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远去的记忆(73)那年的厦铺区委书记陈世喜

那年厦铺区委书记陈世喜二三事

雪岸

拂云岁月的尘埃,我似乎又回到47年之前。那些给我表率又给我力量的领导的身影就象又来到我的眼前。尤其是当时的在我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位领导的形象。

说到那年的厦铺区委的几位主要领导,首先不能不说区委书记陈世喜,给我的第一印象既中规中矩,又平易近人。

我第一次见到他是在1972年的冬天,也就是我刚刚到翠屏公社报到不久,区委召开全区公社及机关部门干部大会。那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传达县委批林会议精神,结合厦铺实际,安排厦铺区的批林工作。会议在区委小礼堂举行。当天正是几天的阴雨转小雪初晴之后,天气特别地冷。那时的小礼堂只有一个主席台,平时仅台上放了几张桌子和板凳,主席台下不太平整的则空空如也。与会议人员一般自带板凳、椅子,或随地找几块残砖当坐凳。至于远道而的公社干部除了找熟人借个凳子,或找其他能当凳子的东西外,就是去站着听会。我看了看,象我这样的还有二十余人哩。大概是他们怕又借又还挺麻烦,不如站着听会方便。好在我刚站了一会,区供销社的一个年纪不过二十岁的女职工,把她的小板凳给我,自己回单位又拿了一个来。就是在这样一个杂乱无章的场合,一宣布会议开始,整个会场肃静一片,只有陈世喜的讲话声。他是通山本地人,一口的通山腔。他的好多话我还听不懂呢。也是有幸,还是那位女职工给我当翻译。至今我记得特别清楚地是陈书记说的集团两个字,他说成了“泽潭”;集体经济说成了“菜苔经最”。就这样,陈书记整整讲了一个半小时,整个会场也只有他一个人声音。可见他的威信之高,叫人不得不从心底里佩服哩。

那时的厦铺区有厦铺、湄港、沿河、杨芳、翠屏、山界、林上、花纹八个小公社。纵横六、七十余里。全在大山之中。一条从通山县城到江西龙港的公路横穿厦铺。其中还有翠屏、山界、林上三个公社不通公路,只能靠人步行,工作、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作为区委书记的陈世喜却处事有方,治理得井井有条。1973年,县委派了一个区委第一书记。他随之降为二把手,但他毫无怨言,依旧勤勤恳恳地工作。当然这个第一书记搞了不到一年调回县里,他继续担任他的区委书记。他和那时有些地方的一把手总爱搞一言堂不同,和区委副书记夏木森、区革委会主作张才千等一班人关系甚好,凡事总是先反复征求大家意见,在重大事情上都能很快形成决议,并形成上下一心齐抓落实的局面。

真正与陈世喜接触的是在一年后从翠屏公社调到厦铺区工作以后。尤其是在他的点上大队驻队的那段日子。大概是1973年的春天,我和盛昌武、陈胜迪一起到他的点上大队新华二队住队。盛昌武为工作组长,我和陈胜迪为工作组员。当然常在队上驻的就我们三个人。他作为区委书记,事情是很多的,根本不可能常驻在队里。但他总是千方百计抽出时间下队。有时刚到队里,刚和社员一起下地劳动,电话就来了。不是上级通知开会,就是县里来人调查或检查工作,或者是某公社来电话请他去指导。当然在一年两季大农忙时候,上面的会议少了,上级部门也基本不下乡了。他才有时间下队驻几天。我记得最清楚的是,当年的五月上中旬,正是小麦正要成熟的时候,他到队里来了。他说上面要求各区都要搞一年三熟的试验。一年三熟就是麦稻稻。我们一听,觉得搞油稻稻还可以,搞小麦稻稻不合适。如果搞大麦稻稻也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新华大队的大麦都种在旱地里,一般大麦收了播棉花或者玉米、花生、芝麻等,不能搞水稻。怎么办呢?他说各区都在搞,我们区委的点不能不搞。搞不成大麦稻稻,就搞小麦稻稻。我们说,小麦还未成熟,割了可惜。他说那就少搞一点吧,搞一亩田的。最后形成了统一意见,就搞一亩。我们下到田间看了选好了一块田。这块田小麦略带黄色,剥下一看小麦粒还带浆水哩。好在陈书记还是个实在人,他没有坚持多搞。要是换个书记看看,他才不管三七二十一,不搞则已,要搞至少也得上十亩哩。接着召开了队委会,队干部一听,齐声反对。我们先做队长的工作。队长正要答应时,不知是谁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社员,一队的社员把队委会议室给围了起来,七嘴八舌,说个不停。只见一看架势不对的陈书记,猛地起身,将桌子一拍大声地说,没有什么讨论的。走,去割小麦,今天就是搞到晚上也要把那块田栽上早稻。队长跟着起身说,听陈书记的,走,出工,割麦。就这样,一个下午全队劳力齐上阵,就把那块田插上秧。事后,我常常想,做基层工作,有时好说歹说,不顶用,还真不如拦腰砍他一板斧强哩。我也第一次见识了陈书记的魄力。

当然,这件事不能说陈书记爱瞎指挥,不讲究实事求实。一个区搞点实验,就是损失了,也没有什么大问题。但在事关全局的大问题上,他毫不含糊,坚持实事求是。就拿那几年学大寨,搞造田来说,陈书记还是很讲究实事求是的,和有些区搞瞎指挥,最后结果今年改了田,第二年一场大水又把造的田给冲走,劳民伤财,弄得群众怨声载道不同,他选择的地方,总是在手反复调查,听取各方意见之后,因地制宜拿出方案,实施中又特别注意讲究质量。1974年的秋冬交替之季,区委决定在方家山下的孙家湖厦铺河滩改滩造田。这一片河滩原来是农民的耕地。厦铺河改道后,这儿的河流成了主流。一次特大的山洪冲毁了原来的低矮的河堤,将这片田地变成了沙滩。要恢复旧貌,一是要修筑河堤,二是要移土造田。只要将河堤修牢固,就能保证抗洪灾,夺丰收。当然工程量比较大。但得到县革委会的肯定。于是他组织全区干部群众齐上阵,硬是用了三个月的农闲时间,完成了工程量。施工过程中,他和干部社员一样,经常到工地参加劳动。看到他挖土、挑土、运沙石的劲头,干部社员无不佩服地说,不知道他来历的人,谁不以为他是一个典型的社员哩,哪有半点区委书记的样子。

第二年,在他的点上大队,他带着我们和大小队干部一起,经过反复察看,确定在新华大队造田工程。这次仅依靠一个大队的力量,利用一个农闲就造了二十余亩。那地方是厦铺区在新华大队的一个老河道旁的沙石滩。河流改道以后,河水的主流从新河里流走了。这条老河只承担附近一片较小的承雨面积。就是发大山洪,新河水倒灌,时间也不会太长,而且没有河水主流的冲刷,对新改的田也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第二年这片新改的田获得大丰收。干部社员齐声赞扬说,还是陈书记有办法啊。

(0)

相关推荐

  • 1960年代,河南淮阳县,朱集公社的春天,细管麦田争取丰收

    今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早.远在2月初,河南淮阳县朱集人民公社就已是一片春意:大地上麦苗开始返青,柳枝抽出嫩芽:一场小雪之后,湿润松散的土地,在正午的阳光照射下,散发出醉人的泥土香味. 春早人更勤.我们在这 ...

  • 回忆在罗山插队那几年!(7)

    老家豫南  ID:ljyn_888 远离家乡的游子,喜欢在这里聊聊故乡.过往.世间百态,记录平凡人走过的时代.欢迎投稿.交流. 20 1970年插秧前夕,我们到高店公社礼堂首次演出亮相.由于准备充分, ...

  • 胡永伟 |"老公社"里的那些往事

    老家附近就是"老公社", 乡亲们都知道, 这里曾是黄墩公社办过公的地方, 后来便习惯称之为"老公社". "老公社"座落在西边路上,面积不大, ...

  • 【悠悠往事】杨盛荣作品|在插柳搞点的那些日子

    在插柳搞点的那些日子 杨盛荣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莺飞草长,春意盎然. 七十年代初,我在广大干部下放劳动一年后调关峡公社插柳大队搞点. 正是如火如荼的文革中期,县级领导打的打倒,挂的挂起,靠的靠边站, ...

  • 干·部

    干·部 老人家曾说:我们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听说革命队伍里的干部都把这句话奉为行为准则,所以才有了今天的铁桶江山.        以我的年龄,是没法见识那个年代的干部,但有一 ...

  • 南洋十二年(十三)

    18.当会计   被选为生产队会计."内当家"这个"家"不好当,而且是个穷家.当初就是取个钱还要到公社信用社,来回二十里地.    "一打三反&quo ...

  • 陈武||下乡时的一件事

    我是老三届初中学生.那年正逢文革的教育改革,不能再考学校而回了原生产大队参加劳动,并当了一名民兵连的文书.由于运动同样涉及到农村,所以积攒下很多错综复杂的问题,需上级部门下去帮助解决,所在地的人民公社 ...

  • 【老干部话当年7】刘金廷:建人民公社 办公共食堂

    建人民公社 办公共食堂 刘金廷 宁丕成同志被扫回老家劳动改造以后,一九五八年四月,县委派李德发同志任堡面前乡党委书记,曾再生同志任副书记.李书记到任,我没有驻点的任务,专门为党委当参谋. 一九五八年三 ...

  • 钱老二的那几年

    钱老二的那几年 作者 ▏ 尘埃 1 瓜娃子才想当知青,但在那个年代,大多数青年人是别无选择的.1970年,还在上初二的钱老二,不想毕业后去当知青.他给父母说,他想当兵,都要想疯了! 要他们找熟人,弄个 ...

  • 生产大队/王云

    文/王云 生产大队 生产大队又叫大队,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农村的一级基层政权组织,大队的下级是生产队,上级是人民公社,我们和合大队的上级就是高邮县车逻人民公社.大队一般由十个左右的生产队组成,比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