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失踪的智化寺藻井,究竟下落何处?
1931年,和梁思成并称为“南刘北梁”的建筑学家刘敦桢到北京做古建筑调查,然而当刘敦桢推开智化殿大门的时候,却傻眼了。藻井没了。
智化寺
藻井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室内顶棚的独特装饰部分,说白了,就是高档天花板。为什么天花板会丢失呢?咱们不妨先来了解一下藻井本人。
藻井一般做成向上隆起的井状,有方形、多边形或圆形凹面,周围饰以各种花纹、雕刻和彩绘。多用在宫殿、寺庙中的宝座、佛坛上方最重要部位。在古代建筑结构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藻井通常位于室内的上方,呈伞盖形,由细密的斗拱承托,象征天宇的崇高,藻井上一般都绘有彩画、浮雕。
据《风俗通》记载:“今殿作天井。井者,东井之像也。菱,水中之物。皆所以厌火也。”东井即井宿,二十八宿中的一宿,古人认为是主水的,在殿堂、楼阁最高处作井,同时装饰以荷、菱、莲等藻类水生植物,都是希望能借以压伏火魔的作祟,以护祐建筑物的安全。
藻井是覆斗形的窟顶装饰,因和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结构藻井相似而得其名。
敦煌藻井简化了汉族传统古建层层叠木藻井的结构,中心向上凸起,四面为斜坡,成为下大顶小的倒置斗形。
主题作品在中心方井之内,周围的图案层层展开。由于藻井处于石窟内中央顶部,使石窟窟顶显有高远深邃的感觉。
藻井,自古以来被认为是汉族木造建筑一项繁什的装饰技术。因为匠人不必用铁钉就能推出有深度感的藻井。
藻井的这种装饰,其含义与象征还和消防有关。在殿堂、楼阁最高处作井,同时装饰以荷、菱、藕等藻类水生植物,都是希望能借以压伏火魔的作祟。
自从人类发现火以后,同时也了解到火的危害,人们已懂得了为了生存和发展要避害,但由于当时生产力的低下,人们还缺乏制服自然灾害的有效手段,于是只能努力从多方面表达自己的愿望。殿堂楼阁建筑中对藻井的特殊处理就属此类,虽然是唯心的,但也反映了古人对防火的良好愿望。
当年,智化寺有两座藻井失踪,其中一座现在收藏在美国纳尔逊博物馆。巨大的藻井是如何在众目睽睽之下被运送到美国的?这其中又有什么秘密呢?
这里是北京
❤
两座失踪的藻井,为何离奇出现在美国?
一个坑爹的太监,为何死后受嘉奖?
皇家寺庙惨被乾隆冷落,是福是祸?
民国方丈喜得八百大洋,结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