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学生确定了人生目标,有了志向后,就懂得...
当学生确定了人生目标,有了志向后,就懂得了“我为什么要奋斗”!
这样在日常学习中便能产生明确的学习动力,抵御各种干扰和诱惑,纪律性也随之提高。在日常学习过程中能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并具有自主学习的意愿,他们会把所有精力集中到实现自己的志向上。这会让孩子在枯燥无味中找到实现自我快乐的方式,这就是《论语》讲的“乐学”。
在当今社会,“立志”已经成为一种矫情的事情。这一问题表现在学习上,就是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动力是一种内源性力量,缺乏这种力量,就不愿意主动学习,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学习。当然也就会对学习缺乏兴趣,总是找各种借口和方式来抵制学习。
志向不确立,学习难优异。低年级时学生还会对家长和老师的权威感到畏惧,被动地完成学校或家长布置的学习任务。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身体迅速成长,就不再畏惧家长和老师了,就会感到迷茫,容易迷失自我,可能会终止学业或应付学业。
“立志”的缺失是因为当代家长缺乏应有的教育理念,他们在教育中过于强调结果。对孩子的期望过于空泛,认为能考上一所好大学,将来有一份安稳的工作,能买得起房子和车子,能找到合适伴侣即可。但具体哪所大学、 什么专业、将来从事何种职业、在社会中如何定位、如何实现人生价值,家长却没有系统考虑过。这样的家长当然也不会注重对孩子进行志向引领。学校每个班级的学生数量多,任课老师只管传授知识,一个班主任老师负责几十名学生,根本没有时间针对每个学生进行立志教育。因此在家庭和学校教育中都缺乏了系统的“立志教育”。
古人非常重视立志,从先秦开始,读书人教育子弟就要“读书必先立志”。宋代的学者叶适说:“的必先立,然后挟弓注矢以从之。” 这句话的意思是“靶子必须先立起来,以后再瞄准,开弓放箭”。这里使用比喻的修辞来说明读书必须先立志,随后才能努力奋斗。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也说过“非志无以成学”。明代王阳明写过一篇讨论立志的文章,曾指出“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讲的是一个人如果没有树立远大的志向,就像船儿没有舵,就像马儿没有缰绳,虽然也在漂流也在行走,但终究因没有方向而失去了前进的意义。
立志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随口说说而已。有一些孩子表示希望自己将来能够考入北大、清华、复旦等“985”大学,大多只是随便说说,其努力与自己的志向并不匹配,这种就不叫立志。志向一旦确立,就要为之奋斗,全家一起努力,要把志向看得和生命一样重要!
应该怎么样立志呢?我的孩子从幼儿园中班开始,就在线上跟随一位精通传统文化的语文老师学习,由于我的孩子学得比较认真,坚持得比较好,有幸受邀进入了他的小班,这位老师对小班学生非常注重立志教育。他在传统立志方式基础上创立了一套成熟的引导立志系统,由于未经过他的允许,所以只能做一些粗略的分享。在立志之初,他会问以下一些问题:
你将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想从事什么样的职业?该职业需要学什么专业?该专业需要在哪几所大学就读?想要考进这所大学,你要在哪些高中读书,概率才最大?要在这所高中的哪种班级(清北班,尖子班,一般实验班,平行班)?同样的内容推到初中。要实现考进理想初中,理想班级,在小学需要什么怎么学?你目前有无按照这样学习,还有多少差距?
消除这个差距最大的困难是什么?要解决这个困难你要舍弃什么?要解决这个困难,你要弥补什么?层层分解,一直分解到孩子今天要学哪些内容,学到什么样的标准。和孩子一起制定阶段性学习计划和考核方式,考核指标既包括量化指标,也包括定性指标,阶段性学习计划一定要详尽。
别小看这些问题,能回答这些问题其实很复杂,首先要让孩子了解历史上的立志案例,其次要让孩子对这些问题要有比较清晰的认识。知道当今社会都有哪些人,有哪些常见职业,国内外有哪些大学……在假期还要带孩子参观目标大学。这样做比空洞的说教更有说服力,家长和孩子都能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家长和孩子都越来越看清现状,明确其责任和义务。
在执行的过程中要经常分析实际与目标之间的差异发生的原因,及时地采取弥补措施。
立志不是空洞地说教,必须要和一个具体的课程相结合,在学习课程中的过程中完成立志。
由于没有得到那位老师的允许,暂时这能分享一个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