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文跟岗印象(二)
◆第二天:教师成长
五年前,在杭州市哇哈哈小学跟岗过一个星期,已经深知杭州老师的辛苦。这种辛苦早已经在时间的岁月中逐渐淡化,而再次的跟岗,又一次深刻体会到这里的老师工作的强度。但是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都知道这里辛苦,可还是喜欢从全省各地往这里聚集。为什么呢?
由于课程的安排,来到学校的时间已经是大课间时间了。正好,可以看看名校的大课间和我们有什么不同之处。进场时,只见带队老师在指挥、在示范、在训练,让这些学生有序、整齐地进入场地;做操时,教师在队伍中间来回穿梭,适时指点;做完操,进入大课间活动,带队老师组织学生接力跑、跳绳等相关的活动,直至整个大课间结束。这是来到崇文第一次一次性看到这么多老师,出现在一个场合里。走在校园里,你看不见三五成群的在聊天,在吃东西。因为这是一所没有教师办公室的学校。
教师来到学校,就直接进入班级,进行班级的教育教学生活。一二年级,两个老师一个班级,负责了这个班级里的所有课程。教师的一天,就是这样在班级里和学生们一起过的。中午,不管是校长还是老师,都是没有休息的。在这样一所忙碌的学校里,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如何去做的呢?
我们聆听了教科室主任报告,参与名师工作室的活动,对这里的校本研修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崇文的邵主任从研修方案设计的核心理念——让教师在适合的平台有效发展;三项基本主张,即课教研训四位一体、品牌规划-匠心匠裁、人文关怀-制度创新;五大发展目标,即培养服务型、实用型、研究型、个性化及国际化的教师;五项专业学习内容等全方位地介绍了学校的教师专业成规划的校本研训方式。这样一种内容丰富、操作细致的校本研修方式,让我感受深刻。
让我有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四周一循环”的培训内容的操作。所谓四周一循环,就是一个月内,第一周的周一是学校工作布置会议;第二周是年级教导会;第三周是崇文大讲坛(邀请名家、教授指导);第四周是新班级论坛(校内专家分享)。据邵主任介绍,名家教授的指导讲座和校内专家的分享内容是一致的。这样安排的用意,是要在名家教授和一线教师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老师们听完名家教授的指导后,要有一线教师的操作实践经验提炼,然后再与大家分享,真正起到了从听懂到会做的作用。
反思自己的许多做法,联想到了一个笑话:从前有一个太监……下面没有了。在我们的工作中,实在应该要多一些跟踪的工作,不能停留在“上面”。
进入课堂,参加他们的语文名师工作室的常规教研活动。三节课,一个小团体,一个指导师,扎实、干脆、高效。课后,指导师立即针对每一节课,提问执教老师有哪个地方是不满意的,紧接着有追问为什么不满意?尽量让执教者自己来解决自己的问题,或者让其他学员提出想法,指导师自己主要的任务是聆听和提问,在关键处提出自己的看法。作为旁听者的我,不仅是学习,光是听听也是一种享受。
邵主任说,每天都会有不同的教研形式和团体,在校园里的各种场合进行着。果然如此,中午校长助理和几位男老师坐在休闲伞下,桌子上摆放着各种资料和电脑,我顺手拍下了这张照片,让崇文的这种自动化教研画面定格在这张照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