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吕虔篇
三国良将系列之吕虔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说起三国时期的曹魏名将,大家随随便便就能说出十几个耳熟能详的名字。这些将领追随曹操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不论正史还是演义都留下了属于自己的一笔。不论是张辽、于禁为首的外姓将领,还是曹仁、夏侯渊为代表的的宗亲将领,但凡能在人才济济的曹魏拥有一席之地者,皆常年征战在外,辗转千里行军稀松平常。这些大将用今天的话来说属于曹操集团的中央军,哪里有大战哪里就有他们。
现今许多朋友在谈论三国名将时常会陷入一个误区,即除了顶尖的几名大将之外,其他人似乎不值一提。蜀汉只有关张马黄,东吴只有周瑜吕蒙陆逊,曹魏只有五子良将和曹仁,实则不然。曹孙刘三家能够在汉末几十年纷乱后三足鼎立成为国家,靠的远不止金字塔顶端的少数人物。
有句话叫“强龙不压地头蛇”,我们可以把曹操、刘备、孙权看做强龙,在巨龙的麾下还有很多阴影中的地头蛇。这些地方力量对诸侯的支持力度,对整个集团的生存至关重要。
具体到曹魏集团,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有李典、臧霸、李通等,他们既是曹操手下大将,其实更是本地大族势力的佼佼者。今天要为您介绍的吕虔也属此类,虽然名气上要稍逊一筹,但作为曹魏地方军中的杰出代表,所谓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从吕虔的经历入手,我们也许能对曹操成功的原因多一个理解的角度。
吕虔重大事件之一——鸿门宴计除叛贼
吕虔(生卒年不详),字子恪,兖州任城人。曹操任兖州牧后,听说吕虔为人有勇有谋,于是任命为从事,让他带自己的家兵守卫湖陆县。这个时间大致在初平三年(192)。从这个时间来讲,吕虔称得上是曹魏的元老将领,而且他带的是自己的军队,属于带资入股,按理说在曹营地位不会低。至于为何笔者强调“按理说”,且往下看。
初平四年(193),襄陵校尉杜松的部下炅母煽动叛乱,并且勾结东海的泰山诸将之一昌豨。这当中细节已不可知,想必杜松负有责任,所以曹操派吕虔接替了杜松。
吕虔到任后,假意结好叛军,引诱炅母及其手下渠帅等几十人前来,设宴款待。叛军毫无防备,个个喝得酩酊大醉。吕虔见时机已成熟,一声令下,埋伏在暗处的刀斧手立刻冲出,将几十名贼首全部砍杀。之后吕虔出面招抚叛军士兵,表示只惩首恶,其余人等不予追究,将这股叛变迅速镇压下去。
《三国志·吕虔传》载:“虔到,招诱炅母渠率及同恶数十人,赐酒食。简壮士伏其侧,虔察炅母等皆醉,使伏兵尽格杀之。抚其馀衆,羣贼乃平。”
这件事的背景有必要介绍一下。初平四年,是曹操遭到袁术为首的联军围攻之时,包括袁术联合黑山军、南匈奴、陶谦对曹操的兖州展开四面围攻。当然,这些人的军事水平实在跟曹操差的太远,袁术被曹操在匡亭击溃连逃六百里,陶谦偷袭任城后,被腾出手来的曹操反攻入徐州连破十余座城。
从结果来看曹操当然获得完胜,但战前欲趁火打劫者也大有人在。东海郡的泰山军首领之一,多次反叛曹操的昌豨这次也有参与。
《后汉书·孝明八王列传》载:初平中,天下大乱,和为贼昌务所攻,避奔东阿,后得还国。
这里的昌务就是昌豨,他趁曹操、陶谦交战时攻打徐州彭城国,迫使彭城王刘和逃到兖州东阿县避难。然而这个昌豨不仅攻打徐州郡县,还把手伸向兖州,勾结曹操部下造反。
昌豨后来多次反复,最后在于禁、臧霸两位老乡的进攻下投降,被于禁毅然处死,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说回吕虔。在曹操遭到四面围攻,内部又发生叛变的情况下,吕虔用计快刀斩乱麻般平定叛乱,立下大功。
吕虔重大事件之二——泰山精兵
因为吕虔有勇有谋,又是兖州本地大族,后来曹操任命其为泰山太守。吕虔从此连续十几年镇守泰山。
泰山郡位于兖州最东端,既有高山相接,又与大海相近。在青、徐、兖三州交界的这一地区,长期受袁绍集团、黄巾余党、泰山诸将等多种势力影响,局势纷乱。加上复杂的地形因素,占山为王者多如牛毛。原来,之前青州属于袁绍集团,袁绍及袁谭失势后袁家追随者或因害怕遭到报复,或因死硬反曹,许多人逃入泰山山脉深处。不仅黄巾军在此据守,连袁绍的中郎将郭祖、公孙犊都落草为寇,当地百姓苦不堪言。
吕虔带着家兵来到泰山郡,广泛宣传宽大政策,使郭祖等袁绍旧将纷纷出降,山林中的众多逃亡者逐渐也都走出大山,被吕虔妥善安置,分给土地使他们安家。
这些袁绍旧部及支持者,许多原本就是行伍出身,吕虔顺势在其中又挑选精壮者补充进自己的队伍,组建了一支真正的泰山兵。
《三国志·吕虔传》载:简其强者补战士,泰山由是遂有精兵,冠名州郡。
这里有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如今我们提起泰山军时,必然会想起臧霸、孙观、昌豨等泰山诸将,或者于禁也可算入其中,但甚少提及吕虔。上述人物只是出身泰山,泰山诸将的势力范围在徐州的琅琊、东海,泰山确实有精兵,然而这支精兵的发起人与拥有者却是吕虔。这便是泰山诸将不在泰山,泰山兵亦非泰山诸将之兵。是不是有点像绕口令?
吕虔重大事件之三——坐镇泰山,屡平叛军
建安十二年(207)十月,青州黄巾再起,济南、乐安两郡国失陷,黄巾军攻入城中杀死太守。在曹操地盘腹地连丢两郡,这场黄巾叛乱的规模可见一斑。曹操赶紧派大将夏侯渊带领泰山、齐、平原当地部队抵抗。
齐、平原是青州郡国,泰山则属兖州,作为这种记载表明单凭青州自己的力量已不足以平息叛乱。吕虔的泰山精兵派上用场,成为对抗黄巾叛军的主力,经过前后数十次战斗,吕虔的部队斩首与俘获敌人数千,在这次平叛中立下大功。
当然吕虔本传中“前后数十战”这种记载属于为传主溢美之词,这么多战斗,大多数规模应该不大。但这么多次的战斗还是能说明一个问题,夏侯渊、臧霸等人都有参与这场战役,但他们的传记都未有细节记载,只有吕虔得到细节记载,所以这场青州黄巾覆灭之战的主力毫无疑问就是吕虔。
再后来青州东莱又生叛乱,曹操命吕虔督青州诸郡兵平乱,吕虔顺利讨伐贼首李条等人,又立大功。
《三国志·吕虔传》载:太祖令曰:“夫有其志,必成其事,盖烈士之所徇也。卿在郡以来,禽奸讨暴,百姓获安,躬蹈矢石,所征辄克。昔寇恂立名于汝、颍,耿弇建策于青、兖,古今一也。”
曹操称吕虔是志向远大之人,在当地除暴安良,身先士卒,攻无不克。又拿寇恂、耿弇两位名列云台二十八将的东汉开国功臣作比,赞誉之词简直无以复加。
按理说都夸到这个地步,是不是该升官了呢?因为平徐和是在207年,假设讨李条是在209年,即曹操赤壁新败后(个人认为非常有可能),那么吕虔的官职该是什么呢?杂号将军?偏将军?
《三国志·吕虔传》载:举茂才,加骑都尉,典郡如故。
给吕虔推举了个茂才(秀才),加骑都尉的武职,仍然担任泰山太守。这是一个非常诡异的封赏,吕虔在曹操手下已经十多年,完全不需要推举茂才,至少给已经是太守的吕虔举茂才毫无必要。
吕虔以泰山太守身份督青州诸郡平乱,之前的武职一直没有明确记载。初平四年(193)吕虔接替襄陵校尉杜松时并未明确其职位,之后也无记载。无论如何,以吕虔的资历、能力、战功来看,给个偏将军完全可以,即使杂号将军也不过分。
茂才作为察举制的一种科目,通常是选拔官场新人的手段。吕虔在曹操手下十多年,泰山太守当了也快十年,这个茂才给一位元老部下,曹操似乎别有深意。骑都尉这个官名大家更熟悉,不计其数的诸侯、名将早年间都是以骑都尉起步,曹操本人最初就以骑都尉身份参与平定黄巾之乱。也就是说,骑都尉秩比二千石,显然低于太守级别,在军中属于中等偏下职位。
显然,不论茂才还是骑都尉,根本算不上给吕虔的赏赐。曹操天花乱坠夸赞吕虔,却给出羞辱般的封赏,又让他继续镇守泰山,为何如此对待有功之臣呢?
吕虔重大事件之四——三代老臣疑云
黄初元年(220),曹操去世,曹丕继位魏王,加吕虔为裨将军,封益寿亭侯。同年曹丕称帝,吕虔得以升任徐州刺史,加威虏将军。
接着上文讲到的曹操疑似羞辱吕虔一事,曹丕给吕虔的提拔也相当小气,先提拔为裨将军,称帝后再拜威虏将军。
很难想象一个在曹操还是兖州牧时就能够自带家兵征战的老臣,立下多次战功竟然在曹操去世时连将军都不是,甚至曹丕继位后只当了将军中最低级别的裨将军。如果说曹丕是按级别提拔,又无法解释称帝后给吕虔越过偏将军提升为杂号将军的事实。似乎曹丕也沿袭了曹操对待吕虔的态度,只是称帝后有所改观。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确凿证据笔者并不掌握,以下内容为猜测,特此提醒大家留意。
让我们把时间回溯到吕布入主兖州的时期。当曹操最危险时,只有三城支持曹操,其余兖州上百座城池皆改旗易帜,加入到吕布、张邈的阵营中。
在文章开头笔者讲到,曹孙刘三家能够成功,绝不仅是金字塔顶端的大人物就能决定,在阵营内部大量的“地头蛇”的支持度也至关重要。李典、臧霸作为最著名的地方武装代表,甚至跻身曹魏一线大将行列,除了自身能力出众外,他们在本地强大的影响力也不可忽视。在两人的专题文章中笔者都讲过李典、臧霸、孙观等人主动迁家遣质到邺城的事情。
作为加入曹操非常早的吕虔,在张邈、陈宫叛迎吕布时,基本可以排除身在支持曹操的三城之内,那么能确定他也曾经归降过吕布。所谓历史由胜利者书写,当时上百座城倒向吕布,这些兖州本地官员、大族首领因为站错队,即便后来又纷纷投回曹操阵营,相比之下也失去了曹操的完全信任。兖州之乱是曹操部下忠诚度最好的试金石。
当然在那种形势下改换阵营也属无奈,毕竟吕布有张邈做盟友,也得到兖州本地势力的热烈欢迎,风向上完全有利于吕布。
因为历史并未记载,再次强调此为笔者猜测。吕虔很可能因为兖州之乱期间站错队,导致曹操记恨在心,虽然及时归队,但随后吕虔除征讨黄巾等叛乱外,根本没有对外作战的记载。曹操对吕虔的才能是相当认可的,否则不会让身为兖州泰山郡太守的他去督青州各郡之兵,但因为吕虔之前犯过史料未详细记载的大错,所以曹操又不会放手任用他,最后只是让他在泰山郡镇抚周边,且未给予吕虔应有的待遇。
要知道吕虔在《三国志》中与李典、臧霸、文聘、李通、许褚、典韦、庞德等人合传,看看这些名字就知道吕虔应有的大致地位。除去突然死亡的李通外,其他武将得到的待遇均远胜吕虔。如果不是吕虔的能力问题,那就是他的立场曾经出了问题。曾经出问题,却又迷途知返,是笔者对吕虔高能低职的一种猜测,仅供参考。
另有一事,或可侧面印证笔者猜测。
《晋中兴书》载:初,魏徐州刺史任城吕虔有佩刀,工相之,以为必三公可服此刀。虔语别驾王祥曰:“茍非其人,刀或为害,卿有公辅之量,故以相与。”祥始辞之,虔强与乃受。
这里的王祥是魏晋名臣,最初由吕虔任徐州刺史时请出,任命为别驾,把徐州内政事务委任给王祥处理,王祥治理得井井有条,吕虔也得到任用贤能的称赞。
上段引文讲的则是一段轶事,吕虔的佩刀被懂刀的人看到,称这把刀的拥有者必定能位至三公。吕虔非但不高兴,反而把刀送给了王祥,对他说:“我这种不合适的人佩戴这把刀,或许会害到我,您有三公之器量,这把刀还是送给您吧。”
王祥刚开始还推辞,吕虔“强与乃受”,强行把刀送给了王祥。其后琅琊王氏家族在晋朝逐渐兴旺,成为权倾朝野的家族。此事与文章主旨无关,就不展开了。
关键在于吕虔坚决送刀的态度。一般人听到对刀的评论应当会高兴,再不济也不至于向吕虔那样惶恐不安,非要转手才罢休。这当中恐怕另有隐情,也就是笔者前面提到吕虔站错队伍的往事。吕虔委任王祥,即可以说是任用贤能,也可以说是规避风险,向曹丕表示自己对权力不感兴趣,是一种自保的表现。
曹丕时代吕虔也有平叛作战记录,平定了东海郡利城的叛乱。
太和元年(227)曹丕去世,曹叡继位,改封吕虔为万年亭侯,增加封邑二百户,连同先前封邑共计六百户。不久吕虔逝世,其子吕翻承袭爵位。
吕虔作为曹魏中层地方将领,相比因对外作战而战功赫赫的一线大将,其战功确实要逊一筹。然而作为曹魏集团内部众多地方势力的代表人物,吕虔的命运也代表了很多未能在史书中留下详细记载的人物,他们或者曾经不看好曹操甚至背叛曹操,或者曾经对抗曹操又加入曹操,或者只是安分守己的地方大族。曹操能够使这些地方大族支持自己,背后不为史书记载的故事也许更加精彩。只可惜如今的我们,只能捕风捉影,难见真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