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经》:识人的九种方法
《南华经》中,庄子记载了孔子的一段话,也被称为“九征”,即九种识人的方法。
文章开篇便写道:“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
大凡而言,人心比山川还险恶,知心比知天更困难。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正因如此,才有了“其就义若渴者,其去义若热。”也就是说,一个人刚开始可能如饥似渴地追求真理与良知,可转瞬又像远离水火一样,避之唯恐不及。
接下来,“天犹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知人心者难于知天,天还有春夏秋冬的规律可循,可是人呢?外貌厚道,内心不可捉摸,也就很难通过他的容貌去判断他的那颗心。
正因如此,孔子给出了以下辨别人心的九条路径:
1、远使之而观其忠:让他去远方承担一份使命,以此检验他忠诚的程度。
2、近使之而观其敬:“近则卑”,这是常人的特点,因而你可以观察在身边工作的他,是否有足够的尊敬。
3、烦使之而观其能:在繁杂的事务中,看他拥有怎样的才能。
4、卒然问焉而观其知:突然询问他一件事情,看他的智慧。
5、急与之期而观其信:急忙之中约他前来,看他是否讲求信用。
6、委之以财而观其仁:把财富托给他,看他是否清廉、仁厚。
7、告之以危而观其节:大事难事看担当。告诉他,危难已来,看他的节气。
8、醉之以酒而观其侧:看其是否酒后失态,言行是否还保持理智,是否还能口密不泄?
9、杂之以处而观其色:让他和三教九流相处,看他内心纯洁的程度。
所谓“九征至,不肖人得矣”。这就是圣贤指出的“南华九征”。通过这九个方法,大体上就可以将人分辨出来。
“九征”揭示了识人用人的本质,但怎样才能把它用在现实生活当中呢?按照“心-道-德-事”,有以下四种途径:
1. 事上,认识他人。
如果没有事先建设自己的心灵品质,就把这“九征”直接拿过来使用,结果就会邯郸学步,把观人之术变成了圆滑算计,最终,破坏彼此的信任。
也就是说,不懂得别人的“心法”,只用其“方法”,反而会弄巧成拙。
2.德上,引导他人。
在德上,以“九征”为依托来引导他人。如此有理有据,自然而然就能循循善诱、引人向善。
其本质是,不是考察他人在这九个方面的品德,而是通过日常事务,引导他、培养他,让他拥有一份忠诚、仁爱和恭敬等优秀品质。
3.道上,考察别人,也观照自己。
如果每项品德都有10分,我们能给自己打几分?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看看是在三五分,还是七八分的位置?然后,“识己则识人”。只有先认识了自己,才能认识他人。
因此,在道上观照、建设自己,提升自己的格局境界,才会更加透彻认识自己,因而对身边的人入木三分。
4.心上,以此为镜,建设自己心灵品质。
要明白,以上九种美德,皆是吾性自足的。
但如何才能拥有呢?就是要算清大帐,明道理。建设这些品德,是自己事业的需要,是美好人生的需要。因为,厚德才能载物!
其实,只要在心上明白了这些道理,把账算明白了,拥有这些美德,就会事半而功倍,乃至于事半功十、功百。
以上就是“九征”的用法。
对于企业来说,识人就是为了用人。古语讲:“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怎么理解呢?
“用人不疑”。如果真的对人失察、失去监管,那你就会将自己置于危险境地。
“疑人不用”。身边的人包括我们自己,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不好的品质,如果疑人不用的话,你就会成为孤家寡人,无人可用。
孔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真正拥有圆融智慧和巨大能量的人,努力坚守“不成人之恶”这个原则。人心惟危,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无规矩无以成方圆,在工作学习中,相应的检查、监督,必不可少。
几年前,一家著名的公司在其规章制度上明白无误地写着:“有谁在采购的过程当中有贪污行贿的行为,一旦被发现,将开除且公示。”
一经发现,不但要被开除,还要在公司网站上公示,让人产生一种敬畏。“开除且公示”,这就是不成人之恶,有了这五个字,疑人亦可用。否则,盲目地相信“用人不疑”,不知道要害多少人,有多少人会因此走上贪污受贿的路。因而,对于拥有圆融智慧的人来说,从本质上建立心与心的链接,才能够真的有人可用。
而对于通达人性,深解人心,也就是拥有通达智慧的人来说,可以说是“无人不疑,无人不用”!
例如,稻盛先生作为日本的经营之圣,他所确立的“会计七原则”当中,特别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双重确认”。所有重要的财务数据,采购的询价,必须双重确认,这是对于员工最好的保护,这就叫无人不疑。
与此同时,激发大我,搭建舞台,从而达到人人可用。
“无人不疑,无人不用。”
这可能是更大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