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看看这些书籍,你的思考能力至少提高10倍
以前推荐过自律、时间管理书单,还算相对完整,可以翻翻菜单栏中部查看。
今天整理思考书单,这也是假认为在现在这个大环境里更有价值的书单。
(PS:书单在中后部分,耐心点)
01
早在电视媒介流行开始,文字已经逐渐式微,注意力被娱乐精神吞噬,普通大众的读书习惯,思考水平已经开始走严重的下坡路。
尤其是短视频的兴起,更加是致命的一击,人人都开始习惯高阈值的短兴奋,很难再沉得下心来适应读书的低阈值快乐,更别说适应思考带来的精力消耗。
日久天长,不难想象,读书和思考大体会成为精英阶级的象征,其他人规规矩矩刷刷短视频就可以,你好我好大家好,算是实现阶段性的“共赢”。
以假看来,在对思考这件事,如果能持有这3个认知,就算真正入门了:
1)思考是一项高阶的能力,需要训练才能拥有
人人都可以做出思考的动作,但不是人人都有良好的思考习惯,不是人人都具备一套思维模式,不是人人都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社会阅历,也正因为这样,思考才是一项高阶的能力。
如果发现自己思考能力比较弱,不需要感到自我怀疑,更不需要感到不好意思,既然是能力,自然是要经过训练才能得到,并且这项能力没有尽头,只有永远在路上。
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诚实,发现并承认自己的思考水平怎么样,有哪些长处和不足。
2)思考不仅是技巧的学习,更是经验的积累
思考确实有技巧可言,比如费曼学习法,六顶思考帽,很多人都可以总结出一套思维模型,并且写成书籍出版。
这搞得许多人有一个误区,以为思考就是一项技巧,掌握了这项技巧就拥有了思考能力,只要一瞬间顿悟,然后成为天才。
前面谈到,思考是一项能力,在这背后意思就是需要经验的积累,我们确实需要技巧,相当于按照一定的技巧来操作,同时需要大量的案例来进行应用,这就是经验的积累。
在这个过程很容易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比如你在熟悉的领域,有不错的知识储备,思考水平会表现较高;在陌生的领域,往往只能依靠逻辑来思考,效果差许多;爱钻牛角尖的人,喜欢死套模板,但又讲究逻辑;太有想法的人,自由联想很强,但又缺少一根主线……
3)思考,需要输出作为搭配
输出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思考,不管是文字的输出,还是口头上的表达,都是输出的主要形式。
如果缺少输出,本质上就是缺少思考,没有人能够自言自语,用空想来当做思考,你起码需要一个输出对象,才能倒逼你思考,一路解答自己的疑问。
放在日常上,一个是多习惯跟人深聊,交流意见;一个是多习惯微写作,有了想法,就简单地写100-300字,展开自己的想法,录语音也行(结果往往是400-600字,远远高于预期,这就是思考的结果)
微写作的相关推荐:这篇文章非常重要:改变了我一生的习惯
02
回到正题,分享下思维方面的书单:
方法篇:
《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
这本书是最简单的一本,作者认为独立思考本质上就是表达自己的意见,简单实用,从而总结出来建立自我意见的6步骤。
《思考的艺术》
这本书是相对全面的,谈到了很多思考相关的问题,可以解答很多人的疑惑。
比如什么是思考,是先天形成的还是后天学习的?怎么打破思考问题的局限?怎么克服常见的思考障碍?创造性思考怎么养成?批判性思考怎么养成?怎样养成思考的习惯等等这些问题都有了不错的答案,建议认真看看。
批判性思维篇:
《超越感觉》
这本是相对完整的批判性思维指南,相当于告诉你阅读的时候,要注意哪些东西,比如区分事实和意见,读懂专家的看法,谨慎看待数据,实验结果,媒体报道……
《批判性思维工具》
这本书跟《超越感觉》差不多,可以二选一,没那么专注于批判性思维,反而更专注于如何提高思考质量,阐述思考这件事本身。
《批判性思维》
这本书有点难,更加侧重理论分析,没那么实用,但层次更高,毕竟是大学教材,建议有余力的情况下再选读。
《学会提问》
这本书是知名度最高的,也是最详细地把批判性思维当做一门技能来讲解的书籍。
知识面高度集中于批判性思维,除了第一章以外,通篇都在仔细分析批判性思维的各个注意事项,比如找出论题和结论,找出理由是什么,找出模糊词语,找出背后的价值观假设等等,更加专注于批判性思考,实用性更强些,强烈建议阅读。
思维误区篇:
《思考,快与慢》
这本书侧重于讲直觉和理性,常见的思维误区,最大的特色在于实验比较多,说服力比较强,而不是仅仅丢出结论给你消化,缺点是读起来相对枯燥些,可以多关注结论,实验选择性看看。
《清醒思考的艺术》
这本书很易读,不讲思考方法,只讲常见的思维偏差,可以拿来补充阅读。
应用输出篇:
好好思考:如何练就高超学习力
这本书假很喜欢,实用性很强,算是职场类书籍,侧重于教你如何应用。
查理芒格很早就谈过多元思维模型这个概念,成甲特意拜访过芒格,探讨的就是多元思维模型这个话题,整理了谈话内容,并加入自己的思考,把思维模型分成四个层次:经验技巧型、方法流程型、学科原理型、哲学视角型。
所有的问题看似不同,实质上都是有限的基本问题衍生出来的复杂问题,只要学会提炼出不同问题的底层逻辑,寥寥几个模型,就能解决大多数事情。
这种简化问题的思维可以学习下。
《这样读书就够了》
这本书也是职场书,作者是拆书帮的创始人,不谈如何思考,谈的是如何用思考来读书,说白了就是教你如何拆书,把一本书拆出若干个知识点。
03 结尾:
开头谈到的关于思考的3点认知就已经可以展开写成一篇长文了,可以认真看看,假特意压缩了篇幅,不想写太长了。
其实思考本身就是加工,加工次数足够多了,那就是思考高手,那要加工多少次了?如果你需要进度条才有动力,那假的答案会是1000次。
每个人的加工质量,加工角度不一样,但再差劲的人,加工1000次,再怎么说也是小有经验,颇有心得了。
怎么加工?本质上就是输出,没有输出作为辅助,那只是空想。
这也是为什么假一直在说,读书一定要做思考题,这也就是小学生学习的套路,看完教材一定要做课后练习题,并且不能太早看答案,这就是留下思考痕迹过程。
读书读到自己有启发的地方,简单写几句话的笔记,把有启发的地方跟朋友表达自己的观点,把感兴趣的地方输出成200字的短篇幅内容等等,这都是非常适合普通人加工的方法,这就是普通人的思考之道,锻炼脑力,就是靠点点滴滴的加工,大量的加工和比喻。
这也是为什么假一直提倡微写作,每天起码输出个100-300字,看自己的心情自由写作,自由取材,轻轻松松几分钟就能完成,而思考一旦展开,往往可以超出预期地完成,形成一个正循环,促进自己精进。
上面的书单,随意挑3-5本认认真真读完,对思考的认知一定会有不小的提升,但也只是认知的提升,能力的提升还是得靠自己不断地加工,用经验来积累能力。
总而言之,就是输入,然后输出,输出,再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