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村志》其利无穷
——主编《北行庄村志》的几点感受
惠永林
《村志》是一个村较长时期人文与经济诸方面的历史记录,其中人的褒奖、事的传颂、团队的延续、产业的传承,对后辈有很强的感召力。寓情于志,融情于史,《村志》就会成为全村经久不衰的励志书。编写的过程便会开启凝聚人心、激人奋进的航程。
一、定位于大众,《村志》有基础
在编写《村志》之前,我们就定好了基调,必须要把85%的家庭写进来。为此,在体例上我们力求详尽,比如历任村组干部、考上大专以上学生、参军入伍官兵、所有经商办企业的人员、种植温室蔬菜者、36岁聚会、村初中及小学毕业生、4大姓氏的分支,甚至住宅平面示意图等,真正把《村志》写成了大家的家史、个人的辉煌历史。在对待个案上,只要是值得写入《村志》的,不论富贵与贫穷,不论多寡与强弱,我们就下功夫采访了解,做恰如其分的描述。
二、多渠道搜集,多方面凝心
《村志》的翔实与否取决于资料搜集力度。在村里,我们召开各居民组相关人员会议,谈各组的发展历史。分头召开村宣传队、篮球队、操杆队、花鼓队人员座谈会,了解本团队的开展各种活动的具体内容。重点走访了当过村主干的同志、在村经济发展中起到领头雁作用的村民、对村里发展历史懂得多的长者,通过走访,对一些问题有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对经商办企业的同志,我们上门采访拍照,记录了他们的经营情况。对在外干事业的青年人,我们找到电话、加上微信,与他们聊成长聊感受。每一次与村民的接触,都带着欣赏、带着赞许、更带着问候,完全把大伙带入到《村志》来,让他们成为了《村志》里的一分子。在考察古民居的过程中,我们触摸到了村里传统文化厚重的底蕴,比如,孔子对“仁”的具体阐述,“恭宽信敏惠”;财神庙门的著名对联:“富国不烦设九府,足民何必待三余”;家族文化教育对联励志对联:“光前须种书中粟,裕后还耕心上田”等等。这些传统文化知识记录下来,将长期鞭策生人后人。在县直,我们到档案局查阅资料,找到了许多家庭根本没有见到过的照片与证书,主要过世的老人参军照片和获表彰证书;我们翻阅了8套《县志》,找到了几个非常珍贵的史料,比如举人,乡神等。
三、让众人参与,把群情聚拢
我们编写《村志》,充分发挥了网络的作用,一个是村委主任设立的“美丽北行庄”群,一个是我们开设的“北行庄村志”群。一方面,我们利用这两个群搜集、收集资料;另一方面,我们随写随发,及时地向大家传递我们写出来的内容,让大家修正与完善。广大村民在群里看到了自己的前辈、自己的家人的名字,读到了关于他们的文字。数百个村民把阅读《村志》当成了每天必看的微信,寄予了高度的关注。
四、公开筹印资,公益引共鸣
《村志》脱稿了,也该谈论费用了。我们几位编辑公开表态,不要一分钱,完全作为对村里的奉献。即便编写期间产生的燃油、就餐、打印等费用,完全由自己负担。印刷的费用,发动村民捐款,为的是让大家都参与进来,拿出诚心,留下诚意。消息发出,大伙纷纷解囊:18个村民各捐出1000元之多;残疾人也不忘记献上一份热心;两个小孩拿出了压岁钱;不少人把印刷村志看成是村里的大事,说是要热情参与,献点爱心。4天时间,126人,捐资35500余元。村里古会日,举行了《村志》发行仪式,每户一册。从干部到群众,都对编写《村志》给予了高度评价。印刷结余,我们焊装了村门,增加了村里的威势。在给定居外地的人家寄书时,我们在《村志》的扉页题写下:“定居省城,根在北行”,“定居他乡,根在北行”,“人走千里,根在这里”,给大家送上了家里人的呼唤,在千里之外产生了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