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官窑的传承系列一,北宋官窑笔筒
东坡引 咏北宋官窑笔筒
汉朝竹镂筒,官奴斑竹宠。
天青雨过传烧令,徽宗一梦醒。
如冰若玉,蝉翼颤滃。堰翘裂,常怀颂。
莫说笔筒明朝颖,绝尘孤品宋。
中国的竹雕艺术源远流长,我们的学术、考古界一直认为,远在纸、墨、笔、砚发明之前,汉族先民们已经学会用刀在柱子上刻字记事。这种最原始的竹雕,应该先于甲骨文。因为,甲骨文已经具备书法艺术的三个要素,而所谓竹刻记事,最初刻的仅仅是符号。远古时期,中原、北方地区不生长竹子,所以用兽骨来刻写,南方盛产竹子,就将符号或文字刻在竹上了。但是竹子很难保存,比不上兽骨。所以,经过漫长的岁月,今天还能看到殷商时代的甲骨文遗物,却很难再见当时的竹雕作品了。但根据古代文献上的记载,中国竹雕艺术的源头,早在商朝以前就已出现,这是毋庸置疑的。
此外,中国在远古时期就已经开始用竹子制造生产和生活用具。出于爱美的天性,在竹制品上施加装饰,与雕花的玉、石、骨、木器原无差异。因此若在原始社会遗址中发现有雕饰的竹器,不足为奇。惟竹材易坏,很难保存至今。
笔筒是文房用具之一。为筒状盛笔的器皿,多为直口,直壁,口底相若,造型相对简单,没有大的变化。笔筒产生的年代已不可考,三国吴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螟蛉有子》:“取桑虫负之于木空中,或书简笔筒中,七日而化”。其所说笔筒是否为今日笔筒,不得而知。从目前传世品竹雕笔筒来看多为明代中、晚期之物,墓葬出土之物,亦不见有宋元笔筒。明屠隆《文具雅编》:“湘竹为之,以紫檀乌木棱口镶座为雅,余不入品”。明文震亨《长物志》:“笔筒,湘竹,伐榈者佳”。故有笔筒为晚明之物一说,但查宋无名氏《致虚杂俎》:“羲之有巧石笔架,名 '扈’;献之(字:官奴)有斑竹笔筒,名'裘钟’皆世无其匹”。似乎笔筒的年代应起码推至宋代。
瓷质笔筒应该产生于宋代:故宫博物院陶瓷鉴定专家 冯先铭先生在【中国古陶瓷图典】中说“笔筒,文房用具,插放毛笔之用,始见于宋,流行于清,器型似筒状。宋代笔筒口径较小,传世不多”。
图1:北宋官窑笔筒
说到笔筒就会有很多人出来说“笔筒最早是明代晚期才出现的”,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严格的讲,笔筒在很早就在中国出现了,上面的记载可以核实,三国吴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螟蛉有子》:“取桑虫负之于木空中,或书简笔筒中,七日而化”。但是为什么会有这种误区流行呢?因为最多的也是描写最细致的确实是从明代中、晚期开始,据《天水冰山录》记载,查抄明代一代权相严嵩(1480年至1567年)家产的清单上,列有牙厢(镶)棕木笔筒、象牙牛角笔筒、哥窑碎磁笔筒等。又文震亨《长物志》笔筒专条云:“(笔筒)湘竹、棕榈者佳,毛竹以古铜镶者为雅,紫檀、乌木、花梨亦间可用。”屠隆的《文房器具笺》笔筒条日:“(笔筒)湘竹为之,以紫檀、乌木棱口镶坐为雅,余不入品。”文、屠二人皆为明代晚期的著名文人,对当时的文房器具多有记述。只是二人钟情于竹木的雅洁,对其他质地的笔筒关注不够而已。
书归正传,我们来欣赏一下“北宋官窑”笔筒风姿,造型简单,笔筒壁近直,上下相仿,口内收平口,这种为什么要内收小平口尚不能理解,或许就是模仿良渚玉器的厚重,是为了表示它的宽厚沉稳?还是有其他用意?但是这种内收小平口的器物在两宋时期瓷器上都能找到,有待专家学者们进一步研究。
图2:北宋官窑笔筒
那有人会问,为什么说它是“北宋官窑”呢?有什么说法吗?首先我们来看看它那独特的釉质开片,这种开片就叫“官釉”,也就是从北宋晚期在清凉寺“蝉翼”纹基础上,另辟蹊径“另立官窑”开创出来的新颖釉质开片,被后世称为“官釉”,宋室南渡后“袭故京遗制”在杭州设立修内司窑和郊坛下官窑,将“北宋官窑”的独特釉质发扬光大,成为公认的“官窑型开片”,换句话说,就是凡是带有这种开片纹的釉都称之为“官窑型釉”。
图3:北宋官窑不同底
我们再仔细看看它的底就会发现,那种自然形成的开片,那种“堰翘”,那种相互穿插的开片纹,而且薄厚不均的釉,非常自然,没有一点人工的意识,釉薄者偏紫灰,映透胎骨的颜色,釉厚者偏青,那是釉层叠加后釉的反光折射相互遮挡,已经看不到釉下映射的胎骨,尤其在圈足转折处积釉较厚,形成天青色的效果,三个细小的“芝麻钉”支烧,明显是清凉寺风格,显示了它那高贵的身份,整器满釉裹足,完全符合北宋汝官窑的特征条件,从这件笔筒的釉质看,应该已经是“北宋官窑”晚期作品了,因为初期还是延续清凉寺的工艺,釉的开片还与清凉寺的“蝉翼”纹接近,慢慢改进了釉的厚度,形成了“北宋官窑”独具特色的“官釉”特征,也就是“弃汝兴官”另立官窑的“北宋官窑”,其实也就是我们在各大博物馆看到的“传世汝窑”。
图4:北宋官窑不同口部
我们再来看看其它造型特征,它的口是平而内收的,这一点刚刚好是符合时代流行的款式,我们参照“北宋官窑”的瓶、壶都有这种内平收口。这种往内平收的口在宋代的官窑、耀州窑、龙泉窑器物上都有体现。
图5:北宋官窑瓶口
那有人会说你为什么说它是北宋的呢?首先它的“芝麻钉”工艺是北宋汝窑特有的,说不定是宋徽宗文案上的笔筒?再可以对比一下宋代的时代风格,和各地区的特有风格。
图6:大英博物馆藏南宋官窑琮式瓶口
我们先来对比一下收藏于大英博物馆的这件南宋官窑琮式瓶的口部,是不是也是向内平收的呢?
图7:大英博物馆藏南宋官窑琮式瓶
我们知道南宋时期有记载:“袭故京遗制”,很显然,这种内收瓶口就是沿袭北宋官窑的旧制而做的。我们不承认自己人的判断,常常说是“臆造”,那英国博物馆藏的东西我们总该信了吧,真是外来的和尚总会念经啊。
图8:博物馆藏南宋龙泉窑青釉弦纹炉
国内的博物馆里也有收藏南宋龙泉窑三足弦纹炉,无独有偶,它的口也同样是内收平口,这些都证明了一点,“袭故京遗制”的一种延续性,它不是偶然出现的,而是有传承的。
图9:清代黄花梨笔筒
苏东坡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在明代中、晚期文人墨客中比较推崇,也是介于竹子本身的气节,受到了当时文人雅士追求的精神世界,竹笔筒便开始流行于文房中,尤其是江南地区文人比较集中的地方,又盛产竹子,加上江南艺人们精巧雕琢过的竹子,作为文房的笔筒十分贴切,从著名的嘉定朱氏父子(朱松邻、朱小松)、和第三代的朱三松,竹雕笔筒便开始大量流行起来,也带动了木制笔筒的创作,到清代的周芷岩等竹木雕大家,一时竹、木、牙雕笔筒风行起来,还出现了很多专门雕刻笔筒的名家不计其数。
图10 :青岛市博物馆藏清代竹雕笔筒
深浅浮雕、立体雕、透雕、竹黄等等各展神通,创作出了很多精美的各种材料的雕刻笔筒。
图11: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官釉笔筒
我们再观察一下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这件乾隆仿官笔筒,从釉质上看与南北官窑的釉距离尚远,没有宋代釉的质感,口沿的“紫口”也是有意识做出来的,紫的发黑,圈足垫烧,露胎处也是漆黑,尽管有乾隆御题诗,也不能认定这件明显清代的不能当宋代的吧。
图12:明末、清楚青花笔筒
到了明末、清初时候瓷质青花笔筒流行起来,各式各样的题材、纹饰十分丰富,多以古代故事、花鸟、风景等图案,十七世纪晚期流行的笔筒一般都比较大,口径都在十几公分,高矮、胖瘦大体相似,多数是直筒状,也有微微带弧度的即上下呈撇口,中腰略缩,是因为晚明的文人笔多呢?还是笔筒粗大显得学问渊博呢?但确实明末、清初出了很多大家,不管是文学、书画还是陶瓷的艺术品都不可磨灭他们在历史上的成就。
图13:明末、清初青花人物故事笔筒
总结一下,中国的笔筒始自秦汉(竹雕),瓷质笔筒大概出现于北宋时期,以这件“北宋官窑”笔筒为标志,开创了瓷质笔筒的先河,最流行笔筒的是始于明代中晚期,一直到清代中期,晚清以后笔筒虽然依然存在,但已经不是很流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