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世促醒汤】进一步了解发作性睡病治疗方案
春困秋乏夏打盹儿,冬天也会白天犯困不止?今天你犯困了吗?犯困不可怕,可怕的是随时随地睡着,要知道,秒睡也有可能是病哦!
前不久,来了一位“睡美人”小姚。小姚是位高中生,从初中开始,她就常常在任何环境下无法控制地“秒睡”,比如吃饭、上课、看书、坐车的时候,有时走路还会猝倒。
起先父母误认为她是犯懒、爱睡觉,因而一直没有重视。后来逐渐发展到每一节课都会不能控制地睡着,影响了学习成绩,才引起了父母的重视,来到睡眠监测中心医生详细询问了小姚的病史,发现她晚上睡眠很好,入睡非常容易,白天不分场合和时间出现无法控制的睡眠,每次发作时间数分钟,且伴有幻听。还了解到,小姚的母亲年轻时也有类似的症状。初步判断:小姚可能患上了一种罕见的疾病——“发作性睡病”。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睡眠障碍,在我国的患病率为0.033%,多于儿童或青年期发病。病因不明,有家族聚集性,也可能与基因突变或病毒感染后产生自身抗体有关。常伴有猝倒、睡眠瘫痪、睡眠幻觉等症状,但由于症状有时不典型而被忽略或误诊。发作性睡病的患者不仅仅是犯困易睡觉,还会影响学习、生活、工作,甚至记忆力下降、抑郁、焦虑,严重的在行走、驾车时发作而导致意外。
发作性睡病属中医“嗜眠”“多寐”范畴。其基本病机是清阳之气不升,阴阳二气不相顺接。故立修元醒神汤,升清醒脑、开窍醒神以治其病本,结合临床分为痰湿内阻、瘀血内阻、肝脾气滞、中气亏虚、气血不足、心肾阳虚等。
目前现代医学对于嗜睡症没有很好的办。所以很多人就查找这方面的资料,希望从中医角度来提供一些思路。
中医治疗嗜睡需要辨证论治,用纯中药治疗本。自古以来,就有不少先贤记载认识这个疾病——多寐(嗜睡)。认为睡眠主要与卫气有关,指出人体睡眠与清醒决定于卫气的出人运行和阴阳二气的升降出入,卫气行于阴,则处于睡眠状态;行于阳,则处于清醒状态,阳入于阴则寐,阳出于阴则寐。
《灵枢●大感论》云:“人之多卧者,何气使然...夫卫气者,昼日常行于阳,夜行于阴,故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
说的就是一天的消耗下来阳气不足,到了晚上阴气则盛,就会进入睡眠。睡一晚上阴气消耗完,阳气积攒而盛则精神抖擞,这一阴一阳互相制约此消彼长之间维持了我们人体的运转。
故肠胃大,则卫气行留久;皮肤涩,分肉不解,则行迟。留于阴也久,其气不精则欲瞑,故多卧矣。“卒然多卧者...邪气留于上焦,上焦闭而不通,已食若饮汤,卫气久留于阴而不行,故卒然多卧焉”。
可见不管是脏腑还是皮肤分肉,只要卫气运行艰涩而不流利,就可以改变卫气运行的常度。
任何原因导致阴阳的升降出人失常,即阳不出于阴均可造成多寐。《灵枢●寒热病》云:“阳气盛则瞋目,阴气盛而瞑目。”说明了多寐主要是由于阴盛阳虚所致,因阳主动,阴主静,阴盛故多寐。
本病的发生主要与心、脾、肾、髓海等脏腑有密切关系。《素问●六节藏象论》云:“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为阳中之太阳”。心阳宣发,气血通达,人则时而动,时而卧。反之,则身体困倦,嗜卧多寐。
脾肾病变往往相互影响,形成脾肾俱虚,湿浊痰饮更盛,清阳阻滞更重的局面。
《灵枢●海论》云:“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可见人的精神委顿、嗜睡与脑髓不足也有密切联系。
中医治疔主要注重调理患者脏腑阴阳的平衡,从患者的体质入手,进行整体调理。
补脾阳为主:以济世促醒汤补中益为基础加减治疗发作性睡病,旨在补中益气、升发清阳,使精明之府得清阳之荣,以达补脾升阳之功。采用补脾升阳、化浊开窍法,方用补中益气加石菖蒲、郁金治疗。
补脾升阳,石菖蒲、郁金化浊开窍。秦为民认为,本病从中医学角度而言,病因以气虚、阳气不振为主,在此基础上兼有精血亏虚和湿浊痰饮内盛,及外伤瘀血所致的肝胆脾胃邪郁。
方中补中益气、升发清阳,使精明之府得清阳之荣; 麻黄能兴奋大脑皮质和皮质上中枢及血管运动中枢,同时麻黄之升发,可鼓舞阳气上行,以助清阳之荣于精明之府。
济世促醒汤以生黄芪 、 藿香 、石菖蒲 、厚朴、 法夏 、 泽泻 、 柴、胡、 升麻、炙甘草 、生姜 大枣为主。治脾虚痰湿困体,气虚而清气不升浊气不降证见神倦乏力,少气懒言,昏昏欲睡,头昏蒙沉,视物模糊,耳鸣耳聋,声音低微,时时泛呕,脘腹胀满,小便不利,甚或足跗时肿,舌淡, 苔白腻,脉缓或滑。
此方师从李东垣《脾胃论》之补中益气汤意,在此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加减,以黄芪,柴胡,升麻,炙甘草升清阳之气,以藿香,厚朴,石菖蒲芳香化湿醒脾,法夏化痰湿,泽泻化痰湿且利小便,使湿从小便消,又有厚朴行气以助肠道,使湿从大便走,共达降浊之功,又兼石菖蒲开窍醒神,诸药合用,共凑醒脾化痰,升清气降浊气,醒神开窍之功,如此,诸证皆解也!
注意事项:治疗发作性睡病的同时要注意饮食、生活习惯,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熬夜,保持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