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展·观察】为什么说“落寞”的广州车展依然值得一来
就目前而言车展展示技术实力的属性慢慢变弱了,但其沟通的属性依然不减,也正是在媒体、公关、车企高管之间这样相互的思想碰撞之中,才能不断的矫正行业的发展方向,才能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从这一角度来说,车展依然有着无可替代的意义。
记者|徐进凯
11月15日,中午12点半,机场前往酒店的大巴上,突然得知吉利与长城握手言和的消息,瞬间点燃了我原本松散的神经,作为车展前的开胃菜,吉利长城共同发表联合声明的“大餐”,无疑为“火热”的车展周添了一把柴。
11月15日,下午4点半,广州国际会展中心3.2号馆,纳智捷展台对面,原本的一个展位的新闻中心,被Luckin coffee咖啡厅占据了一半,虽然经常熬夜的我也靠咖啡度日,但对于将咖啡店开到媒体中心门前的做法不肯苟同,这样赤裸裸的商业行为不仅让我心生抵触,更令我开始反思车展的意义。
11月16日,上午10点30分,1.1号馆东风雪铁龙二层的专访室里,一句“这次车展好冷清。”的感慨,引发了在座媒体人的共鸣。不管是缺乏重点车型的评价,还是毫无看点的吐槽,都将此次广州车展的“萧条”生动的展现了出来。
抱歉,此次车展令我印象最深的不是东本全新概念车ENVIX 享域,也不是新天籁VC-TURBO可变压缩比的最强动力发动机,更不是亚洲龙的中国首秀和大众展台上堆积如山的SUV车型,而是上文所罗列的三件事,这三个事件连起来便勾勒出一条由上向下的曲线,这条曲线不仅与诸多媒体人的情绪高度吻合,也不停诉说着车展的落寞。
落寞的汽车展览
“这次车展感受如何?”,“冷清了不少,感觉都没多少人。”、“没味,连拍照的欲望都没有。”一次又一次的提问,得到的几乎都是相同的答案,而这样的答案就如近两天广州阴雨的天气一般,笼罩在整个车展头上。
作为一年车市的“收官者”,广州车展的氛围与当年车市的整体表现有着莫大的关系,今年开年以来,整体车市开高走低,4月份北京车展的头炮并未将车市的温度点燃,8月底的成都车展也未能拉开车市“金九银十”的大幕,同比大幅下滑,26年来首次负增长的预测,时刻向人们提醒着,市场正在朝着预期相反的方向疾驰。
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10月,狭义乘用车的销量为2,021,819辆,同比下滑了12.6%;1~10月的累计销量为18,935,463辆,同比下滑了0.7%,“金九银十”的美好期待被残酷的现实打破,诸多业内人士也瞬间回归理性,重新审视着即将到来的寒冬。
整体车市并不如意的表现是此次广州车展略显悲凉的重要原因,媒体环境的变动也是致使此次车展媒体日相对冷清的原因之一。随着网信办重点整治自媒体的推进,商业属性浓厚的汽车媒体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不管是布某侯的“早餐门”还是邱某铖“生命不可贵,时间价更高”的言论,一遍又一遍的刷新着人们的下限,不想与之为伍,不想提及全名,已成了我最后的倔强。
其实,不管是市场的降温,还是自媒体的整治,都只是车展降温的表象,更为深刻的原因是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众多车企找不到发展的方向。面对并不确定的未来,通用、福特选择裁员收缩战线来保存自己的竞争力,丰田章男则发出了“生死之战”已经开始的感叹。
在时代巨变的背景下,车企的焦虑也达到了极点,到底是该开发新车型布局新市场,还是要携手互联网公司,朝着“新四化”的方向迈进。在智能出行的未来,自己到底该扮演怎样的角色,或许是众多车企反复拷问自己的问题,而车企这样迷茫的现状和CES等多样化展览的兴起,才是传统车展日渐落寞的根本。
车展意义何在?
冷清是诸多媒体人对此次车展媒体日当天的评价,但到了第二天却显得热闹非凡。一大早展馆里,销售人员鸡血式的“誓言”此起彼伏,身穿正装,手拿登记本的他们时刻留意着展台上每一个消费者的一举一动,快速圈定着自己的目标客户。天虽然下着小雨,但依然挡不住销售人员的热情。
“您是来拍照的么?”“我是来买车的,因为车展的车子比较多嘛,多个品牌可以一起看一看。”一位手持单反的年轻人这样向我解释到,边说边走进了人潮涌动的展馆内,而此时的展馆内早已经是“扫码有奖”“抢答有礼”的天下,各个展台想方设法的吸引展馆内的消费者,挖掘着自己的潜在客户。
“唉,继成都车展之后,广州车展也沦陷了,成为卖车的地方性展览了。”溜达了一圈之后,公社王老师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的确,在市场环境不佳,车企又没有新技术、新车型、新布局展示的背景下,卖车成为了广州车展的正经事,这对于求贤若渴,迫切想要了解技术进展和战略布局的媒体人来讲,确实不是什么好事情。
“我们明年计划不参加车展了,费时费力却没有什么效果。”私下里一家弱势品牌的相关负责人这样向我表示,而这样的状况并不仅仅是它们一家,海马汽车早已率先行动,放弃了此次广州车展,或许在诸多业内人士看来,弱势品牌放弃参加车展是市场分化的结果,但需要注意的是放弃车展并不意味着放弃未来,就如这位负责人所言,他们在思索着如何用更好的方式向市场传达出自己的声音。
车展期间信息叠加,传播效果大打折扣是不争的事实,但这也并不意味着车展并不重要,尤其是北京、上海、成都和广州四大车展。严格意义上讲,一年当中全国有三个大型车展,分别是四月份的(北京、上海)、八月底的成都、十一月中旬的广州,每到这几大展览期间,来自全国乃至全球的媒体、高管、公关相聚一堂,办论坛约私局共同探讨着行业的发展。
或许,就目前而言车展展示技术实力的属性慢慢变弱了,但其沟通的属性依然不减,也正是在媒体、公关、车企高管之间这样相互的思想碰撞之中,才能不断的矫正行业的发展方向,才能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从这一角度来说,车展依然有着无可替代的意义。再说了倘若没有了车展,你让北京的烤鸭,成都的火锅,广州的早茶都放到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