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已有德国企业350家,它还要更多
“太仓在德国的知名度,比在中国高。”中国前驻德国大使史明德如此评价太仓与德国的亲密度。近日,第四届中德中小企业合作论坛暨第十三届“太仓日”活动在上海举行。2008年,首届“太仓日”活动走进德国巴符州首府斯图加特,至此“太仓日”已连续13年举办,今年特别的是,“太仓日”活动放在上海,并在德国设置了3个分会场。此次活动中,太仓市人民政府与bvmw德国联邦中小企业联合会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为bvmw太仓服务中心和德国中小企业(太仓)孵化中心揭牌。
目前,太仓已集聚德企350家,包括近50家行业“隐形冠军”。早期落户德企90%以上已完成增资扩产,年工业产值逾500亿元,年吸纳劳动力近3万人。此外,半数以上的德资企业在太仓开展本土化研发创新,通快、慕贝尔等多家德资企业已将中国区总部或研发中心、销售中心、生产基地等功能型总部放在太仓。
依靠多年发展,太仓“中国德企之乡”的城市名片,已经名副其实。究竟靠什么?
其中关键,还是紧靠上海的优势。1993年,太仓撤县建市,第一家德企就来了。当时,德国大众已落子上海,作为供应商的克恩—里伯斯公司正在上海周边寻找投资设厂的商机,任务落在了公司董事长斯坦姆博士身上。考察的行程中并没有太仓,但返程途经太仓时,斯坦姆博士一下子被小城吸引,他表示需要的是一个发展事业的地方,而不是繁华热闹的大都市。太仓离上海近,早期进入中国的德企大多数是大众汽车的供应商;另一个原因,是太仓田园小城市的形态跟德国小城很像。在市场之手推动下,德企自发在太仓形成了初步集聚。到2008年,已达到了100家,这一年中国商务部和德国经济部共同授予太仓“中德企业合作基地”称号。
不过,光靠区域优势也不够。为了服务德国企业,太仓修炼内功,从德国引入“双元制”教育模式,建立15个培训中心,为德企培养出近万名专业技术人才;2017年,开展“双元制”本科项目探索,建立多层次技术人才培养体系;2020年,发布全国首个中德职业教育合作标准化成果《双元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指南》。2016年,太仓德国中心开业,这是全球第六家、中国第三家,并带动越来越多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德资服务性企业进驻太仓。
“中国德企之乡”名头响亮,也引来竞争。以精密制造业为主的德企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中高端,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各地青睐。“初步统计,目前全国有37个地方在推进对德合作。”太仓市政府办副主任蔡健告诉记者,几乎每月都有考察团来太仓学习对德合作经验,甚至有城市直接将对德招商的高炮广告竖在了太仓。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依托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各类开发区,加快建设太仓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区”,点出了太仓对德合作破局的关键:全力打造国家级中德合作平台,成为苏州继中新合作、海峡两岸合作之后,又一张城市开放新名片。太仓还有自己的独特优势。作为有10多年经验的“老招商”,太仓市招商局副局长徐兰记得,10年前,德企落户太仓时,资金、技术、团队都是整体打包从德国带过来。太仓需要做的就是帮助落实好场地、政策等,服务职能相对简单。近年来,有些德国企业只需带着技术团队来,落户形式的越发多样,考验的是太仓投融资环境、产业链完整度和市场开拓能力等。为了服务好德企,中德智能制造科技创新合作联盟、太仓(斯图加特)离岸孵化中心、太仓—德累斯顿航空新材料创新中心,一个个创新发展载体陆续开始发挥作用。
长三角一体化正加快推进,也给了太仓足够的产业导向。聚焦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核心零部件,补链强链,融入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推动一批优质德企向航空零部件产业拓展,融入上海大飞机产业体系;深耕精密制造的同时,联手德企布局生物医药,深度参与上海张江生物医药产业。
长期以来,太仓重视引进大院大所,推动区域创新发展。多年来,太仓正积极打造“上海下一站”,积极承接上海溢出效应,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苏州研究院、同济大学太仓高新技术研究院等一批大院大所相继落户,形成了与上海互为协同、相互配套的合作体系。如今,太仓又提出了“下一站上海”,面向未来15年,建设城区东面的娄江新城,其重要依托便是西北工业大学和西交利物浦的太仓校区,为航空产业、高端装备、新材料、汽车零部件等产业发展提供创新支撑,与上海在产业链等方面形成良性互动。
太仓规模最大的德企舍弗勒,去年落地总投资15亿元的新基地,主要生产高端航空轴承及新能源汽车部件。舍弗勒从传统汽车零部件领域走向“跨界”,正是看中了太仓航空产业发展。究其深层次原因,也是要借此融入上海大飞机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
栏目主编:孔令君
本文作者:王乐飞 顾志敏 任俊锰
文字编辑:孔令君
图片编辑:邵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