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医针灸

全真项静道《静道子》

道医平台经络图《教材》

2017-11-16

人身之穴有一头,日夜行走不停留。

遇时遇穴如伤损,一切不治命要休。

子时走在心窝穴,丑时须向涌泉求,

对口是寅山根卯,辰到天平巳凤头,

午时却与中腕会,左右命宫分在未,

凤尾属申封门酉,丹肾俱为戌时位,

六宫只等亥时来,不教乳搏斯为贵。

歌曰:

寅时气血注于肺,卯时大肠辰时胃,

巳脾午心未小肠,膀胱申注肾酉注,

戌时包络亥三焦,子胆丑肝各定位。

歌曰:

子踝丑腰寅在目,卯面寅头巳手热,

午胸未腹申在心,酉背戌项亥股际。

点穴歌诀:

歌曰:

天门晕在地,尾子不还乡。

两肋丢开手,腰眼笑杀人。

太阳并脑后,倏忽命归阴,

膝下急亡身。

歌曰:

上止天庭二太阳,气口血海四柔堂。

耳后受伤均不治,伤胎鱼笠即时亡,

前后二心并外肾,鱼睛目定甚张忙。

肋稍插手艰于治,肾俞丹田最难当。

夹脊断时休下药,正腰一笑立身亡。

伤人二乳及胸膛,百人百死到泉乡。

出气不收无药治,翻肚吐粪见阎王。

腮门髓出阴阳混,君则何须觅妙方?

人头顶心名百会穴,两额角为太阳太阴,两耳背为洪堂,两颊腮为挂筋牙角,喉结左右为气食二管,肩下为肩窝,窝下侧旁相连为筋池,乳上骑缝一根筋是命脉,乳下一根筋为玄机,乳下第二胸肋下为锁心,锁心下捉肋腔心,腔心穴下为捉命,捉命穴下是肺苗,肺苗穴下为吊筋,吊筋穴下为攒心,攒心穴下是贴肺穴,心窝上为痰凸,心窝下左旁为胆疸,胆疸穴下是血阻,血阻穴下是捉命穴,捉命穴下是斩命穴。右边肩窝下侧旁相连为筋脉,左边同。左边乳上为脉泉,乳下为囊肉穴,囊肉下为血胫穴,血胫下是肺经,肺经穴连肝经,肝经穴下是心办,心办穴下为归阴,归阴穴下为游魂穴,心窝下胆疸穴下偏右傍下为幽囚穴,幽囚穴下是血崩,血崩穴下是幽关,脐顶上为食结,脐下为反肚,脐偏左为气隔,脐偏右为血隔,气隔下是血仓,血隔下是气海,右为痰宁,左为食仓,左右肚角为海角,阴子肾囊下为海底,左脚腿贴骨筋宗,右腿为贴筋俘筋,沉疴左右同,脚魁为血膝,左右小脚膀肚为学池,足面为脉筋,食仓痰宁穴在小肚两角,略上三分为空堂,为锁腰,左颊肋下为气隔池,右颊肋下血隔池,手股曲窝为肋缩捉肋,正面背面酌看法,明堂各大穴道俱列。

点穴阐奥:

人身三百六十五骨节,七十二麻窍,三十六死穴。若论拿法,七十二把擒拿,三十六巧打。论点法,只有一百零八穴,内有三十六道穴眼(即点穴术三十六穴道主),可以绝气而亡命者,论闭穴绝气之喻,似梦地作惊,似悟道心醒,似皮不意火燃寒漫,手气之所至,能截断营卫,能隔断气血之道路,使不接续,拥塞气血,不得流通,理应然也。可使分骨绝筋,毙命于顷刻。气之为用大矣,但明其所具,知其所发,神其所用,如射箭中的,其正形体不偏不倚,聚气凝神,气一冲而不不中也。放气发炮三燃火,如箭之离弦,纠然而至,若熟玩其词,自然得之于心,应之于手,切勿作闲语看也。

十二经脉歌

手太阴肺中焦生.下络大肠出贲门.上鬲属肺从肺系.系横出腋 中行.肘臂寸口生鱼际.

肺胀膨膨缺盆痛.两手交瞀为臂厥.所生病者为气嗽.喘咳烦心胸满结. 臂之外前廉痛.

小便频数掌中热.气虚肩背痛而寒.气盛亦疼风汗出.欠伸少气不足息.遗失无度溺色赤.

阳明之脉手大肠.次指内侧起商阳.循指上连出合谷.两筋岐骨循臂肪.入肘外廉循外.

环出人中交左右.上夹鼻孔注迎香.此经气盛血亦盛.是动 肿并齿痛.所生病者为鼽衄.

目黄口干喉痹生.大指次指难为用.肩前 外痛相仍.气有余兮脉热肿.虚则寒栗病偏增.

胃足阳明交鼻起.下循鼻外下入齿.还出夹口绕承浆.颐后大迎颊车里.耳前发际至额颅.

遂由髀关抵膝膑. 跗中指内关同.一支下膝注三里.前出中指外关通.一支别走足跗指.

大指之端经尽矣.此经多气复多血.是动欠伸面颜黑.凄凄恶寒畏见人.忽闻木音心惊惕.

登高而歌弃衣走.甚则腹胀乃贲响.凡此诸疾皆 厥.所生病者为狂疟.温淫汗出鼻流血.

口唇裂又喉痹.膝膑疼痛腹胀结.气膺伏兔 外廉.足跗中指俱痛彻.有余消谷溺色黄.

不足身前寒振栗.胃房胀满食不消.气盛身前皆有热.

太阴脾起足大指.上循内侧白肉际.核骨之后内髁前.上 循 胫膝里.股内前廉入腹中.

食入即吐胃脘痛.更兼身体痛难移.腹胀善噫舌本强.得后与气快然衰.所生病者舌亦痛.

体重不食亦如之.烦心心下仍急痛.泄水溏瘕寒疟随.不卧强立股膝肿.疸发身黄大指痿.

手少阴脉起心中.下鬲直与小肠通.支者还从肺系走.直上喉咙系目瞳.直者上肺出腋下.

渴欲饮水咽干燥.所生胁痛目如金.胁臂之内后廉痛.掌中有热向经寻.

手太阳经小肠脉.小指之端起少泽.循手外廉出踝中.循臂骨出肘内侧.上循肘外出后廉.

至目兑 却入耳.复从耳前仍上颊.抵鼻外至目内 .斜络于颧别络接.此经少气还多血.

是动则病痛咽嗌.颔下肿兮不可顾.肩如拔兮 似折.所生病兮主肩 .耳聋目黄肿腮颊.

肘臂之外后廉痛.部分犹当细分别.足太阳经膀胱脉.目内 上起额尖.支者巅上至耳角.

直者从巅脑后悬.络脑还出别下项.仍循肩膊侠脊边.抵腰膂肾膀胱内.一支下与后阴连.

贯臀斜入委中穴.一支膊内左右别.贯胛夹脊过髀枢.臀内后廉 中合.下贯 内外踝后.

京骨之下指外侧.是经血多气少也.是动头疼不可当.项如拔兮腰似折.髀枢痛彻脊中央.

如结兮 如裂.是为髁厥筋乃伤.所生疟痔小指废.头囟项痛目色黄.腰尻 脚疼连背.

泪流鼻衄及癫狂.

足经肾脉属少阴.小指斜趋涌泉心.然谷之下内踝后.别入跟中 内侵.出 内廉上股内.

此经多气而少血.是动病饥不欲食.喘嗽唾血喉中鸣.坐而欲起面如垢.目视KT KT 气不足.

心悬如饥常惕惕.所生病者为舌干.口热咽痛气贲逼.股内后廉并脊疼.心胸烦痛疸而 .

痿厥嗜卧体怠惰.足下热痛皆肾厥.手厥阴心主起胸.属包下鬲三焦宫.支者循胸出胁下.

胁下连腋三寸同.仍上抵腋循 内.太阴少阴两经中.指透中冲支者别.小指次指络相通.

是经少气原多血.是动则病手心热.肘臂挛急腋下肿.甚则胸胁支满结.心中淡淡或大动.

善笑目黄面赤色.所生病者为心烦.心痛掌热病之则.

手经少阳三焦脉.起自小指次指端.两指岐骨手腕表.上出臂外两骨间.肘后 外循肩上.

屈下至颐仍注颊.一支出耳入耳前.却从上关交曲颊.至目外 乃尽焉.斯经少血还多气.

是动耳鸣喉肿痹.所生病者汗自出.耳后痛兼目锐 .肩 肘臂外皆疼.小指次指亦如废.

足脉少阳胆之经.始从两目锐 生.抵头循角下耳后.脑空风池次第行.手少阳前至肩上.

下加颊车缺盆合.入胸贯膈络肝经.属胆仍从胁里过.下入气冲毛际荣.横入髀厌环跳内.

直者缺盆下腋膺.过季胁下髀厌内.出膝外廉是阳陵.外辅绝骨踝前过.足跗小指次指分.

一支别从大指去.三毛之际接肝经.此经多气而少血.是动口苦善太息.心胁疼痛难转移.

面尘足热体无泽.所生头痛连锐 .缺盆肿痛并两腋.马刀挟瘿生两傍.汗出振寒 疟疾.

胸胁髀膝至 骨.绝骨踝痛及诸节.

厥阴足脉肝所终.大指之端毛际丛.足跗上廉太冲分.踝前一寸入中封.上踝交出太阴后.

脉上巅会督脉出.支者还生目系中.下络颊里还唇内.支者便从膈肺通.是经血多气少焉.

是动腰疼俯仰难.男疝女人小腹肿.面尘脱色及咽干.所生病者为胸满.呕吐洞泄小便难.

或时遗溺并狐疝.临证还须仔细看

百症赋

百症俞穴,再三用心。顖会连于玉枕,头风疗以金针。
悬颅颔厌之中,偏头痛止;强间丰隆之际,头痛难禁。
原夫面肿虚浮,须仗水沟前顶;耳聋气闭,全凭听会翳风。
面上虫行有验,迎香可取;耳中蝉噪有声,听会堪攻。
目眩兮,支正飞扬;目黄兮,阳纲胆俞。
攀睛攻少泽肝俞之所,泪出刺临泣头维之处。
目中漠漠,即寻攒竹三间;目觉佴佴,急取养老天柱。
观其雀目肝气,睛明行间而细推;审他项强伤寒,温溜期门而主之。
廉泉中冲,舌下肿疼堪取;天府合谷,鼻中衄血宜追。
耳门丝竹空,住牙疼于顷刻;颊车地仓穴,正口喎于片时。
喉痛兮,液门鱼际去疗;转筋兮,金门丘墟来医。
阳谷侠溪,颔肿口噤并治;少商曲泽,血虚口渴同施。
通天去鼻内无闻之苦,复溜祛舌干口燥之悲。哑门关冲,舌缓不语而要紧;天鼎间使,失音嗫嚅而休迟。太冲泻唇喎以速愈,承浆泻牙疼而即移。
项强多恶风,束骨相连于天柱;热病汗不出,大都更接于经渠。
且如两臂顽麻,少海就傍于三里;半身不遂,阳陵远达于曲池。
建里内关,扫尽胸中之苦闷;听宫脾俞,祛残心下之悲凄。
久知胁肋疼痛,气户华盖有灵;腹内肠鸣,下脘陷谷能平。
胸胁支满何疗,章门不容细寻;膈疼饮蓄难禁,膻中巨阙便针。
胸满更加噎塞,中府意舍所行;胸膈停留瘀血,肾俞巨髎宜征。
胸满项强,神藏璇玑已试;背连腰痛,白环委中曾经。
脊强兮,水道筋缩;目瞤兮,颧髎大迎。
痓病非颅息而不愈;脐风须然谷而易醒。
委阳天池,腋肿针而速散;后溪环跳,腿疼刺而即轻。
梦魇不宁,厉兑相谐于隐白;发狂奔走,上脘同起于神门。
惊悸怔忡,取阳交解溪勿误;反张悲哭,仗天冲大横须精。
癫疾必身柱本神之令;发热仗少冲曲池之津。
岁热时行,陶道复求肺俞理;风痫常发,神道须还心俞宁。
湿寒湿热下髎定;厥寒厥热涌泉清。
寒栗恶寒,二间疏通阴郄暗;烦心呕吐,幽门开彻玉堂明。
行间涌泉,主消渴之肾竭;阴陵水分,去水肿之脐盈。
痨瘵传尸,趋魄户膏肓之路;中邪霍乱,寻阴谷三里之程。
治疸消黄,谐后溪劳宫而看;倦言嗜卧,往通里大钟而明。
咳嗽连声,肺俞须迎天突穴;小便赤涩,兑端独泻太阳经。
刺长强于承山,善主肠风新下血;针三阴于气海,专司白浊久遗精。
且如肓俞横骨,泻五淋之久积;阴郄后溪,治盗汗之多出。
脾虚谷以不消,脾俞膀胱俞觅;胃冷食而难化,魂门胃俞堪责。
鼻痔必取龈交;瘿气须求浮白。
大敦照海,患寒疝而善蠲;五里臂臑,生疬疮而能治。
至阴屏翳,疗痒疾之疼多;肩髃阳溪,消瘾风之热极。
抑又论妇人经事改常,自有地机血海;女子少气漏血,不无交信合阳。
带下产崩,冲门气冲宜审;月潮违限,天枢水泉细详。
肩井乳痈而极效;商丘痔瘤而最良。
脱肛趋百会尾翠之所;无子搜阴交石关之乡。
中脘主乎积痢;外丘收乎大肠。
寒疟兮,商阳太溪验;痃癖兮,冲门血海强。
夫医乃人之司命,非志士而莫为;针乃理之渊微,须至人之指教。
先究其病源,后攻其穴道,随手见功,应针取效。
方知玄里之玄,始达妙中之妙。
此篇不尽,略举其要。

十四经穴位流注动态图(道医经络教材)

项静道道长整理穴位定位表里的穴位是中医考研考纲要求的穴位。若无动态图,请点击图片左下方动图两字。
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胱肾包焦胆肝。任督。
一、手太阴肺经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中府
在胸部,横平第1肋间隙,锁骨下窝外侧,前正中线旁开6寸
尺泽
在肘区,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侧缘凹陷中
孔最
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7寸,尺泽与太渊连线上
列缺
在前臂,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5寸,拇短伸肌腱和拇长展肌腱之间,拇长展肌腱沟的凹陷中
太渊
在腕前区,桡骨茎突与舟状骨之间,拇长展肌腱尺侧凹陷中,腕横纹上
鱼际
在手外侧,第1掌骨桡侧中点赤白肉际处
少商
在手指,拇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

二、手阳明大肠经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夹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夹鼻孔。
商阳
在手指,食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
合谷
在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阳溪
在腕区,腕背侧远端横纹桡侧,桡骨茎突远端,解剖学“鼻烟壶”凹陷中
偏历
在前臂,腕背侧远端横纹上3寸,阳溪与曲池连线上
手三里
在前臂,肘横纹下2寸,阳溪与曲池连线上
曲池
在肘区,在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凹陷中
臂臑
在臂部,曲池上7寸,三角肌前缘处
肩髃
在三角肌区,肩峰外侧缘前端与肱骨大结节两骨间凹陷中
迎香
在面部,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

三、足阳明胃经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頞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夹口环唇,下交承浆,却颌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夹脐,入气街中。其支者:起于胃口,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别,以下入中指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承泣
在面部,眼球与眶下缘之间,瞳孔直下
四白
在面部,眶下孔处(瞳孔直下)
地仓
在面部,口角旁开0.4寸(指寸)(瞳孔直下)
颊车
在面部,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中指),闭口咬紧牙时咬肌隆起,放松时按之有凹陷处
下关
在面部,颧弓下缘中央与下颌切迹之间凹陷中
头维
在头部,额角发际直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4.5寸
人迎
在颈部,横平喉结,胸锁乳突肌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
梁门
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天枢
在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
归来
在下腹部,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梁丘
在股前区,髌底上2寸,股外侧肌与股直肌肌腱之间
足三里
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上巨虚
在小腿外侧,犊鼻下6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条口
在小腿外侧,犊鼻下8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下巨虚
在小腿外侧,犊鼻下9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丰隆
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肌外缘;条口外侧一横指处
解溪
在踝区,踝关节前面中央凹陷中,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内庭
在足背,第2、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厉兑
在足趾,第2趾末节外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指寸)

四、足太阴脾经

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腨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夹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
隐白
在足趾,大趾末节内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指寸)
太白
在跖区,第1跖趾关节近端赤白肉际凹陷中
公孙
在跖区,第1跖骨底的前下缘赤白肉际处
三阴交
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
地机
在小腿内侧,阴陵泉下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
阴陵泉
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
血海
在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
大横
在腹部,脐中旁开4寸
大包
在胸外侧区,第6肋间隙,在腋中线上

五、手少阴心经

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夹咽,系目系。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极泉
在腋区,腋窝中央,腋动脉搏动处
少海
在肘前区,横平肘横纹,肱骨内上髁前缘
通里
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
阴郄
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0.5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
神门
在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
少府
在手掌,横平第5掌指关节近端,第4、5掌骨之间
少冲
在小指,手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指寸)

六、手太阳小肠经

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骨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䪼,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
少泽
在小指,小指末节尺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指寸)
后溪
在手内侧,第5掌指关节尺侧近端赤白肉际凹陷中
养老
在前臂后区,腕背横纹上1寸,尺骨头桡侧凹陷中
小海
在肘后区,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凹陷中
肩贞
在肩胛区,肩关节后下方,腋后纹头直上1寸
天宗
在肩胛区,肩胛冈中点与肩胛骨下角连线上1/3与下2/3交点凹陷中
颧髎
在面部,颧骨下缘,目外眦直下凹陷中
听宫
在面部,耳屏正中与下颌骨髁状突之间的凹陷中

七、足太阳膀胱经

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夹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夹脊贯臀,入腘中。其支者,从膊内左右,别下贯胛,夹脊内,过髀枢,循髀外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腨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
睛明
在面部,目内眦内上方眶内侧壁凹陷中
攒竹
在面部,眉头凹陷中,额切迹处
天柱
在颈后区,横平第2颈椎棘突上际,斜方肌外缘凹陷中
大杼
在脊柱区,第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风门
在脊柱区,第2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肺俞
在脊柱区,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心俞
在脊柱区,第5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膈俞
在脊柱区,第7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肝俞
在脊柱区,第9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胆俞
在脊柱区,第10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脾俞
在脊柱区,第1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胃俞
在脊柱区,第12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三焦俞
在脊柱区,第1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肾俞
在脊柱区,第2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大肠俞
在脊柱区,第4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小肠俞
在骶区,横平第1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1.5寸
膀胱俞
在骶区,横平第2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1.5寸
次髎
在骶区,正对第2骶后孔中
承扶
在股后区,臀沟的中点
委阳
在膝部,腘横纹上,股二头肌腱 的内侧缘
委中
在膝后区,腘横纹中点
膏肓
在脊柱区,第4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
志室
在腰区,第2 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又名精宫)
秩边
在骶区,横平第4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
承山
在小腿后区,腓肠肌两肌腹与肌腱交角处
飞扬
在小腿后区,昆仑直上7寸,腓肠肌外下缘与跟腱移行处
昆仑
在踝区,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
申脉
在踝区,外踝尖直下,外踝下缘与跟骨之间凹陷中
束骨
在跖区,第5跖趾关节的近端,赤白肉际处
至阴
在足趾,足小趾末节外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指寸)

八、足少阴肾经

(注:此图足太阴肾经表述错误,应为足少阴肾经)
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邪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腨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夹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涌泉
在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约当足底第2、3趾蹼缘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凹陷中
然谷
在足内侧,足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处
太溪
在足踝区,内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中
照海
在踝区,内踝尖下1寸,内踝下缘边际凹陷中
复溜
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2寸,跟腱的前缘
阴谷
在膝后区,腘横纹上,半腱肌肌腱外侧缘
肓俞
在腹部,脐中旁开0.5寸

九、手厥阴心包经

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天池
在胸部,第4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5寸
曲泽
在肘前区,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凹陷中
郄门
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5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间使
在前臂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内关
在前臂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大陵
在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中,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劳宫
在掌区,横平第3掌指关节近端,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
中冲
在手指,中指末端最高点

十、手少阳三焦经

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遍属三焦;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䪼。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
关冲
在手指,第4指末节尺
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指寸)
中渚
在手背,第4、5掌骨间,第4掌指关节近端凹陷中
阳池
在腕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指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中
外关
在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
支沟
在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
肩髎
在三角肌区,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两骨间凹陷中
翳风
在颈部,耳垂后方,乳突下端前方凹陷中
角孙
在头部,耳尖正对发际处
耳门
在耳区,耳屏上切迹与下颌骨髁突之间的凹陷中
丝竹空
在面部,眉梢凹陷中

十一、足少阳胆经

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䪼,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髀厌中;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
瞳子髎
在面部,目外眦外侧0.5寸凹陷中
听会
在面部,耳屏间切迹与下颌骨髁突之间的凹陷中
率谷
在头部,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
阳白
在头部,眉上1寸,瞳孔直上
头临泣
在头部,前发际上0.5寸,瞳孔直上
风池
在颈后区,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上端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
肩井
在肩胛区,第7颈椎棘突与肩峰最外侧点连线的中点
日月
在胸部,第7肋间隙中,前正中线旁开4寸
带脉
在侧腹部,第11肋骨游离端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上
环跳
在臀部,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点处
风市
在股部,髌底上7寸:直立垂手,掌心贴于大腿时,中指尖所指凹陷中,髂胫束后缘
阳陵泉
在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中
光明
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缘
悬钟
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丘墟
在踝区,外踝的前下方,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中
足临泣
在足背,第4、5跖骨底结合部的前方,第5趾长伸肌腱外侧凹陷中
侠溪
在足背,第4、5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足窍阴
在足趾,第4趾末节外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指寸)

十二、足厥阴肝经

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夹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
大敦
在足趾,大趾末节外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指寸)
行间
在足背,第1、2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太冲
在足背,第1、2跖骨间跖骨底结合部前方凹陷中,或触及动脉搏动
蠡沟
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5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
曲泉
在膝部,腘横纹内侧端,半腱肌肌腱内缘凹陷中
章门
在侧腹部,在第11肋游离端的下际
期门
在胸部,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十三、任脉

任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经阴阜,沿腹部和胸部正中线上行,至喉咙,上行至下颌部,环绕口唇,沿面颊,分行至目眶下。
中极
在下腹部,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上
关元
在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上
气海
在下腹部,脐中下1.5寸,前正中线上
神阙
在脐区,脐中央
建里
在上腹部,脐中上3寸,前正中线上
中脘
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上
膻中
在胸部,横平第4肋间隙,前正中线上
天突
在颈前区,胸骨上窝中央,前正中线上
廉泉
在颈前区,喉结上方,舌骨上缘凹陷中,前正中线上
承浆
在面部,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

十四、督脉

督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沿脊柱里面上行,至项后风府穴处进入颅内,络脑,并由项沿头部正中线,经头顶、额部、鼻部、上唇,到上唇系带处。
长强
在会阴区,尾骨下方,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
腰阳关
在脊柱区,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命门
在脊柱区,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至阳
在脊柱区,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身柱
在脊柱区,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大椎
在脊柱区,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哑门
在颈后区,第2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风府
在颈后区,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中
百会
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
神庭
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水沟
在面部,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交点处
印堂
在头部,两眉毛内侧端中间的凹陷中

上关穴:牙痛、头痛、面痛、耳鸣耳聋等

【上关穴的位置】位于耳前,下关直下,当颧弓的上缘凹陷处。(即:颧弓上缘正中,下关直上凹陷处。约当目外眦与耳屏尖连线的中点。)
【取穴方法】寻找上关穴时,通常采用正坐或仰靠的取穴姿势,上关穴位于头部侧面,在戴眼镜脸侧中央骨洼处即是上关穴。
【穴位解剖】在颞肌中;有颧眶动、静脉;布有面神经的颧眶支及三叉神经小分支。
【穴名解说】
【上关穴】经穴名。出《灵枢.经脉》,属足少阳胆经。手少阳、足阳明之会。别名:客主人穴。
【穴位含义】胆经的清阳之气由此上行。
【名解】客主人。客,宾客也。本穴为少阳胆经之穴,风气为主,肾气为客,此指穴内气血为肾水之性的寒湿水气。主人,指穴内气血。该穴名意指穴内气血为肾水之性的寒湿水气。本穴物质为听会穴传来的弱小水气,在上行至本穴的过程中,外部的寒湿水气亦汇入其中,至本穴后气血则变为肾水特性的寒湿水气,故名。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凉湿水气。
【运行规律】大部分凉湿水气冷降下行交于听会穴,小部分凉湿水气吸热上行。
【功能作用】升清降浊。
【按摩上关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主治病症】头痛,耳鸣,耳聋,聤耳,口眼歪斜,面痛,齿痛,惊痫,瘛疭等。
【作用功效】上关穴,祛风镇惊,聪耳利齿。
【临床运用】现今常用于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
【穴位配伍】上关穴配合谷穴、颊车穴、耳门穴可以治下颌关节炎、牙齿紧闭等;上关穴配翳风穴、听会穴、太溪穴、肾俞穴治老年人肾虚、耳鸣耳聋等。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
【治法原则】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按摩手法】一面缓缓吐气,按压2秒钟,反复做5次。请以同次数按压左右。
【针刺方法】上关穴,直刺0.5-0.8寸,不宜深刺。
【艾灸方法】上关穴,艾条灸5-10分钟。

道医密不外传的经络动向图

价值连城的经络动向图,是打开人体健康的秘密机关!

十二经络是人体的一道秘密机关,也是一道天然屏障,如果善于保养十二经络,必能对健康大有裨益。然而,很多人只听说过十二经络,但却并不知道十二经络在人体是如何分布和运行的,尤其是对于十二经络的流动走向,更是知之甚少。那么,十二经络究竟是如何走动的呢?且看下文分解:
1.手太阴肺经

肺经起于中焦胃部,下行络于大肠,折回,过胃之下口幽门、上口贲门,穿过膈肌,隶属于肺,再从气管喉部横出,至胸部外上方,出腋下,在手少阴心经和手厥阴心包经之前,沿着上肢内侧前缘下行,过肘部,入寸口,行至鱼际,沿着鱼际边缘,直至拇指桡侧端的少商穴。

分支:从腕后桡骨茎突上方列缺穴分出,沿着掌背侧面,走向食指桡侧端的商阳穴,交于手阳明大肠经。
2.手阳明大肠经

大肠经起于食指的桡侧端的商阳穴,沿着食指桡侧上缘和第一、第二掌骨间的合谷穴,向上进入两筋之间的凹陷处,沿着前臂桡侧上缘,至肘部外侧,,经上臂外侧前缘,经肩,走肩峰前缘,转向项部,至第七椎棘突下的大椎穴,与诸阳脉会合,再向前下进入缺盆部(锁骨上窝),下行络于肺,穿过膈肌,属于大肠。

分支:从锁骨上窝上行,经颈旁,穿过面颊,入下齿中,还出夹口旁,左脉向右,右脉向左,左右两脉交于人中穴,尔后分别夹行鼻孔两侧,止于鼻旁迎香穴,与足阳明胃经相交接。
3.足阳明胃经

胃经起于鼻旁的迎香穴,夹鼻子上行,左右交于鼻根凹陷处,旁行入目内眦,与足太阳经相交,会于睛明穴,向下沿着鼻柱外侧,入上齿中,复出,环绕口唇,左右下交于颏唇沟的承浆穴,退回,沿着下颌骨后下缘至大迎穴,沿着下颌角上行,过耳前上关穴(客主人),沿着发际,到额前。

分支一:从大迎前下走人迎穴,沿着喉咙向下,后行至大椎穴,折向前行,入缺盆,进入体腔,下行穿过膈肌,属于胃,络脾。
分支二:(直行)从缺盆出于体表,经乳中,向下夹脐两旁,下行至腹股沟的气街穴。
分支三:从胃下口幽门处分出,从腹腔内下行至气街穴,与直行之脉会和,然后向下沿着大腿内侧前沿至髀关穴,直接抵达伏兔穴,入膝髌中,沿着下肢胫骨前缘下行,至足背,入足二趾外侧端。
分支四:从膝盖下三寸的足三里穴分出,下行入足中趾外侧端。
分支五:从足背上的冲阳穴分出,前行入足大趾内侧端的隐白穴,与足太阴脾经相交接。
4.足太阴脾经

脾经起于足大趾内侧端的隐白穴,沿着足大趾内侧赤白肉际,经核骨(第一趾蹠关节突起)后,上行过内踝前缘,沿着小腿内侧正中上行,循胫骨后,在内踝上八九寸处,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上行沿着大腿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属于脾,络于胃,穿过膈肌,挟行食管两旁,连舌根,散布舌下。

分支:从胃分出,穿过膈肌,流注于心中,与手少阴心经相交接。
5.手少阴心经

心经起于心中,出属于心脏的脉络,向下穿过膈肌,联络小肠。

分支一:从心系向上循行,挾食道旁,上连于眼睛和大脑相连的脉络。
分支二:(直行)从心系上行至肺,向下出于腋下的极泉穴,再向下沿着上臂内侧后缘,行于手太阴肺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的后面,下行肘内,沿着前臂内侧后缘直达掌后豌豆骨部,入掌内后侧,沿着手小指桡侧,至小指端的少冲穴,与手太阳小肠经相交接。
6.手太阳小肠经

小肠经起于手小指外侧端的少泽穴,沿着手掌外侧,向上进入手腕外侧,出于腕上小指侧的高骨,沿着上肢外侧后缘上行,出肘后内侧两筋的中间,再向上沿着上臂外侧后缘,出于肩关节后,绕行肩胛部,相交于肩上,经过大椎穴,进入缺盆,深入胸腔,下行络心,再沿着食道下穿膈肌,至胃,属于小肠。

分支:从缺盆循头颈,向上抵颊部,至目外角后,返回目眶下缘,直达鼻部,沿着鼻子旁边至目内角,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交接。
7.足太阳膀胱经

膀胱经起于目内眦的睛明穴,向上到达额部,左右交会于头顶的百会穴。

分支一:从顶部分出,至耳上角。
分支二:(直行)从头顶部入络于脑,回出项部的天柱穴,分开下行。
直行分支一:下行交会于大椎穴,沿着肩胛内侧,夹行于脊柱两旁,直达腰部,再沿着脊柱两旁的肌肉深入内行,络肾,属于膀胱。
直行分支二:从腰部分出,沿着脊柱两旁下行,贯穿臀部,进入膕窝中的委中穴。
分支三:从项部分出后,经肩胛内侧,夹脊柱,由内部下行至髀枢(髋关节)部,沿着大腿外侧后缘下行至腘窝,与前一支脉在腘窝处会和,两条支脉合并,下行穿过腓肠肌,出走于外踝骨的后方,沿着足背外侧缘,至足小趾外侧端的至阴穴,与足少阴肾相交接。
8.足少阴肾经

肾经起于足小趾下方,斜行足心的涌泉穴,出于舟骨粗隆之下的然骨穴,沿着内踝后方,进入足跟部,由足跟向上沿着小腿内侧后缘,出腘窝内侧,直上股内侧后缘,至尾骨部的长强穴,贯穿脊柱,属于肾,络膀胱。

分支一:从左右股内侧后缘大腿根部分出,向前夹阴部两侧,至下腹部,沿着腹部中线两侧上行,夹脐,抵达胸部前,直达锁骨下的俞府穴。
分支二:(直行)从肾向上行,经过肝和膈肌,进入肺部,沿着喉咙上行,挟于舌根,挟于舌本。
分支三:从肺分出,络于心,注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相连接。
9.手厥阴心包经

心包经起于两乳之间的胸中,出属于心包络,下行穿过膈肌,从胸至腹依次络于上、中、下三焦。

分支一:从胸中分出,浅出胁部,当腋下三寸的天池穴,复向上行抵达腋窝部,再沿着上臂内侧中线,行于手太阴肺经和手少阴心经两经的中间,入肘中,下行前臂掌侧两经的中间,经腕后的内关穴,过腕入掌中的劳宫穴,循中指,直达指尖的中冲穴。
分支二:从掌中分出,沿着无名指尺侧,直达指尖,与手少阳经相连接。
10.手少阳三焦经

三焦经起于手无名指外侧端的关冲穴,沿着无名指外侧至手腕背面外侧的阳池穴,上行于上肢外侧中线尺骨和桡骨之间,过肘尖,沿着上臂外侧上行通过肩部的肩窌穴,前行入缺盆,分布于膻中,散络心包,向下穿过膈肌,依次隶属于上、中、下三焦。除了这个主干道之外,另外还有两条分支。

第一条分支是从膻中分出,向上出缺盆,至项后,左右交会于大椎穴,上行至项,联系耳后的翳风穴,直上耳上角,然后屈曲向下,至面颊部,复上至目眶下。
第二条分支则是从耳后的翳风穴分出,入耳中,出耳前,经过上关前,在面颊部与前一支脉相交,至目外眦的瞳子髎穴,与足少阳胆经相连接。
11.足少阳胆经

胆经起于目外角的瞳子髎穴,向上行至额角,再向下行至耳后的完骨穴,又折向上行至额部,达眉上的阳白穴,然后折至耳后的风池穴,再沿着颈部侧面下行到达肩部,于项后左右交于大椎穴,尔后前行入缺盆。

分支一:从耳后的完骨穴分出,进入耳中的翳风穴,出走耳前,过听宫穴,至眼外角后。
分支二:从目外眦分出,下行走向下颌角的大迎穴,与手少阳三焦经在面颊部的支脉相合,至目下,再向下经下颌角部的颊车穴,至颈部,经颈前人迎穴,与本经前行入缺盆的直行经脉会和,下入胸腔,通过膈肌,络肝,属于胆,沿着胁里浅出气街,绕着阴部毛际,横向进入髋关节的环跳穴。
分支三:(直行)从缺盆分出,下行至腋下,过渊腋穴,沿着侧胸部,过季胁,下行至髋关节的环跳穴,与前脉会和,再向下沿着大腿外侧中线,至膝关节外缘,向下至腓骨头前的阳陵泉穴,直下到腓骨下端,出外踝之前,沿着足背进入第四趾外侧端的窍阴穴。
分支四:从足背的临泣穴分出,沿着第一、二跖骨间,前行出足大趾外侧端,折回穿过爪甲,分布于足大趾爪甲后从毛处,与足厥阴肝经相连接。
12.足厥阴肝经

肝经起于足大趾爪甲后从毛中,沿着足大趾外侧、足背外侧向上,至内踝前一寸处的中封穴,上行小腿内侧前缘,在内踝上八寸处交出足太阴脾经之后,行小腿内侧中线,过膝腘内侧,沿着大腿内侧中线进入阴毛中,绕阴器,至少腹,沿着腹外侧达十一肋前的章门穴,挟胃两旁,属于肝,络于胆,向上穿过膈肌,分布于胁肋部,沿着气管之后,向上进入鼻咽部,连接目系,出于额部,于督脉交会于巅顶的百会穴。

分支一:从目系分出,下向颊里,环绕于口唇之内。
分支二:从肝分出,穿过膈肌,向上注入肺中,与手太阴肺经相连接。

肚脐疗法

很多人认为肚脐只对减肥有用,但实际上它是中医治病之要穴。在中医学中,肚脐被称作“神阙”,它是人体361个穴位中唯一可以用手触摸,用眼睛可以看到的穴位。

这样一个外露的穴位,在婴儿时期,是联通母子、输送血液到全身的生命起源;等我们长大了,它就变成母亲送给我们的一份健康大礼,是我们健康的保护神。

通过肚脐来治疗,叫做脐疗。可以用医师方子自己操作,非常实用,是一种简便、有效的防病治病方法。江西梧州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主治医师郑春华指出:
由于脐带是胎儿从母体摄入氧气、营养物质的通道,脐疗的治疗原则是以肚脐为中心向全身输送气血,通过中药辨证论治达到治疗效果。

观肚脐,察体况

向上形

肚脐眼向上延长,几乎成为一个顶端向上的三角形。具有这种肚脐的人,应多留意胃、胆囊、胰脏的健康状况。

向下形

应注意预防罹患胃下垂、便秘、慢性肠胃疾病及妇科疾病。

圆形

肚脐若为正圆形,女性表示身体健康,卵巢功能良好;男性则表示精力充沛、血压正常,五脏六腑都很健康。

肚脐偏左

应预防肠胃功能不佳、便秘或大肠黏膜病变。

肚脐偏右

应注意肝炎、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

肚脐凸出

当腹部有大量积水或卵巢囊肿时,肚脐就会向外突出。

人体脏腑经脉百骸的阴阳之分

先天精气是阴阳和合之气,后天精气同样是阴阳和合之气,既然养化人体脏腑经脉百骸的先后天精气都是阴阳之气和合制化的产物,那么人体脏腑经脉百骸必然始终禀赋阴阳二性两端,脏腑经脉百骸的阴阳二象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无阳则阴无以化,无阴则阳无以存,对于人体脏腑经脉百骸的形质存续而言,只能在阴阳精气的和合制化过程中存在。进一步看,人体生命的形质结构体始终处在动态演化发展的时空过程之中,这种动态的存续演化过程在机制上也只能靠阴阳之气彼此间的互制互化过程来维系。
其次,脏腑经脉百骸组织既有形质上的阴阳不可分割性,同时还有功能上的阴阳平秘协调性,人体生命存续的体现和表征是依靠脏腑经脉百骸组织功能上的阴阳平秘协调性来实现的。脏腑经脉百骸组织功能的阴阳属性,本质上是其形质结构阴阳属性的外在体现,形质的阴阳决定功能的阴阳。
第三,脏腑经脉百骸的阴阳分别还包括诸如空间关系等的比较分类上。如基于表里、上下、前后等的不同,故定义为胸腹以上为阳、胸腹以下为阴,背部为阳、胸腹为阴,手为阳、足为阴,等等。
脏腑经脉百骸的空间阴阳分类等更多的是一种认识逻辑上的惯性思维,在中医临床中实际意义并不太大。但脏腑经脉百骸形质功能层次上的阴阳分类则具有重要的现实生理病理学指导价值,因而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思想之一。
在脏腑阴阳辨证中,肝、心、脾、肺、肾五脏“其气象地,藏而不泄”,所以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五腑“其气象天,泄而不藏”,所以为阳。五脏之中,心肺居上为阳,肝肾居下为阴,脾居中土,运化四旁,阴阳平衡。心肺之中,心为阳中之阳,肺为阳中之阴;肝肾之中,肝为阴中之阳,肾为阴中之阴。每一脏腑之中又有阴阳之分,如心有心阴、心阳,肾有肾阴、肾阳,胃有胃阴、胃阳等。
经络也有阴阳之分。经脉属阴,络脉属阳,而经脉之中有阴经与阳经之别,络脉之中又有阴络与阳络之分。就十二经脉而言,就有手三阳经与手三阴经之分、足三阳经与足三阴经之别。而奇经八脉之中,任脉为阴,督脉为阳,冲脉为阴,带脉为阳,维跷之脉也有阴阳之别。
经络禀气于脏腑,所以经络之气本质上就是脏腑之气。五脏之气各有阴阳、六腑之气各有阴阳,故经络之气也各有阴阳,且其阴阳属性与各自禀赋的脏腑之气的阴阳属性是一致的。

道教的奇特驱邪养生术——啸法

在道教的修炼方法中,啸法是相当奇特的。许多经典文献都有记载,一些文人的诗歌散文也对它多有颂扬。古人最早用啸法来招魂驱鬼,交通神灵。魏晋文人也相当追捧。据说诸葛亮隐居南阳时早晚长啸炼气锻炼身体。

“啸”一般指的是通过舌头与口形的调整而发出长有清越的声音。据说厉害的啸者能模仿大地万物的声音十分厉害。“啸”起码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存在了,流传到汉代,被道教所吸收,成为了一种特殊的炼气方法。随着道教组织的不断扩大,各种啸的传说也不断产生,据说浙江东阳人赵炳,精通啸法,只要他大啸一声,江河湖泊就会掀起大浪。

据说啸法可以招魂驱鬼,交通神灵。
据葛洪的《神仙传》记载,汉朝时期的栾巴善于啸法,栾巴刚刚当任豫章太守的时候,了解到庐山上有一座神庙,其“神”能在帐中同人说话,每每饮酒,在空中传递杯子。栾巴断定这是精怪作祟,准备捉拿,精怪害怕,化为书生。骗娶了齐郡太守的女儿为妻。栾巴赶到揭露真相,然后仰天长啸,“书生”显出原形,原来是一只狐狸。
魏晋时期的文人们特别喜欢长啸,“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曾经在苏门山遇到隐士孙登,想同他探讨啸法,孙登不做声,阮籍心里不舒畅,于是长啸而退,阮籍走到半山腰的时候,忽然听到一种声音像是鸾凤鸣唱,在岩间溪谷里回荡,原来是孙登之啸。

啸具还有特殊的养生功用。

啸法具有动静相兼的特点,一方面,啸必须有舌头嘴巴的动作,气流从人体呼吸道振动而出,这必然对躯体器官有一定的按摩作用。另一方面,啸是一个复杂的意念调动过程,啸者通过内在的意念调整,以达到暂时的忘我境界,这可以进入内功态。
仰天长啸图
嵇康《幽愤诗》写道;“咏啸长吟,颐性养寿”,“啸”具有一定的养生功效。
啸是一种炼气的方法,也是一种与大自然交流的奇特手段,有兴趣的可以一试。

道医祖传治癌奇方

第一个偏方:
  药方煎法及服法:红枣大粒八粒,小粒十粒(共用十八粒),白花蛇草二两,铁树一叶,半枝莲一两,四味药共为一剂,可煎二次,第一次煎用水量十五磅(约十五碗水即五磅水瓶三瓶水)煎煮二小时,第二次十磅(约十碗水即五磅水瓶两瓶水)煎煮二小时,然后将煎好的药汤倒在一起,日夜当茶服用。
  说明:
  一:该药主治各种癌症。根据服法结果,已经治愈肠癌、肝癌、子宫癌、乳癌、胃癌,除乳癌效果较差,其他癌症服之都有良好效果,特别是肠癌,只服4至6小时即起异常效果。
  二:平时每月煎一次服食,该药对脏腑之热毒及痔疮、热咳等症,服后都确实生效且能彻底治愈。
  三:注意:半枝莲清凉无毒,是排污,服后不能饮用开水,恐其冲淡药效。如果癌症三花(即是表面能看见烂的),可将刚生长的鲜草药捣烂,取其渣,将渣敷于患处,取其汁用水烧热当茶饮。此药方不分男女老幼,服用三至四个月方能彻底痊愈,服用后大小便常常有浓血排出,这反应,毒物清除后即止,可勿惊疑。
  四:系祖传秘方,因恐怕死后失传而公开。到目前为止,治愈者无数,是救人一奇方。
第二个偏方:
  公开(祖传治癌秘方)治癌千余例,有效率100%
  癌症肆虐全世界,每秒死亡好几人,发病率和死亡率越来越高,但医学界束手无策!
  为救拔病苦众生,为光耀如来家业,李清岩居士无私贡献祖传秘方,治疗各种癌症/肿瘤千余例,有效率100%
  道医祖传治癌秘方
  主治:各种癌/瘤
  配方:生五灵脂10克,生黑牵牛20克,生香附子10克,生广木香10克.
  用法:买药时加工成粉,加白醋调糊为丸,阴干.一次10克.生姜汁送服,每天3-4次(小儿药量减半).也可以不调糊,服药时加些醋.
  注意:不得吃人参。孕妇不可用。
  说明:一般病例30分钟见效,经千余例临验,疗效100%,被称为神方!
  本方前三味药是祖传秘方,第四味药是贡献人研究所加.
  献方人:广东饶平县三饶镇西巷头民间道医师
  持方人公开祖传秘方,救死扶伤,功德无量!
[此段落因违反相关规定已经被隐藏]

1三才针法操作方法

针刺手法是针灸临床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是针刺临床获效的关键因素,包括持针、进针、运针手法等。程氏“三才针法”包括动手探穴、指实腕虚持针法、三才进针法、震颤补泻法和飞旋行气法,几个动作连贯操作,一气呵成,快速有效。

1. 1动手探穴
腧穴定位既是针刺操作的重要环节,又是提高针灸临床疗效的基本保证。古代虽给出了骨度折量、指寸定位、简便取穴等腧穴定位方法,然而这些方法只是一种粗略的经验定位,并不能完全定准穴位。正如《千金方》所云:“人有老少,体有长短,肤有肥瘦,皆须精悉商量,准而折之,又以肌肉纹理节解,缝会宛陷中乃以手按之,病者快然,如此仔细安详,用心者乃能得而。”此外,腧穴体表定位会因体位改变而改变。如足三里穴虽定位为膝下三寸,胫骨外缘,然下肢伸直和屈膝取之时不能合一,其他诸多穴位也会如此。
现代研究也发现,各种腧穴定位方法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如自身对照各部位的骨度分寸与各种手指同身寸,符合率仅在0%一12.5 %,各种手指同身寸如拇指同身寸、中指同身寸、一夫法各组之间的符合率在0%一11.75% (腧穴的定位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必须经过“经验取穴”和“动手探穴”两个步骤,即先据常规取穴法定出穴位的大概所在,然后施以循、摸、按、压等手法以精确定位。现代穴位解剖学特征研究发现,穴位多在骨、肌或筋膜围成的孔隙或隧道,那么探摸时手下感觉也会有相应变化,如针刺百会穴时,虽然标准定位为两耳尖连线中点处,临床中通过手下探摸多定位为中点偏后的孔隙处。如《灵枢·离合真邪》曰:“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虚实,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之”《灵枢·背腧》亦曰:“按其处,立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
之所以重视探找穴位,因为他认为“诊病之处即是治病之处”,穴位为身体的报警器,如果经络、脏腑出现了问题,身体上特定的部位就会变得特别敏感。正如《针灸资生经》中所曰,“须按其穴疼痛处灸之方效,按其穴之酸疼处即是受病处。”因此临证中他尤重视压痛选穴法,即取压痛点作为针灸治疗点的方法,以内经中“以痛为腧”和“在分肉间痛而刺之”等刺法演变而来的。主要包括穴位与非穴位压痛选穴两种。穴位压痛选穴既可用以诊断,也可用于治疗,如阑尾炎常在天枢和阑尾穴处有压痛,胆囊炎或胆结石在胆囊穴上有压痛等等。所有这些压痛点,又是有效的治疗点。非穴位压痛选穴,又称阿是压痛选穴,如扭伤、痹证、落枕等病,常用压痛选穴法,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1.2指实腕虚持针法
持针、进针、运针的指力是针刺手法的基本功,贯穿于整个针刺过程中,包括持针方法、进针时的用力方向、针刺角度、行针力度和频率等,与疗效直接相关。正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所曰:“持针之道,坚者为宝。”持针之手要指力实而腕力虚,以右手拇、食二指持针,中指指端靠近穴位,单手进针,为三才针法的动作基础。进针时指力和腕力必须配合好,悬指,悬腕,悬肘,切循经络,针随手入。运针时要具有《内经》所说的“手如握虎”之力,运神于指,针刺病所,方能“伏如横弩,起如发机”,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之所以有时同样的处方用穴,别人未能治愈的疾病,能够取得疗效,可能与指力有很大关系。他认为,指力是在理法方穴术基础上影响疗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持针、进针、运针的指力练就好,才能力贯针尖,丝丝入扣,恰中病机;能否顺利进针并不取决于手指力量的大小,而是取决于手指力量是否作用在针尖上,用力方向是否与进针方向一致,即是否能够做到力贯针尖,如果不能,力度越大,反而越容易弯针。现代研究也发现,指力的强弱与针感有密切关系,进而影响疗效。如曹文钟等通过对5000人次的观察发现,在一定条件下针感的强弱、出现频率以及持续时间与指力的大小成正比,
小于平均值3. 16kg的指力则不会出现针感,并发现指力强度对甲皱微循环、肢体血流图、ST段、肠蠕动均有影响。
1. 3三才进针法
临床要以病人为本,不仅重视疾病,更要关心病人。在患者体位、针具选择、进针方法、针刺深浅等方面,既要确保疗效,又要注意患者能否接受,尤其是初次被针灸的人,进针的快慢、是否疼痛等因素,直接影响针灸的疗效。他在长期的医疗教学实践中,在借鉴传统三才刺法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一种易学、易教、病人痛苦小的进针法,取名为“三才进针法”。
三才,取意天、人、地三才,即进针分浅、中、深三个层次操作,先针1一2分深,通过皮肤的浅部,为天才,再刺5一6分深,到达肌肉为人才,三刺2 -4分深,进入筋肉之间为地才。
“三才法”首见于《针灸大全·金针赋》:“初针,刺至皮内,乃曰'天才’;少停进针,刺入肉内,是曰'人才’;又停进针,刺至筋骨之间,名曰'地才”’。可以看出把人体穴位分为天、人、地三部,以皮内为“天”,肉内为“人”,筋肉之间为“地”,即浅层、中层
和深层三层,分层针刺。
这种按穴位分层进行针刺的方法,是在《灵枢》“三刺法”基础上提出的。《灵枢·官针》载:'所谓三刺则谷气出者,先浅刺绝皮,以出阳邪;再刺则阴邪出者。少益深,绝皮致肌肉,未入分肉间也;己入分肉之间,则谷气出。故《刺法》曰:始刺浅之,以逐邪气而来血气;后刺深之,以致阴气之邪,最后刺极深之,以下谷气,此之谓也”《灵枢·终始》载:“凡刺之属。三刺至谷气……故一刺则阳邪出,再刺则阴邪出,三刺则谷气至,谷气至而止。所谓谷气至者,已补而实,已泻而虚,故以知谷气也。”说明在针刺过程中应分三部操作,“一刺”通过皮肤为腧穴浅层;“再刺”到达肌肉为腧穴中层;'三刺”进针至分肉之间,分肉即肌肉间隙的深层组织,为腧穴深层。如此分层操作则可祛除邪气、扶助正气、调和阴阳营卫,使针刺取得应有的感应,即“谷气至”。
三才进针法之“快”主要体现在第一阶段,即快速刺透皮肤,因皮肤层神经末梢十分丰富,进针太慢则容易造成较长时间的疼痛,患者不易接受,所以进针透过皮肤时要用较快的动作。之后轻徐而入进入肌层,体会针感,稍有阻碍为针至血管或肌健,提针至皮下,改变针尖方向或角度进针至有针感。这样病人就少有痛苦及血肿形成,惟有酸、胀、麻、困之得气的舒适感。三才进针法轻巧迅速简
捷,由浅入深,逐层深入,得气迅速,一则可减少患者的疼痛,二则可调引气机之升降,为实施其他各种补泻手法打好基础,

1. 4震颤补泻法

针刺得气后,依据病性及患者体质,施以适当的补泻手法,亦是针刺取效的重中之重;针刺补泻的效果是客观存在的,手法作为实现方式也是客观存在的。然从《黄帝内经》到《针灸大成》,各种补泻手法层出不穷,如烧山火、透天凉、青龙摆尾、白虎摇头、苍龟探穴、赤凤迎源、饿马摇铃、龙虎交战、阳中隐阴、阴中隐阳等。这些补泻手法虽丰富了针灸学,但因理论晦涩,在一定程度上给针刺手法理论造成疑惑;且不易操作和体验,使后学在临床操作中也难以把握,实不利针灸之传扬。

手法作为实现目的的方法是多样的,而其指导原则只有一个,师古而不泥古,师其原则而不拘泥于其具体方法。他在古代传统补泻手法操作要点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将高频率的提插与捻转相结合的手法—震颤催气法,即手持针,做小幅度快速的提插捻转略加振颤,使一次得气率达到了80%以上。得气后还加用“飞旋行气法”,即用拇、食两指边提插、边捻转,每捻1次,手指离针柄1次,结合一捻一放两指展开,状如飞鸟展翅,反复数次以促进针感扩散走动。并结合现代医学知识,从神经反射理论将针刺手法简化为重刺激和轻刺激两类。捻转一圆周为强刺激(泻法),捻转半圆周即为中刺激(平补平泻),捻转不到半圆周即为弱刺激(补法);提插lcm者为强刺激(泻法),0. 5 cm者即为中刺激(平补平泻法),0. 2cm者即为弱刺激(补法)。捻转、提插法可以单用,亦可联合使用。
2对三才针法使用要点的思考
针刺是一种从外入内的刺激疗法,其取效的关键是“得气”,即“得效之要,在于得气”。三才针法虽看上去操作简单,临床应用需要注意很多才能做到针下得气。得气的获得除与针刺部位、
针具选择、进针方法以及患者病情、体质状况有关外,更取决于提插、捻转和振颤3种手法的配合,通过速度快慢、幅度大小和时间长短来体现补泻手法以及获得“针感”。做捻转手法时,要做到捻转的角度大小可以随意掌握,来去的角度力求一致,速度快慢均匀,在捻转中也可配合提插;做提插手法时,要做到提插幅度上下一致,频率快慢一致,同时也可以配合捻转,这样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2. 1辨证确定三才针刺深浅
针刺浅深问题,是毫针刺法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直接决定疗效。应用三才进针手法时,针刺的深浅应根据腧穴所在部位的不同组织来分层,三才进针只是将腧穴深度做相对的划分,如1. 5寸深的腧穴,即以0. 5寸处为天部(上1/3) )1寸处(中1 /3)为人部,1. 5寸处(下1 /3)为地部。如在某些部位不适宜深刺时,又如何加以运用?程莘农指出运用时当深则深、当浅则浅,并非对每一穴位的刺针深度必须达到三部。病有表里、寒热、虚实、阴阳之分,刺有浅深之异,在表者浅刺,在里者深刺。正如《医学入门》载:“凡除寒热病宜于天部行气,经络病宜于人部行气,麻痹疼痛宜于地部行气。”
决定针刺浅深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病情是决定针刺浅深的关键,腧穴所在部位是决定针刺浅深的基础,患者年龄、体质是决定针刺浅深的重要条件。在掌握针刺浅深时要因病、因穴、因人制宜,否则就会产生深则邪气从之入,浅则邪气不泻的后果。如治疗外感表证时刺风池宜浅,进针7 —12mm即可,治中风言语蹇涩之里证则需深刺风池,可直刺达20一30mm;寒性胃痛刺中脘进针深,而热性胃痛则浅刺之。此外,针刺浅深还应与所取腧穴相对应,随腧穴所在部位不同而异,腹腰、四肢内侧等阴部腧穴刺之宜深,头面、胸背、四肢外侧等阳部腧穴刺之宜浅。
2. 2灵活掌握针刺方向,气至病所
历代针灸医家创立了循、摄、弹、摇、搓、捻等等手法来候气、导气。程莘农认为为寻求较好的感应,除应用上述手法外还应采取适当的针刺方向,这是导针下之气运行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法。由于腧穴不仅能够主治邻近组织、器官的病症,即“腧穴所在,主治所在”,还能主治其所属经脉或与其交会的其他经脉疾病,即“经脉所通,主治所及”。
掌握不同针刺方向,不仅是为了适合在不同腧穴部位针刺,也是构成导气、补泻手法的主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针刺某些腧穴时,只有通过不同的方向针刺才能较好地发挥其治疗作用。如合谷穴主治范围有本经病候的头痛、鼻帆、齿痛、半身不遂、指挛、臂痛、口歪斜,又有表里经肺经病候的发热恶寒、咳嗽、咽喉肿痛等病证,如针治指挛、臂痛等本经病候时应采用直刺法向食指方向斜刺,如治咳嗽、咽痛等肺经病候,则应向掌心方向直刺;若针治牙痛、面瘫时要以针尖向上,顺着手阳明大肠经循行方向进行小幅度旋捻,使针感上行至患侧面部,患侧面部有酸胀感、发热感、蚁行感等为“气至病所”的针感。
“三才针法”虽源于古人但又有创新,三才一体得气为先,手法独特,疗效显著。看来朴实无华,却是千锤百炼,熔各种手法于一炉之作,它具有同一穴处的多靶点、多层次治疗的特点,通过对皮部、经络、经筋分层刺激,祛除稽留在不同层次组织中的邪气,调节卫气营血和皮络筋肉骨等组织结构,以疏通气血达到重点刺激、整体治疗、协同增效的目的。强调得气之时病人有针感,医生手下也应该有得气感,重视针刺深浅、补泻、方向对得气的影响,这些理论和经验对针灸学术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医针灸之针刺手法

  针灸作为中医的一部分,它脱离不了整个中医的理论体系,如果你只是想学点皮毛,那么可以只看针灸方面的书,比如《针灸学》教材、《针灸大成》之类,还有《马丹阳天星12穴》、《玉龙赋》、《标优赋》等歌诀。学完这些你只能治好别人都能治好的病和书上描述过的病,要想兵来将挡,还得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是研究各种刺法和灸法的操作方法、临床运用及作用原理的一门学科。我们本次主要讲的是针刺手法即针法。
针法:又称刺法,指采用针具,运用手法,刺激人体一定部位(一般是腧穴),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从而防治疾病的方法。
一、针刺进针法
(1)单手进针法:
操作:单手进针法:术者以拇指、食指持针,中指端紧靠穴位,指腹紧靠针身下段。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按压时,中指随之屈曲,将针刺入,直刺至所要求的深度。
适用:短针进针。
(2)双手进针法:
①指切进针法
操作:用左手拇指或食指或中指的爪甲切按在腧穴位置上,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腧穴。
适用:短针进针。
②舒张进针法
操作:用左手食、中二指或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食、中二指或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
适用:皮肤松弛部位得腧穴。
③夹持进针法
操作:左手拇食二指持捏消毒的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露出针尖,将针尖固定于针刺穴位的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持针柄,使针身垂直,在右手指力下压时,左手拇食二指同时用力,两手协同将针刺入穴位皮肤。
适用:此法适用于长针的进针.
④提捏进针法
操作: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上端将针刺入。 适用:适用于皮肤浅薄部位(如印堂、列缺)的进针。
二、行针手法
行针又名运针,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为使之得气,调节针感和进行补泻而施行的各种针刺手法。 行针基本手法:提插法、捻转法。
行针辅助手法:循法、弹柄法、刮柄法、摇柄法、挫柄法、震颤法。
(1)提插法:
操作: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上提下插动作的操作手法。(这种使针由浅层向下刺入深层的操作谓之插,从深层向上引退至浅层的操作谓之提,如此反复地上下呈纵向运动的行针手法,即为提插法)。
要领:使用提插法时的指力要均匀一致,幅度不宜过大,一般以3~5分为宜,频率不宜过快,每分钟60次左右,保持针身垂直,不改变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
(2)捻转法:
操作: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向前向后捻转动作的操作手法。(这种使针在腧穴内反复前后来口的旋转行针手法,即为捻转法)。
要领:使用捻转法时,指力要均匀,角度要适当,一般应掌握在180o左右,不能单向捻针,否则针身易被肌纤维等缠绕,引起局部疼痛和导致滞针而使出针困难。
三、针刺补泻手法
针灸治病补泻手法是关键。而且,针刺手法并不玄奥,并非常人所想的那样神秘莫测,倘能细心探求,自非难事。针灸手法效果的不同主要决定于捻转的幅度、提插的速度、进针的角度,最后得出一个综合力度。惜因目前操作不一,有人就认为玄虚神秘,如能研得真谛,确有独到之处,针灸原理也在其中。
针刺补泻手法中,最重要的是提插补泻法、捻转补泻法,这两项内容也是笔试中经常出现的考点。记忆的时候,要配合动作找其中的规律,不要单纯背文字,不然很容易搞混的。
(1)疾徐补泻:进针慢、退针快,少捻转为补;进针快、退针慢,多捻转为泻。
(2)呼吸补泻:呼气时进针,吸气时退针为补;吸气时进针,呼气时退针为泻。
(3)开合补泻:出针后迅速按压针孔为补;出针时摇大针孔为泻。
(4)提插补泻: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为补;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为泻。
(5)迎随补泻:针尖随着经脉循行的方向,顺经斜刺为补;针尖迎着经脉循行的方向,迎经斜刺为泻。
(6)捻转补泻:左转时角度小,用力轻为补;右转时角度大,用力重为泻。 另外还有很多复杂的复式手法,临床上常用的有烧山火和透天凉两种。
(7)烧山火:因可使病人局部或全身出现温热感而得名,适用于治疗麻冷顽痹等寒证。操作方法是:将穴位纵向分为天、地、人三部,将针刺入天部(上1/3),得气后行捻转补法,再将针刺入人部(中1/3),得气后行捻转补法,然后再将针刺入地部(下1/3),得气后行捻转补法,即慢慢地将针提到天部。如此反复操作三次,即将针按至地部留针。
(8)透天凉:因可以使病人在局部或全身出现寒凉感而得名,适用于热证。操作方法是:将针刺入应刺深度的地部(下1/3),得气后行捻转泻法,然后再将针紧提至人部(中1/3),得气后行捻转泻法,然后再将针紧提至天部(上1/3),得气后行捻转泻法,将针缓慢地按至地部。如此反复三次,将针紧提至天部即可留针。 此外,临床上对于虚实不明显的病症一般采用平补平泻的方法。本法介于补法和泻法之间,操作时应均匀地提插、捻转,力量速度中等,以得气为度,然后用中等速度出针。 “补泻不明,扎针不灵”是针灸学界的一句格言。在针灸的临床治疗中,只有针对素体症状配合相应的针灸补泻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中医发展中几千年的精华也在于此。
四、针刺的作用
1、疏通人体经络
按照中医的说法,人体中含有众多的经络,支撑起人体的日常动作。所以说,经络对于人体非常的重要。针灸的作用就是疏通经络,帮助其恢复顺畅并且正常工作,这也是针灸的基本功效之一。如果人体内经络不畅,那么气血的运行就会受到阻碍,所以容易出现身体疼痛、关节麻木、肿胀等现象。
2、调和阴阳
除了疏通人体经络的作用之外,针灸的作用还包括的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这也是针灸、中医的最终目的了。身体不舒服出现疾病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归根结底都是人体出现阴阳失衡,针灸可以有效的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
3、扶正祛邪
所谓扶正祛邪,指的就是扶助我们人体中原本就拥有的机体正气,祛除掉导致身体出现疾病的病邪。
五、注意事项
针灸虽然能够令我们有效的解除疾病的困扰,但并不是说这种保健治疗方法就是百分之百安全的。为了保障我们的生命健康,以下的一些针灸注意事项一定要牢记在心哦!
1、在身体过于疲惫,精神高度紧张和饥饿的时候最好不要进行针灸;
2、年老体弱者进行针灸治疗的时候,最好选择卧位,因为这样更加容易选择穴位;
3、女性在怀孕的时候进行针灸力道一定要轻柔,并且一些能够引起女性宫缩的穴位千万不要进行针灸,常见的这类穴位有合谷、三阴交、昆仑等等;
4、如果给小孩进行针灸,孩子哭闹不配合的时候,千万不要留针,除非必要;
5、婴幼儿进行针灸的时候,囟门部及风府、哑门穴等的穴位千万不能够施针;
6、患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最好不要进行针灸;
7、皮肤出现感染、肿瘤等等部位不能够进行针灸;
8、特殊病人的特殊部位选择针灸的穴位、施针的角度和深度有着特别的讲究,例如肠粘连患者的腹部等等;
9、针灸注意事项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针灸要看疾病种类,应该根据病情来选择针灸的方法或者是其他的治疗手段。

1、合谷 + 太冲

功 用:二穴相配具有镇痛、镇静、镇痉,疏肝利胆的作用。
按:合谷与太冲相配称四关穴,二穴均为原穴,前才为手阳明大肠经,后者为足厥阴肝经。五脏有疾,取之十二原。肝与胆相表里,太冲疏肝利胆,清利肝胆湿热,理气止痛,合谷调和气血,气调痛止。
合谷穴可以治疗头面部的病症,称之为“面口合谷收”。
合谷配合太冲穴,还可以调节人的情绪。
合谷、太冲,合称为“四关”。合谷配太冲,一阴一阳,一气一血,一上一下,一手一足,重在调气调血,通畅经脉气血,对人体气机不畅,经脉气血不通有明显的效果,不通会痛,也会出现郁滞的情况。
注意事项:孕妇忌用。要注意的是体质较差的病人,不宜给予较强的刺激,孕妇一般都不要按摩合谷穴。三阴交穴和合谷穴,具有催产下胎的作用。所以孕妇尽量不要去刺激这个穴位为好。

功 用:二穴相配具有健脾和胃,宽胸理气,降逆止呕,宁心安神的作用。

按:内关穴为心包经的腧穴,又为该经之络穴,八脉交会穴,与阴维脉想通,宽胸理气之功为主。而足三里为胃经之合穴,合治内腑,疏通中焦气机,健脾和胃止痛。
3、梁丘 + 公孙

功 用:二穴相配具有解痉止痛、健脾和胃的作用。

按:粱丘为胃经的郄穴,郄穴是经脉之气深居之处,治痛作用最强。公孙为足太阴脾经输穴、络穴,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冲脉,它的别出分支,入腹络于肠胃。所以实证的胃肠道疼痛的患者,取此穴更为适宜。
4、支沟穴 + 阳陵泉

功 用:二穴相配具有疏肝理气,清除肝胆之湿热,通调腑气的作用。

按:支沟为三焦经输穴,可疏通三焦气机,通调腑气。阳陵泉为胆经合穴,又是八会之一的筋会,可疏肝利胆通调少阳,清泄肝胆湿热,特别对胆道疾病,有其特殊之功。
5、外关 + 悬钟

功 用:二穴相配具有疏通三焦之郁热,泻肝胆之火,通调经络之气这作用。

按:外关为手少阳三焦经这络穴,以是八会之一,通于阳维脉,有清热解毒之功。悬钟为足少阳胆经之输穴,以是八会穴之一的髓会,主要为清泄肝胆之郁火,通调肝胆之气机,对胆囊和胆管均有其特殊的作用。
6、气海 + 三阴交

功 用:二穴相配具有通调下焦气机,调冲任补肾涩精的作用。

按:气海为任脉经之输穴,为一身元气聚集之处,本穴能助全身百脉之沟通,凡气之所至,血乃通之,所以本穴有调气活血之功。三阴交乃足三阴之交会穴,调理肝脾肾三经气机为主,善治下焦湿热,兼以健脾补肝益肾,调理冲任。
7、合谷 + 内庭

功 用:二穴相配具有泻胃火,降呕化积滞,理气止气止痛之功。

按: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具有清热利咽,清炎止痛的作用。内庭为阳明胃经荥穴,具有清热 泻火作用。所以胃肠二经之热,本对穴有清泻之功。如对风火牙痛及口腔粘膜糜烂的病人,取本对穴,按揉、刮痧、艾灸,可起立立竿见影之效。
8、中脘 + 足三里

功 用:二穴相配具有升清降浊,健脾和胃,消积导滞,行气止痛的作用。

按:中脘为胃的募穴,又是八会穴之一的腑会。意为胃之纳水谷的仓库,所以它是调理中焦之要穴,治疗胃病的必用穴。足三里为胃经的合穴,合治腑病,为胃病患者远道循经取穴之一。
9、中渚 + 足临泣

功 用:二穴相配可疏肝胆之气滞,解少阳之郁热。

按:中渚为手少阳三焦经脉气所注,足临泣为足少阳胆经脉气所注。在经居半表半里,其症可见寒热往来,口苦,胁痛;在脏为胆,胆与肝相表里,搜索关注公众号学艾灸,胁肋为肝之分野,肝脉布两胁,所以本对穴治疗肝胆疾病引起的胁肋疼痛,效果非常显著。
10、人中 + 委中

功 用:二穴相配可醒脑开窍,安神定志,通经和络止痛。

按:人中为督脉的输穴,位于口鼻之间,口通地气,鼻通天气,天地相通,窍开脑醒,督通络畅。委中为足太阳膀胱经合穴,在舒经活络,行气活血,善治腰痛之功。因腰为肾之府,足少阴肾经之气,由内踝上行至膝、腘内侧,折向腘中央,二经于委中穴相会,太阳下行,少阴上行。
11、膻中 + 内关

功 用:二穴相配可宽胸理气,强心安神,通胸阳,止心痛。

按:素问灵兰秘典 谓'膻中为臣使之官。’以说'膻中者君主之宫城也’。心者君主之官,说明本穴与心的关系甚为密切,为心包络这募穴,以是八会穴之一的气会,调气之功较强,凡气病有之甚佳。内关为心包经之络穴,也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维脉,宽胸理气,温通心阳。
12、鱼际 + 复溜

功 用:二穴相配可清热泻火,生津止咳。

治痛范围:1、咽喉肿痛,由于肺阴不足,水津不能,咽喉干燥疼痛。2、咳嗽引起的胸痛。
13、外关 + 后溪

功 用:二穴相配可疏风清热,调气止痛,通经和络。

按:外关为手少阳三焦经输穴,以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阳维脉,主治三焦邪热,疏风解表,和解表里,散寒清热。督脉总督一身之阳,后溪为手太阳小肠经输穴,又是八脉 交会穴之一,通于督脉,所以本对穴可治疗以热 痛为主的头痛,而后颈小肠经为所过之外,对肩胛上、颈椎部位的疼痛,效果较好。
14、印堂 + 合谷

功 用:二穴相配可和络止痛,疏风清热,宣通鼻窍。

按:印堂为经外奇穴,实居于督脉上,有宣通阳气和络止痛之功。“面口合谷收”,说明合谷对头面部疾病的治疗有其独到之处。二穴相配,疏风泄热之功相得益彰。
15、归来 + 三阴交

功 用:二穴相配可通调下焦气机,行气止痛,利湿消炎。

按:归来虽为阳明胃经输穴,但与女子输卵管的位置靠近,所以二穴相配对治疗生殖系统、泌尿系统疾病效果非常明显。
16、太溪 + 太冲

功 用:二穴相配可平肝降压,补肾泻肝,调气止痛。

按:太溪与太冲均为原穴,前者属肾经,后者属肝经。王冰:肾脉与冲脉并下行,循足,合而盛大,故曰“太冲”。凡肾阴不足,肝阳偏亢所出现的疼痛,均可用之。
17、阳谷 + 侠溪

功 用:二穴相配可清热泻火,消肿止痛,通经和络。

按:阳谷为手太阳小肠经火穴,侠溪为足少阳肝经荥水穴。搜索关注公众号学艾灸,根据五行学说,水克火,所以临床应用本对穴时补侠溪、泻阳谷。
18、足三里 + 三阴交
功 用:二穴相配可健脾和胃,行气止痛。
按:足三里为阳明经合穴,本经由头到足为降但足三里一穴为降中有升。三阴交为脾经之输穴,又是足三阴经的交会穴,由足至脾为升,但三阴交一穴升中有降。阳不降则阴不能升,阳之降,阴之引也,阴之升,阳之伸也,这样一升一降,维持升降平衡。升清除浊的功能得以正常。
19、曲池 + 上巨虚

功 用:二穴相配可清热 利湿,行气止痛,制止泻痢。

按:曲池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上巨虚为其下合穴,合治腑病,所以本对穴善治大肠诸疾,针后能消炎止痛,清热 利湿,改善肠道的蠕动功能。
20、风池 + 昆仑

功 用:二穴相配可疏通经络,以少阳、太阳经为好,祛风解表,明目益聪。

按:风池为足少阳肝经与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阳维、阳跷脉的交会穴,所以偏正头痛均可取之。又是眼部疾病治疗要穴。对降低眼压有较好的作用。昆仑治头痛为远道取穴。
21、头维 + 列缺

功 用:二穴相配可祛风止痛,解表祛邪。

按:头维为阳明胃经的输穴,一般针刺时向后沿皮刺1.5寸,列缺是手太阳肺经的络穴,又是八脉 交会穴之一,通于任脉,所以可以治胸腹部疼痛,一般向上斜0.5-1.0寸。
22、命门 + 委中

功 用:二穴相配可补肾益精,舒筋活络。

按:命门是生命之门,有助阳固精,强壮之功。本穴属于全身补穴之一,没有泻的作用,通常用灸法为主。委中属全身泻穴之一,没有补的作用。这样一补一泻互用,虚实腰痛均可用之,委中以刺血为主。
23、中渚 + 后溪
功 用:二穴相配可舒通经络,调和气血。
按:中渚与后溪相配,对治疗颈椎综合症所引起的疼痛感和后颈部侧不灵活,有其特殊的作用。但必须注意,使按压感向上传导至肩部效佳。
24、百会 + 涌泉

功 用:二穴相配可引阳下行,平息肝阳。

按:涌泉为肾经井穴,肾水涵养肝木,如肾阴不足肝阳偏亢,发为头昏眩晕,头痛易怒,用涌泉有病在脏取之井之意。百会为手、足三阳经和督脉之交会穴,本穴属补穴,与涌泉泻穴同用,一补一泻,补不恋邪,泻不伤正。
25、少商 + 历兑

功 用:二穴相配可清热利咽,消肿止痛。

按:少商一般采用点刺出血,厉兑针1分。

尺泽

1.急性胃肠炎:在尺泽附近的静脉放血。方法:暴露肘窝静脉,用碘酒消毒,再用酒精脱碘后,令患者掌心向上握拳,医者用掌由患者腕部向肘推3~5次,最后一次手要停在距静脉三横指处。捏紧前臂,使静脉怒张,另一手持三棱针对准静脉,缓慢刺入,以穿透管壁为限,再缓慢出针、血即流出,腹痛、恶心立止,操作完毕,患者屈肘止血。
2.膝关节病:直刺,有适当针感时,边捻针边叫患者活动膝关节;也可针完起针后叫患者活动膝关节。
2孔最
1.外感时可发汗(用远红外线照射该穴7~8分钟),或针刺捻转使周身微热。
2.鼻衄:直刺0.3~0.5寸,针感酸胀至鼻衄止。
3列缺
1.阴茎、睾丸、尿道病:弹拨或用针斜刺,使针感向肘方向传导。
2.慢性咽炎:配照海穴(针列缺时,针斜向肘,使局部酸胀,针照海要直刺0.3~0.5寸,使局部酸胀、每隔5分钟捻针1次)
4太渊
1.膈肌痉挛(呃逆):避开动脉直刺0.3~0.5寸,使局部酸胀。
2.脉管堵塞:针法同上。
5鱼际
1.支气管哮喘:用1寸针向掌心方向刺入0.3~0.5寸,使局部酸胀,哮喘会迅速平复,肺部哮鸣音消失,体表压痛消失。
2.岔气:针法同上。
6少商
1.咽喉肿痛:三棱针点刺放血。方法:消毒穴位,医者用拇指由患者的大鱼际向指端推3~5次,最后一次停在指关节处,捏紧拇指,另一手持三棱针对准穴位快速刺入,针孔要大,挤出血10~15滴,使血由暗红变淡为宜。
2.外感身疼无汗:用0.5寸针刺该穴,捻转使局部刺痛。
3.中风急救:配商阳、中冲、关冲、少冲、少泽,双手均刺,强刺激,或点刺放血。
7合谷
1.冷嗽:受寒后咳嗽日久不愈,胸闷憋气,咽喉不爽,针之用补法:即得气后拇指向前用力,操作5分钟,可迅速理气宽胸。
配穴:三阴交用泻法,效佳。
2.牙痛:强刺激止痛好。
3.止汗,发汗:配复溜,汗多可止,无汗可发,合谷、复溜双侧均针,以出现针感为度。
8手三里
消除针刺不当引起的后遗感。
方法:弹拨,如弹拨患者右侧之手三里时,医者与患者对面而立,用右手握住患者右手,使肘屈成90°,用左手的拇指弹拨患者右侧手三里穴处的肱桡肌,同时让患者活动不适之处,当即缓解或消失。
9曲池
1.降血压(1、2期效果较好):直刺,得气后提插捻转数次,患者当即头脑清爽出针。
2.上肢要穴,可治半身不遂,肩周炎:直刺,得气后提插捻转、留针30分钟,每过5分钟行针1次;或针曲池穴得气后起针,叫患者活动。
3.丘疹及面部痤疮:直刺得气后留针30分钟,5分钟行针1次,常配合谷,血海、三阴交,效更佳。
9内迎香
治红眼病。取穴:在鼻孔内上方的鼻中隔处。针法:清洁鼻孔,用三棱针由鼻孔的外下方向内上方刺入,有阻力时即出针,血即流出。
11四白
治近视眼:用1.5寸针先直刺入皮下,再将针身放平,沿皮向内眼角方向刺,有酸胀感时加大捻转力度,使眼流泪时出针。
12地仓
1.夜眠流口水:向颊车方向斜刺,得气后出针。
2.面瘫:向颊车方向用2寸针平刺,使局部酸胀。
13颊车
治面瘫:向地仓方向平刺,使面部酸胀。
14天枢
胃肠病主要穴:直刺,使酸胀感向下放散,留针30分钟,5分钟行针1次。
15水道
左侧水道穴治便秘:直刺使针下酸胀,留针30分钟,或强刺后出针。
16梁丘
治急性胃疼。急性胃疼时,此处多敏感,有压痛,针之胃疼可止。针感:局部酸胀。
17足三里
1.胃痛和泄泻:直刺以得气后强刺激,让患者深呼吸。
2.膝关节痛:直刺1~1.5寸,使电麻感至足。
3.鼻孔干燥:艾条灸20~30分钟。
4.贫血:直刺,得气后强刺激出针。
18条口
治肩周炎。患者此处常有敏感压痛,用2寸针直刺,得气后边捻转边叫患者活动肩部。
19陷谷
治上眼肌无力,睁眼困难。直刺0.3~0.5寸,出现针感后捻转,眼肌即可增强。
20隐白
治功能性子宫性出血。用1寸针向上斜刺,使出现刺痛感,留针20~30分钟
21公孙
常配内关穴治疗胃脘堵闷,不思饮食,急性胃疼及脐周病。方法:先针左内关得气后捻针使针感向上传至胸至胃,再针右公孙,得气后捻针使针感上传至胃,然后内关,公孙同时捻转后出针。
22三阴交
1.胁下痛:直刺1.2寸,使局部酸胀,胁下痛可止。
2.痛经:在三阴交穴或以下有敏感压痛点,即针此痛点,提插捻转,腹痛缓解。留针30分钟,5分钟捻针1次。
3.两足感觉迟顿:向后斜刺1.3寸左右,使电麻感至足。
4.阳痿:直针刺人,得气后留针30分钟,5分钟捻转1次。
5.舌硬、活动不灵活:直刺得气后,令患者活动舌体。
6.带下病:直刺得气后留针30分钟。
23地机
治急性胃肠炎。患者此穴有敏感压痛。直刺,得气后强刺激,留针30分钟,5分钟捻转1次。
24极泉
治胸闷,气短,心悸,悲愁不乐,半身不遂之手握不开。方法:弹拨,使电麻感至手,边弹拨边叫患者深呼吸。
25神门
镇静安神,治失眠。直刺0.3~0.5寸,使局部酸胀,留针30分钟。
26少府
治阴道瘙痒:直刺约0.3寸,得气后强刺激出针。
27后溪
1.对侧肩背,腰骶疼(因受寒引起的疗效更好)。方法:患者微握拳,暴露穴位,用1.5寸针直刺得气后拇指向前用力、努针,使周身发热,出针,活动肢体。
2.半身不遂之手握不开,针入后强刺激,大多患者手即伸开,或变软。
3.仰卧时手、足不自觉乱动:直刺强刺激,不留针。
4.落枕:直刺入后,边捻针边叫患者活动颈部。
28养老
治急性腰扭伤。针刺方向朝肘,边提插捻转边叫患者活动腰部。
29天宗
治急性乳腺炎。可针可灸,亦可点刺放血后拔罐。
30睛明
治各种眼病(目赤肿病,胬肉攀睛,迎风流泪,内眼角痒痛,夜盲,色盲,近视,远视);眼底病宜深刺(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视网膜炎)。
针法:将眼球向外侧推,暴露穴位,直针快人,不提插,宜快速捻转,针感使整个眼球发胀,如进针过程中,出现了刺痛,这是刺到了血管壁,不宜再进,应改换方向,起针时用棉球按压针孔数分钟。注意:针时患者不得转动眼球。
31攒竹
1.呃逆:指压由轻到重,至呃逆停止。
2.眉棱骨痛:先用1.5寸针直刺入皮下,将针放倒,向眉梢方向平刺1.3寸,用手压住针体,大幅度强刺激至疼痛缓解起针。
32通天
治鼻塞不通,鼻息肉。此处常有敏感压痛,用3寸28号针斜向前额方向,刺入2.5寸,强刺激,大多数鼻塞可通,留针30~50分钟,每隔5分钟捻针1次,巩固疗效。
33玉枕
治脚癣,脚烂足背肿起。用1寸针向下刺,得气后通脉冲电30~40分钟。
34大杼
1.颈椎病:直刺0.3~0.5寸,得气后,拇指向前用力努针,保持针感,活动颈部。
2.膝关节痛,骨痛:针法同上。
35肺俞
1.面部痤疮:点刺放血后,拔罐20分钟。
2.肺炎:肺炎病人此穴下常有圆形结节、压痛。
36厥阴俞
治牙痛。常规针刺无效时,有时会在厥阴俞附近出现敏感压痛,针之牙痛可止。
37膈俞
治急性胃痛。按摩推法:患者俯卧,医者用大小鱼际由患者的膈俞穴往下推,边推边按压,往返数次,至胃痛止。
38肾俞
治腿痛、腿沉不能盘。直刺1~1.2寸,使局部酸胀。
39大肠俞
治荨麻疹。用2寸针直刺1.5~1.8寸,提插捻转使局部酸胀后,留针30~40分钟。
40小肠俞
治膝关节痛。用3寸毫针直刺2~2.3寸,得气后提插捻转,并叫患者屈小腿数次后起针。
41委中
1.腰痛:慢性腰痛,针宜直刺到胫神经,使电麻感至脚;急性腰痛,委中穴点刺放血后拔火罐。
2.面部痤疮:委中点刺放血后拔火罐20分钟。

秩边

1.小腹及胃部胀气,前阴痛,后阴痛,阳痿,二便闭,月经至期不下,二便失禁,泌尿系感染。
方法:(1)治小腹及胃部胀气时针尖宜朝向小腹,至小腹发胀时,用拇指向前捻针,使肌纤维缠住针体,用力抖动针体,使腹胀缓解或消失。(2)治前阴病变时,针尖宜向前阴方向刺入,使前阴有抽紧感;治后阴痛时针尖宜向肛门方向刺入,使肛门有抽紧感。
2.下肢疾患:宜用长针直刺,使电麻感至足。
43下承山
治坐骨神经痛,腰不能下弯。取穴:在承山穴下约三横指处。针法:用1寸针,刺入皮下即用雀啄术,边捣针边使患腿高抬;或边捣针边让患者弯腰。
44束骨
治肩胛内缘痛,肛门手术后疼痛,周身肿胀。针法:用1寸针垂直刺入0.8寸,捻转使局部酸胀。
45至阴
1.前额痛连及眼痛:用1寸针向上斜刺0.3寸,捻转强刺激。
2.矫正胎位:用灸法,7个月的孕妇疗效更好。每次灸20~30分钟,灸完后,膝胸位10分钟。
46涌泉
1.头顶痛:患者俯卧,用1寸针直刺入0.3~0.4寸,得气后捻针,强刺激。
2.呕吐:男用左涌泉,女用右涌泉,针法同上。
47太溪
治近视眼。1寸针直刺,使电麻感传至足心。
48照海
1.利小便,用于小便不通:直刺0.3~0.5寸,得气后捻转强刺激。
2.便秘:配支沟穴,针法:照海穴直刺0.4寸捻转使局部酸胀,支沟穴直刺0.8寸,捻转使局部酸胀,留针30分钟,每隔5分钟捻针1次。
49复溜
可止汗,配合谷穴治疗(见合谷条)。
50内关
1.急性胃疼:直刺使有酸胀感,并让患者深呼吸。
2.哮喘:针法同上。
3.心痛心悸,心律不齐:针法直刺,使穴下有酸胀感。
4.因情志变化引起的疼痛。针法:直刺0.3寸,深呼吸。
51关冲
治口苦舌干,三棱针点刺出血数滴。
52中渚
1.耳鸣:直刺0.3寸,捻转,留针20分钟。
2.脊间心后痛(两肩胛骨内缘区域):直刺0.4寸,边捻针边令患者活动肩胛骨。
53四渎
偏头痛。此类病人四渎穴常有压敏反应,针之止痛。
54翳风
1.牙痛:1寸针直刺0.8寸,得气后留针30分钟,5分钟行针1次。
2.面瘫:针同上。
55角孙
治腮腺炎。用火柴点着后,吹灭火,迅即对准穴位点压,迅即离开,如此操作3~5次,使皮肤有轻微烫伤(此法为一种替代灸法)。
56阳白
治周围性面瘫之闭眼困难。用1.5寸针由阳白穴向下平刺至眉棱骨,然后边提插捻转,边令患者闭眼,眼即能闭合。
57风池
1.偏头痛:针尖向对侧鼻尖直刺,得气后拇指向前上方捻针努气,使针感传至头侧。
2.治鼻疾(鼻塞不通,不闻香臭),眼疾(迎风流泪,目赤肿痛,目视不明),耳疾(耳聋,耳鸣,耳塞重听)。针法:鼻疾、眼疾针尖宜向对侧眼球刺,得气后拇指向前用力,捻针闭气使针感达病所;治耳疾时针尖宜向同侧眼睛方向针刺,拇指向前上捻针闭气,使针感传至眼。
3.上肢疾患(半身不遂,肩痛):针尖向对侧眼球刺,有局部酸胀感。
4.高血压:配肩井,由风池向对侧眼球方向刺,使局部酸胀,拇指向后上方捻动针柄,一捻一放;针肩井时针尖宜向外平刺,使肩部酸胀。
5.吞咽困难:针尖宜向咽喉部方向刺人,使局部酸胀。
58肩井
治乳痛(乳腺炎)、面瘫。针尖宜向后下方斜刺,注意切勿直刺过深,以防意外。
59居髎
治腰痛引起的翻身困难。患者侧卧屈腿,暴露居髎穴,用3寸针向膝方向斜刺,使局部酸胀。
60环跳
治下肢痛患。侧卧,屈上腿,伸下腿,暴露穴位,垂直皮肤进针,使电麻感至足。
61风市
治耳暴聋,慢性耳聋。耳聋患者在风市穴上下常有敏感压痛,针时若针感沿胆经上传至耳则效佳。
62阳陵泉
1.肩周炎:直刺1.3寸,使针感下传至足。
2.膝关节痛、下肢不遂:针法同上。
63悬钟
治落枕。边捻针边叫患者活动颈部。
64丘墟
治胸痛。用1.5寸针向照海方向透刺,缓慢进针,捻转不提插。
65太冲
治足重、步行困难。1寸针直刺0.6寸,使局部酸胀。
66蠡沟
治阴道痒。针尖向上平刺、捻转,即可止痒。
67关元
1.大补元气:每日针灸30~40分钟。
2.阳痿,手足不利:均用艾条每日灸30~40分钟。
68中极
治坐骨神经痛,痛经。用1.5寸针直刺,使局部酸胀,或向龟头传导,或向阴部传导。
69至阳、灵台
治胃溃疡,急性胃痛。此二穴常有敏感压痛,先压穴位片刻,问患者胃痛是否减轻,如已减轻,再针刺,使局部酸胀,胃痛可止,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
70大椎
1.外感高烧:先针使局部酸胀,再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拔罐20分钟。
2.老年初期白内障:放血拔罐。
3.畏寒症:艾条温灸每日30~40分钟。
4.癫痫:强刺激,或埋针。
71哑门
1.聋哑:患者正坐伏俯,医者站于身后,找准穴位,用1.5寸针,针尖向口方向刺入,当刺到1.2寸左右时,针下会产生弹性阻力,此时精神更要集中,当针下空时,患者即有电麻感传至手或足,迅即出针。
2.醒神清脑:精神受刺激引起的语言障碍,神志不清,痿软乏力,针法同上。
72素髎
1.小儿尿床:常规治法不效者针此穴,用1寸针,针尖向鼻中隔方向斜刺,使有酸胀感,流眼泪。
2.足跟痛、青光眼:针法同上。
73水沟
用于急救(突然昏倒,神志不淸)。用1寸针,捏起患者上唇、针尖向鼻中隔方向刺入,强刺激。
74龈交
治急性腰痛,痔疾(肛裂疼痛,便血,内外痔)。捏起患者上唇,暴露穴位,治腰疼时用三棱针挑刺;治痔疾便血可用1.5寸针斜刺,使上唇有酸胀感。

疾病与奇经八脉之间的微妙之处在我们身体上的映像举手皆是,奇经八脉就是我们的生命线,只要你每天去按摩八脉上的大穴,以穴通经,以经通脉,就会感觉到日光照耀着整个身体,人体仿佛有了一股清阳之气,这才是我们真正少生病、不生病的万应灵丹。

传说李时珍出生之时,有一头白鹿闯入院内,口中衔着一株紫灵芝。一时传为美谈,长大后他认为自己与仙家有缘,开始修习“神仙之学”。于是他白日读书夜晚静坐,逐渐悟到,修炼家所观察到的奇经八脉与医生对此的认知是有所不同的,堪破了这个秘密,才取得日后在医学上的伟大成就。
他在《奇经八脉考》中,强调“医不知此,罔探病机;仙不知此,难安炉鼎”。可见他对“奇经八脉”的重视。
自古至今,奇经八脉都是道家秘不外传的养生大法。
十二正经以外,人体还有一套更重要的平衡系统,就是奇经八脉。奇经八脉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十二经脉之气犹如江河之水,奇经八脉则犹如湖泊水库,当十二经脉及脏腑气血旺盛时,需要存储起来,生命力才能持久,人才会长寿。八脉就是存储人体元气的大药库。
有人会想,这么多脉络,我怎么找到它呢?
其实八脉里有八个代表性的穴位,公孙、内关、临泣、外关、申脉、后溪、列缺、照海。
古人留传下来一首“八穴歌”: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
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锐眦外关逢;
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
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这八句话讲了八个穴,每个穴的功效,打个比方来说,相当于“核反应堆”,一治就治一大片。
在用法上,中医多以两穴一组配用:
公孙与内关治心胸、上腹部疾病;
后溪与申脉治目内眦、颈项、耳、肩胛及上肢疾病;
外关与临泣能治目外眦、耳后、颊、颈和肩部疾病;
列缺、照海能治咽喉、胸膈疾病。
所以,病痛来临时我们完全可以按“穴”索“药”,救身体于危难之间。
这八大穴古人是有严格的开穴时间的,不同的时间使用不同的穴位,不在开穴时间内的穴位就不能使用,这样在临床上就造成了诸多不便。丹道医家中有些前辈则不拘泥于时间限制,在临床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本文中所讲的灵龟八法,采用了丹道医家的经验,随时随地可以应用,原则只有一个:对症用穴,按穴索药。这样,灵龟八法就成了简便易行的养命八招。
疾病与奇经八脉之间的微妙之处在我们身体上的映像比比皆是,奇经八脉就是我们的生命线,只要你每天去触摸八脉上的大穴,以穴通经,以经通脉,就会感觉到日光照耀着整个身体,人体仿佛有了一股清阳之气,这才是我们真正少生病、不生病的万应灵丹。
公孙、内关:多用于心痛、胃脘痛、痢疾及其他消化道等病。
后溪、申脉:用于中风半身不遂、肢体活动困难及精神神志等病患。
临泣、外关:多用于耳鸣、耳聋、眼病、腿肿、偏头痛、高血压等症。
列缺、照海:多用于言语不利、咽喉炎症和更年期综合征,其指导思想是《内经》。
在用法上,中医多以两穴一组配用:
公孙与内关治心胸、上腹部疾病;
后溪与申脉治目内眦、颈项、耳、肩胛及上肢疾病;
外关与临泣能治目外眦、耳后、颊、颈和肩部疾病;
列缺、照海能治咽喉、胸膈疾病。
所以,病痛来临时我们完全可以按“穴”索“药”,救身体于危难之间。
这八大穴古人是有严格的开穴时间的,不同的时间使用不同的穴位,不在开穴时间内的穴位就不能使用,这样在临床上就造成了诸多不便。丹道医家中有些前辈则不拘泥于时间限制,在临床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本文中所讲的灵龟八法,采用了丹道医家的经验,随时随地可以应用,原则只有一个:对症用穴,按穴索药。这样,灵龟八法就成了简便易行的养命八招。

1

照海穴:告别咽痛和失眠的强肾降火妙穴
照海最早见于《针灸甲乙经》,《千金要方》称“漏阴”,属足少阴肾经,是八脉要穴之一,通阴跷脉,有滋肾清热,通调三焦之功。
适用人群:主持人、广播员、歌唱演员、教师、公司领导、肩周炎、失眠患者。
主要功效:可缓解胸闷、嗓子干痛、声音嘶哑、慢性咽炎等症状,对肩周炎、失眠有辅助作用。
为什么嗓子痛点揉照海穴?(内踝尖下方凹陷)
就会有这么好的效果呢?因为照海穴在奇经八脉中属阴跷,与足少阴肾经交会,为八脉交会要穴之一,有滋肾清热、通调三焦之功,既补益又清热。点揉这一个穴位既可以调理阴跷脉又可以调理肾经,可谓一举两得的妙法。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里称此穴为"漏阴",就是说这个穴位出了问题,人的肾水减少了,会造成肾阴亏虚,引起虚火上升。因此,只要我们感到胸口闷得不舒服、嗓子干痛、声音嘶哑,甚至得了慢性咽炎,都可以按一按这个穴,既有滋肾清热的功效,还能让身体的三焦功能顺畅起来,可谓是一举两得、立竿见影的妙法。  
透露一个小窍门给大家,以便于更好地使用照海穴来保养自己的身体,就是在按摩这个穴位的时候,要闭口不能说话,感觉到嘴里有津液出现,一定要咽到肚子里去。两只脚心对齐,告诉他在内踝下有一个小坑,用力往下摁,感觉到有津液出现的时候一定要把它咽下去,否则就不灵了。按摩这个穴位的时候,要闭口不能说话,感觉到嘴里有津液出现,一定要咽到肚子里去。
一般来说,点揉3到5分钟后就会感觉到喉咙里有津液出现,疼痛也会马上随之缓解,古代修炼家都讲究炼津化精,津液升发多了,人体的肾精自然充盈,客观上也起到了滋阴固肾的作用,是真正调动了人体的大药。闭口不说话,并没有什么玄机,只是为了使升发的津液易于滋润喉咙,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吞津法。
阴跷主人一身的水液,交会于照海穴,既滋肾清热,又能通调三焦,所以揉按照海穴会激发肾中精气,引水液上行,滋润喉咙,虚火得到肾水的滋润则下行,嗓子疼痛自然就“水到病除”了。
另一个治疗和预防肩周炎辅助窍门。可坐在床上,屈膝,脚底平踏在床面,自己用双手拇指分别揉摁两侧内踝下的照海穴2~3分钟,刺激量以自己产生酸胀的感觉为宜,每天坚持按揉1~3次。在临床中有意无意地使用这个穴位治疗一些经久不愈的失眠患者,也都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照海穴释名:照,照耀之意;海,大水之意。该穴不但能主治咽喉肿痛,配肾腧、关元、三阴交,还可以主治月经不调。
2
申脉穴:体贴身寒多病者的纯阳大药
申脉别名阳跷,属足太阳膀胱经。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阳跷。在足外侧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布有腓肠神经和外踝动脉网,有补阳益气、疏导水湿之功效。
适用人群:寒性体质;中老年朋友;经常伤风感冒、腹泻、怕冷的人。
主要功效:可缓解眩晕、双眼发红肿痛、腰酸背痛、足踝关节痛等症状,对腹泻、消化不良有辅助作用。
“腰背曲强腿痛”,是明显的膀胱经感受寒邪之气后的受凉之象。因为阳跷通膀胱经,而申脉本身就是膀胱经的一个重要穴位。所以申脉穴是阳中至阳,用这个穴位既能散除体内寒邪,又能使阳气通达巅顶,对人体不仅起到平衡的作用,还可以使人步履轻健矫捷。配上小青龙汤服用,表里互解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使患者体内的寒邪在短时间内排出体外,又能恢复自身的阳气。也可以说它是一个祛寒回阳的妙穴。
申脉穴是阳跷与太阳膀胱经交会的重要穴位,它的取穴法也很简单,在外踝内向下凹陷处。人体受到寒邪之后会缩成一团,瑟瑟发抖,这在中医里叫做“拘急收引”,而申脉穴有伸展脉络之意,可以快速调动人体阳气,阳气足则寒邪自散。
平时我们可以用艾条熏灸或者用手指点揉刺激申脉穴,点按时会感觉到微微的酸胀。灸的时候,以感觉此部位微微发热即可,有时能明显感觉到有一股暖流自脚下缓缓升起,瞬间人就会舒展许多。秋冬交替的季节,温差变化很大,也是流感高发的季节,建议大家买一些艾条回去,灸一灸申脉穴,既可预防流感,还可以增强免疫力,尤其是老人或者体质偏寒的人更应经常地灸一灸此穴。
人老腿先衰,实际上就是阳气不能通达人体末端的表现,申脉穴通畅可以有效地延缓这一过程,有回阳保命之功。做儿女的可以有很多方法来孝敬父母,这个方法既安全又简单,回家后静心给父母灸上一灸,一家其乐融融,比吃什么灵丹妙药都实惠。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看似平常的一个穴位,如果我们能够时常用心来呵护它,真积历久,一定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回报。
当身体受了风寒,点按申脉穴的时候会感觉有点酸胀,熏灸时身上有些微微出汗,是身体阳气升发祛除风寒的表现。
3
内关穴:打开心结,养颜养心的美丽穴
适用人群:渴望延缓衰老的女性、中老年朋友;心情抑郁、烦躁、紧张的朋友;冠心病等急性心脏病患者。
主要功效:可缓解打嗝、手心发热、肘臂疼痛、腋下红肿等症状;主治孕吐、晕车、腹泻。对治疗心脏病、肺脏疾病、乳腺疾病有辅助作用。
《黄帝内经》里记载说:“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黄,发枯委,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葵竭,地道不通,形坏而无子耳。”女子的衰老首先从阳明经开始,慢慢地导致三条阳经气血逐渐衰退。
头为诸阳之会,气血不能上达于面部,皱纹和斑点就产生了。所以从养生和美容的角度讲,中国古人讲究心灵美,是很有深意的。人的美实际上与气血息息相关。心主神,其华在面。心之神主要靠气血来充盈,气血充足,自然反映到脸上,为什么女孩子在十八九岁的时候最漂亮呢?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女人养颜首先要养心。
内关穴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它所属的这条经络叫心包经,通于任脉,会于阴维,是八脉交会穴之一。内关穴的真正妙用,在于能打开人体内在机关,有补益气血、安神养颜之功。
内关穴也很好找,在手臂内侧,腕横纹上两寸,取穴时手握虚拳向上平放,另一手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以腕横纹为准并齐,食指点按的地方就是内关穴(如下图)。这个穴位在养生上的好处是:随时随地都可以点揉,以略感酸胀为宜。
没错,内关穴自古就是中医用来治疗心脏疾病的必用穴,我在临床上也经常使用。对某些心脏病有立竿见影之效,比如说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发作时,用力不停点按内关穴,每次3分钟,间歇1分钟,就能迅速止痛或调整心律。
另外一个妙用了,我们知道内关穴有益气安神、治疗心脏病的功效,却往往忽略了和胃降逆宽胸理气之功。
这也是内关穴治打嗝灵验的奥秘所在。
4
外关穴:瞬间恢复听力的“聪耳神穴”
外关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为手少阳之络,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阳维脉三焦经。有清热解毒、解痉止痛、通经活络之功。
适用人群:经常坐飞机或动车组出差、旅行的人;急性腰扭伤、关节炎、肩周炎患者。
主要功效:可预防老年人听力下降、耳鸣、耳聋、腰背酸痛等症状。
传统的道家医学认为,出现暂时性听力问题,是人体阳气不足的表现。那么外关在此刻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
“外关”顾名思义,“外”指外部;“关”指关卡。外关通阳维,而外关是手少阳三焦经之络穴,是手少阳与手厥阴脉气相通的部位。按摩外关穴具有充实三焦的元阳之气,并引导元气出纳运化于一身的效果。这个穴位瘀阻的时候,会引起耳膜弛缓不收,塌陷的耳膜无力恢复常态。
外关为三焦经之络穴,它在腕背横纹上2寸,尺桡骨中间(如下图)。与内关相对的地方。外关通于阳维脉,具有解表祛风、活络止痛的作用,所以不仅对急性腰扭伤有奇效,还对关节炎、颈椎病等有很好的效果。
传统武术里还有一个很好的单操训练方法,叫做“双关并打”,就是两只手腕交替击打内外关部位,外关打内关,内关打外关。这样既能治外关的病,也能治内关的病,还具有防身的作用。
不过,取这两个穴位治疗疾病时,要先看看体质。如果体质比较虚弱,我不建议用单纯的按摩穴位的方法来治疗,而要先补脾胃,再行穴位疗法。使用外关穴时,最好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手自然地垂下来,这样按揉下去就能让气血运行顺畅,使三焦经的阳气分布于人的体表,功效更佳。
5
列缺穴:专治落枕、偏头痛的随身医师
列缺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为手太阴肺经的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任脉。有宣肺散邪、通调经脉之功。

列缺穴:专治落枕、偏头痛的随身医师

列缺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为手太阴肺经的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任脉。有宣肺散邪、通调经脉之功。
适用人群:头部、颈部经常出现病痛的人。
主要功效:可迅速缓解颈椎突发性疼痛;主治落枕、偏头痛、口歪眼斜、对感冒、哮喘、咳嗽、牙痛等有辅助疗效。
老子说:“抟气至柔,能婴儿乎?”一团和气的婴儿是没有病的,人的先天本来健康,病都是后天得的。成人之后,后天生长中的各种不良因素,导致自身修复机能发挥不出本能作用,疾病就会乘虚而入。
经络穴位按摩是帮助人体启动自身大药的方法之一。人体这部机器的奇妙之处就在于,某一部件出了问题,一定有一个相对应的修复部件。这也是中医治疗的奥妙之处。
在人体上,列缺穴就是我们修复头部疾病的工具。《黄帝内经》里记载,列缺穴主要治疗偏头疼、头疼、落枕等疾病。
《针灸大成》中有一首脍灸人口的四总穴歌,其中一句为:“头项寻列缺。”就是说脖子往上的病都可以用这穴位来治疗和调节。列,指陈列、裂开;缺,指缺口、空隙。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任脉,有宣肺散邪、通调经脉之功,它是手太阴肺经的络穴。
列缺穴很好找,在桡骨芭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取穴时两手虎口交叉,当食指尖所到凹陷处,便是该穴(如下图)。
用列缺穴的手法主要是弹拨。弹拨的手法是在穴位或部位做横向推搓揉动,使肌肉、筋腱来回移动,以有酸胀等感觉为佳。平时感到脖子不适,发现脖子僵硬疼痛,就可以拨动列缺穴,不适感就会迅速减轻。
按摩列缺穴时,双手宜轻握拳,拳心向上,轻放桌上,然后如法或按或掐或揉。按摩时该穴会有酸胀或疼痛感,以酸胀感为好。
6
后溪穴—统治一切颈肩腰椎病的奇效大穴
后溪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本输篇》,为手太阳小肠经的腧穴,又为八脉交会之一,通于督脉小肠经。有舒经利窍、宁神之功。
适用人群:经常面对电脑的人们;小孩;上班族;家庭主妇。
主要功效:可预防驼背、颈椎、腰部、腿部疼痛,也有保护视力、缓解疲劳、补精益气的功效。
有一位外地的学生告诉我,当地有位治疗腰间盘突出的中医名家,每次给病人治疗时,都会在在病人腰部疼痛的部位扎上几针,然后贴上一种特制的膏药,最后在后溪穴上扎上一针。有些经年不愈的重症患者,经过这番治疗,短时间内就恢复健康了。他觉得很老先生的膏药很神奇,准备拜老先生为师,学这个治疗腰间盘突出的绝招。
听了他的描述,我跟他说,“这种绝活儿我也会,而且比他还简单。其实在腰部局部扎针、贴膏药都是老先生使用的辅助疗法,真正管用的是扎在后溪穴上的那一针。扎针有个小窍门,进针之后边捻转边提插,同时让病人活动腰部。”
学生听后恍然大悟,“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道家医学里是非常注重后溪穴的。它可以直接通到督脉上去,属于八脉交汇穴里面很重要的一个穴位。督脉主一身阳气,阳气旺,则全身旺。针灸是比较专业的治病手段,如果大家只作养生保健时则只需用按揉后溪穴的方法就可以,一般按揉几分钟后就可振奋全身的阳气,身体就会像熊熊燃烧的火炉一样,暖彻心扉。点揉此穴,对小肠经有热、腿疼有很好的治疗功效。
后溪穴怎么找呢?把手握成拳,在第5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即是(即把手握拳,掌指关节后横纹的尽头就是该穴)。如果你坐在电脑面前,可以把双手后溪穴的这个部位放在桌子沿上,用腕关节带动双手,轻松地来回滚动,即可达到刺激效果。在滚动当中,它会有一种轻微的酸痛。
坚持下来则对颈椎、腰椎确实有着非常非常好的疗效,对保护视力也很好。以前工作繁忙时,我每天在电脑前的工作时间也有十一、二个小时,但多么多年来我的视力、颈椎都没有问题,靠的也正是这个方法。
脑力劳动也是很消耗人的;人们以为近视仅仅是由于眼睛离书本或电脑屏幕太近所致。其实不尽然,当长期保持同一姿势伏案工作或学习的时候,上体前倾,颈椎紧张了,首先压抑了督脉,督脉总督一身的阳气,压抑了督脉也就是压抑了全身的阳气,于是,久而久之,整个脊柱就弯了,人的精神也没了。人体的精神,不是被脑力劳动所消耗掉的,而是被错误的姿势消耗掉的。眼睛也需要靠阳气来温煦,仅仅是眼睛疲劳,可能不能导致近视;真正导致近视的,是眼睛在缺少阳气温煦的情况下过度疲劳。
这一系列问题,出于同一原因,那么,通过一个穴,也就可以全部解决,这个穴就是我们说的后溪。这是小肠经上的一个穴,奇经八脉的交会穴,通督脉,能泻心火、壮阳气,调颈椎,利眼目,正脊柱。临床上,颈椎出问题了,腰椎出问题了,眼睛出问题了,都要用到这个穴,效果非常明显。它可以调整长期伏案或在电脑前学习和工作对身体带来的一切不利影响,只要坚持,百用百灵。
凡是到我这里来看颈椎病、腰椎病的人,我都建议他们这样去用后溪穴,效果都非常好,很多病人反映,这样做比去按摩院按摩颈椎腰椎要管用得多。
有位三十岁的白领对我说:“本以为骨骼已经定型慢慢要生驼背的,但最近感觉背明显比以前直了。”我说,当然,年轻人驼背不是因为骨骼定型,脊柱是一节一节的,是活动的,怎么可能随便定型呢?关键是你背上气机不畅,经脉阻滞,才出现驼背的迹象的,一旦这个气机通畅了,你的背自然就直起来了!
我还要特别把这个方法介绍给正在读书的小孩子。这些孩子很可怜,从小学到高中,小小年纪就承受这么沉重的学习压力,我们可不希望他们一辈子戴上近视眼镜,更不能让他们在沉重的压力下失去朝气,成为小驼背。作为一个被人称作养生治病的大夫,我想这是我能做到的。
其实我也是受益于后溪穴的。很久以前,我就养成了揉后溪的习惯,随时随地,有空就揉一揉。比如,我开车的时候,如果碰见路上堵车,或是红灯亮了,也会把后溪放在方向盘上来回滚揉几次,很舒服,甚至很潇洒。这时候,别人在着急上火,而我在通督脉、泻心火、壮阳气、调颈椎、正脊柱、利眼目,受用无穷。一不起急,二不发火,精神振奋。这么一来,有时候居然觉得堵车也堵得很值!
从颈椎病的致病过程来看,预防它最主要的方法还是避风寒。有的人喜欢把办公室里的空调调到最低,结果出门以后便浑身发僵、脖颈发紧,慢慢地也会形成颈椎病。所以天冷的时候,我们出门要戴个围巾,保护好我们的风池、风府跟风门,不要让风寒轻易地袭击到人体,这也是预防颈椎病的方法。
7
公孙穴:摆平痛经及脾胃疾患的第一温阳大穴
公孙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为足太阴脾经的络穴,别走阳明。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冲脉。有健脾益胃、通调冲脉、消除痞疾之功。
适用人群:有痛经的女性,经常有不明腹痛、心痛、胃痛、胸痛的人。
主要功效:可缓解痛经症状,对胃痛、呕吐、腹痛、腹泻、痢疾等胃肠病症有辅助功效。
《史记》记载,黄帝复姓公孙,名轩辕。此穴以黄帝的姓为名,正是取帝王居中央而统治四方之意。公孙穴是脾经的络穴,与冲脉相通。脾主土,在人体的正中央,主运化水谷精微,输布全身,是人的后天之本,谙合统御之道。公孙是脾经的络穴,入属脾脏,联络胃腑,又和位于胸腹部的冲脉直接相通,所以它有兼治脾胃和胸腹部各种疾患的作用。
冲脉有“五脏六腑之海”之称,《灵枢经》说,冲脉乃“十二经之海”,是人体的“血海”。
道家医学认为,治疗一切妇科疾病首先从脾胃入手,尤其是月经不调,更应该首先调胃。脾统血,主运化。痛经时血色发暗并伴随有血块,两三天血块排出后疼痛的症状就会缓解,但每月都会复发。小腹受凉或贪吃冷饮导致脾胃虚寒,不能运化水湿,脾胃的运化不良就会产生痛经,有时还会伴随呕吐、恶心、头痛等症状。
为什么公孙穴有这么神奇的功效呢?
在中医里,公孙穴通冲脉,督、任、冲三脉皆起于胞宫,其中,冲任二脉与女子月经、生育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因冲脉具有含蓄十二经气血的作用。调理公孙穴,等于是对人身上十二经的气血进行一次全面疏导,具有行淤止痛之功。我建议有痛经的女性朋友,可以多点揉公孙穴,再喝一点女儿红(不是酒,“用之有道”有介绍),治疗痛经效果更好。
公孙穴在人的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基底的前下方。或于第一跖骨基底前下缘,赤白肉际处取穴,距太白穴后1寸。或在第一跖骨基底之前内侧下缘凹陷中,赤白肉际处取穴(如下图)

平时为调节身体而找公孙穴,没有必要按照治疗用的位置去找,以自己的压痛为准。我一般把公孙穴看做一个区域,在脚拇指跟后,有一块很大的脚掌骨,在脚内侧沿着这个骨头按压,压到最有酸胀或酸痛感觉的那一点,就是属于你自己的公孙穴了。

使用公孙穴时,可以使用灸法,用艾条熏灸此穴,每次15分钟左右,也能温补脾阳。灸的时候有个窍门,叫雀啄灸。皮肤感觉有点发烫,马上拿开,然后再接着熏灸。反复进行,犹如小鸟啄食,可以很好地保护皮肤。
公孙穴堪称我们脚下的第一温阳大穴,只此一个小小的穴位,就免去了以往我们需要去医院吃药打针之苦。平时只要我们对公孙穴多多关注,必定能养足自己的后天之本。
女儿红配方:红糖50g、姜粉5g、胡椒粉2g,泡温开水喝就可以。
主治小腹发凉、全身怕冷、手脚冰凉型的痛经。因为痛经基本上都是寒症,红糖色红养血,味甘甜,姜辛温发散,入脾胃,胡椒粉辛辣祛寒。阳虚偏寒的都可以用它来治疗。
这个方子还可以做加减法:有腰酸的加枸杞;脾虚、大便稀的加红枣;行经量多时加乌梅,而加黄酒则可以温经、活血、暖胃。
8
临泣穴:一生守护身体少阳之气的“小柴胡汤”
临泣穴位为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位于足背外侧,当足4趾本节(第四趾关节)的后方,小趾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
适用人群:湿热体质者;中老年人;喜欢足疗法的朋友。
主要功效:可治疗胆经头痛、腰痛、肌肉痉挛、眼疾、胆囊炎、中风、神经官能等症。
在汉代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一书中,有一味非常神奇的方剂,叫小柴胡汤。这个方子可以解表散热、疏肝和胃,有治疗胸胁苦满、食欲不振、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之功。其实我们的身体中也有一味类似于小柴胡汤功效的大药,就是足临泣穴。
足临泣穴往往被历朝历代的医家所忽略,而道家非常重视这个穴位。足,指穴在足部。临,居高临下的意思。泣,就是泪。该穴名意指胆经的水湿风气从上向下在此化雨冷降。气血的运行变化如泪滴从上滴落一般,故而得名临泣。
道家认为少阳胆经之气是人的原始祖气,主升发。阳气升发不足,人体的气血就不能正常地供应全身,从而引发很多疾病。临泣穴是胆经上的主穴之一,连通带脉,也是一个调一穴而梳理两经脉的妙穴。带脉是沿人体肚脐一圈,像是人体正中系了一条玉带,能约束纵行之脉,增强经脉之间气血运行的联系,是关乎人体健康非常重要的一条保健经脉。在使用这个穴时,可采用蜷腿坐的姿势,它在足背外侧,第四趾、小趾跖骨夹缝中(如下图)。
临泣穴不仅有治病的效果,还有诊断的功能。平时点按足临泣穴,如果感觉疼痛,就要注意一下胆囊是否有息肉或者炎症。最常见的是清晨起床后口苦咽干,这是典型的少阳病,体内有热,可以在临睡前点按此穴,泻肝胆之气以降逆。如果有气喘的人,这个穴位还有定喘的功效。在临床上使用小柴胡颗粒配合点按足临泣穴,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医疗效果。
9
仙家入手第一招:打开人体最大药库的秘匙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
前文所讲的八个养生穴,只是抛砖引玉。大家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后,再面对密密麻麻的经络孔穴图时,自然会触类旁通,找到最适合自己体质的防病治病的窍门。只要好好去使用它们,自然就会感到阳气升腾,精力充沛。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何将养生保命的阳气固藏在体内使之不失,这才是我在这里给大家“渔”的真经,就是道家的“种阳之法”。
关于这一方法,道家的历代祖师奉为绝密。无论是各部丹经,还是无数道书,其中都没有泄露,甚至还有“轻泄者必受天殃”之类的威吓言语。而我的老师仙学大师胡海牙先生却没有丝毫顾虑,毫无保留地把打开奇经八脉的入手方法奉献给了大家。
八脉里有一个道家特殊的修炼穴位——阴跷穴,这个穴位历代修炼家都视为珍宝,自古就有“阴跷一穴秘不宣”的说法。
为什么这个穴位如此重要?这还要从庄子的一句“真人呼吸以踵”说起。
俗话说,真传一句话,但有些话却被无数人越解释越含糊。“踵”是脚跟的意思,所以有的人说要用脚跟来呼吸,当然这在生理上讲不通;还有的人说“踵”是“接踵而来”的意思,比喻呼吸的连绵不断,如此将养生真言文学化,更是小看庄子了。
踵”其实就是阴跷穴。我们的脚跟处正是阴跷脉的起始端,再结合上古丹诀“当呼吸之机,则从阴跷迎归炉”的说法,更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阴跷穴在人体的前阴与后阴之间的凹陷处(这个部位也叫会阴穴,如上图)。
这个穴位与我们头顶上的百会穴(如下图)是一条直线上的,是人体精气神的通道。它统摄着真气在全身正常运行,维持体内阴阳气血的平衡,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要害部位。所以说,阴跷穴发生作用,连带阴跷脉,在脚跟一定会有感应。其实何止脚跟,全身都有感应,“真人呼吸以踵”这句话其实是借脚跟来暗讲阴跷穴的。
阴跷穴如何保养呢?实际上,激发阴跷穴最大潜能的方法就在静坐的时候。
静坐的姿势,是所有的门派共同的,道家、佛家,都是一样。静坐的方法是先找一个相对安静的房间,坐在地上或普通椅子上都可以,然后下面垫一个坐垫,可以保证身体不后仰;百会(头顶)、颈椎、尾椎成一条直线,可以调整头的角度,体会一下全身放松的感觉。打个比方,好比橡皮筋,不是扎得很长,也不是松松垮垮,而是略微扎一下,这样的松紧度就是整个身体略微往上抬一下,再往回收一点的那个状态,这样我们就坐好了。
就这样每天静坐15~20分钟,不要追求身体的反应,一切顺其自然。待用功日久,真气充裕以后,就会感觉腰间像有个暖水袋捂着一样,热乎乎的,异常舒适。这时只要把这似有还无的一物以意送入阴跷穴即可。不要纠缠什么腰间到阴跷的路线,更不要琢磨路线的宽窄。人身原本就是处处贯通,并不存在什么特定路线。只要一闪念,腰间热力便已到阴跷,如同在山中一叫,四处都有回声。
当真气已经灌注到你的阴跷穴时,会感觉像小草发芽般有微微的动感,说动却不对,又像是下小雨时阴阴静静的光景,那种感触非动非静,在动静之间。只要阴跷中感觉一到,你就不要去管它了,只安安稳稳地坐下去,阴跷中的感觉自然会反射到全身。这时全身如泡澡般舒泰,腹内的感觉好像刚饮了酒,这是精气神在蒸腾互化,此时只管静心享受,自然就有源源不断的阳气升起,这便是古人不传六耳的种阳法了。
阴跷种阳之法是非常独特的。由于阴跷穴与身体肾经的部位非常接近,如果我们仅仅按摩揉推这个穴道,肾阳强盛后,性欲也跟着旺盛,普通人十之八九都按捺不住,于是阴跷功能就成为了发泄的资本,在情欲的催促下,一损再损,反而伤害身体。比起那些意守脚跟的荒唐做法伤害更大,当我们将阳气引入到阴跷穴后,贵在能平心静气,不生邪念意淫,方能免阳旺施淫,方补即泄的危险。这也是古人对于阴跷一穴秘而不宣的缘由。
八大最平安的穴位统治众病
照海穴——辞别咽痛和失眠的强肾降火妙穴
申脉穴——体恤身寒多病者的纯阳大药
内关穴——关上心结,养颜养心的漂亮穴
外关穴——霎时复原听力的“聪耳神穴”
列缺穴——专治落枕、偏头痛的随身医师
后溪穴——统治所有颈肩腰椎病的奇效大穴
公孙穴——摆平痛经和脾胃疾患的第一温阳大穴
临泣穴——毕生守护身材少阳之气的“小柴胡汤”
三百六十穴,不外十要穴”,能够加强抗病才能,进步人体免疫性能。
三里内关穴,胸腹中妙诀。
曲池与合谷,头面病可彻。
腰背痛相连,殷门昆仑穴。
头项若有病,后溪并风池。
膝前兼胸胁,环跳与阳陵。
三百六十穴,不外十要穴。
1风池穴
取穴: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凸起处。
足少阳胆经与阳维脉的会穴。
办法:
1、先将右手拇指与食指岔开,分按两侧风池,两指同时使劲一捏一松25下;
2、换左手捏拿风池25下;
3、双手两拇指分按两风池,余四指抱头,两拇指同时使劲揉捻旋转各50下。
2曲池穴
取穴: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屈肘成直角时在纹外端凸起处,掌心向内取穴。)
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之一。
办法:
1、用右手食指按压在左手曲池上,拇指托住少海穴(在肘窝底曲池对面),拇、食两指同时使劲捏捻50下;
2、换左手拇指捏拿揉捻右肘曲池50下。
3内关穴
取穴: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手少阴心包经络穴。
办法:
1、用右手拇指按压左手内关,食指托住外关穴(在腕关节背侧,与内关绝对)。两指同时按压,一捏一松50下;换左手捏拿右手内关50下。
2、用右手拇指按压捻揉左手内关50下;换左手拇指捻揉右手内关50下。
4合谷穴
取穴:在手背,第1、2(拇、食指)掌骨之间,当第2掌骨桡侧中点处。
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四总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和回阳九针穴之一。
办法:用右手拇、食指岔开,捏拿左手合谷50下;换左手捏拿右手合谷50下。
5后溪穴
取穴: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第5掌骨指关节)前的掌指横纹头赤白肉际。手太阳小肠经腧穴,八脉交会穴通督脉。
办法:1、用右手拇、食指岔开,拇指在左手掌上,食指在左手背,两指同时使劲掐捏捻揉左手后溪50下;换左手掐捏捻揉右手后溪50下。2、两手握拳,拳心朝上,两后溪对敲50下。
6环跳穴
取穴:在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点处。
取穴:侧卧屈股,术者以拇指掌指关节横纹压在大转子凸点上,指头指向脊椎,拇指尖之处是穴。
足少阳胆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的会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和回阳九针穴之一。
办法:脱去外衣留内衣,两手握拳,手心向内,两拳同时捶打两侧环跳各50下。
7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

取穴:正坐屈膝垂足,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足阳明胃经合穴,四总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和回阳九针穴之一。
办法:
1、衣着内衣正坐,双腿屈膝,用两手拇指别离按压在两腿足三里上,余四指并拢扶住小腿肚,两拇指同时使劲按揉50下。
2、双掌同时拍打两腿足三里50下。足三里是降虚火、定神志、强健保健的要穴。
8殷门穴
取穴:在大腿前面,当承扶与委中连线上(臀横纹至膕横纹正中连线上),承扶下6寸。
足太阳膀胱经腧穴。
办法:
1、脱去外衣留内衣,正坐床上或椅凳上,用两手拇、食指岔开,同时捏拿两殷门各50下。
2、两手掌别离按两腿殷门,同时高低摩擦50下。
8阳陵泉穴
取穴:在小腿外侧,当膝下腓骨头前下方凸起处。
足少阳胆经合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之一,八会穴中的筋会穴。
办法:
1、用两手拇指按压在两腿阳陵泉上,其他四指并拢托住小腿肚,同时使劲揉捻50下。
2、两手掌分按两膝外侧,同时使劲拍打各50下。
10昆仑穴
取穴:在足部外踝前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凸起处。
足太阳膀胱经腧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之一。
办法:
1、用右手拇、食指岔开,食指按住右足昆仑穴,拇指按在右足内踝下照海穴上,拇食指同时使劲捏拿50下;换左手捏拿左足昆仑穴50下。
2、两拇指分按两足昆仑穴同时揉捻50下。
四穴通治三焦
《难经·六十六难》说“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滑寿注释说“三焦主持诸气,为原气别使者,以原气赖其导引,潜行默运于一身之中,无或间断也”。
气行则水行,三焦主通行原气,能通调水道,输布水液。故《素向·灵兰秘典论》曰“三焦者,决读之宫,水道出焉”。
膻中、天枢、 阴交、 气冲,上中下三焦病证各有一特定主治穴位,气冲通治三焦。在临床应用中,取穴少,效果好。
1
理论渊源
《难经》三十一难载:“上焦……其治在膻中;中焦……其治在脐旁;下焦……其治在脐下一寸……三焦,其府在气街。”其旁指天枢穴,脐下一寸指阴交穴,气街即气冲穴。膻中主治上焦疾病,天枢主治中焦疾病,阴交主治下焦疾病,气冲通治三焦疾病。
《难经》认为三焦“有名而无形”,“三焦者,气之所终使也”(三十一难),“主持诸气”(三十八难),“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五脏六腑”(六十六难)。
归结起来,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
一是主持诸气,总司全身气机和气化;
二为水液运行的通道,水液的正常代谢依赖于其气化功能的正常。
2
作用机理
三焦配穴法的理论基础是藏象经络学说。
1膻中穴
1、位置:膻中穴位于胸正中线上,两乳连线中点。为任脉穴,心包之募穴,八会穴之气之会,足太阴、少阴、手太阳、少阳、任脉之交会穴(《针灸大成》)。《灵枢· 海论篇》:“膻中者,为气之海。”《经脉篇》:“三焦手少阳之脉……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
2、功能:宽胸理气、活血止痛、降逆利膈。
主治上焦心肺疾病:呼吸短气、咳逆哮喘、肺痈唾脓等呼吸系统疾病;胸闷、胸痛等心血管疾病;呃逆、不下食等膈肌不利之病症。
2天枢穴
1、位置:天枢穴位于脐中旁开2寸,为足阳明胃经穴,大肠之募穴,在上下腹分界处,斡旋上下,是中焦气机升降的枢纽。
2、功能:健脾胃、通肠腑、调经带。主治脾胃肝胆疾病:腹胀、腹痛、肠鸣、泄泻、食不化、不嗜食、奔豚气上冲等消化系统疾病;月事不调、漏下赤白、女子胞中痛等妇科疾病。
3阴交穴
1、位置:阴交穴为任脉穴,在脐下一寸,正为肾间原气所居之处,刺之能调补下焦原气,通利小便。《难经》“下焦者,治在脐下一寸。”原穴配背俞原补益原气,调理下焦。阴交为任脉穴、冲脉、足少阴肾经三经交会穴。
2、功能:调理经带、利水消肿、温补下焦。
主治下焦疾病:月经不调、带下、绝子、产后恶露不止、乳余疾等妇科疾病;水肿癃闭等泌尿系统疾病;阴痒阴汗、疝气、阴中痛等前阴病症;以及命门火衰之腰膝酸软等症。
4气冲穴
1、位置:大腿內側,挨近陰莖,於氣冲穴對下3吋
2、主治:尿頻尿急、小便不通,睾丸腫痛,小腹脹痛
气冲穴,位于耻骨联合上缘中点旁开2寸。本穴既是胃之气街,又是奇经八脉之冲脉起始部。《难经》二十七难:“冲脉者,起于气冲,并足阳明(“阳明” 《素问·骨空论》作“少阴”)之经,夹脐上行,至胸中而散也”。冲脉自上而下经历上中下三焦,乃“五脏六腑之海也,五脏六腑皆禀焉”(《灵枢·逆顺肥瘦》)。
气冲通主三焦,功能调理三焦、理气调经、调理冲任。主治逆气上攻心、心痛不得息等上焦病症;消化系统腹胀、腹痛、胃肠中热等症;生殖系统阴痒、阴痛、疝气、月经不调、不孕、难产等症;泌尿系统水肿等中下焦病症。
两种不花钱治疗前列腺炎的方法:
1
按压太冲、公孙、太溪、三阴交、阴陵泉,有尿道疾病配压足4、5趾缝间压痛点或压小趾腹下痛点。
一次按压即可见效。20天左右即可治愈。此方经验证,效果很好。最近我将此方教给一位八十岁老人,20天治好十几年的前列腺炎。
前列腺疾病与肝、肾经有很大关系,在大腿根部可摸到脂肪硬块,压上去有些痛,但最疼的地方是在阴包穴附近,此痛点可用拍击方法,一般按压很多人受不了。
至于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当然也是也肝肾关系密切,治疗方法也可用公孙、三阴交、阴陵泉或三阴交配女福穴。如果白带多,清稀可循经逆按肺经列缺几十次,几天就好。当然,90%以上的女性,阴包穴附近压之特痛,这种痛说明肝气有郁结,需要疏通,可循经向下按压,这种疏通不仅对生殖系统有用,对乳腺疾病也很有效,女性应经常疏通阴包穴。
2
治疗前列腺炎
具体的疗法:用拳头打自己小腹与大腿的结合部的动脉处冲门穴,一次10分钟以上,一天两次。一个星期之内见效。持续两三个月。
注意拳心指向动脉处,全身放松,用力拍打。
一开始出现紫砂,几天后紫砂成片,之后渐渐消失,必须坚持不能间断。
关于穴位问题:有的弟兄有学位图可以顺利找到穴道,有的没有穴位图, 那也不要紧。
只要用拳头用力敲打: 大腿根部和小腹连接处的大动脉, 就是正确的位置!
这个帖跟原帖有些出入: 原帖是每次4-6分钟, 一个月根治. 但是要根据个人病情轻重而异.所以大家还是参考本帖最好.
此法还治:附件炎、膀胱炎、阴道炎、尿道炎、痛经、阳痿等。
应用举例
例1,女,19岁。行经期少腹疼痛2年余,经停痛减,舌淡苔白。脉弦细,诊为痛经。曾服性激素治疗无效。
处方:阴交、气冲(双取)、水道(双取),针用平补平泻,留针30 min,每隔5 min行针1次,经前10天开始治疗,每日1次,经行停针,为1个疗程。经3个疗程症状基本消失,随访1年6个月未见复发。
例2,男,36岁。腹痛泄泻数年,日大便2~4次,便稀溏,伴黏液,偶见脓血,便后痛减,面色萎黄,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乙状结肠镜检查示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服中西药物无效。
处方:天枢(双取,针用平补平泻)、神阙(隔盐灸)、足三里(针用补法),每日1 次,10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好转,巩固治疗3疗程后症状基本消失,嘱其每日悬灸足三里做保健灸。随访两年未见复发。
更新于 2019-05-11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