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上的善良容易变成吃不到的葡萄
有一只很可爱的小狐狸,看到栅栏里有一片葡萄园,他当时眼睛就亮了,这要是能吃到葡萄得多好啊。于是他为了吃到葡萄,就饿得很瘦很瘦,然后钻进了栅栏,在葡萄园里大吃了一顿。
可是吃完之后,他发现,哎呀!我这肚皮圆滚滚的,怎么出不来了呢?
那么好吧,为了不被看守葡萄园的人发现,狐狸忍受着诱惑,把自己饿瘦了,从葡萄园里钻了出去。
那么,这只狐狸得到了什么呢?好像什么也没有得到呀!
可是,我们每个人都是那只狐狸呀!我们得到了很多东西,然后在失去它们的时候痛苦,我们却放不下这痛苦。仔细想一想,那个狐狸得到了什么呢,那就是得到葡萄的美好回忆呗。
正如同我们生活当中,我们所执着的无非两种,一种是得不到,一种是已失去。
我们看着得不到和失去的东西,认为那才是最好的,谁也不认为自己现在拥有的东西是最好的。
就像那只狐狸,如果他能坦然地接受必须饿着才能走出葡萄园的现实,那么他无疑是一只具有浪漫主义情怀的狐狸,一只——呃,法国的狐狸。如果是中国的狐狸,可能就要被抓住,然后园丁爷爷教育小狐狸:你呀,不能偷吃呀,来,我可以给你呀!于是狐狸很感动,然后和园丁爷爷成为了好朋友——当然,这是题外话,不过中国的动画片就是这样,不怪孩子们骂。
善良这回事,对于国人来说,嘴上劝得比较多。可是面对伤害的时候,大家都是“嫉恶如仇”,好人和坏人统统都是脸谱化。
如果好坏分明,我们的周围恐怕都是坏人了,因为没有人做过坏事。
所以很多东西,嘴上说的不管用,只有贴近生活的才管用。
常常有家长和我感慨,哎呀,我的孩子怎么不学好啊,不好好学习啊!
我说:您不放开他的翅膀,他永远飞不起来。好好的鹰,都养成了鸡了!放开翅膀这回事,您帮不了他。不过,您可以把他从悬崖上推下去。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