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 控制纱线原因布面横档疵点的措施

一、纱线造成织物横档的主要原因

纱线造成织物横档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1)纱线的原料性质差异大、混合不匀、混批等,约占布面染色横档的70%.

(2)纱线质量的CV%值(条干、重量、捻度、毛羽) 不匀率偏大。

二、控制纱线原因布面横档的主要措施

2.1 优化原料性能及配棉

2.1.1 原料的选用

棉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棉纤维的染色是染料分子与纤维素之间产生吸附的结果,因此棉纤维的成熟度、Mic值、反射度Rd的差异,会造成染色横条,成熟度差异越大,着色差异就越大。

由于切片性能、制造工艺的差别,化纤也会存在较大的染色差异。如粘胶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会因为原材料的批次、白度、残硫量等差异而产生黄白色差现象,从而造成布面染色差异。

2.1.2 合理配棉、接批

在原棉选配时,要把成熟度作为控制针织纱横档的重要指标,为此我公司引进了USTER-HVI MF100纤维测试仪,对购进的原料严格按标准进行逐包物理性能检验,保证马克隆值控制在3.4-4.2,马克隆CV值小于8%,成熟度指数不低于0.86,为科学配棉提供了准确的依据,保证织物染色的均匀性。对高档针织纱,配棉时要突出原料的主体性能指标,要占到70%以上,原棉成熟度应控制在1.6-1.8,严格控制配棉成分中的未成熟纤维比例,一般不得超过8%,马值控制在±0.5的范围内。接批掌握“分段增减、交叉抵补,合理调配”的原则,每次调整幅度不大于5%。性能主体过渡也要偏小掌握,每次配料接批范围控制在13%以内,当配料的主体成分原料下降超过20%时,应更换新成分原料,重新进行换配。配棉时新旧原棉最好不要混用。

化纤应根据生产厂家的产品规格、型号、批号、光泽(如有光、半光、无光)以及白度、染色差异、回潮、残硫量等相关技术数据进行仪器检测、分析、对比和归类,根据纺纱需要进行合理配比,必要时进行采样染色,在同一条件下做染色对比,检验是否存在颜色差异。同时每个批次的纱线都要确定主体成分后进行合理配料。根据化纤原料新国标2008版的技术标准和企业实践经验,利用各原料生产企业的原料特性进行配料使用。如粘胶原料的白度指标差异要控制在±2以内,回潮或光泽相差较大时要分开使用。根据原料状况合理选择配料的主体成分,同时多唛多包混用,充分利用化纤加工企业生产线和批号进行合理接批。每次接批原料比例控制在10%以内,并减少频繁接批。对于纯化学纤维(如粘胶类)品种,按配料要求先选择主体成分的原料占60%以上。

各类回花的使用量要控制在5%以内。由于清棉混和的局限性,回花比较蓬松,与原料包的松紧度存在差异,抓棉机直接抓取时容易先抓取回花,造成回花抓取量不均匀,因此应将回花打包后作为一个单独的唛头,标注日期,使用时掌握好推陈出新原则,既要保证回花不积压,又要保证混和均匀,不形成色差。

2.2 混棉方式与应用

2.2.1 成卷、条混方式

清花要控制好棉卷不匀率。

(1)严格按排包图定包定位排包。每次排包时,不同纤维包排列位置要与上盘料排列位置一致。保证不同盘间的原料混合均匀度,尽可能保证同一批纱的排包成分相同。

(2)清花要贯彻“精细抓棉、多松少打、早落少返、混合均匀”的工艺原则。抓棉机要做到勤抓少抓,特别在使用紧棉包时必须适当调整抓棉工艺,使抓棉打手刀片伸出肋条的距离小一些,打手速度低一些,抓取的棉块小有利于后道工序的开松、混和、除杂,保证抓棉机运转率不低于90%。无论是加工棉纤维还是化纤,清花工艺流程中最好使用多仓混棉机,以提高原料的混合效果。FA106等开棉机械的剥棉刀与打手间隔距可缩小至1.5 mm,以防止打手返花。调整棉箱光电位置,保证棉箱储棉量的稳定性。清花采用自调匀整装置对提高棉卷正卷率非常有利,正卷率可达到99%以上,棉卷质量不匀率≤0.8%。

(3)清梳联要做到开松好、棉块小、棉流畅,保证原料混和均匀度。清棉机到梳棉机送棉要稳定,并根据梳棉机的实际用量均匀输送。输棉管风速通常控制在5-7 m/s,风压一般控制在392-588 Pa(40 -60 mm水柱),台与台之间的静压差在19.6 Pa(2 mm水柱)范围内,保证自调匀整作用的稳定性。

(4)棉卷由清花至梳棉工序应处于放湿过程,以使纤维外干内湿的状态。内湿可使纤维具有较高的强力,梳理过程中产生的短绒少。外干有利于针布的梳理和棉结杂质及短绒的去除。为防止棉卷粘连,可在成卷时夹入3-5根粗纱条。

2.2.2 盘混方式

这里所讲的盘混非传统简单意义上的原料在圆盘内按比例排包,然后抓取混和,成卷和成条再经并条混合。在生产高档面料用纱时,这样做不能满足布面染色风格与效果的要求。我们经过长期的实践,摸索出一种盘混方式:多组份原料根据混用比例排盘抓棉,经FA4X多仓混和,自动打包成件;然后重新排盘(仍然保持组份比例不变),且排包时卧式成件则竖式排包(保证充分的混和效果);再次经FA4X多仓、FA106单开棉后常规生产。这样做的好处有:

(1)生产简单,解决了改造清梳联后生产混纺品种难的问题。

(2)混和充分,打击点少,有利于提高成纱质量。

(3)改善生活,各种原料特性互补,克服了梳棉转移、成网困难的问题。

2.2.3 现代精混机组

各组份单独排盘抓棉,经FA106开棉机开松后同时喂入JWF1081精混机组。根据设定的混纺比,JWF1081精混机通过电子秤重后以精准的喂入量进行混和,然后同时输出经FA4X多仓后再按常规流程进行生产,尽可能不再采用FA106单开棉机,否则纤维容易损伤,成纱棉结、毛羽增加。这样做的好处有:

(1)比例准确,及时、精准、连续地喂入各组份纤维,确保混合充分、准确。

(2)流程更短,尤其适合差异化、多组分品种的生产。

(3)节省用工,不需人工打包成件、搬运、重新装盘。

(4)避免出错,条混如果管理不严格、标识不到位,挡车工条子拉错、搭错现象较多,容易造成混纺比例或品种错误,产生布面横档。

2.3 生条不匀率

(1)提高分梳效能,促进纤维的良好转移,改善棉网结构。在可能的条件下,选用平整度好、锐度高的优质、通用型针布,以提高纤维品种的适纺能力,提升纤维分梳效果,提高纤维的伸直平行度和棉网清晰度。通过更换给棉板规格和采用“垫”或“刨”的办法,使给棉板分梳工艺长度与原棉主体长度相适应,以减少刺辊对纤维的损伤。保持较高的锡林转速,降低剌辊转速,使锡林与刺辊的线速度比在2.05以上,增强纤维从刺辊针面向锡林针面转移效果,减少刺辊返花,改善棉网结构、降低棉结。锡林至盖板、锡林至道夫间隔距偏紧掌握,生条定量偏轻控制,定期做好抄针和磨针工作。控制好刺辊上方的气流压力,以避免刺辊返花、后车肚落白等现象。控制好道夫上方的气流压力,以提高纤维的伸直平行度。校正好大小漏底入口和出口处的隔距,以消除积花和挂花现象。偏小掌握棉网张力牵伸倍数,以棉网不下坠为宜。

(2)统一同品种各机台的工艺参数,规范抄针周期和顺序,减少机台落棉差异,降低生条不匀率。严格把关小漏底入口隔距、盖板速度、前上罩板上口隔距等影响落棉的工艺参数。

(3)采用简易清梳联时,务必加装自调匀整装置,并充分发挥其作用。

2.4 加强操作运作管理

(1)棉卷不匀率均控制在1.0%以下,轮班每班每台成卷机要抽查10只棉卷,静态重量合格率要保证达到100%。

(2)棉卷实行“横放直取”的管理方式。具体方法是:假如一箱花可以生产200个棉卷,清花挡车工下卷时按行“横放”,每行放20个,一箱花生产完后共排成10行20列。梳棉推卷工按列“直取”,一次取10个,这样每次推到梳棉的棉卷均包含有棉箱上、中、下的原料成分,不仅可以提高混合的均匀性,而且还可以改善生条重量不匀率。

(3) 梳棉值车工应采用斜搭头的换卷操作法。在开车操作时,要按照操作规范要求把开关车前后一段偏轻的条子拿掉。

(4)加强对挡车工的技术培训,提高操作水平、规范操作程序,及时做好日常清洁工作,主动掌握运转规律,加强巡回清洁,各工序清洁进度表要上墙,并保证严格执行。各工序加强操作管理,实行固定供应,保证先做先用。

2.5 严格周期检验

加强半制品的周期性检验测试,及时发现质量波动情况。梳棉落棉每周做一次;生条重量每台每班(三班制)做一次;对超标机台及时挂牌停台整改,达标后才能开车,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

三、结语

控制织物横挡,要加强对原料的性能检验,合理配棉,加强混合,努力提高半制品质量。确保机台机械状态良好,加强对开松、梳理元件的维护保养、定期检查、按周期更换,统一同品种各机台的工艺参数,严格工艺上车。加强生产管理,规范操作规程,加强试验、检查和守关工作。加强对挡车工的技术培训,提高操作水平,强化质量意识,加大检查和考核力度。

来源:丁祥 南通双弘纺织有限公司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