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太极起势,运显阴阳王道!

上武得道平天下;中武入喆安身心;下武精技防侵害……

偈曰:

举手抬脚随意动,不知太极道无穷。

端身恭立无一物,百骸皆静万念空。

无极尔后生太极,身形未运意念动。

两手化运显阴阳,气血一走任督通。

起势之定位

多数人行拳走架时往往忽视太极起势,草草而行,轻率而过,不去细心体悟,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其实有些事往往相反,容易忽视的恰恰最重要,认为简单的恰恰不简单。

自古就有万事开头难的说法。太极拳当然也不例外,太极起势看似简单实不简单,太极起势如何直接影响到整个套路的质量。

起势能做到虚实转关灵活、快慢韵律有致,整个套路的速度也能快而不乱,慢而不滞;起势架子能做到高低恰当,量力而行也就为整个套路走的高低定下了基调;起势从容镇定、舒展大方,整个套路就会走的通达流畅;起势如能便凝神静气,全神贯注,身一站便呈现无极乃至太极的景象,整个套路就会打的内劲饱满,精气神兼备。练好太极拳首先得起好势开好头。太极起势经历了从无极而生太极,从太极而生阴阳两仪,进而引发出动静、刚柔、吐纳、虚实、开合等各种对立统一的太极大道。

所以,太极起势是打好太极拳套路的关键。

起势之要领:第一步

► 形体运动

全身端然恭立,头端正上悬,唇齿微合,舌轻抵上腭,二目平视,身椿中正,两脚并齐,两臂下垂于大腿两侧,头与脚分别向天地形成对拉之势。

► 心意运动

抛开所有烦恼,放下一切杂念,一物无所住,一念无所思,心中展现出穆穆皇皇浑然一片大混沌无极景象。

► 气血运动

先说任督二脉的运动:丹田呼吸,细匀深长,在意念的导引下,气血沿任督二脉循环运行,俗称“小周天”。会阴收缩,过长强穴,顺任脉上升至百汇沿面门,过鼻梁至人中,然后通过口腔中的龈交,下降至丹田再至会阴。再说十二经脉的运动:也可以沿足阴三经和足三阳经与任督两脉组成“大周天”运行。在作下一动作之前,合目息气。

起势之要领:第二步

► 形体运动

接上势,上身保持原有姿势,屈膝松胯忙,放松下沉,重心移至右腿,提左脚向上向前走弧线,向左横开半步,比肩略宽,脚尖先着地,然后慢慢地踏实,重心移至两腿之间,圆档开胯。脚尖略外摆,脚趾、脚掌外沿脚后跟皆要抓地,涌泉要虚。头与脚分别向上下形成天地对拉之势。

► 心意运动

先一心专注于右胯尔后至右膝,意念引导右腿屈膝松跨下沉,等重心完全移至右腿后,意念引导左脚后跟提起,再专注于左脚尖离地向左横开步,然后又专注于左脚尖着地而至左脚跟。踏实后,身体呈太极之象。太极生于无极,只所以为太极,忧如入土之种子,丕胎已动芽而未发,其生机将动而未动之时,皆因动机未足。此时全身端然恭正,手足外形虽未有动,阴阳开合之意,消息盈虚之数,已俱寓于心腹之内,宜凝神专注,洗心涤慮,平心静气,静静酝酿,择机而动。

► 气血运动

任督二脉运动:提左脚横跨时吸气,胸隔膜上提,气血由会阴、长强沿督脉上升,冲玉枕过百汇到人中。左脚尖缓缓着地后开始向外呼气,气沉丹田,降于涌泉。十二经脉运动:内部气血在丹田吸气的导引之下沿足阴肝经由大脚趾大敦穴开始,沿小腿内侧蠡沟至大腿内侧进入阴部,到腹部,达胁肋部而至期门穴,呼气下沉时气血向相反方向运行,正好往返运行一次。

起势之要领:第三步

► 形体运动

接上势,两手先从身体两侧向下微微伸展,再转至大腿前方,以手腕领劲,两手伸直缓缓向前向上平举。手心向下,沉肘松肩,两手上升的同时,身体徐徐下降,屈膝松胯,两脚平实踏地,两目平视前方。手腕与尾吕长强形成对拉之劲。

► 心意运动

意念引导由两肩而至两肘再至两手微微下沉,上提前先关注于两手腕,手一前举即刻转而关注于命门,在意念的导引下让手向前平举,同时上身由肩而至胸,由胸而至背,由背而至肋至腹松弛下沉。

► 气血运动

任督二脉运动:两肩两手下沉时呼气,气血沉于丹田再顺大腿内侧降于涌泉。两手开始上举时缓缓吸气,气血沿督脉上升一部分绕风池,过百汇,达人中。十二经脉的运动:另一部分走太阴肺经,沿上臂内侧穿肘内沿下臂内侧过寸口至大拇指末端的少商穴。内行,始于中焦胃部,过膈肌,属于肺脏。

起势之要领:第四步

► 形体运动

接上势,身体继续下沉,松胯屈膝,两手自肩传至肘再至腕,在两手下按前腕稍稍上领手向内捋然后坐腕随身体的下沉按至腹前。上身中正,百汇上领,胯部虚灵松活。手与头形成对拉之劲。

► 心意运动

意念先从肩,再到肘到腕最后到指尖,然后到身、到胯、到涌泉引导身体下沉。由顶天入地之感。

► 气血运动

任督二脉运动:两手下按身体下沉的同时徐徐向外呼气,由人中顺任脉下行,归于丹田,降于涌泉。十二经脉运动:此动有两次经脉运行。一次是走阳明大肠经。当两手下按之前,沉肩坠肘双手向内捋时,采用顺逆缠丝由手大拇指的少商穴移至食指末端的商阳穴,过手掌合谷穴,沿手臂上侧,过肩峰,顺颈部至脸部交汇于人中穴。当开始坐腕下按时,走阳明胃经。由头部进人中,顺颈动脉过缺盆,向胸部下行至乳头,过脐边下胯关节,顺大腿前侧中心线到膝膑中,直至脚背到脚趾末端厉兑穴。

起势之修习

人在行拳走架时无非三种活动,一种是有形的肢体活动。即外界所能见的形体运动。在形体运动中如能练到上下相随,开合协调,劲路正确,做到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便做到了外合,亦即外三合;第二种是思想与精神的活动,是外界无法见到的藏于心中的心意运动,但却起着统帅与主宰形体运动的作用;另一种是气与血在身体内部经络中和流动。即是把形体与心意运动联系起来的气血运动。通过反复经常的练习与体悟,以心导意,以意导气,以气贯行,把三种运动紧密结合,做到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形合,浑然一体即为内合,也称内三合。其实上述三种运动是互为条件,互为贯通,融为一体无法分隔的,这里把他分开叙述只是为了方便让人理解。做到外三合与内三合绝非一朝一夕之功,犹其是内三合,如泛泛练习整个套路要想得到感受更难。感悟是先从一两个外形变化较小,体形难度不大的动作开始,反复练习,细心揣摩,寻找感觉,有所体悟,有所突破之后,再去举一反三,追求整体套路的每一个动作,收效更快。

所以在练习太极起势时,在完成上述动作后,两手轻轻放下人身体缓缓站直,恢复至太极状态。(即第二步中的形体运动的状态),然后反复练习,随时随地地练习,寻找感觉,数月定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诀云: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太极之先,本为无极,鸿蒙一气,浑然未分。故无极为太极之母,即万物先天之机也。

二气分,天地判,始成太极。

二气为阴阳,阴静阳动,阴息阳造。天地分清浊,清浮浊沉,清高浊卑,阴阳相交,清浊相媾,氤氲化生,始育万物。

人之生世本有一无极,先天之机是也。迨入后天,即成太极,故万物莫不有无极,亦莫不有太极也。人之作用,有动必有静。静极必动,动静相因。而阴阳分,浑然一太极也。人之生机,全恃神气。清气上浮,无异上天。神凝内敛,无异下地。神气相交,即宛一太极也。

“无极”生成“太极”才是练太极拳的捷径!

无极者,当人未练之先,无思无意,无形无象,无我无他,胸中混混沌沌,一气浑沦,无所向意者也。世人不知有逆运之理,惟圣人独能参透逆运之术,揽阴阳、夺造化、转乾坤、扭气机,于后天中返先天,复初归元。所谓无极而能生一气者是也。自然站立的状态,就是“无极”桩法,无前,无后,无左,无右。站无极固根培元桩之初像站不稳一样前后左右微微晃动,这是正常的,这先动足少阳,足少阳一动,则刺激周身内气开始活跃。而身体开始向左转体的时候,身体的左边就转换成了阳极,而身体的右边同时转换成了阴极,这就由“无极”身法生成了“太极”身法。身法有了“太极”,自然就生成了“上和下”,而这“上和下”就是“两仪”。有了“上和下” “两仪”,身体也就自然生成了“前和后” “左和右”,身体的“前后左右”这四个方向,即是“四象”。而身法生成了“前,后,左,右”,这“四象”时,也就自然生成了“左前方”,“右前方”,“左后方”,“右后方” 四个斜方向的“四个斜角”,而这“四个斜角”,加上“前后左右” 的四个正面,自然生成了 “四面八方”!无极固根培元桩在这方面尤有独到之处。桩法有云: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不动之动。才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生生不已之动。

无极势者,

乃三拳之共同基础,

乃万势之母,养气强身,最为有益!

站桩就好像种树一样,把种子种下,保证阳光和水,种子自己会慢慢长成大树。这才是真正的无极桩体系!故,通悟功夫独推无极桩体系,愿有缘人懂吾良苦用心能得之!

通悟功夫无极桩体系是从无极固根培元桩开始,

后慢慢增加要领,

把十二大关节一个一个调整过来,

把各脉各经的大筋都挑起来,使功夫自然就上身。

内容:

1,无极下气桩

2,无极束身桩

3,无极托宝桩

4,无极抱球桩

5,无极心神合一桩。

虽然只是五组小动作,但却是三步修练之法,能让每个习练者充分体悟到桩功的松、紧、动的变化!

每一个动作每桩法各有偏重,如:松求的是人体的身心健康状态、紧桩求是六面力和间架结构、动求的是“全力以赴”状态,亦即全身力量都进入有效工作状态的状态,三步功法环环相套。

无极桩体系的实际运用及原理更会让习练者用最有效的方式轻松达到养生的目的并找到内家拳门径!

【免责声明 】有些图片、文字来源 | 百度百科、网络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通悟功原创文章,任何媒体使用请与我取得联系。转载请注明。

(0)

相关推荐

  • 人身就是一太极|上连天根下接地源

    太极拳姿势源起于独立守神.肌体若一的养神功夫.精神达到真空纯净的自然虚无境界,是太极自然神态.即是神安气宁.心安理得,不思动.不思静.精气神自如.内气圆和,达到五脏六腑与精气神合为一的浑圆状态,它即是 ...

  • 太极无极桩演变和锻炼 太极拳预备式即为无极桩(蔡老师口述四丶五)

    (一)天地之间 什么是无极,无极天和地达成一片,天地交泰,顾称为无极又叫做中和. "中和"即是平衡,天.地的定位和万物的生长变化,都离不开自然平衡的规律. (二)那什么是无极桩,身 ...

  • 理可顿悟   功需渐修---认识太极拳是学好太极拳的前提

    目前,全国习练太极拳者大约有1.5亿人,然而大多数习练者对太极拳的真正含义不甚了解,也就谈不上习练真正的太极拳.这大多数习练者可称为太极健身式(包含:太极舞-以太极拳为载体的艺术表现形式:太极操-以太 ...

  • 读经典 |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杨澄甫注: 不动为无极,已动为太极.空气变动而生太极,遂生阴阳,放练太极先讲阴阳,而内包罗万象.相生相克,由此而复化矣.太极本无极生,而阴阳之母也. 太极者, ...

  • 宁可几天不打拳|不可一日不练功

    一.无极动,太极生,练拳须从无极始.打拳开始的时候不要匆忙,须静站无极桩:待到丹田气息鼓荡了,也就是说丹田气息发动了,再行拳走架. 二.宁可几天不打拳,不可一日不练功.打拳时不要以为自己是在打拳,只当 ...

  • 太极起式看着简单,练会才是王道!

    偈曰:举手抬脚随意动,不知太极道无穷.端身恭立无一物,百骸皆静万念空.无极尔后生太极,身形未运意念动.两手化运显阴阳,气血一走任督通. 起势之定位 多数人行拳走架时往往忽视太极起势,草草而行,轻率而过 ...

  • 太极起势 很重要!学会才是王道!

    偈曰:举手抬脚随意动,不知太极道无穷.端身恭立无一物,百骸皆静万念空.无极尔后生太极,身形未运意念动.两手化运显阴阳,气血一走任督通. 起势之定位 多数人行拳走架时往往忽视太极起势,草草而行,轻率而过 ...

  • 太极“起势”很重要!学会才是王道!

    偈曰:举手抬脚随意动,不知太极道无穷.端身恭立无一物,百骸皆静万念空.无极尔后生太极,身形未运意念动.两手化运显阴阳,气血一走任督通. 起势之定位 多数人行拳走架时往往忽视太极起势,草草而行,轻率而过 ...

  • 太极起势 ,六件事儿,可别小瞧了!

    极起势 ,六件事儿,可别小瞧了! 健身减肥助手关注今天08:10 起势之前有六件事儿:一.正身:二.收心:三:写意:四.凝神:五.调气:六.守丹.一.正身正身先自下而上.脚放松收至踝,踝放松收到膝,膝 ...

  • 丁建国‖虚怀涵太极,运掌化绵拳

               2021.05.14星期五            作者简介 丁建国,1969年生,汉族,河南南阳人,研究生学历,副主任医师.公开发表<皇汉一声誓 胡马怯弦还>< ...

  • 讲故事说比喻生活之中悟太极

    罗山主注:每一个生活中的故事,都很有"嚼头",嚼透了,你的功夫也就上身了. 讲故事说比喻生活之中悟太极<之一>放风筝  做白鹤亮翅动作时,右手上举容易翻肘.致使翻肘时带 ...

  • 太极起势人人都会,但不一定都到位!错练悄悄拖垮你身体

    太极拳的起势动作看似简单,只有几秒钟的时间,实际操作起来内涵却极其丰富.  太极拳自始至终都体现了阴阳的转换,起势就是阴与阳的一次转换过程,同时也是身体打通任督二脉的一个过程. 手臂上举时,丹田内收, ...

  • 明明白白学太极、练太极、悟太极、用太极!

    "知太极,需求道,学太极,为悟道,运太极,为行道". 传统解释: 太极拳是以道家哲学和<道德经>的理论基础为指导思想的一种内家拳,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和&l ...

  • “太极起势”的练法,看完受益匪浅!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起势是太极拳由无极到太极的开始.起势中的要领将贯串于整套太极拳之中.一个太极拳起势,可以说"已尽含太极精蕴".由起势入手,通过渐修顿悟,掌握其 ...

  • 太极起势三层次,堪称上乘秘笈

    悦太极 前天 太极拳起势分三个层次:一是初练者用意念画弧线起势:二是把意念放在脚底下,全身下实(阳)上虚(阴),当意念忘下走,手会往上(前)飘起:三是在静心中练起势,心静如水,静为阴动为阳,内静外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