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之役”本可避免,三遍“朱棣来否”暴露朱元璋最后的安排。
以多胜少,以强胜弱,无可厚非。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但通常也会被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而能够被历史所铭记的,往往都是那些出乎意料,化不可能为可能的“逆袭”。
明朝初期的“靖难之役”一直以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究其原因,得益于建文帝朱允炆创下了“一个帝王干不过一个藩王”的尴尬记录,打破“帝王”绝对权威的同时也成就了明成祖朱棣的大逆转神话。
不论是从军队数量、装备,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来看,建文帝朱允炆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然而他最终还是将手上的王炸和四个二打成了稀烂,让燕王朱棣完成了“不可能”的大逆转。
有人说,朱允炆“靖难之役”的失败,朱元璋要为此负上很大的责任。这一点不可否认,诸如其大杀功臣导致朱允炆在“靖难之役”中无将可用。明知朱允炆性格的缺陷,却还是一意孤行的传位于他。又或者,朱元璋只替朱允炆除掉了外部威胁(诛杀蓝玉等),而没有对更大的内部威胁(各路藩王势力)做安排,才最终导致“靖难之役”的发生。
朱元璋真的就没有考虑到他的那些儿子们,会对朱允炆的皇位产生巨大威胁吗?如果真的这么认为,那么就太过小看朱元璋了。作为杀伐果断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向来被冠以“铁血”、“冷酷”、“多疑”,甚至是“嗜杀”等标签。从他两次大杀功臣来看,对于可能威胁到皇权的不安定因素,朱元璋是绝对不会手软的。
朱元璋选择隔代传位,注定需要用鲜血铺路。
朱元璋有26个儿子,却偏偏独宠嫡长子朱标一人。这里有政治方面关于皇位传承的考量,也有朱元璋对于马皇后个人情感上的倾斜。但更重要的是,朱标太子自身的个人能力和威望冠绝朱元璋众皇子。朱标当太子,所有人都服!毫不夸张的说,即便朱元璋禅位朱标,朱标也有足够的能力将大明王朝带向正轨。这就是朱标绝对的硬实力,不是其他人可以比拟的地方。
不过朱标能力再强,却也强不过老天爷的安排。年仅37岁的朱标太子英年早逝,死在了朱元璋的前面。朱元璋一边承受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巨大悲痛,一边却毅然决然的决定将皇位继续传于朱标一脉。作为朱标当时最年长的儿子,朱允炆被册立为皇长孙,同时也确立了他皇位继承人的身份。
朱允炆虽然继承了朱标的仁厚善良,但也仅仅只继承了这么点。论身份地位,他比那些皇叔们矮了一辈;论资历,十几岁的文弱书生哪里比得上常年领兵在外打仗的藩王?论在朝中的威望,更是差了十万八千里。朱允炆唯一的优势就是有一个执意要将皇位传给他的爷爷朱元璋。
朱允炆的这些劣势,有些是先天的,有些是可以后天改变的。对此,朱元璋心如明镜。既然决定让朱允炆继位,朱元璋自然是要为其铺路的。因为,朱允炆的自身能力和基础势力实在是太薄弱了。
在朱标死后的第二年,原本留给朱标做辅政核心大臣的蓝玉被朱元璋诛杀,拉开了朱元璋再次大杀功臣的序幕。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蓝玉之死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的存在对朱允炆的皇位产生了威胁,对老朱家的大明江山构成了威胁。从朱元璋对蓝玉动手开始,就注定了朱允炆的继位之路将由鲜血铺就。
朱允炆“惊世一问”问倒朱元璋,提醒朱元璋解决藩王问题。
在朱允炆被确立为皇位继承人后,年过花甲的朱元璋亲自教导他处理朝政,为的就是能够用最后的一点时间,努力培养出一个“低配版”的朱标。
朱元璋作为开国皇帝,怎么选继承人可以说是“一言堂”。但是,作为朱元璋的儿子们心里有想法是在所难免的。当时,朱元璋众儿子中势力比较大的就是燕王、秦王、晋王、宁王等人。对于这些手握兵权的藩王们来说,朱标太子在的时候不敢争,也争不过。但朱标不在了,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孩子也想爬到他们这些叔叔头上,相信绝大部分人都是心里不服的。只不过碍于朱元璋还在,他们只能把这些不安分的心思藏在肚子里。
朱允炆虽然别的本事不大,但书读的多。尤其是他生在帝王家,对于争夺皇位而发生“骨肉相残”的案例再熟悉不过。况且,朱允炆也并非没有自知之明,对于自身的短板和缺陷还是有客观认识的。比起那些藩王叔叔们,朱允炆内心还是很担忧的。
有一次,趁着朱元璋为自己讲述分封藩王的政策时,朱允炆问出了那足以被载入史册的“惊世一问”:“虏不靖,诸王御之;诸王不靖,孰御之?”
朱允炆的这一问让朱元璋很诧异,沉思很长时间后才反问朱允炆:“汝意如何?”朱允炆没想到朱元璋会反问他,在权衡利弊后,只好违心的答道:“以德怀之,以礼制之,不可则削其地,又不可则变置其人,又其甚则举兵伐之”。
很多人将这看作是朱元璋没有考虑到藩王问题的一个佐证。其实,对于藩王潜在的威胁隐患,早在朱元璋分封藩王时就已经考虑到,并且做出了相应的预防、制约措施。
朱元璋在施行封藩政策时,对于藩王也有着严格、强硬的防范措施。
1、藩王必须到封地就藩。
将除了太子之外的皇子全部封藩并赶出京城,这么做可以避免皇子与朝中大臣结党营私,威胁太子地位。
2、藩王必须奉诏且“错峰”入京。
没有诏令藩王不可私自离开封地,也不能私自入京。即便得到诏令可以入京,诸藩王间也要错开出入时间,避免碰面。根本原因还是避免相互勾结,影响皇权。
3、对于藩王军队数量严加管控。
出于客观现实原因,藩王需要负责镇守边防,其手中必然握有兵权。但是朱元璋规定各藩王的军队不能超过20000人,从而限制了藩王的个体实力。
从朱元璋的这些政策来看,他对于藩王问题是有过深刻考虑的。在朱元璋在世的前提下,诸藩王根本不敢有丝毫异动。那么,如果皇帝换成朱允炆呢?藩王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朱允炆的这一问问到了朱元璋的心坎里,也提醒朱元璋要对藩王问题有所措施。
朱元璋临终前连喊三遍“朱棣来否”,欲为朱允炆继位下最后“一刀”。
或许有人会问:既然朱允炆已经提醒朱元璋,该如何解决藩王问题的前提下,朱元璋为何“无动于衷”?难道真的任由子孙互相“残杀”吗?朱元璋不是没有安排,而是他的安排没有成功。
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公元1398年6月24日),明太祖朱元璋驾崩于应天皇宫(今南京故宫),享年71岁。在朱元璋临终前,曾连喊三遍“朱棣来否”,暴露了朱元璋最后的安排。
朱元璋为何在最后时刻会连喊三遍“朱棣来否”?这里暗藏着一些信息。
第一,朱元璋秘密诏令朱棣入京。
朱元璋对于藩王有着严格的控制,如果没有诏令藩王显然不可能离开封地。朱元璋连喊三遍“朱棣来否”,显然是他给朱棣秘密下诏,让他来南京。
第二、朱元璋连喊三遍“朱棣来否”却无人回答有原因。
按理来说,朱元璋临终之际,朱允炆以及一众大臣、太监必然侍奉跟前。朱元璋连喊三遍“朱棣来否”,不可能没人听不到。唯一的解释就是众人故意装作听不见。当然,这与当时的敏感时刻有关系。在朱元璋最后时刻呼唤朱棣,很难不让人怀疑,朱元璋有要更换继承人的可能。眼看着皇位要到手了,朱允炆怎么可能允许意外发生?
朱元璋连喊三遍“朱棣来否”的根本目的是想要对朱棣下手。
首先可以肯定一点,朱元璋最后时刻没有要更换朱棣为继承人的可能。因为如果朱元璋有这个想法,他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去换,何必花那么多精力去培养朱允炆,更是老来还大开杀戒。那么朱元璋特意把朱棣召回南京,唯一的可能就是要对朱棣动手,可能是圈禁废掉,也有可能是直接诛杀永除后患。
其次,选择朱棣是朱元璋早有预谋。朱元璋临终前,众儿子中就属老四燕王朱棣的年纪最年长,势力也是最强大的藩王之一。如果说在朱元璋死后,最有可能威胁朱允炆皇位的就是燕王朱棣。如果朱元璋可以在最后时刻废掉或者直接杀掉朱棣,那么不但给朱允炆解决了一个最大的对手,还可以起到震慑其他藩王的作用。
第三,朱元璋的性格就决定了他是一个可以为了大明江山社稷稳定,为了给皇孙继位铺路不惜大开杀戒的主。之所以最后时刻才对朱棣动手,除了顾念父子亲情外,更是为了朝局稳定,把废除或者诛杀朱棣的影响降到最低。
最后的话。
那么,朱棣是否真的来南京了呢?我认为他必然到了南京。因为他不去南京,光一个抗旨不遵的罪名就够朱棣喝一壶了,朱棣担不起。朱棣不但到了南京,并且完全洞察到了朱元璋的意图。朱棣是朱元璋众多儿子中最像朱元璋的人,因为他们是同一种人,最了解彼此的想法。朱允炆因为害怕到手的皇位被夺选择充耳不闻朱元璋的问话。朱棣则是因为不想死才不愿意进宫见朱元璋。祖孙三人有着各自的想法和猜测,最终导致朱元璋最后“一刀”没有成功出手,也为之后“靖难之役”的爆发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