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内温度在疾病诊断中的决定性意义,及西医诊断盲区

原创 陈彩声 经方临床

温度是一切物理化学变化的决定性因素。离开具体的温度,去谈物理化学的变化规律,去谈细胞的代谢变异,去讲体内各种物质的增减变化,都只是痴人说梦,无稽之谈。首先空气中的湿度,就受着温度的巨大影响。物质的三种形态:固态,液态,气态,热胀冷缩,等等物理变化,无不受温度的控制。人身是个小天地,自然界中的一切物理化学变化规律,在人体中同样适用。

至于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衰老病死,更是受温度的制约。春来渐暖,草木生芽,虫蛇出洞,一片生机,欣欣向荣。秋风冷冽,草木凋零,虫蛇蛰伏,渐失生机。春夏温暖,手脚灵便,肌肤润泽。秋冬霜冻,皲裂僵硬,肌肤不仁。可见体外温度,对动物植物的生长发育,都有极大影响。

至于体内温度,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就更加密切。人体经过亿万年的自然选择,已经形成了体内温度的恒定性。体内温度偏高,即为内热,偏低即为内寒。内寒内热,都要生病。什么道理?热胀冷缩原理,破坏了毛细血管的循环功能。试看烫伤冻伤,都能产生肿胀溃疡,就能领悟其中道理。太热,毛细血管因热而肿胀闭塞,于是血脉不通,而生肿胀溃疡。太冷,毛细血管因冷而收缩,同样让血脉不通而生肿胀,而生溃疡。所以西医检查的许多炎症,病因有寒热之殊。所以治疗各种炎症,万不能一律清火消炎。寒性炎症,也来清火消炎,无不毙命。西医却不分寒热,只管消炎。于是许多寒性炎症,越治越坏。最后去见了阎王。

人们饮食,体内进入不少水分。水在高温下,易于化气流动,易于蒸发宣通,体内不易产生各种积水。如果体内温度偏低,不能化气,滞留各处,即产生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种种奇难怪症。水气滞留肠胃,还易于滋生细菌病毒。病毒随血脉流于肤表,而生各种皮肤怪病。《内经》说“膏粱之变,足生大疔”。意思就是说,肠胃营养过剩,产生细菌病毒,能生疔疮肿毒。

所以中医看病,虽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之辨,但是对体内寒热的辨认,实为第一关键,笫一要务。热有实热虚热之分,实热宜清宜泻,虚热宜温宜滋。阳虚之虚热宜扶阳,阴虚之虚热宜滋阴。

中医怎么去辨认体内的寒热?从脉舌去辨认。舌体坚敛,舌色红绛,热已入脏,宜清宜滋。舌坚敛,苔黄糙,热在肠胃,宜凉宜泻。舌质娇嫩,正虚之象。舌质淡白,或嫩红,说明体内大寒。体内虚寒,抗病力差。百般怪症,由此而生。虚寒体质,是肿瘤癌症的后备大军。

西医伪科学,对于人体内的寒热虚实,一无所知。为什么一无所知?因为体内是一个封闭的暗箱系统。正如地心地核,是个封闭的系统,人们无法进入地心地核。西医虽然善于开刀,但剖开肚子之后,肚子里已经跟外界相通,里气已经外泄。已非原来面目。

铁石虽硬,在高温下也要变为液态汽态。各种气体,在低温下也要变为液态固态。各种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更受温度影响。所以各种肿瘤癌症形成的原因,各种炎症产生的原因,全在体内温度的失调。调整体内温度,实为治病中的第一关键。人的生理病理,不仅受体外温度的影响,更受体内温度的影响。中医诊断,能超越西医的地方,就在于能知病人体内寒热,能透过表象看到本质。

体内温度,为生死关键。西医对此却一无所知。以科学自居的西医,是不是愚蠢至极?还有哪位西医专家,是不承认自己最愚昧无知的?请站出来让我看看?所以我常说,不怕死的,就去找西医吧。

民间中医陈彩声记于2020,12,16,晚。

不看的原因

确定内容质量低不看此公众号
(0)

相关推荐