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菜中的大道至简,不容忽视的美食哲学

1

聚乐村饭庄,有一道清蒸桂鱼的菜品。

清蒸桂鱼,吃法很简单,将桂鱼打上花刀,恰到好处地蒸熟后,以“三合油”配以姜末,蘸料而食。

聚乐村行政总厨、中国烹饪大师高绪友,从事厨艺工作四十余年,他历来主张好食材,吃法就应简单、本味。

高大厨将这道清蒸桂鱼的吃法,打破了食材复杂加工的惯例,却收到了顾客的一致好评。

以桂鱼的鲜香口感,配以酱油香油醋的酸爽味型,加姜末蘸而食之,鱼之鲜气,更加浓郁清新,让人倍觉纯香溢口,余味绵长。

新鑫餐馆,是博山的一家餐饮名店。这家饭店有一道看似普通,但点菜率极高的菜品,叫清拌剔骨肉。

拌剔骨肉,打底青菜一般选用黄瓜或芹菜,也依然以“三合油”配以姜末调味。剔骨肉经大厨加工入味,与鲜蔬牵手,共同焕发出一道家常菜的无限魅力。

曾与来博考察餐饮的外地厨师朋友,在新鑫餐馆品这道菜,他惊艳于博山厨师的烹饪思路,将一道肉菜做得这般清口。

酱油香油醋,是博山人的调味圣方。

它们虽是普通的调味品,然三者联袂后,却创造了别样的清新味型,为菜品注入了非同一般的味之魂。

博山利明酒楼创始人牛玉明,三十多年悟道厨艺,曾在人民大会堂工作过。

他对调味的精深研究,成就了诸多菜品的万般美好。

经他调制的“三合油”,用料比例搭配巧妙,酸咸适宜,口感到位,一道道普通菜品,经他四两拨千斤般的口味装点,便焕发出了令人香悦的惊奇滋味。

这就是博山人,对于饮食的“至简”创作思路。

博山人在生活中,将“至简”食法,发挥到淋漓尽致的例子,比比皆是。

盛夏,将辣疙瘩咸菜与辣椒、香菜一起,剁碎加醋,便可成就一道下饭的好菜。

刚买来的新鲜豆腐,不炒不煎,仅用开水汆煮一下,配以酱油香油和蒜末调味,瞬间就铺排出一道美食。

把尚嫩的芹菜,择叶洗净,掺以面粉,煎成饼状,将本该丢弃的芹菜叶,瞬间变成美味。

几枚菜椒或辣椒,洗一下,掰一下,控干水分,热锅凉油地不断煸炒,待到将菜椒或辣椒煸成了“虎皮”状,或用酱油烹,或以甜酱炒,这样吃,如有吃肉般的朵颐快感。

最优秀的模式,往往是最简单的。

博山民间有“晚饭当肉”的谚语,意思是吃饭晚了,肚子饿了,吃什么都香,如吃肉一般。

博山人餐桌上的“晚饭”,虽不富贵,但时常有形简意赅的“开胃菜”点缀其中,让胃口瞬间打开。

这些生活情趣的盎然流露,无意间,成就了博山人调味膳食的无尽开怀。

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是老子《道德经》里的话。

大道至简与博大精深,是事物表现的两种高级功态。

博山菜,作为鲁菜体系的重要起源和组成部分,既富足了鲁菜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以宴席规制和菜肴体系,在博山立章食俗;

同时博山菜,又精致了贴近生活“大道至简”的诸多原生形态,以简单却不极端的烹调手法,驻留食材本味,治愈着人们的清淡胃口。

这些治愈系美食,在博山人聪慧的化繁就简中,将普通的食材,魔变出诸多形式的味蕾惊喜。

不得不说,博山境内的很多食俗,沁透着博山菜独特的美食哲学,是鲁菜文化浩瀚之林中的一股清新之气。

2

“大道至简”的美食哲学,是人们在劳动实践中的智慧创造。

这种美食哲学,在华夏美食文化谱系中,无处不在,在博山有,在各地也有。

山东临清,被誉为“运河之都”。在临清有一种传统名吃,谓之“托板豆腐”。

刚出锅的热豆腐,分割后,用长方形木板托着趁热吃,故而得名。

托板豆腐,白嫩细腻、香甜营养。吃法极简,最多放点辣酱韭花之类的佐料,为的就是保留新鲜豆腐的醇香。

而在泰安,同样有一种传统美食,叫“泰安三美”。说白了,就是用山泉水清炖白菜豆腐,但味道却很鲜。

泰山三美,又叫'城白菜',因颜色光洁,白中透黄,酷似象牙颜色,又称'象牙白'。这道菜,工艺简单,剔除繁琐,简约中尽显华贵。

抖音里,有个名叫恩克的蒙古人,是一位锡林格勒草原上的牧民,他经常播放一些在草原上炖煮羊肉,款待朋友的视频,拥有高达359万粉丝。

恩克煮羊肉就是用清水煮,既无大料,也不添加任何调味品,只是加盐煮熟,但看起来却令人垂涎,否则不会吸引那么多人关注。

各地的人们,对自己家乡美食的简约烹制,在不加雕饰中驻留天然,于不繁烹制中保鲜本真。

故而,食之纯香,无需繁华,但留清雅。

都说博山人因为馋,才会吃。

其实哪是因馋会吃,是因为过去家家日子紧,于是想着点子,开发了些实惠爽口的吃法,在哪里都一样。

过去的老百姓,家家都穷的很整齐,再馋也馋不出什么花样。

博山人无非是,因地制宜地将饭食做得好吃点,谨行俭用地把日子过得滋味点。

而博山人对烹食的简约打理,佐味的不仅是饮食,还有生活。

对于美食,越市井,就越美味。

3

美食的魅力,往往不在于繁杂的加法,而是精巧的减法。

细究博山诸多简约食俗,要追溯自古而有的窑炉产业根本。

高温环境下的窑炉从业者,忙遽间自然没有太多闲暇,繁重的体力劳动,必须及时地能量摄取,方是胜任劳作的体力基础。

于是开胃适口、简单爽味的菜品,成了窑炉产业工人必然的选择,积日累久,相习成俗。

我家二爷,善做坛子肉。他十五六岁就跟着师傅在窑炉前学徒。

拒他说,师傅们经常用小瓦罐装肉,在窑炉的璧龛处,用窑炉散发出来的余热,“熥”坛子肉,其香诱人,回味无穷。

窑炉产业工人,在繁重的劳动中,也不乏对美食的创造,这是博山食俗形成的基础。

博山工业文明的滥觞,促进了美食文化的多彩,是博山菜系及食俗形成的历史逻辑和发展因果。

《论语》中有一句话,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吃简单的饭食喝白水,曲起胳賻来枕着睡,快乐也在其中。不行道义却又有钱又有名望,对我来说就像浮云一样。 ”

在圣人眼中,简单的生活方式,与行道仗义是生活最大的快乐。

何尝不是呢,博山人简约的饮食观,在劳动中提炼精华的生活方式,难道不就是一种大道至简的生活态度吗。

品读博山饮食文化中的精粹思想,不仅要看“形而上学”的华彩,更应研术“形而下学”的本质。

而博山饮食文化中“大道至简”的美食哲学,无不融汇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是民间文化创造的自觉,更是一域文化特色的灵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