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品质为支撑 构筑长期战略优势 

■李伟

“十四五”时期是上海在新起点上全面深化“五个中心”建设、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关键阶段。日前召开的上海市委全会指出,要准确把握“十四五”发展环境和背景的深刻变化,在透过复杂现象看清问题本质中谋定发展战略,在把握短期波动和长期趋势中调整发展战术,在不断增创竞争优势和有效化解风险挑战中打赢发展战役。

未来几年,随着国际发展环境变化和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上海将面对长期战略优势的重大转变。曾经发挥重大作用的战略优势需要调整提升,新的重大战略优势培育需要实现关键性突破,一些逐步弱化的战略优势需要替代重塑。要以全球城市核心功能优势为引领,以前沿引领的创新创造力优势为核心,以主导性开放优势为关键,以高品质竞争优势和品牌优势为支撑,以长期持续的制度优势为根本保障,构筑长期战略优势,支撑上海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加快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提升开放优势和制度优势

开放优势和制度优势,既是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发展的重要战略优势支撑,也是上海未来发展需要依托的重大长期战略优势。但是,这两大优势存在弱化趋势,需要高度关注。

一是开放优势差距缩小,进一步提升面临战略限制。

率先引进外资、率先引进技术和管理的合资企业探索、积极融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的外向型经济发展,造就了上海开放发展的战略优势和引领地位。但目前的一些迹象显示,受制于要素成本、产业基础变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上海的开放优势进一步提升面临困难和挑战。

一方面,以引进、学习为导向,适应性融入国际产业体系,被动性接受产业转移的开放优势难以进一步提升。改革开放初期,上海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互补性较强,呈现一种互补性开放发展态势。随着发展水平提升,上海与发达国家的经济互补性减弱、替代竞争性增强。这是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体现。在这一情况下,上海进一步提升竞争型开放发展优势面临不小的困难。

另一方面,国内其他地区开放水平快速提高,与上海差距缩小。比如,重庆、成都、武汉、西安等已成为新的开放高地,广东、浙江和福建在开放发展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上海虽然仍处于我国开放发展最前沿,但相比其他地区,新的开放优势提升还有待加速。

二是制度优势亟待深化突破。

制度优势是上海改革开放以来的一大重要战略优势。从土地批租到股票发行再到自贸试验区商事制度改革,上海率先改革的制度先发优势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新形势下,这个制度优势一定程度上出现弱化迹象。

比如,改革之初率先突破形成的制度改革红利和政策红利,随着上海成功经验的复制推广而逐步减弱;进一步深化改革、率先实现制度性突破,面临的挑战变多、突破难度加大。由此,需要高度关注制度创新先发优势的持续性问题。

确立功能优势和创新优势

功能优势和创新优势是上海未来发展中具有核心引领作用的长期战略优势。“十四五”时期,功能优势和创新优势需要取得关键性突破,确立在国内外的优势地位,才能在上海长期繁荣发展中发挥重大支撑作用。

在创新优势方面,需要实现从基于学习、引进的技术优势向前沿引领的创新创造力优势转变的关键突破。一个背景是,随着发展水平提升,先行国家的限制封锁不断强化,上海进一步追赶、学习国际先进水平的空间缩小,率先学习的技术优势逐步减弱,亟待实现从“学习型创新”转向“创造性创新”。

在功能优势方面,需要实现从国内经济中心城市功能向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功能转变的关键突破。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随着我国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提升,上海应当进一步确立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和提升城市核心功能优势。

当前,上海在资本要素、创新要素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集聚能力,但要素资源的国际化程度较低,尚未形成全球范围的配置功能。作为全球产业体系影响力、控制力载体的跨国公司全球管理总部以及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平台型企业,在上海尚未形成集聚发展态势。

由此,从国内经济中心城市功能向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功能的拓展提升,还面临一系列重大挑战,需要分类聚焦、重点突破。

重塑竞争优势和品牌优势

引领——要聚焦国际经济中心城市核心功能,构筑具有引领地位、“人无我有”的功能优势。

比如,强化关键要素资源的全球配置能力,形成和提升对全球经济产业体系的控制力、影响力,确立上海对内发挥“龙头”作用,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对外集聚和配置全球要素资源,代表国家参与全球合作竞争的核心功能支撑。

重点是聚焦“五个中心”建设,增强资本、创新、数据三大关键要素资源的全球配置能力,推动跨国公司总部集聚以及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平台型企业集聚,有效发挥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对全球城市核心功能的支撑作用。

核心——要站在新产业技术革命的前沿,抢占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制高点,不断强化创新优势的核心带动作用。

瞄准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创新策源地以及新产品、新服务、新消费、新理念和新文化集聚地目标,打造勇于创新、富于创造的长期战略优势。

要以重大基础原创性科学技术成果,作为新产业革命的主导者、引领者之一;要在创新成果工程化开发,商品化示范应用、产业化推广、市场化运作方面占据优势地位。

要有先人一步、快人一拍的率先创新能力,在具有“赢者通吃”特征的新兴前沿领域率先创新,在“先者为王”的制高点竞争中占得先机;要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限制中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以突破关键环节限制,确立关键环节优势,提升产业链影响力。

关键——要强化提升开放优势,在主动构建和引领新开放体系的战略转型中发挥应有作用。

比如,在新的开放领域形成领先优势,包括在服务业开放、跨界融合型产业开放、信息数据资源开放中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在积极参与国际开放规则和秩序重构中提升开放优势,在有效应对贸易摩擦中发挥积极作用,更加强调边境内制度与边境开放政策措施的协同一致。

支撑——高品质竞争优势和品牌优势,是在初级要素成本优势逆转、产业规模优势减弱的情况下,替代重塑上海产业发展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

上海应该打造高品质产品、高品质服务、高品质消费、高品质生活,形成像日本的精细制造、德国的精密制造、瑞士的精品制造一样的城市标识和品牌形象,代表国家水平,体现国家形象。

比如,在制造产品、服务产品、文化产品等多个领域,打造具有时代气息和上海特色的顶级品牌;在芯片制造、飞机制造等高复杂度、精细化制造领域,打造基于长期工匠经验积累的高品质制造工艺优势。

保障——强化和提升制度创新优势,是实现上海长久繁荣发展的根本保障。

要以排头兵和先行者的使命感,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继续率先推动制度创新,在产品市场改革、要素市场改革、市场主体制度改革等关键环节改革中率先攻坚,积极探索制度创新执行模式,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宜居城市和生态城市建设。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