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创中心王二涛研究员:颠覆,往往比创新更难。

经过8年科研攻关,北京时间今天(10日)凌晨,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王二涛研究团队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上发表论文,揭示豆科植物皮层细胞获得SHR-SCR干细胞分子模块,使其有别于非豆科植物。

王二涛自2013年留学归国起,就投入了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固氮领域,在此之前,根瘤起始发育领域几乎是一张白纸。研究团队大胆假设:豆科植物的细胞命运和非豆科植物不同。他们通过实验发现,在豆科植物进化过程中,豆科植物干细胞关键基因SCR在皮层细胞表达,另一个干细胞关键转录因子SHR在维管束表达后移动到皮层细胞,两者结合产生“神奇魔法”——豆科植物皮层细胞拥有了分裂的潜能。由此,豆科植物与非豆科植物走上了不同的命运。在豆科植物苜蓿中,SHR与SCR结合形成的干细胞分子模块能够被根瘤菌的信号激活,诱导皮层分裂,从而形成根瘤。

王二涛在人工气候室培养间内观察植物生长状况。

王二涛,生于1979年9月,系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植物和微生物共生的分子机理研究。

很多见过王二涛的人都说,他不像个学者。走路脚底“带风”,身穿蓝色T恤、脚踩沙滩鞋,眼前的王二涛的确有些“随意”。

跨过思维的高山

2010年,王二涛正在英国做博士后。在克隆一些共生植物基因时,王二涛发现,有些问题根本无法用已有的“糖”理论解释。

菌根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共生现象,它是由土壤中的真菌与高等植物根系形成的一种共生体。

自然界中,80%—90%的植物都有菌根共生现象。

颠覆,往往比创新更难。

一个看似水到渠成的推测,却被传统理论的高墙阻隔。看似一步之遥,实则却要跨过思维的高山。

一直到2013年,王二涛学成回国,组建了自己的研究组,终于有条件验证当年的猜想了。“中国科研正处于发展黄金期,经费启动、团队配备都很快。”他说。

王二涛像一把利刃,刺向传统理论的围墙。

从未想过轰轰烈烈

说到和生物的缘分,王二涛直言,自己和生物算不上有什么“不解之缘”。大学选择生物专业并非出于自愿,而是“调剂过来的”。“非要说有的话,我是农村出身,见惯了玉米、大豆等庄稼,觉得很亲切。”

从读研开始,王二涛的研究领域一直没怎么变。“当初选择研究植物,主要是因为做动物实验我有点下不了手。”听着像在开玩笑,王二涛却一本正经,眼神干净得像个孩子。

巧合还是必然?

2003年大学毕业后,王二涛被推免到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读书。作为王二涛的导师,何祖华当时博士毕业没几年,来研究所时间不长。

“在研究所那些年,何老师为我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在这里,他感受到开放而自由的氛围,这些在王二涛看来是老师给予学生最宝贵的东西。“有了好想法,何老师就会鼓励我们去做。”王二涛说。

何祖华的研究方向是植物抗病信号转导,但当时王二涛对水稻驯化更感兴趣,而且当时研究的人不多,于是何祖华鼓励他说:“大胆去做吧!”

十年一轮回。2013年,王二涛又回到了研究所,自己也带起了研究生。王二涛说,除了搞科研,实验室还要培养优秀的青年科学家。如今,王二涛也像当年导师一样,给学生创造自由的学术氛围。

“等我到了何老师这个年纪,要是没能培养出几个教授、研究员,那就太失败了。”王二涛顿了一下,眼神坚定地说:“得把这种学术理念传承下去。”(实习生刘禹 记者王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