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错过这次增员的好时机?增员常见误区解析

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去做,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保险公司增员也是如此。

目前所有保险公司都在督促着做组织发展。一个星期的准备时间过去了,有人一次送训10多个,也有人送训2到3个,还有些人1个人都没有。是什么导致了增员的结果差异如此之大?

如果我们实在找不到增员成功的方法与套路,不如从失败的点来总结教训。避免失败,也就接近成功了。盘点以下几个增员的雷区,早避免、早预防、早成功。

「只在特定的时间做增员」

保险公司每年都会举办几次增员活动,甚至还把部分月份定义为「增员月」或「业绩月」。在这种潜移默化的指引下,大多数人对于增员的理解还停留在「只在增员月做增员」。其实增员和业绩是毫不冲突的,甚至是相辅相成的。

平日里拜访客户,如果遇到对现状不满、没有工作的,可以提前进行增员准备。还有些客户总是觉得在代理人那里买了保险,会被别人赚到钱,这样的客户也可以在增员月增进来,让他们自己买自己的保险,不再有吃亏等想法。

「增员会让自己受伤」

不可否认,增员的过程确实劳神费力,经过沟通不见得来公司面试,来面试了不见得交费,交费了不见得参训,参训了不见得上岗... ...每个新人身上,都凝聚着增员人的精力与心血。每次遇到新人在某个环节脱落了,真有种「被辜负」的委屈感觉。

其实这只是比较悲观的一面,只有增员不成功才会有这种情景出现。如果成功了呢?团队又壮大了,业绩也不用愁了,个人收入也就相应的提高了。增员失败也许会受伤,但是不增员永远都不会有额外的受益,不是吗?

「从来不进行周全的准备活动」

如果想提高某件事情的成功率,就把它流程化,在实际的操作中不断的去完善、补充,直到这套流程成熟了,也就无限接近成功了。增员是门学问,它的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就像流水线一样,缺了哪一个环节都不行。所以关于增员的准备工作,必须要重视。

大多数人增员,两手空空带着嘴就去了,这种效果太落后。最起码公司宣传资料,职业规划的手册(或自己用纸笔来写划),增员用的文章、案例、视频还是要有的。许多增员做的好的人,喜欢带着新人去吃饭,边吃边谈其实也不错。咱中国人就是喜爱酒桌文化,特别是夏天,没有什么事是地摊解决不了的。如果真有,那就再请一顿。

「我觉得这个人肯定干不了」

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叫《砸烂你的有色眼镜》,里面也提到了,别给新人算命。现实中太多太多的例子证明,没有人能准确的预估出来别人是否在保险行业里能否干下去,有些叫的响的、有热情的可能没几天就脱落了,有些不说话的、不起眼的可能在未来会成为你的领导。

不做任何的评估,把人领进公司来,把它交给公司,交给时间。适合这个行业的人就像入水的鱼,不适合的自然会快速离开。先把数量增上来,才能把质量提上来。如果一开始就带着个人偏见来筛选,说实话,又有几个人能入你法眼呢?

「新人能留下就不错了,别要求太多」

黑龙江有一位优秀的伙伴非常重视组织发展,一年前团队架构是43个人,一年后团队架构为431个人。她在分享时,不断的提到一个词:「新增新」。她们团队的新增新已经成为了比较成熟的流程,新人转介绍新人入司的机率非常之高。

这就牵涉到新人的职业规划了,如果保险公司有快速晋升的方案,对于晋升的要求比较宽松,就可以在给新人沟通的时候直接就让他去组建自己的团队。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每个人都深刻自己能成为领导,再小的官也想做。所以请激发他们这方面的潜在需求:来都来了,再加把劲当个官呗。

「明白增员的重要性」

说了这么多,增员的过程中之所有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主要归纳为:对增员的不重视。如果真的把增员当回事,当成是每天必须要做,第一要做的事情来对待,效果肯定会有的。

还是那句话,做业绩就是提桶装水,做增员就是架设管道。短时间追求成效的话就做业绩,想要更长远、更稳健的发展,就好好做增员。

有一个很好的办法可以提高自己增员的成功率,抽一天的时间去跟着团队中增员最厉害的人,看他在增员的时候说了什么,做了什么,然后分析有什么可以学习和改进的。及时的模仿就是创新嘛,紧跟优秀的人步伐绝对不会错。

祝大家在七八铸军期间获得好的成绩,团队人力涨涨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