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令员离队一年,归来时仅任参谋,后低授少将,他主动找到老首长
华东野战军一共十二个纵队,对应的十二个纵队司令,其中有五位上将、五位中将、一位少将,还有一位不授予军衔。这位仅授予少将军衔的将军乃是何以祥,以他的资历,其实至少应该是中将,为何只授予了少将?其中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原因?
事实上,严格意义上来说,何以祥是一位“起义将军”,他一九二七年加入国军杨森部,一九二八年杨森部四分五裂,何以祥跟随其中一支部队四处游荡,直到一九三零年,这支部队被贺龙收编,何以祥才真正加入红军,成为一名红军战士。此后,何以祥历任红军连长、团长、军团司令部侦查科长等。抗战时期,何以祥先后担任一一五师晋西独立支队团长、教导二旅参谋长、胶东军区参谋处副处长、鲁南军区八师副师长等。一九四五年,何以祥升任八师师长,任上,他率领八师部队,打了一场又一场胜仗,打出了名气。在滕县战斗中,何以祥指挥八师,仅用了五分钟便攻破县城,歼敌八千人。此战之后,时任华东军区司令员的陈毅亲自写了一封信,表扬何以祥和八师战士,信上这样写道:“八师是很好的头等兵团,纪律为各军之冠!”如此高的评价,可见陈毅对于何以祥的军事才能和八师的战斗力,是非常认可的。
何以祥擅长指挥攻坚作战,一九四七年,八师参加了鲁南战役,八师在攻打尚岩的战斗中,开创性地使用了连续爆破技术,很快便破城而入,与敌人展开巷战,不久后便全歼守城之敌,并活捉敌中将师长马励武。这一战,粟裕亲临战场观战,他也对连续爆破技术非常吃惊,为此他命令何以祥将攻城经验传授给正在攻打枣庄的华野一师。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就连刘伯承也知道了尚岩一战,他要求何以祥整理出一份攻城战略,并发给晋冀鲁豫野战军,以供全军参考。一九四七年,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成立,何以祥被任命为三纵司令员,此后他率队参加了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等。不过,一九四八年,何以祥因为伤病原因,不得不离开军队,前赴河北中央医院养伤,他这一走就是长达一年时间。不过,也许正因为这一年的“空白期”,何以祥建国后才被授予少将,为什么这么说?
解放战争三大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淮海战役,它们都是非常具有影响力的,而这三大战役,几乎都是一九四八年打响的,一九四九年年初,三大战役告捷。何以祥一九四八年离开部队养伤,刚好和淮海战役错过了,这对于一位纵队司令而言,在资历上就少了非常重要的一笔。一九四九年春,何以祥才正式归队,他被委任为八兵团参谋长,这个职位高不高?事实上并不高,或者说与何以祥的资历并不匹配!我们不妨横向对比一下,原一纵司令员叶飞,当时是十兵团司令员;原二纵司令员韦国清,此时也是十兵团政委;原八纵司令王建安,当时是七兵团司令员。由此可见,这一年的“空白期”,还是对何以祥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建国后,何以祥担任山东军区参谋长,一九五五年,他仅被授予了少将军衔。当时何以祥感到非常委屈,眼看当年的老战友们,一个个不是上将,就是中将,他很不是滋味。何以祥亲自找到了老首长陈毅,希望他能够帮忙,不过陈毅也无能为力,一是他已经不在军队工作,二是军衔问题由总干部部负责,他也不能插手。最后,何以祥不得不接受了这个事实。我想,以何以祥将军的资历,授予少将的确是有些低的,但不管将军的军衔是什么,我们都不会忘记他对国家、人民所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