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伊利股权激励风波:互联网使得,实体使不得?

尽管伊利的这场股权激励风波,展示了股东和管理层互相博弈的一面,但从长期来看,双方的利益诉求基本一致,可持续的发展红利,将会消弭两者的利益冲突,相比于企业基业长青的远大航程,这种争议不过是航程中必须经历的风浪罢了。

文/陈纪英
版式/大海

股权激励,在互联网、高科技行业很是常见,中外互联网巨头都深谙此道——但所谓隔行如隔山,在高科技行业通行的做法,在实体经济领域却未成共识,最近,A股白马股伊利的一则股票激励公告,引发了争议。
8月5日晚间,伊利公布了一项周期长达六年的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拟向公司474人授予1.83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授予价格为15.46元/股。
穿越争议迷雾,到底该如何评估伊利股权激励草案之于股东、管理层、公司发展的短期、长期影响?

1

股权激励正当时
股权激励,这个发端于美国,萌芽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管理制度,堪称天才之举——通过激励管理层和公司骨干,锚定人才,稳定组织,最终反哺于公司的长期发展。
中外互联网公司无不受益于此,股权激励成为其广揽人才的有效手段。
腾讯已经连续多次对高管和员工进行股权激励。最新的一次是在今年7月8日,腾讯控股公告称,董事会已决议发行3418.2万股新股,23271名腾讯员工将获股票奖励,股权价值人均约45万元,在员工总数中占比约为42.6%。
通常,这些奖励还会向创始团队或者企业高管倾斜。比如,小米上市前夕,董事会决定给予雷军2%的股权奖励。更早些时候,2014年京东上市时,京东董事会基于刘强东对过去10年的贡献,授予刘强东彼时价值超过6亿美元的股权,占总股份的4%。
阿里对员工也相当大方。曾有统计显示,截至2018年6月,阿里巴巴在美上市近4年来,累计的股权奖励支出已达到804.85亿元,在中国企业中首屈一指。
为什么股权激励会成为共同选择?原因很简单,科学公正的股权激励机制,对于公司长期发展大有裨益,对于坚持长期价值投资的股东们,也是长期利好。
不但互联网行业如此,A股资本市场同样如此。《2017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年度报告》的统计显示,2014-2016年期间实施了股权激励方案的上市公司,在实施股权激励第一年后,每股收益实现净增长的上市公司比例高达78%。
统计显示,2018年A股市场累计公告了409项股权激励计划。
而股权激励不但风行于市场,也得到了证监会的肯定与鼓励。2018年10月26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决定》(以下简称《修改决定》)得以审议通过,对公司股份回购等进行了专项修改。证监会随后表态,将依法规范与支持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行为。
而此次伊利实施的员工股权激励计划,所需的限制性股票来源全部为市场回购所得,累计回购达1.83亿股,占总股本的3.00%,这一计划完全遵循了政策指引,合法合规。
自去年公司法修订以来,在监管部门的鼓励和支持下,已有36家上市公司通过回购并以股票为激励标的物实施股权激励。
所以,股权激励正当时——如同以小搏大的杠杆,用较小的管理费用支出,去换取公司的长期发展和整体业绩提升,长期来看,是管理层和股东双双受益的共赢之举。

2

伊利三次受益
伊利,同样也是股权激励机制的受益者。
在中国A股市场,伊利是罕有的长期白马股,穿越过牛熊周期,抗过了大小股灾,业绩和股价逐年高升,14年间累计涨幅超过40倍,成为A股史上极为罕见的千亿市值大白马,而股权激励机制对于伊利发展的助力,也不可忽视。
2016年,稳居乳品行业全国第一的伊利实施了第二次股权激励,对公司骨干和核心技术人员实施占总股本0.99%的股权激励,彼时,伊利正在通过不断扩展产品线,拓宽公司的业务边界,开始冲击2020年“五强千亿”的目标——实现全球乳业五强和营业收入突破千亿。
转眼到了2018年,这一年伊利再创业绩奇迹,全年营收798亿,利润高达60亿,更是以100亿的收入差距,把老对手蒙牛远远抛在后面。此时,登高望远的伊利,又提出了提出2030年成为全球乳业第一、全球健康食品前五的宏远目标。2030目标,正是此次伊利股权激励计划的背景之一——这是一场硬仗,伊利上下必须全力冲刺,方能成行。
要知道,上述全球第一的目标,是在行业增速放缓的前提下诞生的。
《2019中国乳业(奶制品)营销发展白皮书》显示,国内规模以上乳制品企业2018年度产量约3078万吨,同比增长约4.6%,2018年乳制品行业销售总额约为3700亿,同比增长3%,行业增速放缓趋势明显。
增速放缓,竞争加剧,对手砸钱促销不留后路,伊利必须迎头鏖战; 终端竞争加剧,但奶业成本不降反升:去年原奶平均价格为每公斤3.8元,今年7月上升至每公斤4.2元,而奶价涨1分钱, 伊利成本上升6000万,目前奶价仍保持上涨趋势。
重重压力之下,伊利要达成2020五强千亿的短期目标,以及2030年全球第一的宏大远景,遭遇到的挑战不小,必须内外兼修:在外部,通过优中选优的并购等方式进入新领域;在内部,巩固成熟业务的既有优势之外,加大新品类开拓力度,如奶酪、饮料等;不仅要固守本土,还要走向海外,无论是国外布局研发创新基地,还是海外搭建包括新西兰与南美在内的原料基地等等。
以上种种,虽然前景辽阔诱人,但也步步险滩暗礁,军心稳定就变得越发重要了。伊利的管理团队和核心骨干,成长于几十年的摸爬滚打中,是快消行业首屈一指的铁军,但这些人才如今也成为了猎头和行业重点招揽的千里马,比如农夫山泉、君乐宝都在高价挖角伊利团队。所以,伊利才顺势推出股权激励方案,绑定管理层和核心骨干一路相随,肝胆相照——唯有如此,才能实现伊利的长期目标,而伊利业绩的提升,未来也必将反哺于股价和市值,最终广泛利好伊利股民。
与这一发展目标呼应的是,伊利此次股权激励的对象相比前两次有显著扩大,而长达6年的锁定期,也能长期绑定核心业务骨干。
股权激励方案在互联网行业司空见惯,在实体经济领域难道就走不通吗?要看到,股权激励并不是左兜掏右兜的零和博弈,而是“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共赢游戏,互联网使得,实体经济也使得。

3

拆解激励方案
尽管伊利是机构长期看好的白马股,但股权激励方案一出,市场也出现了争议声,比如股权激励比例是否过大;激励兑现标准是否过低等等。
回答上述问题,必须回归到数据和基本面的层面。
公告显示,伊利本次激励计划公司层面的业绩指标,锚定了“净资产收益率”和“净利润增长率”两个指标。
其中,“净资产收益率”指标设定2019-2023年度净资产收益率为15%;“净利润增长率”以2018年净利润(扣非净利润)为基数,设定2019-2023年度净利润增长率为8%、18%、28%、38%、48%,以此测算,伊利的年复合增速必须达到8%以上。
有些质疑声认为,8%的净利润考核指标过低,形同虚设,真得如此吗?
先从行业来看,随着乳制品行业增速放缓,未来五年,行业内公认的复合增速低于6%。如果单看个体乳企,除去伊利和蒙牛两大巨头以外,业内不少乳品公司甚至开始了零增长或负增长,因此,8%的年化复合增长率目标,其实对于伊利来说,还是存在压力和难度的,也不会轻松到手到擒来。
再从整个行业来看,A股市场过去5年连续保持净利润8%以上的公司只有210家,占比只有6%;再叠加净资产收益率不能低于15%这一硬核指标,过去5年,A股市场同时满足上述两大要求的公司只有72家,占比只有2%。
因此,这个股权激励方案,看似在给公司高管和骨干发“奖金”,实际上是给他们戴了一把金手铐——这两个条件的设定都远高于同业水平。
另外,还有观点认为,此次股权激励定价过低,授予价格仅为市价的50%左右。这种观点其实也有所偏颇。
从2018年度市场数据统计来看,采用限制性股票作为激励工具的上市公司授予价格的折扣几乎均在50%左右,这也符合《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的规定,甚至还有一些自主定价的公司,授予价格要远远低于50%的折扣,比如九阳股份的1元/股,而用友网络的授予价仅为回购均价的25%等等。
围观者只看到了“吃肉”(受益),没看到“挨打”(风险)——表面上看,此次激励股权的授予价格仅为市价的50%,似乎有高达一倍的利润空间。但事实上,入围人员还需缴纳45%的个人所得税,再加上六年50%左右的自筹资金的融资成本,按目前股价,股权激励的实际收益率只在5%以内,稍有不慎就会赔钱。
严苛的条件,可见的风险,目标的压力,也让部分员工萌生了退意。据伊利内部人士透露,最早设计的股权激励方案,激励股票占公司总股本的5%,规划1000人左右参与,但是详细沟通方案后,不少员工认为上述两个兑现指标压力不小,自筹资金成本高,限售周期太长等等,最终出台的方案,激励股票占总股本的比例降到3%,人数缩减到500人左右。
还有声音质疑,此次股价激励占公司总股本的3%,比例过高。但相关法规规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上限占比为10%,而伊利3%的占比,也远远低于上限,合法合规。
另外,激励金额是否会对公司营收造成影响,这其是一个“比大小”的游戏。根据公告,为完成此次股权激励,伊利未来五年需要摊销总计22.15亿元的费用。以此测算,每年摊销金额仅为4.43亿元,相比8%的增长指标下,所带来的每年平均约82亿元的净利润,这一摊销金额其实完全可以承受。
总体而言,这是一个需要坚定相信公司未来、需要承受压力的股权激励方案,受益风险并存。
尽管伊利的这场股权激励风波,展示了股东和管理层互相博弈的一面,但从长期来看,双方的利益诉求基本一致,可持续的发展红利,将会消弭两者的利益冲突,相比于企业基业长青的远大航程,这种争议不过是航程中必须经历的风浪罢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