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了孔子的四个圣人之道,即可理解太极生两仪的真正含义

被称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易经》,历来就是一本颇有争议的书,在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有人认为《易经》也是儒家经典,必须跟《诗经》、《尚书》一起烧掉,而秦始皇的宰相李斯等人,认为《易经》只不过是一本卜筮之书,这才让《易经》逃过了秦火一劫,可见在那个时候,人们对于《易经》是本什么样的书,就已经很有争议了。
二千多年来的文人学者,对《易经》的注解注释更是浩如烟海,根据《汉书·艺文志·六艺十二篇》的记载,就有“易经十二篇”、“凡易十三家,二百九十四篇”,可见在西汉初期,就有大量的《易经》类书籍。
对于《易经·系辞》中这一段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千古名言: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二千多年来的文人学者,对此也作出过多种多样的解释。
有很多人认为,这一段话讲的是宇宙的生成过程,是中国古代的宇宙生成论。这些人认为,太极是天地未分时的统一体,是世界的本源,是世界产生总过程的开始,由太极生出天地,天地运行而有四时,四时运行演变出雷、风、水、火、山、泽,然后万物生成。
在古往今来的文人学者中,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这段话,理解为宇宙生成论的不乏其人,其中还有不少名人各家,这些文人学者还把这段话,跟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联系起来,这样就始终给这段话打上宇宙生成论的烙印了。
也许,这也是后人把伏羲神化的原因之一吧!根据民国时期的1942年在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的《楚帛书》记载,伏羲和女娲还是堪称盘古一样的创始神,是伏羲和女娲创造了宇宙天地。到了清道光年间,《乐育堂语录》的作者黄裳,此黄裳可不是《九阴真经》的作者黄裳,更认为是伏羲以一拟太极,然后一画开天,从而创造了世间万物和生命。
如果这一段千古名言,真的是宇宙生成论的话,那这一段话放在《系辞》中,应该跟《系辞》上下文的意思相连贯才是,但根据《系辞上》第十一章的内容,总觉得宇宙生成论跟前后文的意思,是很不通顺连贯的,甚至跟“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这两句话,都不通顺连贯,这实在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为了弄清楚这一段千古名言的真正意思,我们必须先弄清楚八卦的来历和作用。
根据《易经·系辞下》:(伏羲)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史记·太史公自序》:余闻之先人曰:“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我们从这两本书的记载中,可以清楚地知道八卦的创作者,就是上古时期的伏羲,商周时期的周文王,又在伏羲八卦的基础上写成了《易经》,后来到了春秋末期,孔子又给《易经》写了十翼《易传》。
我们在以前的多篇文章中,已经反复论述过伏羲创作八卦的目的,就是为了卜筮,这一点就不再多讲了。
我们还在前面的文章,对《系辞上》第十一章的内容,从“子曰:夫易何为者也”到“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进行了详细的解释,论述了第十一章的前三段内容,讲的都是卜筮,也由此推断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这一段名言,所讲的也是卜筮。
我们还注意到“易有太极”的易,也就是“太卜掌三易之法”的易,也就是《易经》或者《周易》的易,也就是《易传》中“易有圣人之道四焉”的易。
《系辞上》第十章: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系辞上》第十章的内容,其实就是孔子对四个圣人之道的展开讲述,按照这个思路就可以清楚地看出,第二段“问焉而以言”,讲的就是“以言者尚其辞”,第三段“参伍以变”、“通其变”,讲的就是“以动者尚其变”,第三段“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讲的就是“以卜筮者尚其占”。
但是,第十章的第四段,并没有讲“以制器者尚其象”,而是提前对四个圣人之道进行了概括。
为什么在第十章中,找不到“以制器者尚其象”的内容呢?原来这部分内容,都写在了第十二章之中,孔子是因为“以制器者尚其象”的内容很重要,是属于对《易经》的综合运用,所以就在第十二章中,用一章的内容写了“以制器者尚其象”,文中的“圣人立象以尽意”、“形而下谓之器”,就是对“以制器者尚其象”的详细讲述。
再回过头来看第十一章,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这一章既不是“尚其辞”、“尚其变”,也不是“尚其象”,而是“以卜筮者尚其占”。
原来孔子是因为“尚其占”和“尚其象”的内容比较多,所以就特地用了两个章节,来分别说明“以卜筮者尚其占”和“以制器者尚其象”。
又因为卜筮是“天下之至神”,不是一件很简单很随便的事情,所以孔子在第十章中,只是极简要地提到了卜筮,而在第十一章中,才对卜筮进行了详细讲解,所以第十一章的内容,讲的都是卜筮。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这段千古名言,就放在专讲卜筮的第十一章中,如果不是讲卜筮又是讲什么呢?
所以,“易有太极”的易,就是“易有圣人之道四焉”的易,也就是卜筮的意思。
明白了易就是卜筮的易,当然就能明白,“易有太极”就是指卜筮有太极,“是生两仪”就是指卜筮的太极会产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就是指卜筮的两仪会产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就是指卜筮的四象会产生八卦,“八卦生吉凶”就是指卜筮的八卦会产生吉凶之象,“吉凶生大业”就是指吉凶之象能够指导人们避凶趋吉,这应该是非常容易理解的!
关于在卜筮中怎么会产生两仪四象八卦的?我们在前一篇《揭示太极两仪四象八卦的真正含义,破除易经的盲目乱解》的文章中,已经对卜筮中的两仪四象八卦,进行过详细的讲述,这里就不再一一重复了。
而且,“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这十个字,也只有理解为卜筮才能连贯通顺,除了卜筮之外的任何理解,都是非常牵强别扭的。
真不知道古往今来的这么多文人学者,怎么会对易、吉凶、大业这三个关键词视而不见,只看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于是就把这句话扯到宇宙生成论上面去了。
退一步说,如果在“四象生八卦”的后面加一句“八卦生万物”,或者加“八卦生六十四卦,六十四卦生万物”,那才可以说是宇宙生成论,但《系辞》中明明写的是“八卦生吉凶,吉凶生大业”,当然就跟宇宙天地的生成没有任何的关系了。
还有一些民间人士,把“易有太极”的易,解释成元气,认为是元气生成了阴阳八卦,这样就更没有依据了,易这个字在古代汉语中,从来就没有解释为元气的,否则“太卜掌三易之法”岂不成了太卜掌三种元气之法?
所以,我们确定“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这段千古名言,并不是什么中国古代的宇宙生成论,更谈不上是《易经》的纲领。
那么,明明是表示卜筮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怎么会跟宇宙生成论扯上关系的呢?或者说,这两者之间有没有间接的关系呢?
我们将在以后的文章中,再来详细介绍。
(0)

相关推荐

  • 《周易》的作者究竟是谁?

    如果大家要问,<周易>一书究竟是由谁创作的?我们可能最先想到是周文王,周文王推演八卦为六十四卦从而写成<周易>一书几成公论.司马迁也曾在<史记>中记载," ...

  • 《易经》笔记-八卦图

    一.<易经>是什么 1.群经之始. 2.中华文化之源. 3.百家争鸣之根. 二.<易经>是怎样完成的 <易经>的完成,经历了三位圣人: 第一位是伏羲.· 第二位是周 ...

  • 为什么说周易是“易更三圣”?杜启明

    作者:算乎杜启明 我们都知道周易是经历了三大圣人在不同时期的分别更迭,最终才形成了我们现在的<周易>.这三大圣人就是我们常说的伏羲.周文王和孔子.伏羲主要是画出了八卦,而文化则推演出了易经 ...

  • 20.《实用周易指南—易传》——易经囊括了哪四种圣人之道

    作者:杨本枢 原文: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解读: 这句话是对前面系辞的高度提炼,前面九章的内容一直在阐述如何解析卦辞和爻辞: ...

  • 简单四招,即可看出家中风水好坏,赶快自查!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风水文化也得到了快速的普及,很多人也对此越来越重视了.但要知道,"术业有专攻",大多数人想知道自家风水如何,又找不到合适的方法. 那么,今天世德 ...

  • 用四步帮你理解史上最难逻辑题

    1957年,普林斯顿大学博士生 Raymond Smullyan 在一位理论计算机科学创始人的指导下学习.他偶尔会去纽约玩.一次,他在那里遇到了一位"非常迷人的女音乐家",情场圣手 ...

  • “及时行乐”英语是?这四个字母即可!

    ✏️笔记: 1.YOLO: You only live once(你只活一次/及时行乐) 2.SOHO: small Office/Home Office(家庭办公) 3.FOMO: fear of ...

  • (十四)结合语境理解重要词句的意义

    一.新课标的要求:        语文<新课标>中要求学生在现代文阅读中能够"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 二.明确什么是语境义:   ...

  • 孔子与四科十哲的故事

    这是孔子与颜渊的故事 颜回字子渊,鲁国人.在众多弟子中,颜渊是孔子最为欣赏的一个,认为他好学而不违仁,最有可能继承自己的理想. 孔子说:"颜渊这个人,他能够保持三个月不违背仁之道,其余的弟子 ...

  • 认识阴阳,怎么辨别阴虚和阳虚?我从四个方面去理解

    从传统养生的角度看,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调理阴阳. 既然需要调理阴阳,那么,我们就得首先弄清楚自己是阴虚还是阳虚,只有这样,才能有目的地去执行"虚则补之"的原则,也才能到达阴阳调和的 ...

  • 里仁4.15 | 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如何理解?

    [原文]里仁4.15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 ...

  • 述而7.3| 孔子的四种担忧

    [原文]述而7.3德之不修学之不讲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竹注] 一.德之不修:德行不去修养. 二.学之不讲:学问不去讲习. 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