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夜里寻访好友,听到主人凄美的笛声,写下的一首诗句句断肠
明清之后,小说开始慢慢地进入公众的视野,原本小说是不入流,不被传统文人所接受,这并不是笔者在这里胡诌,及时是在明清两朝,对于绝大部分的文人来说,根本不会去创作小说,有一些顽固的文人,甚至连诗歌都认为是玩物丧志,属于是消遣之作。《儒林外史》里就描写了一个有趣的片段,周学道劝说魏好古,要用心举业,休学杂览。从这一段描写可以看得出来,无论是诗歌,还是小说,对于顽固的文人来说其实是不屑一顾。
当然时代在进步,我们知道唐诗和宋词,那是文学的高峰,而且明清小说同样令后人高山仰止。虽然诗歌到了晚唐就逐渐开始没落,以至于后来的宋、元、明、清,没有多少令人惊艳的作品,无法与唐诗相媲美。我个人认为尽管后来的诗歌质量不如唐诗,但其中也还是有一些不错的作品,像清朝诗人袁枚的诗就值得一读,也不乏有名篇佳作。
袁枚是清朝著名的诗人,用今天的话来说,那是当时的大网红,不仅文章写得好,另外对于美食还颇有研究,专门撰写了一部美食著作《随园食单》,里面描写了几百种美食的做法,写得非常有趣。袁枚本身就是一位很有趣的诗人,而且他的作品同样意境高远,以这首《夜过借园见主人坐月下吹笛》来说,写得就妙趣横生,每一句都有深意,很是值得我们一读。
《夜过借园见主人坐月下吹笛》
清朝:袁枚
秋夜访秋士,先闻水上音。
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
响遏碧云近,香传红藕深。
相逢清露下,流影湿衣襟。
袁枚写这首诗时正是去到外面寻找好友,听主人吹笛,那悠扬的声音让他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么一首诗感伤之作。把自己当时寻找朋友的感受,还有对于人生的感悟,全部写进了作品中,以至于使得这首诗意境凄美,每一句都充满了忧愁,但是很显然袁枚并没有写一个愁字,可见在写作手法上也是有所突破。
首联是写自己寻找好友时的感受,一个人独自外出,去到深山中寻找好友,已经是秋夜,天气有了些许的寒意,在这么一个季节寻找朋友,还没有见到主人便是听到了主人的笛声,那声音让人听了很伤感。颔联是这首诗的诗眼,在整首诗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那悠扬的笛声在那冰凉的夜空中飘荡,让人真是感慨万千,从里面可以听出主人内心的孤独,还有对于人生的无奈。
颈联和尾联则是通过笛声以此来展开,这种细腻的描写风格,很显然也是受到了唐诗的影响,而且让整首诗凄美感人;笛声嘹亮听来让人肝肠寸断,仿佛是阻遏了夜空中的云彩,远处的池塘里还飘来阵阵荷花的香味,那笛声好像也沾染上了荷花香。我与主人在月色下相遇,彼此默默无一语,站在那里久久地彼此望着对方,连身上的衣服都被寒露给打湿了。
袁枚这首《夜过借园见主人坐月下吹笛》写得很巧妙,先是描写了寻找朋友时的心情,从而把那种感受展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在听到了主人的笛声之后,可谓是感慨万千,不仅有自身的悲痛之苦,还有为主人的忧愁伤感,正是这种细腻的描写,让整首诗意境凄美,字里行间流露出了淡淡的忧伤。可见当时的袁枚很伤感,然而主人同样如此,两个伤感的人在月色下相遇,彼此只能是默默无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