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从豁教授治疗耳鸣耳聋经验
田丛豁教授是我国著名的针灸专家,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研究员、主任医师、博士后导师,北京国际针灸培训中心教授,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5中国针灸6杂志编委等国内外社会兼职,为全国500名老中医之一。他1951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1952年拜朱琏、高凤桐等为师,并参加卫生部中医研究院西学中研究班,自此从事针灸临床、科研与教学工作近60年。
田从豁教授在临床工作中运用针灸疗法与中药结合治疗了大量的各种各样的病人,其治疗的病种涉及临床各科。在其治疗的患者中,有很多的耳鸣、耳聋的患者,包括各种听神经损害、中耳炎、内耳炎、突发性耳聋、老年性耳鸣耳聋等疾病,其治疗疗效非常之好,多数患者在治疗一次后即可以感觉耳鸣、耳聋症状的改善,以后便容易继续坚持治疗。
笔者从2007年开始按照国家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的要求,跟随田从豁教授进行学习、临床诊疗以及治疗资料的记录、整理工作。在将近3年跟随田老师学习的过程中根据临床观察、记录的资料整理了部分田老师的临床经验,尤其是田老师在治疗耳鸣、耳聋方面,其方法很有特色,特此总结整理如下。
耳鸣、耳聋虽然病理表现相似,但病因病机却大相径庭。田老师强调,治病必求其本。不同的病因病机需要应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所以首先需要明确病因病机。有的患者是因为耳内异物或者寄生虫等导致的耳聋、耳鸣,需要耳科检查的配合,治疗上也要去除病因方可见效;因为外感风热,导致风热上扰耳窍,引起耳鸣耳聋症状,需要追问病史,治疗上以疏散风热为主;因为肝阳上亢,鼓动肝风上扰耳窍,引起的耳聋、耳鸣,治疗上以平肝熄风为主;因为肝肾亏虚,不能濡养耳窍,引起的耳聋、耳鸣,治疗上以滋补肝肾为主。所以治疗前必须首先明确病因病机。
田老师认为,耳鸣耳聋虽然各有各的病因病机,治疗上也差异较大,但在病机和治疗方面是有一定的共性的。其一为局部经络的阻滞,局部经气的不畅。若局部经气通畅则病邪可以及时通过经络的运行而得到清除,故而不能罹患疾病。反观之即可知,一旦病邪聚集则局部气血郁滞是必然的。所以均需要进行疏通局部经络的治疗。另外,对于肝肾亏虚的病人,在滋补肝肾的同时,也需要针刺耳窍局部腧穴,以使局部经络通畅,水谷精微能够濡养耳窍。所以,疏通经络可以起到既能驱邪又能扶正的功效。其二为疏散局部风热。除了肝肾亏虚不能濡养耳窍的患者外(这样的患者一般均为老年,病程较长,病情逐渐进展,全身状态较差),其余的各种病因,从西医的角度看多会导致局部的炎性反应,从中医的角度看就是局部的风热之邪聚集。治疗上应该疏散局部风热。这一散一清,是多数耳鸣耳聋患者应该采用的共同治法。
在具体的治疗中,田老师常常在局部采用针灸治疗,因为针灸最擅长疏通局部经络,其疗效常常立竿见影。耳窍为一小窍,病邪一旦侵袭,则不易祛除。所以使用针灸疗法来祛除局部病邪。如针刺治疗突发性耳聋,一次治疗效果即非常明显。针灸具体取穴常取听宫、听会、耳门、翳风、角孙、率谷、风池等。其中,听宫需要张口取穴,直刺;听会、耳门、翳风、风池等均可直刺;角孙、率谷采用顺经脉走行平刺。在应用针灸疏通局部经络后,配合中药调理整体的阴阳气血,则可收事半功倍之效。尤其是滋补肝肾等治疗,田老师常常采用口服中药来进行调理。其常用方剂有:耳聋左慈丸、六位地黄丸等加减。中药可以针对患者的具体身体状况适当加减药味和药量,更加符合患者病情,符合个体化治疗的方法。
在治疗耳鸣耳聋时,田老师特别强调远端取穴,尤其是手、足少阳经穴。手少阳经的循行“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拙”,“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足少阳经的循行“上抵头角,下耳后”,“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可见,手足少阳经对于耳部的关系密切。所以,当取手足少阳经穴。常取的穴位有:液门、中渚、外关、阳池、支沟、天井、清冷渊、侠溪、足临泣、阳陵泉、悬钟、丘墟等。
田老师认为,灸法能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疏通局部经络,具有不可替代的治疗意义。在治疗耳鸣耳聋时,最常用苇管灸。其法将马口铁皮剪成树叶形,其柄端插入一根约3cm长的苇管中。施灸时将苇管插入患耳,在马口铁中放入艾绒,点燃艾绒,则其热力沿着苇管传入耳窍。可以疏通局部经络,改善局部循环。现在有的医生因为强调针刺疗法而忽视了灸法的作用,在笔者的临床观察中,灸法具有不可替代的治疗作用。在对耳鸣耳聋的治疗中,灸法治疗方式独特,作用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学习。
田老师在治疗中也积极应用芒针治疗,其芒针可以长达1m。临床常见的是芒针刺督脉,其针从大椎穴刺入,沿着督脉向下,针入甚深。既可以泻邪热,又可以疏通气血、振奋阳气。田老师也常在膀胱经第一侧线及华佗夹脊穴施用芒针,可以改善脏腑功能、增强免疫力,起到治本的效果。但是应用芒针时需要注意避免针尖走偏,造成气胸。这就需要谨慎细心和技术技巧的结合。
患者张某,女,45岁,因连日劳累、睡眠休息不佳后突然出现双耳耳鸣,耳鸣如蝉,持续不停,听力减退,求治于田老。
2009年10月16日,一诊:舌淡红,苔薄黄,脉弦。田老考虑其劳累之后起病,病机之中既有素体肝肾亏虚,又有过劳后虚火上炎。所以既需要清热祛风、疏通局部经络,又需要滋补肝肾、补益气血。但二者相比较,虚火上炎、攻于耳窍的因素为主要因素。患者刚刚起病,当前以耳窍局部风热之邪壅盛为主要表现。故而治以疏通局部经络,祛风散热,调理阴阳。予针刺听宫、翳风疏散局部风热;大椎泻热;风门疏风;百会、中脘调理督任以调理阴阳。其中听宫、翳风、风门、百会、中脘施以毫针平补平泻手法,大椎施以芒针泻法,留针30min,并且针后予以大椎用刺血针放血、并拔罐以泻热。
2009年10月23日,二诊:患者耳鸣仍严重,近日患感冒,出现鼻塞、偏头痛症状。舌淡红,苔薄黄,脉弦。田老认为:患者感冒亦需控制,否则将影响治疗耳鸣的疗效。予针刺听宫、角孙、翳风疏散局部风热;太阳、风池疏风;鼻通以通鼻窍;中脘、神庭、百会调理督任以调理阴阳;肓俞、足三里、三阴交以补益先天及后天,益气扶正。均施以平补平泻法。留针30min。患者耳鸣症状较严重,需配合中药汤药治疗,予疏方:磁石(煅)15g、酒大黄6g、白芍10g、丹皮10g、桑叶10g、蝉衣3g、龙齿6g、生甘草6g、羌活10g,7剂。方中煅磁石聪耳明目,滋补肝肾,又能潜阳安神,有助睡眠;酒大黄泻热,且有活血化瘀之效,可散局部瘀结;丹皮清热,且能活血散瘀;桑叶、蝉衣疏散风热,善清肝经风热,即可利于耳目,且能平肝;羌活解表祛风;白芍养血柔肝,滋阴而能潜阳;龙齿平肝潜阳并且能够安神助眠;甘草调和诸药。上药同用,共奏聪耳明目,疏风泻热,活血散瘀,平肝安神之效。
2009年10月30日,三诊:患者仍耳鸣,但耳鸣声响程度减轻,近日伴有时有头顶自觉胀痛,今日腹泻3次。舌淡红,苔薄黄,脉弦。予针刺百会、后顶、通天缓解头顶胀痛症状;听宫、翳风疏散耳窍风热;大椎泻热;肝俞、肾俞滋补肝肾。其中除大椎采用芒针泻法外,其余穴位均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min。并予上方加黄芪15g、白术10g健脾止泻;患者头痛考虑仍有外感表证,予加桂枝6g,解表通络,7剂。
2009年11月6日,四诊:患者耳鸣声响程度减轻,已无腹泻,无头痛,近日伴有咽痛。舌红,苔薄黄,脉弦。予针刺百会、中脘调理督任、调理阴阳;听宫、翳风、角孙疏散耳窍风热;颌下穴疏散局部热邪配合列缺泻肺热治疗咽痛;天枢、肓俞、足三里、三阴交滋补脾胃、肝肾以扶正。均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min。中药方以上方为基础加减,患者已经无腹泻,上方去黄芪;患者已无头痛,上方去桂枝;患者咽痛,加黄芩10g、生地10g清热;薄荷6g疏散风热,利咽疏肝;陈皮10g行气解郁,7剂。
2009年11月13日,五诊:患者耳鸣声响程度减轻,近日伴有流涕、咽痒、咳嗽。舌淡红,苔薄黄,脉弦。予针刺风门、风池祛风;大椎泻热;中脘、肓俞、三阴交补益脾胃肝肾;鼻通、神庭疏通局部经络、缓解流涕症状;廉泉缓解咽痛咽痒症状;听宫疏散耳窍风热;外关疏通手少阳经络,通行三焦气血。除大椎采用芒针泻法外其余穴位均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min。并予疏方:以上方为基础加减,患者咽痒,较上周咽痛略减轻,上方去黄芩、薄荷;予加牡蛎10g助龙骨安神平肝,7剂。
2009年11月20日,六诊:患者耳鸣明显好转,多数时候已经无耳鸣。近日眠差。舌淡红,苔薄黄,脉弦。患者症状基本消失,中药停用,针灸以调理善后。予针刺听宫、风池疏散耳窍风热;中脘、肓俞、三阴交补益脾胃肝肾;神庭安神;外关疏通手少阳经络,通行三焦气血。均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min。
这个病例中,患者耳鸣症状严重,反复感冒,体质较弱,正虚与邪盛相兼,治疗难度较大,但经过针灸与中药结合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
当然,田老师在治疗中还很讲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辨证配穴。在长期的针灸、中药结合治疗中,田老师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所以见效快,疗效好。其当针则针,当药则药,针药结合,多种疗法结合的治疗特色,值得我们去学习、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