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鼓励社会办医的六个关键词
社会办医是健康服务业的重要推手。近年来,我国政府始终鼓励社会办医,2010年即提出“非禁即入”,《医师执业注册办法》的发布,明确区域注册、多点执业等重大利好,有望成为破解社会办医瓶颈的有力武器。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关于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支持政策,全科医疗服务、医生集团、医疗集团等首次成为鼓励发展的对象。提倡专科化发展,税收优惠等,让社会资本看到更多的曙光。《意见》提出,到2020年打造一大批有较强服务竞争力的社会办医疗机构,逐步形成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新格局。文件充分体现了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改革理念,该放的放到位,把精简的精简够,做到机构流程精简,监管服务增效。
多元服务
意见明确指出要:鼓励发展全科医疗服务、加快发展专业化服务、全面发展中医药服务、有序发展前沿医疗服务、积极发展个性化就医服务、推动发展多业态融合服务、探索发展特色健康服务产业集聚区。为多元化社会办医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当下发展社会力量举办、运营的高水平全科诊所,建立包括全科医生、护士等护理人员以及诊所管理人员在内的专业协作团队,为居民提供医疗、公共卫生、健康管理等签约服务。夯实基层医疗确实不失为最明智之举。从社会办医的特点来看,更适合专科化发展。社会力量办医毕竟人财物各方面资源有限,很难开办大型综合医院。私立医院、民营医院、企业医院更应该走专科化发展道理。口腔、眼科、骨科、妇产、儿科、肿瘤、精神、医疗美容等专科这些年发展的如火如荼。而且在这些专科方面也逐渐凸显出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品牌服务机构。如拜博口腔、和睦家、爱尔眼科等,都已经走上了品牌化、连锁化经营,有些是已经成为知名品牌,有的已经上市。
支持社会力量举办独立设置的医学检验、病理诊断、医学影像、消毒供应、血液净化、安宁疗护等专业机构,面向区域提供相关服务。独立第三方中心将会在未来的医疗事业发展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能够更好的资源整合、发挥闲置资源的优势,在共享经济繁荣的当下,可以很明确的看出第三方中心的优势所在。可以把如消毒中心这样的成本中心转变为利润中心。能够更好的发挥技术和设备的优势,与周边机构合作共赢,达到彼此经营的高效。每个医院无论大小都来投资检验、影像、消毒等,成本很高,效率很低,相对小的机构,这些部门是很难有利润的,因为患者不饱和。
促进医疗与养老融合,促进医疗与旅游融合,促进互联网与健康融合,发展智慧健康产业,促进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与健康服务深度融合,大力发展远程医疗服务体系。促进体育与医疗融合,未来我们可以看到医疗和更多的业态深度的融合。在融合中发展,在融合中找到市场的蓝海。很多地方也把打造健康城,打造健康产业作为一个重要的抓手,形成健康服务产业集聚区,探索医疗与养老、旅游、健身休闲等业态融合发展,健康服务与医药研发制造、医学教育相协同的集聚模式。如海南、上海、甘肃、贵州等都在健康产业链上有深度的布局。
简政放权
“放”要全面彻底。简政放权关键在简,核心在放,目的在方便企业和基层办事。“服”要积极到位。简政放权关键是政府职能的真正转变、治理能力的有效提升。政府如能真正简政放权,优化流程,做好服务,对以社会办医来说,是莫大的幸事。意见明确简化优化审批服务。精简整合审批环节,积极推进一站受理、窗口服务、并联审批,推广网上审批,进一步优化政府服务。取消无法定依据的前置条件或证明材料,严禁违反法定程序增减审批条件,相关规划和政策要向社会及时公开。落实连锁经营的服务企业可由企业总部统一办理工商注册登记手续的政策。期待这些政策能够真正落地。对于社会办医,最重要的制约之一,依然是市场准入,随着意见的发布,很多准入的限制被拆除,市场活力将有可能进一步激活。意见指出要:凡符合规划条件和准入资质的,不得以任何理由限制。个体诊所设置不受规划布局限制。在审批专科医院等医疗机构设置时,将审核重点放在人员资质与技术服务能力上。这些措施应该说是给社会办医疗机构一个很大利好。再结合医师执业制度的新规来看,社会办医势头将会更加迅猛。
人力保障
意见也明确提到了要加强人力资源保障。改革医师执业注册办法,全面实行医师执业区域注册,医师个人以合同(协议)为依据,可在多个机构执业,促进医师有序流动和多点执业。推动建立适应医师多点执业。鼓励公立医院建立更加灵活的用人机制。鼓励医师到基层开办诊所。鼓励医师利用业余时间、退休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业或开设工作室。在社会办医疗机构稳定执业的兼职医务人员,可按规定参加职称评审。落实社会办医疗机构在科研、技术职称考评、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公立医疗机构享受同等待遇相关政策。人社部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兼职创新或者在职创办企业”; 国家卫计委删除“医疗机构在职、因病退职或者停薪留职的医务人员不得申请设置医疗机构”的内容,并发布《医师执业注册管理办法》,医师执业地点由机构改为区域,多点执业改成备案制,同时不再限制执业机构数量。这些政策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不简单,这些规定有利于促进医疗资源平稳有序流动,优化优质医疗资源配置,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需求。只有打通了医师有序流动的障碍,才能够促进社会办医的蓬勃发展。
保险配套
意见明确要求落实完善保险支持政策。将符合条件的社会办医疗机构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机构,与公立医疗机构同等对待。丰富健康保险产品,大力发展与基本医疗保险有序衔接的商业健康保险。方便患者通过参加商业健康保险解决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之外的需求。加快发展医疗责任保险、医疗意外保险等多种形式的医疗执业保险。基本医保保证患者的基本医疗需求,商业健康保险提供更高品质的保障和保险服务,能够获得更高品质的医疗服务。医疗责任险意外险等,让多点执业的医师,和在社会执业的医师有更多的保障,通过保险化解执业风险,增加流动的可能性。
税收优惠
意见加强财税和投融资支持。各地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全面落实社会办医疗机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对社会办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按规定免征增值税,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对社会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企业所得税支持政策。公共产品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提供。国务院常务会议日前决定,在一季度已出台降费2000亿元措施的基础上,再出台6项减税措施,包括简并增值税税率、扩大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范围、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等,预计全年将再减轻各类市场主体税负3800多亿元。医疗卫生行业也自然是减税大户。免征增值税,所得税支持,政府购买服务,这些为社会办医疗机构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这些也会极大的提高社会办医疗机构的盈利能力和利润水平,能够让这些机构更早的收回投入,快速发展壮大。
严加监管
“管”要及时有效。在大量减少审批后,政府要更多转为事中事后监管,依法管好“看得见的手”,用好“看不见的手”,挡住“寻租的黑手”,切实把市场管住、管好,促进政策落地。意见要求严格行业监管和行业自律,具体包括完善管理制度和标准、加强全行业监管、提高诚信经营水平。完善管理制度和标准,推动制修订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和标准,规范提高服务质量。评审评价实行同等标准。鼓励行业协会等制定推广服务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鼓励社会办医疗机构取得医疗服务质量认证。放开市场准入的同时必须要有更严格的监管,不少民营的经营者更认为,也许放开的红利还没有到,监管的大棒已经先来。由于部分社会办医疗机构经营不规范,导致大量人群对社会办医持观望态度,没有足够的患者量,也就很难带动发展。所以监管也是有必要的,也是促进行业发展必须的。加强全行业监管,推行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的“双随机”抽查。逐步将所有医疗机构接入全民健康信息化平台,实现信息共享、统一监管。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医疗欺诈,严肃查处租借执业证照开设医疗机构、出租承包科室等行为,加强医疗养生类节目监管,依法严惩虚假违法医疗广告宣传等行为。提高诚信经营水平,建立健全医疗机构及从业人员信用记录,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其中涉及企业的相关记录纳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并依法推进信息公开。对严重违规失信者依法采取惩戒措施,提高失信成本。鼓励行业协会等第三方开展医疗服务信用评价。“黑名单”制度。
本平台致力于提供有价值的原创医管资讯,愿与关心医院科学管理的朋友,一道学习,共同进步,推动医院管理职业化发展。
医管漫谈全国qq群 428453416(备注“姓名+单位”)。认识更多业界朋友,免费下载上百份医管资料。
公众号运营者:微信号she_de13(备注“姓名+单位”)。邀请加入全国医管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