玳瑁(爬行纲海龟科动物)
带你了解玳瑁3.3万播放01:01
玳瑁
爬行纲海龟科动物共4个含义
爬行纲海龟科动物
《芈月传》中角色
同名钱币
特指玳瑁的背甲
该词条由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提供内容并参与编辑
玳瑁(学名:Eretmochelys imbricata),海龟科玳瑁属动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极危物种。
背甲长62.5-114厘米,体重35-127千克。头顶有两对前额鳞,吻部侧扁,上颚前端钩曲呈鹰嘴状;前额鳞2对;背甲盾片呈覆瓦状排列;背面的角质板覆瓦状排列,表面光滑,具褐色和淡黄色相间的花纹。四肢呈鳍足状。前肢具2爪。尾短小,通常不露出甲外。
主要的生活区是浅水礁湖和珊瑚礁区,珊瑚礁中的许多洞穴和深谷给它提供休息的地方,珊瑚礁中还生活着玳瑁最主要的食物——海绵。玳瑁是一种可以消化玻璃的海龟。玳瑁的食物还包括水母、海葵、虾蟹和贝类等无脊椎动物以及鱼类和海藻。分布在广大的海域中,主要发现于大西洋和太平洋的热带地区。
中文学名玳瑁
拉丁学名Eretmochelys imbricata
别称十三鳞、瑁、文甲、瑇玳、瑇瑁、鹰嘴海龟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爬行纲
目龟鳖目
科海龟科
属玳瑁属
种玳瑁
亚种2亚种
命名者及时间Linnaeus, 1766年
体长60.0~160.0cm
体重45.0~75.0kg
相关集合
- 缅甸陆龟缅甸陆龟别称龙爪龟、旱龟、枕龟,是市面上最常见的陆龟之一,成体背甲长20cm以上,头中等,头顶具一对前额鳞及一枚大的、常分裂的额鳞,吻短,上颚具有三个锯齿。缅甸陆龟喜暖怕寒,主要分布于中国、尼泊尔、印度、泰国、越南等地,该物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 黄头侧颈龟黄头侧颈龟(拉丁学名:Podocnemis unifilis,别名:黄斑侧颈龟),龟鳖目侧颈龟科爬行动物。它不仅分布于非洲大陆,也见于马达加斯加岛。其成年的雌龟据知背甲长度可以达到25英寸以上,基本上是灰色的;四肢的前侧面和头部的背面比背甲上的颜色略深一些,头部有一些黄色的斑点;幼时甲色棕色,长大后随着褪皮换甲;背甲会转为灰黑色,腹甲为灰黄色并略带铅灰色,部分个体有黑斑。黄头侧颈龟属于热带龟,不能冬眠。
- 大鳄龟真鳄龟(拉丁学名:Macrochelys temminckii),鳄龟科大鳄龟属动物。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水龟之一,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易危。真鳄龟头呈三角形,较大,最宽处约为背甲宽度的一半;嘴巴前端的上下颌呈钩状,锋利无比;口张开其大;体大,背甲长达约31英寸,体重可达200磅;背甲盾片呈棕褐色,背甲的边缘有许多像锯齿状的突起。真鳄龟通常生活在河流、湖泊、池塘及沼泽中,它们很少到陆地上活动,只有在繁殖季节,雌龟才会爬上岸,选择适合的地方产卵。
命名原因
玳瑁
玳瑁最初在1766年被卡尔·林奈描述为Testudo imbricata=,之后由奥地利动物学家利奥波德·费卿格于1843年将其移至玳瑁属(Eretmochelys)=;在1857年,此物种被重新描述为Eretmochelys imbricata squamata (Agassiz, 1857),不过这一名称现在已经不被采用了=。
大西洋玳瑁之所以为指名亚种,原因是林奈最初用于描述物种的模式标本取自大西洋。费卿格命名的属名Eretmochelys源自希腊语词根eretmo(ὲρετμό)和chelys(χέλυς),两者的意思分别是“桨”和“龟”,意在形容玳瑁桨橹般的鳍足。种加词imbricata是拉丁语,意为“覆瓦状重叠的”,诠释出玳瑁背甲形态的特征。太平洋玳瑁的亚种名bissa源自拉丁语,意为“双重的”。此亚种曾经被描述为Caretta bissa,这使玳瑁成为蠵龟属(Caretta)中除蠵龟外的唯一物种。
外形特征
玳瑁 玳瑁背甲的盾板异常厚,除极老的玳瑁外躯体后部缘盾均呈锯齿状。其背甲平滑亮泽,年轻时腹甲呈心形,成熟后变长,脊棱明显,幼龟背具3纵棱,一般为琥珀色,上有不规则的深浅不一的云状条纹,大多数条纹为淡黄色或棕黑色,并从背甲的中部向边缘辐射[18]。幼龟外表的个体差异一般从5个月大起开始变得显著[19]。玳瑁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其独特的背甲,5片椎盾和4对肋盾排列紧密如覆瓦,不过老年玳瑁的盾片排列较疏且平置。椎盾和肋盾加起来是13块盾片,组成了背甲的主体,俗名“十三鲮龟”、“十三鳞”和“十三棱龟”就是根据这个特点命名的。2片臀盾重叠,末端有较大缝隙。11对缘盾排列在背甲主体两侧,躯体后部的缘盾往往重叠,呈现出锯齿状边缘。玳瑁的甲壳长度可达约1米。腹甲为白色或黄色,有时有棕黑色斑点,具2条纵棱,由13片鳞甲组成。四足扁平,正面为覆瓦状紧密排列的黑色小斑块,背面白色,排列有稀疏黑斑;尾较短,常藏匿于甲内。成年玳瑁雌雄差异较为明显,雄龟比雌龟颜色鲜艳,雄龟尾粗大而腹甲凹陷,爪长,雌龟尾短小而腹甲平坦,爪短.
玳瑁体型较大,背甲曲线长度65-85厘米,体重45-75千克。[1]背甲棕红色,有光泽,有浅黄色云斑;腹甲黄色,有褐斑。头及四肢背面的盾片均为黑色,盾缘色淡。吻长,侧扁;上颚前端钩曲呈鹰嘴状;下颚骨纤细,下颚联合长,仅略短于眼的纵径;颚缘无锯齿,但具纤细的斜直条纹。头背具对称大鳞,前额鳞2对;颈前部、喉、颏部具若干小鳞。背甲较平扁,呈心形;盾片呈明显的覆瓦状排列,老年个体渐趋平铺;颈盾宽短,与第一对缘盾平列向前凸出;椎盾5枚;肋盾4对,第一对肋盾不与颈盾相接切;一条明显的脊棱自第一椎盾贯穿至最后一枚椎盾;侧棱极弱(幼体时十分明显);缘盾每侧11枚,在体后三分之二处形成明显的强锯齿状;2枚臀盾略大于相邻的缘盾,两臀盾隙,呈凹缺。腹甲前后缘弧形,前端具一扇形间喉盾;肛盾中缝最长,其余盾片中缝约略相等;自肱盾至肛盾中央隆起,形成腹甲两侧的棱嵴,棱嵴之间形成凹陷;两侧具4枚一列的下缘盾;在腋区具4枚或数目更多的鳞片;在胯区有1或2枚鳞片;盾片均具辐射线。四肢桨状,前肢长于后肢,覆有并列大鳞和盾片,每肢外侧具2爪。尾短。
物种分类
玳瑁的分类单元中有两个公认的亚种,Eretmochelys imbricata bissa (Rüppell, 1835)代表所有生活在太平洋中的已知种群,而另一个亚种名Eretmochelys imbricata imbricata (Linnaeus, 1766)则用来表示生活在大西洋中的种群。
太平洋亚种(Eretmochelys imbricata bissa)
玳瑁
太平洋亚种种群遍布整个印度洋——太平洋地区。该亚种龟甲通常呈心形,头及肢的背面部分几乎全为黑色。留尼汪岛附近的玳瑁,躯体后部锯齿般的缘盾非常明显。在印度洋中,玳瑁是非洲大陆东海岸、马达加斯加以及附近岛群周围水域的一种常见海龟;其在印度洋中的分布区一直延伸至亚洲沿岸,包括波斯湾和红海、印度次大陆的整个海岸线沿线、印度尼西亚群岛以及澳大利亚西北海岸。而玳瑁在太平洋中的分布区基本上局限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区,分布区最北界是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西南端水域;分布区还包括整个东南亚地区、澳大利大北海岸,再向南就到达了分布区最南界——新西兰北部海岸。分布区横贯太平洋到达太平洋东侧,包括了北界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亚半岛和南界智利北端之间的中美和南美沿海地区,不过墨西哥太平洋海岸的玳瑁已经极其稀少了。
在菲律宾群岛中,玳瑁有多个已知的巢位,长滩岛(Boracay)上就曾发现过一些刚孵出的稚龟。位于菲律宾群岛西南部的一小岛群已被命名为“海龟群岛”,就是因为这个岛是玳瑁和绿蠵龟(Chelonia mydas)的筑巢的地点之一。在澳大利亚,玳瑁在大堡礁中的米尔曼岛(Milman Islet)上筑巢。在印度洋中,玳瑁的巢位向西远达塞舌尔表姐妹岛(Cousine Island),当地从1994年起就立法保护此物种。塞舌尔国内大大小小的岛屿,如阿尔达布拉群岛,均是幼年玳瑁绝佳的索饵场。
大西洋亚种(Eretmochelys imbricata imbricata)
玳瑁
该亚种壳缘较为平直,后端窄尖,头及肢的背面黑色部分较少。
荷属安的列斯萨巴岛的玳瑁在大西洋中,玳瑁的分布区西至墨西哥湾,东至非洲大陆南端,北至美国北部疆界沿线的长岛海湾。在大西洋东侧,曾有玳瑁出没在英吉利海峡的寒冷水域中,这是迄今为止玳瑁现身的最北端,而玳瑁的分布区向南可延伸至非洲好望角。在加勒比地区,巴西海岸(特别是巴伊亚沿岸)、佛罗里达州南部和夏威夷生活有少数玳瑁,而在安提瓜和巴布达海滩上也曾有玳瑁出现;哥斯达黎加也有玳瑁的巢位,主要是在托土盖罗(Tortuguero)附近;古巴岛和波多黎各莫纳岛(Isla de Mona)周围的水域是加勒比玳瑁种群的索饵场。虽然玳瑁是热带海龟,但在美国的高纬度地区,如麻萨诸塞州和长岛海湾也有玳瑁出没;弗吉尼亚州沿岸水域也有玳瑁生活。
参考资料
- [1]Hawksbill turtle (Eretmochelys imbricata)ARKive2013-05-30[引]
- [2]玳瑁的文化象征天涯网2013-05-30[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