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大唐开国功臣,构陷皇子,被诅咒“灭族”,竟然成真
“科技”社会,“诅咒”这个东西犹如过去的“儿戏”一样,完全是胡闹滑稽之类的东西。幼年之时,常听老辈人说,这个发誓赌咒,结果应验到子孙身上。那是因为某人赌咒发誓的时候,被正好过路的“咒神”听到了。
在中国古代,有地盘的部落、家族、皇室等荣贵阶层,当他们的荣华被人为力量剥夺甚至被屠杀殆尽之时,很多将死之人往往会发出对施暴者的“诅咒”;在这些诅咒中,有些是后人为了因果报应轮回理念的宣传而杜撰的,但有些是确凿的正史所书。如楚人发出的“楚虽三户能亡秦”的诅咒,乌拉拉氏发出的“乌拉拉氏只即使有一个女子也要亡你大清”【慈禧太后,乌拉拉氏女子】,等等。这些诅咒基本上都是历史的真实情况,但有些人会说,这只不过是后人根据历史情况附会到这些“诅咒”式的预言上来解释而已。对此仁智各见的逻辑和分析,难下一个是否可信的结论。下面这个小故事是记载在《旧唐书》中的,也是一个王子“诅咒”“仇人”的正史记载。
诅咒者,身份高贵,乃太宗皇帝的儿子,被封为吴王的李恪;在后世看来,他是李世民足以优秀的儿子,杀伐果断,有帝王之风,比后来被武则天掌控的高宗皇帝李治更符合帝王的标准;可惜,他有隋炀帝的血脉,同时他又遇到了李治的舅舅,大唐开国功臣之一的皇亲国戚长孙无忌对他的嫉恨。
其实历史上的长孙皇后,是最贤德的皇后之一,是李世民的贤内助;对家族势力染指朝堂非常反感;即使太宗对长孙无忌如何优待,皇后都会提醒长孙无忌不要贪恋权力;结果,在权力面前,没有人愿意退缩,只愿更上层楼;长孙无忌也不例外,皇后逝世,太宗身体日益衰弱,在关乎大唐未来国运、个人权力的关键时候,只有推举自己人,才有未来荣华的保障;李治作为长孙皇后所生的儿子,与自己有血亲关系,而且性格软弱,以后可以支配;到那时,自己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实际的号令者。
史书记载:吴王恪,太宗第三子也……封蜀王,授益州大都督,以年幼不之官。十年,又徙封吴王。……恪母,隋炀帝女也。恪又有文武才,太宗常称其类己。既名望素高,甚为物情所向。长孙无忌既辅立高宗,深所忌嫉。永徽中,会房遗爱谋反,遂因事诛恪,以绝众望,海内冤之。
永徽中,李恪被杀,临刑呼曰:“社稷有灵,无忌且族灭!”
史学家的态度,就是长孙无忌以“莫须有”杀害了吴王李恪。
而历史的诡辩和让人敬畏的地方在于,冥冥之中,李恪临终前的呼号(诅咒)尽然在几年后应验了,因果报应针对人事的逻辑往往是经验性的情绪感悟,对好事者来说却是一次绝对有效的证明。
史书记载长孙无忌的结局:洛阳人李奉节上无忌变事……帝惊曰:“将妄人构间,殆不其然。”……帝泣曰:“舅果尔,我决不忍杀,后世其谓我何?”……遂下诏削官爵封户,以扬州都督一品俸置于黔州,所在发兵护送;流其子秘书监冲等于岭外;从弟渝州刺史知仁贬翼州司马。后数月,又诏司空勣、中书令敬宗、侍中茂将等覆按反狱。……无忌投缳卒,冲免死,杀族子祥,流族弟思于檀口,大抵期亲皆谪徙。
基本上,长孙无忌全族被灭。
他遇到了对权力更渴望的武则天,只有落得凄惨下场。
10多年的电视剧《大唐情史》展现了李恪诅咒的剧情,以旁白的形式叙述了长孙无忌的结局,令人感慨,也让人印象深刻。
权力啊,大家只看到你带给世人的好处,促使大家无休止的追赶;而权力往往又把最凶险的结局掩盖起来;识得其逻辑吊诡的人总是那么少,总把自己圈在“正向逻辑”中而无法自拔。
权力可活人,也可死人!“度”是如何活好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