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坐顺风车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做开锁生意的小兄弟,就叫他小李吧!
小李白天开锁,晚上给人通宵开车送货,送货路上兼职做顺风车。一年365天,不眠不休,天天这样过。
对不起!他开的是送货的大货车!我要不停地找他聊天。我怕他睡着这只是一方面,本来自己也爱聊。
聊多几次,就把家里的情况基本兜底出来了。养着两个孩子,在老家父母养,老婆工作不稳定兼有时情绪不稳定:),有个无所事事的亲哥!
前两天,他突然发了给微信语音我,父亲突发的脑梗塞,母亲突患白血病,血小板低下导致的出血性紫癜。父亲在当地人民医院住院,母亲因为病重,当地医院不收已经转到广州大医院治疗。
我脑子当下第一反应是,惨了!这两个老年病例的医疗费用是一个巨额开支,病情未平稳,还是一个无底洞,不断吞噬着家庭的经济。他怎么扛得住?
作为一个30多岁的“乖男孩”,源源不断地输入医疗费用,还得停工停业,直到经济破产,这就是大量中国工薪家庭的一个日常生活画面。
几月前,我曾经写过两篇相关的评论,《中国医疗界严重低估了就医的隐形成本》,《看病的隐形成本超出多数人想象》,文章背后大量的留言验证了我的判断,普通中国人的医疗费用负担太沉重了。得出这个判断,源自于我自己的亲身经历,照顾患癌父亲数月,请假停工时间非常多,完全无法正常工作,但最大的问题依旧是经济问题,医疗费用是一个无底洞。
现在看起来,这个判断基本是成立的。
他陪诊在广州,基本工作就停滞了半个月。他说,短短十来天,父母亲的治疗费用就已经花费了差不多十万,面对后续高昂的治疗费用万般无奈。老年人的重病大病,普遍预后不佳,能够稳定病情不再恶化,已经是庆幸的事情。想要逆转,回到原来的状态,非常困难。更常见的现象是,逐渐缓慢或者是急剧恶化经常发生。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普遍的气血衰弱和脏腑功能退化,这是老年体质的特点之一。所以,有一个医疗常识是长年被中国人漠视的——老年病普遍难治,预防比治疗重要,康复和治疗一样重要。当下,中国医疗集中投注在“治疗领域”,在预防和康复两头是虚空的,资源不足。对老年人来说,这是一个灾难性的结果。因为老年病的特点,就是严重依赖于预防和康复,单单有治疗一根拐杖走路,想不麻烦都不行。你不防,必然治疗容易高发。你不好好康复,治疗又太容易前功尽弃。在多数时候,治疗仅仅意味着康复的开始。作为中国人,如果读不透这个医疗常识,自己不去填补好这个健康领域的漏洞,那最终就只能自己为这个苦果买单了。残忍点说,产生这种困局,是全民投票产生的结果,专业知识分子对此鸦雀无声,这是失职的。医疗资源集中在支付能力最强大和支付意愿最强烈的群体上,这是市场定律。因为正在工作岗位上的人,不为疾病买单不行,因为怕丢工作。小孩子不买单不行,因为会耽误学业。老年人,基本属于无人问津和最难扛熬的群体,所以因为被漠视忽视,容易产生更多的健康大问题。当然了,要破这个困局和难题,下面几点是非常重要的。1. 老年人需要在社会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有重要地位。他们变得更重要了,他们的健康问题才会变得更重要。这个定律,相反也是成立的。这才是很可怕的一点。2. 中国老年心理需要更强壮和健康,而不是降低回到婴儿心智水平。因为管理好健康,需要好的身体模式和心智模式。归根到一点,老年人有足够强大追求健康的需求,这需要内在驱动。围绕着这些需求,社会资源加大对老年病防病资源、康复资源的建设,打造出多几个好的品牌,那就功德无量了。是的!中国老人目前欠缺的不是专科病的治疗资源,而是防病和康复资源,围绕着身心健康的需求。治疗相对预防和康复而言,前者已经开始过剩,后者严重不足。关键问题在于,这种消费需求还处于冬眠状态,这是需要突破的难点。这是一个社会工程,不是纯粹靠语言教育就可以落地完成的。作为子女,我们希望自己的父母变好,变得更健康,安全养生老年。但这作用甚微,因为,只有他们本人也设立一样的目标和管理方向,这才真正有效,目标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