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经常被当做“泻药”吃!太可惜了!作为药中“将军”竟有这么多被忽略的功效!
有一味药被称为将军,又叫川军,也叫生军。
你以为它只有这几个名字嘛,它还叫火参、黄良、肤如、锦纹。
没错,它就是大家眼里的泻药——大(dai 四声)黄。
大家之所以把大黄认为是泻药,可能有这么一个原因~
就是受后世医家的影响,特别是中药学教材,更是把大黄列为泻下攻积之要药。
所以大家对大黄的认识就是泻药。
以至于我们在给别人开药时,如果用到了大黄,都要解释一句说:大黄在这里不是泻药,它只有在和芒硝一块使用的时候,才有泻下的作用。
它和清热药一块用有清热的作用,和破寒药一块用有破寒的效果,和破瘀药一起用有破瘀的作用。
你说它的作用是不是非常全面?
而且这不是我们说的,这是在中医经典《伤寒论》所记载的。
大黄在《伤寒论》中入方14首,论涉45条,医圣张仲景将大黄灵活巧妙地与清热利湿,理气,泻下,化瘀等方法相结合。
下面以此给大家介绍一下,希望大家看了之后能对大黄有一个新的认识~
1
你有没有遇到过孩子感冒的时候,经常肚子痛?
揉一揉或者暖暖可能舒服一些,但是停下就又痛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如果遇到,带孩子去检查一下,做个腹部B超,一般都是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这个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你可能听说过身体有三大液体,血液、组织液、淋巴液,其中淋巴液有专门流通的道路,叫淋巴管,在淋巴管汇集的地方有一个枢纽,这里就是淋巴结。
在淋巴循环里面有淋巴细胞,也就是身体免疫系统的中药组成部分。
当身体收到细菌、病毒的侵犯时,身体的淋巴系统开始抵御病毒细菌,所以淋巴循环就成了战场。
如果身体虚,敌人强大,那就会导致淋巴系统发炎,所以形成了淋巴结肿大。
我们感冒之后经常嗓子疼,也就是扁桃体发炎,其实就是淋巴节肿大了。
那孩子肚子疼,就是腹部的淋巴结发炎肿大。
在伤寒体系有一个方剂桂枝加大黄汤: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中医可以对证治疗,也可以对症治疗。
这种儿童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可以理解为腹部循环不畅,从而产生了瘀滞。
桂枝加芍药汤其实就是小建中汤去掉了饴糖,侧重加快腹部的循环。
加上大黄就可以侧重加快循环,帮助破瘀滞。
我们在临床用的非常多,效如浮鼓。
一般一副都能明显减轻,三付基本就可以解决。
给大家提供一个参考剂量:
桂枝30g 白芍60g 生姜45g 大枣12枚 炙甘草20g 大黄10g
大火烧开小火煎煮45分钟,煎出300-400
毫升药汁,让孩子分2-3次喝完即可。
中医讲究“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我们身体之所以能正常运转,是因为我们有阳气,也就是能量。
正常情况下,我们是感受不到自己的身体在运转的。
比如,心跳每分钟80下左右,可是我们感觉不到。
疼痛,是一个信号,是前线发回的紧急军情,收到信号,大本营就会做出行动,增派士兵前去支援。
如果正常的子宫收缩就能把子宫内膜排干净,是不会痛经的;
一旦有疼痛,说明参与局部正常运转的能量已经不足了。
而这个能量不足的状态,就是寒;疼痛越剧烈,说明情况越紧急,能量缺乏越厉害。
所以我们治疗痛经,就是要破掉宫寒。
我在临床使用当归四逆汤治疗痛经发现,有些人喝了当归四逆汤之后,痛经缓解的程度总是有些差强人意。
于是我就加上了大黄,合上了大黄附子细辛汤的思想,同时加上附子振奋身体机能,结果效如浮鼓,痛经明显改善,有些人甚至只喝了一周,下次经期时,痛经都明显减轻。
因为女性痛经情况相对复杂,要考虑到整体情况,所以暂不给大家推荐具体剂量,有什么问题,可以加我微信具体说明。
我们有个同事,有一次胃疼,一般情况下突然间胃疼都会有一些客观因素,比如吃寒凉,或者过食辛辣,所以吃点小柴胡颗粒就可以改善。
在我们身边,整天受中医的熏陶,这点问题当然自己就会解决了,所以她自己就冲了4袋小柴胡颗粒。
本来以为喝了就好了,但两三个小时过去了,依然没有改善。
于是找到我,基本情况询问清楚之后,把了一下脉象,明显只有右关脉浮。
右关对应的是脾胃,浮反应胃里有热,是典型的大黄黄连泻心汤。
幸好我有常备的附子理中汤合了大黄黄连泻心汤,然后给同事喝了一包药,不知不觉中症状就消失了。
当然还有我们常用的大柴胡汤,应用就更加广泛了。
比如说上火,偏头痛,头晕,高血压,口腔溃疡,心烦,多梦等,只要是虚热上扰这一类的问题,都可以用大柴汤。
所以你有没有发现,这些问题都是一种气上冲,或者虚热上冲,而这种上冲是因为身体虚,供应不足。
要提前加速,所以大柴胡汤的作用就在于退一退,然后再提前加速。
而大黄在大柴胡汤里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帮助降势。同时也帮助清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