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罗马尼亚的“花朵”为谁凋零?
处在新旧交替的时代的人们是不幸的,他们即将要面临的不仅仅是制度的天壤之别,还有可能要面临自己精神世界的分崩离析,或者说人生的重大动荡。这一点对于饱经沧桑的老人来说无所谓,因为自己的价值观早已经形成,而自己的人生也已步入暮年,生活的改变并不会彻底的击垮他们,他们早已经看淡。
同样的情景在孩童身上也是不会有太多的痕迹的,原因在于他们少不更事。而对于年轻人来说,这样的社会动荡却会促使他们对于生活绝望,对于中年人也是如此。
安定的社会可以让思想一点点的成长,而动荡不安则会让原本承载一种有规律发展的思想的脑袋,因此而接受四面八荒的洗礼,对于一个成熟的可以独立思考的体系来说是有益的,然而对于那些尚未形成独立判断能力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剥夺与混乱。没有人指导他们该怎么选择,他们最终沦为薪火。
说了这么多,今天给大家推荐的电影,说的就是一个处于社会变迁时代的东欧国家发生的一件不怎么小的小事。本片名叫《四月三周两天》,又名《悲观主义的花朵》。前者具有很深的文艺气息,后者直接洞穿了主题。
苏联解体前夕的1987年,罗马尼亚仍有明确法律禁止堕胎。地处东欧的罗马尼亚在苏联还未解体的前夕,社会失去了活力,人们日渐增长的物质需要与现实社会中的各项禁令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而此时此刻,罗马尼亚一所大学的学生中这种潮流尤为汹涌。
他们一方面接受着社会主义的教育,与此同时却对于资本主义国家心生无限的向往,这种向往包括但不限于对于美国产的箭牌口香糖的需求,以及本国对于男女平等地位的不满。
在苏联时代,堕胎是违法的,因此,在罗马尼亚这个小国家也是深刻的奉行这一举措。然而就在这个关口上,两个同宿舍的女生中一个意外怀孕了。她的舍友,一个热心的姑娘决心帮助朋友找私人医生堕胎。但是没想到,此次堕胎之行却衍生出来了太多的矛盾。
在怀孕女生的谎言中,热心肠的姑娘被迫用自己的身体作为交换条件来促成堕胎这件事情,然而事后,自己却在心头压了一块石头。这段痛楚的经历使得这个女生对于未来更加的迷茫,同时作为本片的主题内核。一个国家本该灿烂的花朵却被冰霜侵袭,再也不复往日的荣光。
本片全程很压抑,这种压抑并不仅仅是因为悲观的氛围,而更是这种积蓄已久的隐痛在一瞬间爆发后,却没有能改变任何事情的无奈。这种无奈是建立在真善美,建立在热心肠,建立在勇敢和挺身而出上面的。然而当这种美好的情感被无情的践踏之后,死水依旧没有波澜,人们也因此失去了希望。
如果仅仅用堕胎来衡量这个故事中的女性权利的话,女性基本上是没有任何的权力的,他们没有自由生育的权力,没有可以决定自己去向的权力,即使是勇敢的做出了选择,然而在整个社会中,所有人的意识依旧是女性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选择权对于新生代的年轻人来说依旧是不能作为破除传统的利刃,只不过平添了今后绞死自己的绳索上的一条罪恶。
冰冷坚硬的外界环境并不会因为女性的温柔而有丝毫的融化,年轻的学生即使有着纯洁的心灵,然而在现实的摧残下,它看上去是那么的脆弱不堪。当自己遭受责难的时候,男友却一直关心另一件事情。
悲伤无法共通,喜悦从来都是单方面的。此时的快乐并不能化解彼时的伤痛,一切都在朝前走着,但是却是漫无目的的游走。希望从来都是可贵的,然而绝望却常伴左右。
上述,本片的基调,本片的主旨内核,然而这一切仅仅是建立在事后的角度上去对于历史进行全方位的总结以及审视。这种审视在当时是不存在的。因为没有人能预料到时间的走向以及社会的变革。
多年以后的我们再回首某一段历史的时候,最容易做到的就是脱离这段历史而站在上帝视角去俯瞰。然而这种俯瞰在当时是不容易发生的,没有谁能预料历史的走向。
罗马尼亚曾经参与过社会主义建设的人们自然对于已经形成的社会理念心生怀念,因为这一切毕竟是自己手中成长起来的,而新生的群体自然会对于被禁止的一切产生好奇,未尝试过的总会勾人向往,已有的一切却又不能引发自己的共鸣。于是,矛盾因此产生了。
此时此刻,我们站在历史的旁观者角度去看待一些历史事件下普通人的普通生活原来是早有预示,然而即使这样,那些人的生活究竟是改变了多少?没有人能确切的知道。
我们收获了一种展现出来的情感,他们则留下了太多迷茫的时间。动荡产生后一切就都会大变样吗?不尽然,站在历史的长河中,所有一切都在循环,然而沉默的真相从来不会处在发声的边缘。
……
你好,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