,可酌取天鼎、天枢、合谷、足三里、膻中、中脘、内关、膈俞、脾俞等穴,平补平泻,每日1次。

5、按摩疗法

令患者仰卧,以拇指、示指点按膻中、上脘、天突、足三里等穴,每次2分钟。然后,令患者俯卧,用手掌沿脊柱两侧膀胱经自上而下推至透热,再点按脾俞、胃俞、膈俞各2分钟。

6、中成药

瘀血阻膈及津亏热结者,可用脉络宁注射液,每次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生理盐水500ml中静脉滴注,每分钟40到60滴,每日1次;

气虚阳微者,用生脉注射液40到8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分钟40到60滴,每日1到2次;

吞咽梗阻,汤水难下,食入即吐者,可含化玉枢丹,或以烟斗盛药,点燃吸入;

食管癌患者,可服用蟾酥丸,每次5粒,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7、单方验方

(1)山慈菇120g浓煎,加蜂蜜120g,熬成膏状,每次服用15ml,每日3次。

(2)守宫酒:活守宫(壁虎)5条,浸白酒500ml,7日后服用,每次10ml,每日2次,对于缓解早、中期食管癌患者吞咽困难有一定作用。

(0)

相关推荐

  • 脾胃气虚引起的贲门痉挛取穴法

    贲门痉挛.巨食管.是由食 贲门失弛缓症 管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致的疾病,其主要特征是食管缺乏蠕动,食管下端括约肌(LES)高压和对吞咽动作的松弛反应减弱.临床表现为咽下困难.食物反流和下端胸骨后不适或疼 ...

  • 噎膈诊治精粹

    噎膈是指吞咽食物哽噎不顺,甚则食物不能下咽到胃,食入即吐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噎是噎塞,因痰.气.血瘀结于食管,食物下咽时噎塞不顺,为膈的前驱,属噎膈之轻症.膈是指格拒,食物不能下咽入胃,食入即吐. ...

  • 癫证

    简介 沉默呆滞.精神抑郁.表情淡默.或喃喃自语.语无伦次:或时悲时喜.哭笑无常,胡思乱想,多疑易惊,不思饮食,舌苔薄腻,脉弦细或弦滑. 治法:取背俞穴为主,佐以原.络穴.针用平补平泻法. 处方:心俞. ...

  • 【悟道了玄医道传承:颈椎病】

    颈椎病 一.概念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颈椎骨质增生以及颈椎急.慢性损伤等原因引起脊柱内外平衡失调,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颈部脊髓.椎动脉或交感神经而引起的综合症候群.临床上分 ...

  • 【悟道了玄医道传承:崩漏】

    崩漏 一.概念 崩漏是指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发生严重失常的病证,或量多如注,或淋漓不断,多发生于青春期.更年期. 二.诊断要点 (一)诊断依据 1.病史注意患者的年龄及月经史,尤其要咨询以往的月经周 ...

  • 【悟道了玄医道传承:绝经综合征】

    绝经综合征 一.概念 绝经综合征指妇女绝经前后由于性激素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围绝经期是妇女自生殖年龄过渡到无生殖能力年龄的阶段,包括从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最后 ...

  • 【悟道了玄医道传承:暴盲】

    暴盲 暴盲是由视衣目系脉络阻滞,气机郁闭,导致神光离散,而出现视力急骤下降或失明的内障眼病.多见于西医的许多急性视力障碍性眼底病,主要有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眼内出血和急性视神经炎等.属眼科急症之一,对 ...

  • 【悟道了玄医道传承:视直如曲】

    视直如曲 视直如曲是因津液输布失调或血溢络外,导致患眼视正直之物如弯曲之状的眼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等黄斑部疾病.系临床上最常见的眼底病之一.多见于20到45岁的青壮年健康男 ...

  • 【悟道了玄医道传承:云雾移睛(眼科)】

    云雾移睛 云雾移睛是因神膏为邪所乘,浑浊不清所致,眼外观端好,自觉眼前有蚊蝇或云雾样黑影飞舞飘移,甚者视物昏蒙的眼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玻璃体浑浊.本证可由多种内障眼疾引起,病因复杂,涉及面广,预后随内 ...

  • 【悟道了玄医道传承:圆翳内障(眼科)】

    圆翳内障 圆翳内障是因高年体弱,精气日衰,目失涵养所致晶珠浑浊,视力渐降,最终瞳神内呈圆形银白色翳障,视力障碍的眼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老年性白内障.本病多发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常呈双侧性,但两眼的发 ...

  • 【悟道了玄医道传承:喘证】

    喘证 一.概念 喘证是指由于感受外邪.痰浊内蕴.情志失调而致肺气上逆,或久病气虚.肾失摄纳,以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等主要症状的一种常见病证.西医学的肺炎.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

  • 【悟道了玄医道传承:哮病】

    哮病 一.概念 哮病是由于禀赋异常,遇诱因或感邪引发,以致肺失肃降,痰阻气道,气道挛急所致的发作性疾患.发作时以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主要表现.常见于西医的支气管哮喘.哮喘性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